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高考生物第八单元专项四.doc

格式:doc   大小:1,64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生物第八单元专项四.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4/5/5 文件大小:1.6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生物第八单元专项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考生物第八单元专项四 】是由【154260577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生物第八单元专项四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张静中学高考生物第八单元专项四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纲要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Ⅱ)。一、— ?—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判一判]( × )提示还包括传递和转化过程。( × )提示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或化学能。( × )提示生产者只能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不能利用热能。( × )提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二、:是指一个营养级和它的上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比值。: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惑] 相邻两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林德曼效率)只有10%~20%,因此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判一判]%,也不会大于20% ( × )( × ),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 )三、(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H、O、N、P、S等。(2)循环范围: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3)循环特点:具有全球性。(1)固氮:根瘤菌将处于游离状态的氮气转变为无机氮的化合物(主要是***盐和氨),供给植物直接利用,这一过程称为固氮。(2)氮循环:过程复杂,主要由于含氮化合物的种类较多,而且每一个环节上都有特定的微生物参加。(1)循环形式①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CO2。②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2)图解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解惑]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而非其组成的化合物;在循环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回答相关问题。(1)能量的来源:太阳能。(2)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4)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5)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6)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7)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包括各个营养级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8)能量散失的形式:以热能形式散失。,回答相关问题。(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2)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三个去路: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②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③被分解者利用。(3)概括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②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林德曼效率)的计算公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00%。易错警示能量流动中的2个比较(1)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较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未被利用的那部分能量。(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的比较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其计算公式为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①,次级消费者增加1kg,,②≥③+④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答案 C解析①仅仅是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总能量的一部分;次级消费者增加1kg,生产者至少增加25kg;从能量关系上看,②>③+④。。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90ax+=25ax+=20ax+=10ax+10x答案 C解析由题干中的“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a表示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则1-a表示直接从生产者(甲)获得食物所占比例,故有(1-a)x÷20%+ax÷20%÷20%=y,即y=20ax+5x。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相关计算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理清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别,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最多”、“最少”、“至少”等特殊的字眼,从而确定使用10%或20%来解题。(1)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如下:①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则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20%)3;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10%)3。②已知A营养级的能量为N,则D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N×(20%)3;最少能量=N×(10%)3。(2)在食物网中分析:如在A→B→C→D中,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②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消耗的能量越少,如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计算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应取最短食物链A→D,并以20%的效率进行传递,即等于M÷20%;计算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时,应取最长的食物链A→B→C→D,并以10%的效率进行传递,即等于M÷(10%)3。(3)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按一定比例获取能量,则按照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回答相关问题。(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2)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3)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CO2。②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4)概括物质循环的特点①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②往复循环,重复利用:物质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填写表格中的内容。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一般形式)以化学元素形式流动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循环流动联系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易错警示与物质循环有关的2点提示(1)物质循环的“物质”和“范围”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①参与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②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具体的某一生态系统。(2)碳循环及存在形式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以CO2形式循环。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③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E、F、→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答案 C解析分析图形,A、B、D、E、F均有箭头指向C,则C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库。A、C之间为双向箭头,A为生产者。A、D、E、F均有箭头指向B,则B为分解者,D、E、F为消费者。图示中包含的食物链为A→D→E→F,故E减少,短时间内D增多,F减少。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乙、 A解析丁为无机环境,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d过程代表呼吸作用,b过程代表光合作用;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写“无机环境”,也不能写“生物类别”,再根据A→D,确定D为分解者,剩下C为消费者。——根据A与C之间是双向箭头判断:A和C一个是生产者,一个是非生物成分。根据A、B、D的碳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非生物成分,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首先找出相互之间具有双向箭头的两个成分,即A和E,一个为生产者,一个是大气中的CO2库。又因为其他各个成分都有箭头指向A,所以A为大气中的CO2库,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整个图解中,食物链是E→F→D→B。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①不理解总能量的含义N2②不清楚粪便量的来源0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③不清楚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100%⑤对种类和数量区分不清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④不清楚自我调节能力如何进行负反馈调节 题组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2012·海南卷,19)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乙和分解者所储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答案 D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获取能量,为消费者,A正确;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B正确;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正确;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不正确。2.(2010·山东卷,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④/③③/①值一般为10%~20%③/②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答案 C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优秀学****资料欢迎下载解析恒温动物相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代谢强,所以呼吸代谢消耗量相对多,有机物积累少,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哺乳动物与其上一个营养级(食物)之间的传递效率表示为③/(①+未获取量);提高圈养动物的生长量应该提高③/②值,这样才能促使有机物积累;食肉哺乳动物与食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无法比较。题组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综合3.(2009·重庆卷,5)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B解析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应该包括各h产生的CO2总量和未利用部分的总和,A项错误;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B项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所以流向分解者的k不能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C、D项错误。4.(2012·安徽卷,30Ⅱ)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107(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