1 / 15
文档名称:

《劳动力流动》.ppt

格式:ppt   大小:2,99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劳动力流动》.ppt

上传人:相惜 2024/4/25 文件大小:2.9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劳动力流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劳动力流动》 】是由【相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劳动力流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劳动力流动一劳动力流动定义二人才流动现状三劳动力流动现状四一些政策文件五劳动力流动的对策六分析报告整理课件1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劳动力流动是指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在空间上的位移和工作岗位上的变换。包括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仅仅是指劳动力在企业内的工作岗位变换,如工作性质的调整,职位级别的升迁或下落等。水平流动是指劳动力在企业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工作岗位的调换。一劳动力流动定义整理课件2二我国人才流动的现状有学者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四次人才大流动,将目前这轮正在进行的人才流动称为“第四波〞。整理课件3第一次人才大流动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策:国家正式发文,鼓励人才流动。同时严格限定,流动必须“正向〞,即从国企流向集体企业、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从内地流向边疆。标志性事件:1983年3月,全国第一家人才流动效劳机构———沈阳人才公司诞生。现象:1986年,人才流动出现异常顶峰,许多人不辞而别,成为没有档案的“黑户〞;抢夺人才的恶性事件也频频发生,有关部门随即出台强硬措施,流动戛然而止。整理课件4第二次人才大流动时间:1988年至1989年政策:中央鼓励知识分子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可以辞职、兼职、停薪留职、创办和领办乡镇企业,同时也支持三资企业的用人自主权。现象:百万大军下广东,赴苏南,一时蔚为壮观。这次人才流动是全民性的,规模大、有组织,‘下海’一词出现,人才效劳业务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涌现,为保证这些不具备管理档案权限企业能够用人,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诞生了挂靠档案的业务。标志性事件:一位年轻人毅然脱离了科研机构,签订了北京第一份人才流动协议,该协议编号“003〞,成为北京现存最早的一份人才档案管理协议,已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整理课件5第三次大规模流动时间: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现象:人才流动空前活泼,仅1992年7月一个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10多家报纸刊登重金招聘人才的广告185个。山东省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向全国、全世界招聘人才。市场在人才调配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单位把人才的进出管理交给中介机构,大学毕业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大人才效劳中心空前火爆。整理课件6第四次大流动时间:目前进行中背景:国企改制、产业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国际人才市场进入、跨国公司大量空降及迅速外乡化预测:国际性的人才价格、理念,国际性的评价标准,将前所未有地影响中国人才配置的既有格局。第四次人才流动的流量和流速都会超过前三次,流动的人数也将呈几何级数增长,第四冲击波的影响,绝不亚于前三次。整理课件7三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四大流向: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由内地落后城市向沿海兴旺城市流动由各地传统经济部门向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流动由技术力量雄厚的部门和单位流向技术力量薄弱的部门和单位或技术雄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流动。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并将在长时期内在我国多种劳动力流动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是研究的重点。整理课件8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70年代末,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数量相对较少。第二阶段是80—90年代末,这一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不是以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为主要特征,而是以开放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对户籍管理工作进行试验性改革,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化与小城镇结合等为主要特征。第三阶段是2001—现在,在更为市场化的条件下推进,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正在酝酿对户籍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整理课件9即将到来的劳动力双向流动一、,这些人年复一年做侯鸟式的流动。二、即将到来的双向流动阶段目前中国城乡双向流动的特点是:农村年轻人向城市流动,城市四五十岁的技术工人向农村流动。三、即将到来的逆城市化运动整理课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