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3
文档名称: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a卷).docx

格式:docx   大小:116KB   页数:1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a卷).docx

上传人:1130474171@qq.com 2024/5/5 文件大小:1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a卷).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a卷) 】是由【1130474171@qq.com】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a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400题)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答案】:B《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故选B。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该法条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答案】:D《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故选D。4、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答案】:D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在于补救相正确人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为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护。故选D。5、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学校最迟在新学年始业前()天,将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监护。【答案】: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至迟在新学年始业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故选C。6、放学后,几名学生到教师王某私自开设的学校附近的商店里,购买了过期食品,导致食物中毒。对这起事故应承担的主要责任的是()。【答案】:A《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第十四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题干中的事故王某负主要责任。故选A。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答案】: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选D。8、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都是在宪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的。故选D。9、教师申诉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故选B。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不包括()【答案】: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故选D。11、()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答案】:A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由一定的客观情况的出现而引起的。通常把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称之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故选A。12、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A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故选A。13、“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是()。【答案】: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包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该纲要中规定:“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14、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有严重的心脏病,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该班主任的行为()。【答案】:B根据《教师法》规定,学校和教师负有保护学生的法定义务。如果教师没有积极履行保护职责或阻止有害学生的行为即构成不作为侵权。不作为侵权行为,又被称为消极的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对他人负有的作为义务,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行为。题干中,该班主任没有阻止有害学生的行为,在学生家长提前告知学生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情况下,没有阻止其参加长跑,构成不作为侵权。故选B。1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指的是()。,,,全面提高教育盾量【答案】:D“两全”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故选D。16、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快出人才,,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有关实施基础教育的主要法规之一,也是我国普及基础教育的主要法律保障。故选C。17、以下情况不属于作为侵权行为的是()。【答案】:D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如体罚、侮辱学生等。不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如对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饮食安全事故等。故选D。18、黄老师是初三(2)班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罚款,少则10块,多则100,两个班的学生都敢怒不敢言,黄老师的做法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答案】:C黄老师对学生罚款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属于违法行为。故选C。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答案】: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故选B。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中小学应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答案】:A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做到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保护学生视力。故选A。2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基本普及()。【答案】: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故选A。22、《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学校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正确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答案】:B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犯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选B。23、《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答案】:C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故选C。24、中学生林某喜欢做些小发明,近期发明了一种可调节型手机支架,张老师觉得很有创意且实用,很好地解决了网络授课中画面抖动问题,于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个人名义将此项小发明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林某知晓后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起申诉,主张张老师侵犯了自己的发明权。这一法律关系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支架发明是客体【答案】:D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即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和教育法律关系内容。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称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在中国,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题干中张老师和林某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典型的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行为和智力成果等。题干中的支架发明为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中的智力成果。D项正确。A、B、C三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表述不符,排除。故选D。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这属于()。【答案】:C强制性规范是指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必须做出或禁止做出一定行为的规范。题干中《教师法》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即在某种条件下,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为强制性规范。C项正确。A项:义务性规范指“行为准则”要素中规定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义务性规范在文字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必须”“应当”“义务”“禁止”“不准”“不得”等字样。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在教育法律法规中,义务性规范的数量最多。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制裁性规范指规定对法律关系参加者做出违反“行为准则”的有过错行为进行制裁的规范。这种规范是否定性的,在事前起到预警作用,在事后起到惩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类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都专立一章法律责任或罚则,对各种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明确其制裁的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授权性规范指“行为准则”要素中规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有权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授权性规范在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可以”“有权”“不受……干涉”“有……的自由”等术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26、夏丽怀疑同桌李丽在课间趁自己不注意偷拿了自己的手机,于是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不问缘由就对李丽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李丽的()。【答案】:A侵害学生人身自由权的表现形式有:非法拘禁和限制学生、非法搜查学生、非法限制学生表达自由的权利。黄老师不问缘由就对李丽搜身,侵犯了李丽的人身自由权。故选A。27、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要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处罚。故选C。28、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答案】:C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故选C。29、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作出此规定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