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九章
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风险、诈骗和拖欠
九江学院
第一节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主要风险和防范
一、信用风险
、财务风险、贸易结算方式选择风险三类。
㈠受货风险
进口商不接受货物的风险。
一是出口商提交的单据与销售合同的要求不符,如果进口商不愿意继续进行交易,就可能拒绝接受货物。
二是贸易合同签订后,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进口商为了获得预期收益,迫使出口商降价,而设法拒受货物。
九江学院商学院
第一节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主要风险和防范
㈡财务风险、
进口商逾期付款或不付款的风险。
㈢国际结算方式选择风险
若采用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结算方式办理进出口业务,出口商承担的信用风险较小;若采用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结算方式办理进出口业务,进口商是否接受货物,是否按时支付货款,完全取决其自身的商业信誉,出口商承担的信用风险较大。
九江学院商学院
案例:汇款结算方式的风险
某年,我国一外贸公司与香港某商社达成一宗交易,规定以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方式付款。成交后港商将货物转售给加拿大一客商,故贸易合同规定由中方直接将货物装运至加拿大。后进口商借故拖延开证,经我方几番催促,最终在约定装运期前4天收到港方开来的信用证,且信用证条款多处与合同不符。若不修改信用证,我方不能安全收汇,但由于往加拿大收货地的航线每月只有一班船,若赶不上此次船期,出运货物和收汇时间都将耽误。在中方坚持不修改信用证不能装船的情况下,港商提出使用电汇方式把货款汇过来。中方同意在收到对方汇款传真后再发货。我方第二天就收到了对方发来的汇款凭证传真件,经银行审核签证无误。同时我方港口部门也多次催促装船,公司有关人员认为货款既已汇出,就不必等款到再发货,于是及时发运了货物并向港商发了装船电文。发货后一个月仍未见款项汇到,经财务人员查询才知,港商不过是在银行买了一张有银行签字的汇票传真给我方以作为汇款的凭证,收到我方发货电文之后,便到银行撤销汇款。港商的欺诈行为致使我方损失惨重。
九江学院商学院
第一节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主要风险和防范
二、外汇风险
也称汇率风险,是指在一定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因汇率变动,给外汇持有者带来的经济收益或经济损失。
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从订立买卖合同到结算支付货款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在世界性浮动汇率的背景下,如果计价结算货币汇率上涨,进口商将承担外汇风险;如果计价结算货币汇率下跌,出口商将承担外汇风险。
九江学院商学院
第一节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主要风险和防范
三、国家风险
是指因进口国家的主权措施而造成拒受货物或阻止向国外付款所产生的风险。大体有下列几类:
㈠战争、国内动乱的风险
㈡兑换风险
贸易合同规定的计价货币是可自由兑换货币,而进口国执行较严格的外汇管制时,若进口商没有事先得到政府的批准,则不能进行货币兑换或只能逾期兑换,从而无法向出口商支付货款。此时,进口商只有在符合贸易和外汇管理机构规定的前提下,才能开出信用证,出口商取得信用证后,可避免进口国限制外汇支付所产生的国家风险。
㈢其他主权风险
出口商防范上述三种国家风险,均可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九江学院商学院
第一节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主要风险和防范
四、欺诈风险
也称诈骗风险,是指诈骗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收付和债权债务结算中,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骗取钱财的违法犯罪行为。
九江学院商学院
信用风险与欺诈风险同时存在、托收款无法收回的案例
2000年12月10日,某市A公司与德国B公司签订了一份出口地毯的合同,合同总价值为50,000美元, 付款条件为D/A30天. 2000年12月20日,,A公司会同已缮制好的汇票,发票,单据一起交到该市C银行. 因A公司近期资金紧张,随即以此单向C银行申请办理押汇。C银行考虑虽然托收风险大,但A公司资信状况良好,与之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就为A公司办理了出口押汇, 押汇金额为50,000美元, 押汇期限为50天, ,随后A公司便支用了该笔款项. 01年1月12日,C银行收到国外提示行电传,声称客户已经承兑, 并取走了该套单据. , ,由A公司与买方联系, 买方声称已将该笔款项转到银行. 01年3月25日, C银行发电至代收行查询, 代收行未有任何答复. 此时,A公司再与B公司联系, B一直没有回电. 到01年9月,突然来电声称自己破产, 已无偿还能力。至此, 该笔托收款已无收回的可能. C银行随即向A公司追讨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