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五分钟让你看懂-FinFET及未来7nm制程.docx

格式:docx   大小:2,09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分钟让你看懂-FinFET及未来7nm制程.docx

上传人:幸福人生 2024/5/6 文件大小:2.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分钟让你看懂-FinFET及未来7nm制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五分钟让你看懂-FinFET及未来7nm制程 】是由【幸福人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五分钟让你看懂-FinFET及未来7nm制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五分钟让你看懂-FinFET及未来7nm制程五分钟让你看懂FinFET打开这一年来半导体最热门的新闻,大概就属FinFET了,例如:iPhone6s内新一代A9应用处理器采用新电晶体架构很可能为鳍式电晶体(FinFET),代表FinFET开始全面攻占手机处理器、三星与台积电较劲,将10纳米FinFET正式纳入开发蓝图、联电携ARM,完成14纳米FinFET制程测试。到底什么是FinFET?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让这么多国际大厂趋之若骛呢?什么是FET?FET的全名是“场效电晶体(FieldEffectTransistor,FET)”,先从大家较耳熟能详的“MOS”来说明。MOS的全名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电晶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MOSFET)”,构造如图一所示,左边灰色的区域(矽)叫做“源极(Source)”,右边灰色的区域(矽)叫做“汲极(Drain)”,中间有块金属(绿色)突出来叫做“闸极(Gate)”,闸极下方有一层厚度很薄的氧化物(黄色),因为中间由上而下依序为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因此称为“MOS”。MOSFET的工作原理与用途MOSFET的工作原理很简单,电子由左边的源极流入,经过闸极下方的电子通道,由右边的汲极流出,中间的闸极则可以决定是否让电子由下方通过,有在MOSFET中,“闸极长度(Gatelength)”大约10纳米,是所有构造中最细小也最难制作的,因此我们常常以闸极长度来代表半导体制程的进步程度,这就是所谓的“制程线宽”。闸极长度会随制程技术的进步而变小,、,进步到90纳米、65纳米、45纳米、22纳米,到目前最新制程10纳米。当闸极长度愈小,则整个MOSFET就愈小,而同样含有数十亿个MOSFET的芯片就愈小,封装以后的集成电路就愈小,最后做出来的手机就愈小啰!。10纳米到底有多小呢?细菌大约1微米,病毒大约100纳米,换句话说,人类现在的制程技术可以制作出只有病毒1/10(10纳米)的结构,厉害吧!注:制程线宽其实就是闸极长度,只是图一看起来10纳米的闸极长度反而比较短,因此有人惯把它叫做“线宽”。FinFET将半导体制程带入新境界MOSFET的结构自发明以来,到现在已使用超过40年,当闸极长度缩小到20纳米以下的时候,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麻烦的是当闸极长度愈小,源极和汲极的距离就愈近,闸极下方的氧化物也愈薄,电子有可能偷偷溜过去产生“漏电(Leakage)”;另外一个更麻烦的问题,原本电子是否能由源极流到汲极是由闸极电压来控制的,但是闸极长度愈小,则闸极与通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图一红色虚线区域)愈小,也就是闸极对通道的影响力愈小,要如何才能保持闸极对通道的影响力(接触面积)呢?因此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胡正明、Tsu-JaeKing-Liu、JeffreyBokor等三位教授发明了“鳍式场效电晶体(FinFieldEffectTransistor,FinFET)”,把原本2D构造的MOSFET改为3D的FinFET,如图二所示,因为构造很像鱼鳍,因此称为“鳍式(Fin)”。由图中可以看出原本的源极和汲极拉高变成立体板状结构,让源极和汲极之间的通道变成板状,则闸极与通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了(图二黄色的氧化物与下方接触的区域明显比图一红色虚线区域还大),这样一来即使闸极长度缩小到20纳米以下,仍然保留很大的接触面积,可以控制电子是否能由源极流到汲极,因此可以更妥善的控制电流,同时降低漏电和动态功率耗损,所谓动态功率耗损就是这个FinFET由状态0变1或由1变0时所消耗的电能,降低漏电和动态功率耗损就是可以更省电的意思啰!掌握FinFET技术,就是掌握市场竞争力简而言之,鳍式场效电晶体是闸极长度缩小到20纳米以下的关键,拥有这个技术的制程与专利,才能确保未来在半导体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也是让许多国际大厂趋之若骛的主因。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技术的发明人胡正明教授,就是梁孟松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换句话说,梁孟松是这个技术的核心人物之一,台积电没有重用梁孟松继续研发这个技术,致使他跳糟到三星电子,让三星电子的FinFET制程技术在短短数年间突飞猛进甚至超越台积电,这才是未来台湾半导体晶圆代工产业最大的危机,虽然台积电控告梁孟松侵权与违反竞业禁止条款获得胜诉,但是内行人都知道这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科技公司的人事安排、升迁、管理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值得国内相关的科技厂商做为借镜。北京时间3月28日上午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以让芯片按照预定的设计和结构自行组装。这项技术有望进一步推进有着50年历史的“摩尔定律”,从而继续压缩计算设备的成本。该研究项目的重点是在芯片上自行组装线路,而这恰恰是芯片制造行业最大的挑战之一。有了这种技术,就不必像现有的方式那样在硅片上蚀刻细微特征,而是可以利用名为嵌段共聚物(blockcopolymer)的材料进行扩张,并自行组装成预定的设计和结构。MIT化学工程系教授卡伦·格里森(KarenGleason)表示,这种自组装技术需要向现有的芯片生产技术中增加一个步骤。现在的生产技术要利用长波光在硅晶圆上烧制出电路形态。目前的芯片需要采用10纳米工艺,但很难使用同样的波长填满更小的晶体管。EUV光刻技术有望降低波长,在芯片上蚀刻出更细微的特征。这种技术有望实现7纳米工艺,但即便已经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研发资金,这种技术依然很难部署。MIT认为,他们的新技术很容易融入现有生产技术,无需增加太多复杂性。该技术可以应用于7纳米生产工艺,有关这项技术的论文已于本周发表在《NatureNanotechnology》期刊上。7纳米制程节点将是半导体厂推进摩尔定律(Moore’sLaw)的下一重要关卡。半导体进入7纳米节点后,前段与后段制程皆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半导体厂已加紧研发新的元件设计架构,以及金属导线等材料,期兼顾尺寸、功耗及运算效能表现。 台积电预告2017年第二季10纳米芯片将会量产,7纳米制程的量产时间点则将落在2018年上半。反观英特尔(Intel),其10纳米制程量产时间确定将延后到2017下半年。但英特尔高层强调,7纳米制程才是决胜关键,因为7纳米的制程技术与材料将会有重大改变。 比较双方未来的制程蓝图时间表,台积电几乎确认将于10纳米制程节点时超越英特尔。anStanley技术会议上强调,7纳米制程才是彼此决胜的关键点,并强调7纳米的制程技术与材料与过去相比,将会有重大突破。 过去,在90纳米制程开发时,就有不少声音传出半导体制程发展将碰触到物理极限,难以继续发展下去,如今也已顺利地走到10纳米,更甚至到7或是5纳米制程节点,以过去的我们而言的确是难以想像。 英特尔在技术会议上的这一番谈话,引起我们对未来科技无限想像的空间,到底英特尔将会引进什么样的革新技术?以及未来在制程发展上可能会遭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本文将会试着从半导体制程的前段(元件部分)、后段(金属导线)以及市场规模等因素来探讨先进制程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闸极设计走向全包覆结构半导体前段制程的挑战,不外乎是不断微缩闸极线宽,在固定的单位面积之下增加晶体管数目。不过,随着闸极线宽缩小,氧化层厚度跟着缩减,导致绝缘效果降低,使得漏电流成为令业界困扰不已的副作用。半导体制造业者在28纳米制程节点导入的高介电常数金属闸极(High-kMetalGate,HKMG),即是利用高介电常数材料来增加电容值,以达到降低漏电流的目的。其关系函式如下:根据这样的理论,增加绝缘层的表面积亦是一种改善漏电流现象的方法。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ieldEffectTransistor,FinFET)即是藉由增加绝缘层的表面积来增加电容值,降低漏电流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如图1所示。图1传统平面式(左)与鳍式场效晶体管(右)图片来源:IDF,IntelDevelopmentForum(2011)鳍式场效晶体管为三面控制,在5或是3纳米制程中,为了再增加绝缘层面积,全包复式闸极(GateAllAround,GAA)将亦是发展的选项之一。但结构体越复杂,将会增加蚀刻、化学机械研磨与原子层沉积等制程的难度,缺陷检测(DefectInspection)亦会面临到挑战,能否符合量产的条件与利益将会是未来发展的目标图2未来晶体管科技发展蓝图与挑战图片来源:AppliedMaterials(2013)III-V族、硅锗材料呼声高然物理挑战艰钜改变信道材料亦是增加IC运算性能与降低功耗的选项之一,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为在闸极施予一固定电压,使信道形成,电流即可通过。在数位电路中,藉由电流通过与否,便可代表逻辑的1或0。过去信道的材料主要为硅,然而硅的电子迁移率(ElectronMobility)已不符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运算速度,寻找新的信道材料已刻不容缓。一般认为,从10纳米以后,III-V族或是硅锗(SiGe)等高电子(电洞)迁移率的材料将开始陆续登上先进制程的舞台。图2清楚指出10纳米与7纳米将会使用SiGe作为信道材料。锗的电子迁移率为硅的2~4倍,电洞迁移率(HoleMobility)则为6倍,这是锗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IBM(现已并入GlobalFoundries)在硅锗制程上的着墨与研究甚多。III-V族的电子迁移率则更胜锗一筹,约为硅的10~30倍,但美中不足的是III-V族的电洞迁移率相当的低。从图2可看出,n型信道将会选择III-V族作为使用材料,并结合锗作为p型信道,以提高运算速度。但要将SiGe或是III-V族应用在现行的CMOS制程仍有相当多的挑战,例如非硅信道材料要如何在不同的热膨胀系数、晶格常数与晶型等情况下,完美地在大面积硅基板上均匀植入,即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III-V族与锗材料的能隙(Bandgap)较窄,于较高电场时容易有穿隧效应出现,在越小型元件的闸极中,更容易有漏电流的产生,亦是另一个待解的课题。后段制程面临微影、,但IBM在此技术节点时,导入了划时代的铜制程技术,金属导线的电阻率因此大大地下降(表1),信号传输的速度与功耗将因此有长足的进步。为何不在一开始就选择铜作为导线的材料?原因是铜离子的扩散系数高,容易鑽入介电或是硅材料中,导致IC的电性飘移以及制程腔体遭到污染,难以控制。IBM研发出双镶崁法(DualDamascene),先蚀刻出金属导线所需之沟槽与洞(Trench&Via),并沉积一层薄的阻挡层(Barrier)与衬垫层(Liner),之后再将铜回填,防止铜离子扩散。与过去的直接对铝金属进行蚀刻是完全相反的流程。双镶崁法如图3所示。双镶崁法制程示意图随着线宽的微缩,对于黄光微影与蚀刻的挑战当然不在话下,曝光显影的线宽一致性(Uniformity),光阻材料(PhotoResist,PR)的选择,都将会影响到后续蚀刻的结果。蚀刻后导线的线边缘粗糙度(LineEdgeRoughness,LER),与导线蚀刻的临界尺寸(CriticalDimension,CD)与其整片晶圆一致性等最基本的要求,都是不小的挑战。后段制程另外一个主要的挑战则是前文所提到铜离子扩散。目前阻挡层的主要材料是氮化钽(TaN),并在阻挡层之上再沉积衬垫层,作为铜与阻挡层之间的黏着层(AdhesionLayer),一般来说是使用钽(Ta)。然而,钽沉积的覆盖均匀性不佳,容易造成导线沟槽的堵塞,20纳米节点以前因导线的深宽比(AspectRatio,AR)较低而尚可接受,但随着制程的演进,导线线宽缩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