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每课归类,包括实验题).pdf

格式:pdf   大小:46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每课归类,包括实验题).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7 文件大小:4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每课归类,包括实验题).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每课归类,包括实验题)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每课归类,包括实验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重点复****题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吗?、水一样,空气也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也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它们有着一些相似之处,空气和水一样,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的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很难被(压缩)。:“水会漏下去吗”实验步骤: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实验现象:水(不会)漏下去实验结论:因为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挤压注射器”实验步骤: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并将针筒口顶住橡皮,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后再松手,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在针筒里放一小块(泡沫)实验现象:活塞会(弹回去)实验结论:因为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有质量吗?,实验可以用(电子天平)帮助我们测量。:(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伽利略)做实验验证了空气是有质量的。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作的。“孔明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热集气瓶里的烟随着热空气上升到冷集气瓶中,冷集气瓶中的冷空气(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烟便充满两个瓶子;将热集气瓶放在冷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由于热空气不能向下流动,冷空气不能向上流动,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下方的冷集气瓶。(低处),可以让热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等)6.“称气球”实验室利用(空气有质量),“纸团会不会湿”是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纸蛇转动”实验是利用(热空气上升),“挤压注射器”实验是利用(空气可以被压缩):让纸蛇转动实验步骤:(1)用卡纸剪一条纸蛇.(2)点燃一支蜡烛,将纸蛇悬挂在蜡烛火焰上方约(10厘米)处。实验现象:纸蛇会(转动)实验结论:热空气会(上升):让“热气球”上升实验步骤:(1)用细铁丝把大塑料袋口撑成圆形。(2)将塑料袋撑开后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3)过一会儿松手,塑料袋就会上升。实验现象:塑料袋会(上升)实验结论:热空气会(上升)1:..: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分别放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盆中,过一会取出;(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线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线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上)。(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发现烟(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接着上升,这样不断循环,使冷热瓶里都充满了烟雾)。(4)重复一二步骤后,将冷瓶与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抽掉玻璃片,发现烟(没有)流动实验现象:热瓶中的烟会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接着上升,这样不断循环,使冷热瓶里都充满了烟雾。实验结论:(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形成对流):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实验步骤:(1)把塑料瓶的底挖掉,边缘修理平整。(2)将区底的塑料瓶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瓶底一侧用垫片垫起,观察火焰的情况。(3)抽去垫片,观察火焰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瓶底一侧用垫片垫起,火焰(继续燃烧);抽去垫片,观察到火焰(熄灭)实验结论: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就进入瓶内填补(热空气)原来的空间、如果冷空气无法及时补充,蜡烛就会慢慢熄灭。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疏松物质)。土壤中有(沙子、泥土、黏土、石块、枯树枝、小虫)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还有(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物质。,它的根就不容易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和养料)(蚯蚓、蚂蚁、屎壳郎):(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纸巾上(出现水迹),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2)把土块放入水中,土块中冒出了(气泡),证明土壤中有(空气)。,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土壤出现分(三)层现象:大颗粒的在下,细小颗粒的在上,水面漂浮一层黑色物质:证明土壤中有(沙粒、黏粒和腐殖质)。实验名称: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步骤:(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底的上层颗粒是(黏土),下层颗粒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实验结论:土壤里有(水分)、(空气)、(腐殖质):(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质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适宜生长(仙人掌、芝麻、花生、西瓜)等,(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荷花、芦苇、水稻、莲花)等。(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蚕豆、苹果树、月季)等。3、比较沙质土和黏质土的其他方法有:①用放大镜看:(沙质土)颗粒更大,(黏质土)颜色更深;②用手捻一捻:(沙质土)颗粒更硬,而(黏质土)更细腻。③和点水握一握:(黏质土)能握成团,(沙质土)不能握成团。④加点水搓一搓:(黏质土)能搓成条状。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实验证明:土壤里有(水分)、(空气)、(腐殖质)。实验名称: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步骤:(1)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以防泥土漏到下面的塑料杯中。(2)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3)用小勺轻轻将三种土壤微微压紧,使土壤中间没有明显空隙。但不能压得过于板实。(4)三个过滤器中加入的水应同样多,水量80毫升效果较好;(5)倒水时,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6)倒水的2:..动作不能太猛,要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否则水把土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7)倒好水后千万别晃动过滤器或搅动土壤。实验现象:装(沙质土)的杯子能渗出更多的水实验结论:沙质土的渗水性最(强)其次是(壤土),最差是(黏质土).肥沃的土壤1、(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2、表层土壤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岩石层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3、土壤肥沃,说明土壤中含有的(腐殖质),在肥沃土壤中生长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4、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比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为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5、土壤中生活着的许多小动物,它们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何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实验名称:制作肥料袋实验步骤:①往塑料袋中装(土)(果皮)(菜叶)(蚯蚓)。②均匀地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把塑料袋口轻轻地(扎上)。③把塑料袋放在(阴暗)的地方,别忘了经常(翻动)。实验结论: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腐殖质)保护土壤1、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2、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3、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就会降低。4、植物的根能(保护)土壤,土壤又能蓄水,水能滋养(植物)。3、土壤的形成过程很(缓慢),形成(几厘米)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4、土壤沙化是表示失去细粒(粉粒、黏粒)而逐渐沙质化的现象。引起土壤沙化的原因可能是(干旱或流沙)入侵等自然因素,也可能是(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开荒)、(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活动。:保护土壤的活动:(修筑梯田、轮作或休耕、植树造林)。破坏土壤的活动:(开窑烧砖、开山毁林、抛撒垃圾、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实验名称:“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实验步骤:①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另一块无植被,分别放入一端垫高的托盘中。②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自然界的降水③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实验现象:无植被土壤流失的水多,流失的土壤也多实验结论:植被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形状、体积和质量)的物体称为固体。,如石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黑板、笔、书)等。,说明固体有确定的(形状),用手掂一掂,感受到一定的重量,说明固体有确定的(质量),把石头放进罐子里,它们能占满空间,说明固体有确定的(体积)。(形状)和(大小),但它的特性(不会)改变。3:..认识液体1.(会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的物质称为液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等方面是不同的。(体积)的工具,由规范的玻璃筒或塑料筒制成,刻度精确,刻度通常以(毫升或升)为单位。使用量筒时的注意事项:①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②量筒必须放(平稳)后才能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或水平尺),它是用来测量物体表面(是否水平)的工具。使用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作判断。在实际检测中,气泡在哪边,说明哪处(高)。、油、牛奶、蜂蜜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由重到轻依次是(蜂蜜)>(牛奶)>(水)>(油);按(流动快慢)依次是(水)>(牛奶)>(油)>(蜂蜜)。(混合),也可以(分离)。(质量)不变,(占据的空间)可能改变。混合后的固体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分离混合物的方法:(1)选择(不同孔径的网筛)分离玉米粉和绿豆的混合物。(2)选择(磁铁)分离木屑和铁屑的混合物。(3)(用水溶解再蒸发)分离沙子和红糖的混合物。实验名称:固体混合前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实验步骤:(1),混合后质量为(300克),说明固体混合后质量大小(没有)变化,豆,玉米粉,(2)绿豆各取100毫升,混合后体积变(小)了,比300毫升(少)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食盐、糖)等物质。盐溶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此外,(搅拌)也能加速溶解。,100毫升水能溶解的白糖远远(超过)等溶解的盐量。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不会)溶解。要把面粉从水里分离出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蒸发)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盐水装在金属杯里,放到炉上加热,等水蒸发完了,剩下的就是盐了)。(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1)过滤法:通过过滤法可以将水中的不溶物分离出来,泥沙能用过滤法从水中分离出来。比如自来水厂的水在出厂前就要经过多次过滤和其他操作。(2)蒸发法:通过蒸发法可以将水中的溶解物分离出来,盐能用蒸发法从盐水中分离出来比如我们吃的盐大多数是通过晒海水得到的。实验名称: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问题: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实验设计:(1)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2)同时往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3)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得快。·实验结论:盐溶解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此外,(搅拌)《地球上的水资源》,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2.(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重要的物质之一,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3.(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下雨天,校园的低洼处会形成积水,这说明河流湖泊的形成与(地形)、(降水)有关。4.(水库)是人工修建的,比较深;(海洋)面积很大,水量很多,一望无际,水会运动;(河流)的水流向下游,长长的;(池塘)面积不大,水量不多,水面平静;(湖泊)的水量比较多,水面平静。(浮萍、芦苇、荷、香蒲等),水里的动物有(乌龟、蝌蚪、螺、小龙虾等)。(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就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2.(降水)是城市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的下水越来越少。地下水的补充方法:(1)铺设透水路面;(2)雨水回灌地下;(3)堤岸过滤。:(1)植树造林,增加土地的蓄水能力,进而增加地下水的水量。(2)淡化海水,利用海水资源减缓地下水短缺的压力。(3)少开采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损失。(4)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勺中留下一些白色颗粒。这些白色的颗粒是一些含盐类比较多的化学物质,导致海水喝起来(又苦又咸)。海水咸咸的,(不可以)直接饮用,(可以)被淡化。%的水是海洋和咸水湖里的咸水,只有(3%)的水是淡水。在这(3%)的淡水中,(三分之二)是冰川和难以利用的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及(动力资源),(海洋)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1)海水是咸水,湖泊大多是淡水;(2)海洋面积很大,湖泊相对较小;(3)海洋资源相对于湖泊更丰富;(4)海洋比湖泊更深。实验名称:比较海水与淡水,了解海水发苦发咸的原因。实验步骤:(1)用滴管分别取1毫升淡水和1毫升模拟的海水,滴入两把金属勺中。(2)将它们分别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加热,待水干后观察勺中留下了什么。实验现象:装淡水的勺中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装海水的勺中留下一些(白色颗粒)实验结论:海洋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又苦又咸。:(洗衣服)、(浇花)、(浇树)、(洗车)、(拖地)、(做饭):(农田滴灌)、(循环用水)、(使用节水产品)等实验名称:体验淡水资源的有限实验步骤:(1)在容器中装入1升水,代表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2)从容器中分别取21毫升、、,依次代表(冰川水)、(地下水)(河流与湖泊水的总量)。(3)容器中余下的水代表(海水)。实验结论: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人呼出气体,吸入气体一次),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大约(16—20)次。:(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咽候: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肺里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5:..,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分为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澄清石灰水)倒入呼出的气体中,摇晃一下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有害健康),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胃)、(肝脏)等器官,尤其是(肺)。,排出的水量也就是气体的体积,这是因为呼出的空气占据了瓶子里的(空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洒水)、(呼吸富有氧气的空气)等。: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咽部:吞咽食物。食道:传送食物至胃。肝脏:产生胆汁;胆囊:储存胆汁(注意:食物不经过肝脏)。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大肠: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2.(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约为身长的()倍。(蠕动)的方式使食物前进的。倒立着也能吃下食物的原因是:消化道是用(蠕动):(1)细嚼慢咽、饭后走一走、营养均衡;(2)不能边看书边吃饭;(3)饭后不能马上运动,运动后不能马上喝冷饮。(营养素)。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食物要(多样化)。:(1)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2)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3)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必需的营养素。(4)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5)(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吸收营养、排出废物都需要它的帮助。(6)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1)(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土豆、馒头、米饭中含有大量(淀粉)。(2)将食物放在白纸上用石块去挤压,观察白纸上留下的痕迹,可以检测哪些食物中含有脂。花生和肥肉中含有大量的油脂。(产品)、(结构)或(系统)来改善人们生活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工程师的杰作。(土木工程师)设计并监督高速公路、桥梁、房屋等建筑物的施工。(航天工程师)设计和开发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等飞行器。(机械工程师)设计的产品种类很多,从简单的物品到复杂的机器。(电子工程师)设计电视机、计算机、集成电路等产品和电子系统。我还知道(环境工程师)、(园林工程师)、(地质工程师)等。他们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越来越美好的世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