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pdf

格式:pdf   大小:3,687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3 文件大小:3.6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5篇1教学内容:课本P1、1,例1,练****一1、2、3题。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汇报。4、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三、练****巩固,实践应用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四、课堂总结2《分苹果》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是除法算式的竖式计算,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除法的竖式计算。在这课我认为学生应该弄清以下问题:1、一横一撇那是什么呢?是除号吗?2、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排竖式时都是在两个数的前面写上+、-,除法怎么不是像它们这样子写上呢?3、这个竖式,上面不是有了20吗,为什么20的下面还要有一个20?4、这个竖式,上面的4加上0再加0最后怎么不是4而是0?5、我发现4是写在0的上面,它一定要写在那里吗?6、如果是0减0等于0,那2减2也是0,怎么只写了一个0?7、5是写在那撇的旁边,我觉得它也可以写在4的的上面啊。8、结果是0,我觉得干脆就不用写了。反思:一、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一个新的知识点,平时教师讲授了一遍又一遍,也自认为讲得够透彻了,该交待的该提醒的也都有了,学生也似乎在自身形成概念了,基本上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为什么有些学生做题时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我想问题:..他们到底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学****通过预****自觉地对课本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选择、吸收、存储等处理,这时让他们自主提出问题,这就是他们不明白的问题。把存在的问题给解决了,不就化解了本课的难点了吗?这些问题,其中有的没有多大的思考价值,但只要是敢问的学生,都应该表扬他。学生敢提问题了,还要再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于是平时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引导他们什么是好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二、培养学生用心体验数学。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学****过程中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恍然大悟了,不仅他们知道怎样做了,而且学生也懂得怎样做好,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得到较好地提高。三、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只有知识的授权,没有知识的对话;只有情感的倾注,没有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缺乏个体的灵动,缺少个性的独特。课堂教学,只有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在相互的磨擦碰撞交流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新知的探索者,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引领者,共同提升对真知的理解与认识。3一、观察物体(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二、: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木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着重讨论侧面的不同点。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更加清楚直观学****本课。)(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2)学生汇报交流。:(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四、课堂总结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一、复****导入:师:出示饼干盒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下面三幅图是谁看到的?二、:观察长方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长方体,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用图画出来。(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说说你看到的是长方体的哪一面,画的是哪种图?:..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4)和它们对着的三个面是什么样的?(5)请小组长把长方体和图片收到抽屉里。:观察正方体和球每个小组的学生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画下来。(2)学生汇报交流。:(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四、课堂总结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4教学内容:教材第77~78页练****十五第11~16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巩固笔算减法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了万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和笔算加法,还学****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今天就对这些内容来进行练****二、计算练****完成练****十五第11题、第12题。三、连续两问应用练****1、解答练****十五第13题。(1)这道题要求哪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怎样算,为什么要用6×8=48来求红皮球的个数?(2)要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花皮球多少个?怎样列式?(3)为什么要用红皮球的个数和题中的另一个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花皮球有多少个?2、解答练****十五第14题。做完后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为什么都要用跳绳的42人做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3、解答练****十五第15题。:..4、小结: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先要根据条件求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得数笔另一个条件求第二个问题。四、课堂练****练****十五第16题。教学随笔:5教学目标:。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惯。教学建议:第6题,注意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比如学生根据第一幅图说出:有16个草莓,按每4个一份平均分。这样,在让学生弄清分什么和怎样分的同时,正确确定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接着,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出各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促使学生牢固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第7题,写出除法算式。呈现给学生的是写有文字的卡片纸,脱离了直观图。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第9题,填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是为学****用2~6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而设计的。:..第二小节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P23-34]分为7课时进行教学教材分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是学****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第一课时[P23、24、25]内容:被除数不超过12[例1、做一做第1题、练****五第1、2、3题]教学目标:、除法之间的关系。经历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本领。、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教学注意点:,经历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本领。。6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的过程。(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组合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难点:理解排列和组合的不同。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引新(1)复****排列”。用数字卡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学生汇报:能摆出两个不同的两位数,是12和21。(2)引出“组合”。讨论:如果说把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和会有几种?学生讨论汇报。小结:因为是求两张卡片的数字的和,调换位置和都要是3,得数只有一种。这种不爱位置影响的方式叫“组合”。(板书:组合)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三个数的组合:5、7、9出示教材例题2。有3个数5、7、9,任意取其中两个求和,得数有几种?①同桌进行合作,一人摆卡,一人记录。②汇报自己的方法和结果预设。③评议方法。看哪种方法。(2)比较“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摆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能求出3和,这是怎么回事?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摆数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求和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求的和还是这两个数,只能算一次。三、分层练****巩固新知:..(1)打乒乓球。①想一想:每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个人至少要打几场呢?分别是谁与谁比的?②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课件演示比赛方法。小结: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组合。(2)搭配衣服。翻开课本第99页,用连线的方式帮他们搭配衣服。(课件演示)小结:我们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不会重复,不会遗漏。(3)回家乘车付钱。(4)教材98页“做一做”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大家都委愉快,同学们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好不好?你知道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吗?板书设计组合排列:1221相同: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方法组合:1+2=32+1=3不同:排列要考虑顺序组合不要考虑顺序:..7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惯。4、在交流与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看电视机和冰箱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单价、求和、求差)。二、联想猜测,明确方向1、组织猜单价活动。2、明确探索方向三、自主探索,成果展示1、独立尝试,先行先试(同时完成两个问题):..2、小组合作,质疑问难3、展示成果,得出算法第一个问题:1000+=3000(元)(1)数的组成: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3000。(2)以小见大:从1+2=3想出1000+=3000。(3)两个加数都先去掉三个零,再相加,然后在得数末尾添上三个零。(4)1+2=3,10+20=,100+200=,1000+=,1000+500=来分析辩解零个数要相同)第二个问题:-1000=1000(元)方法同上。4、迁移类推,完善算法(例10的变形)——“想加求差”法小头爸爸买回电视机和冰箱共花了3000元,已知电视机的单价1000元,冰箱的单价是多少呢?5、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例10及做一做的题目)师:真了不起,大家不但帮助小头爸爸正确算钱,又在算钱的过程中,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打开书本,完成P81例10和小精灵聪聪的两道题。1、例10:80+50=130-80=(说想法)2、900+600=(由一想二:1500-600=900,1500-600=900)(出示课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四、模拟练****扩展应用1、真接说得数,带红色的要说算理。:..70+50=800+400=3000+6000=9000-5000=1200-500=1500+1000=2、捉鼠游戏P84第一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相质疑释疑,然后向全班求助,组织学生点评)3、扩展题。在()里填整百、整千数。()+()=7001000-()=()4、小头爸爸可有钱呀,共带去了5000元,够花吗?还剩多少钱呀?五、归纳总结,完善认知1、学生汇报学****所得2、教师评价学****情况8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3、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教学难点正确辨认特殊的长方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积木图”】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几种图形。二、探索新知1、认识长方体。(1)直观感知。分别出示:墨水盒、字典,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长方体)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长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2)建立表象。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比一比、看一看每个面的大小、形状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体形的,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3)形成概念。:..学生互相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2、认识正方体。(1)直观感知。分别出示:魔方、药盒等,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正方体)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正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2)建立表象。学生观察手中的正方体,看一看它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后在全班进行汇报(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同)。(3)形成概念。学生互相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3、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组织他们开展小组讨论:怎样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三、巩固拓展。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1”】2、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图形”】师:你能在这张图里找到我们今天学****的图形吗?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3、摆图形。(1)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2)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4、用橡皮泥捏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捏好以后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捏图形”】。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带学生说一说)9教学内容:P49~50小小图书馆教学目的:,并能正确地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教学难点: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教学准备:教具:ppt、小黑板。学具:计数器。:..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课件导入。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玩中学1、看一看。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算一算。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9-118=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进行计算。239-118怎样计算呢?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3、提一提。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的问题。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4、解决“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让学生口头列式118-57=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进行计算。118-57怎样计算呢?118-5761探索笔算减法中退位的算理。不够减,、学生独立完成“239-57”。根据自己的学****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得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6、学中做完成教材第52页的第1~5题。练****三位数的减法。10【教学内容】课本14页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惯。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准备。1、指名学生板演:34+25=2、口算。5+78+650+306+2834+957+3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二、学****新课。1、导入新课。师:这节课学****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2、教学例3。(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2)边摆边算。师:个位5加7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师:35加37,个位5加7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4)仿例练****56+37=93。三、巩固练****1、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二的6~9题。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首先计算个位,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两个数先相加在与个位上进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计算结果。11一、指导思想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人任教二年级2班,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三、,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学会创造。,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玩中收获。“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精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一步学****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教学内容呈现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儿童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数学的积极性。,有讨论有交流有准备。可后有总结反思。五、:周三下午放学后4:00-5:::口算、速算;思维开发;动手摆一摆、剪一剪,:课题授课式、交流座谈式、演讲式、竞赛式、: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小组六、活动内容:..各个不同兴趣小组中在以数学为中心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强化对各个兴趣小组课题的侧重点和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选用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题材,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奥妙、趣味游戏、生活指南等,还可以增加一些奥数和趣味数学的内容。传授讲究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相结合。七、活动要点认真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