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0
文档名称: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72KB   页数:1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芝士酒是力量 2024/5/6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捕蛇者说》教学设计 】是由【芝士酒是力量】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捕蛇者说》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捕蛇者说》教学设计(12篇)《捕蛇者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柳宗元的文学常识及说的体裁特点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3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诵文章能了解文章大意2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理解表达的思想感情3在熟悉文章的主要的内容前提下,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这篇说,让学生理解蒋氏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求免于苛税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同学们,蛇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下面请同学来谈一谈。2、想到了蛇,同学们就联想到了凶狠、残忍这些词语,就感到恐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柳宗元又是怎样说说捕蛇人的事的。[板书课题,]或从背景介绍导入:唐玄宗天宝中期起,战争仍频,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朱沎(cǐ)叛乱等祸乱接连发生,全国税户比唐玄宗早期减少四分之三,而兵员却增加三分之一。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无休无止,民不堪命。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存留户共同负担),已重者愈重。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却有一种职业可以免其赋税,到底是什么职业呢?他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捕蛇者的世界。二、揭题解题:1、捕蛇者说不能译成捕蛇的人说,因为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议论,可以叙事,但叙事也是为了说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2、简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三、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及句子停顿。2、正音3、指名朗读,一人一段。4、齐读。四、试译课文:二人小组,结合注解流通大意,并记下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检查复****朗读课文。二、集体解疑,疏通文意。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具体方法: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然后一人一句翻译课文,教师适当点拨。三、总结实词虚词。(一)实词总结为①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写。故为之说。已①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赋①征收。岁赋其二。②租赋。孰知赋敛之毒疠①恶疮。可以已瘘、疠。②疫病,疫气。呼嘘毒疠。入①缴纳。当其租入。②收入。竭其庐之入。岁①每年。岁赋其二。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甚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毒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嘘毒疠。③害。孰知赋敛之毒生①活,存活。君将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食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饲。谨食之。观①看。今以蒋氏观之。②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二)虚词总结之①的。永州之野多异蛇。②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③代词。问之,则曰(代人,他)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而①表并列。黑质而白章。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并且。君将哀而生之乎?④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⑤连接状语和谓语。号呼而转徙。以①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②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③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④根据。今以蒋氏观之。⑤表目的。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①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之。时而献焉。③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乎①吗。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句中)于,在。叫嚣乎东西。于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③到。积于今六十岁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教学设计篇2教案示例(之一)教学目的一、本文在于揭露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二、背诵第4、5段,注意语调,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的思想感情。三、了解“乎”和“而”的多种用法。四、理解并掌握“对比”的写法。教学设想一、课文第4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1蒋氏自陈心曲的话是全文主体,要着重领会。(重点)2运用对比的写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难点)二、紧扣课文的“阅读提示”和课后有关练****读课文。三、采用“读读、议议”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介。2回忆学过的“说”,讲清这一文体的特点。3引导学生看课文“阅读提示”,了解背景和写作目的。二、指导预****1参照课文解释,阅读全文。2弄清“永州之人争捕异蛇”的原因。3了解“黑质而白章”和“得而腊之以为饵”两句中“而”所表示的关系。4掌握实词“质”“章”“啮”“当”“已”“得”“赋”等含义;了解“可以”的古今不同用法及“腊”的活用。三、研析新课指导学生朗读第1段并疏通文义。(1)让学生试译,师生共同研讨。明确①“黑质而白章”中“而”表南并列关系。②“得而腊之以为饵”中“而”表示承接关系。③“可以已大风”中的“可以”,是“可以用来”,今义“可以”是“能够”的意思,是一个词。④“腊”,干肉,名词,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把肉晾干”。⑤找出写“蛇毒性之剧”的句子。(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⑥找出写“蛇的医疗功效”的句子。(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杀三虫。)(2)提问:蛇毒性如此剧烈,永州人为何“争奔走焉”?明确:因为“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可以“当其租入”。(3)小结:文章一开始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是为下文作铺垫。关键是“当其租入”和“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两句——捕的蛇可抵交租税,永州的人才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这就暗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字字都是客观叙述,而全文主旨已寓其中。四、布置作业1翻译第1段,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这一段的有关实词。2预****课文第2—5段。3完成课后“辨析·比较”题四第2题。第二课时1检查第一课时所学的知识。2体会“蒋氏大戚……则久已病矣”这段话的思想感情。3了解怎样运用对比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的写法。4理解互文的修辞手法。(“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5思考研讨课后“辨析·比较”题三、四。6体会第5段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研析新课。1概括第2—4段的内容:叙述了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第2段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先说蒋氏“专其利三世”,使人认为可羡;待到蒋氏述说祖、父俱死于捕蛇,本人也多次险遭不测,却又使人感到可悲。这样由羡慕入悲伤,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更加深刻:原来这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第3段写提出“更役”“复赋”的建议。鉴于蒋氏三代人的遭遇之惨所以才问蒋氏“若毒之乎”。第4段写蒋氏不愿更换差役,其答话则句句都落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点上,是全文的主体。2提问:“蒋氏大戚,……则久已病矣”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蒋氏明白的好意,但他确信不了解自己的处境,更不了解地方上的情形,所以用揣测的语气问:“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接着就用十分坚决的陈述语气和极为沉痛的语调自述:“我干这个差役的不幸,还不像恢复我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哪”,“假如我不干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这是蒋氏几十年痛苦遭遇的高度概括,是全篇答话的纲。这段话表达了蒋氏“哀而不伤”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3提问:文章接下去运用对比的写法,用捕蛇之“利”来反衬赋敛之毒,试分析是怎样进行对比的?学生思考、讨论。(用图表表示)明确:回顾过去,则以乡邻们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能“以捕蛇独存”作对比;谈到现在,则以悍吏来乡索租跟自己“弛然而卧”作对比(图表见“板书设计”)4理解“互文”的修辞手法(复****已学过的“互文”的句子)“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译为: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5完成“辨析·比较”题三、四。第三题有些常用词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特定的含义。试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第四题辨析“乎”和“而”的多种用法:(1)下面四句话中,“乎”的用法有什么异同?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语气助词“呢”)②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语气助词“吧”)③吾尝疑乎是(介词“对”)④等死,列国可乎(语气助词“吗”)(2)“而”在两个词语中间,可以表示前后词语的并列、承接、转折和修饰等关系。试指出下面各句中的“而”各表示哪一种关系。①黑质而白章(并列)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承接)③吾恂恂而起(修饰)④人不知而不愠(转折)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修饰)6总结:第4段通过蒋氏申述不愿换差事的理由,深刻揭露了统台者横征暴敛的罪恶。在层层衬托,反复对比中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并为下文议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根据。指导学生朗读第4段,体会其中的感情。7提问:第5段议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明确:用“余闻而愈悲”一句结束上文的叙事,并自然转入议论。先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并用跌宕的笔法,由表“疑”而后表“信”,为文章蓄势。再用“呜呼”领出全文中最重要的一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点明文齐主旨。最后语势再趋平缓,以寄希望于“观人风者”收住全文,交待写作意图。这个结句虽反映了的阶级局限但却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四、布置作业。1翻译4、5段并背诵。2用符号表示文章结构层次。3总结“说”这一文体的特点。4完成课后“理解·积累”题五、六。【附】板书设计一、写永州之人争捕异蛇的原因——“当其租入”。二、叙述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三、对上述事实发表感慨,点明文章主旨和写作意图,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刘心怡)《捕蛇者说》教学设计篇3教学目的一、理解并掌握“质、赋、嗣、蹙、藉、徙、俟”等文言实词,了解“乎”、“而”的多种用法。二、认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及对比的写法。三、理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一中心文句以及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感情。

最近更新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7页

开展红色朗诵活动形式方案 27页

巩义公司户外团建活动方案 32页

少儿抖腿比赛活动方案 32页

寿光园区规划订制方案 28页

宁波农业路规划方案 32页

2024山东东营市东营区油城公用事业集团限公司.. 148页

2024年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言语理解与表达)30.. 174页

2024年合肥市安徽明生恒卓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 147页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言语理解与表达.. 118页

2024年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 146页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招聘46人历.. 91页

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招聘历年.. 90页

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招聘2名历年.. 89页

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招聘38人历年高频难.. 89页

2024年广东省阳江市事业单位招聘531人历年高频.. 89页

2024年广东茂名市海洋气象台等7个市直事业单位.. 89页

2024年广州供电局限公司校园招聘240人历年高频.. 89页

2024年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属下事业单位选调.. 89页

2024年广州市荔湾区站前街安监中队招聘专职安.. 88页

2024年广西南宁市博物馆事业单位招聘3人历年高.. 88页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事业单位招聘(第二批)考.. 302页

对立统一规律一百例 5页

国际贸易5000字论文 14页

HG T 3378-2022 涂料用稀释剂 7页

QJLY J7110779B-2014 乘用车电气电子零部件电.. 34页

意识的能量级别由振动频率决定 19页

检伤分类王连艳PPT课件 14页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后习题解答全册答案完整版.. 79页

炭黑中杂质含量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