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87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docx

上传人:1557281760 2024/5/7 文件大小:8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是由【155728176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二章复****提纲第一节感觉世界常见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热觉感受器。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必需条件〕:刺激→感受器〔分布有感觉细胞、接收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神经〔传递信息〕→大脑〔形成感觉〕表述时注意区分:神经末梢〔感受器〕、神经〔传递信息〕、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形成感觉的部位〕,如热觉感受器只对温度刺激产生反响、而对疼痛刺激不兴奋。。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拟丰富。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1〕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卖鱼的在鱼堆里呆久了就感觉不到鱼的腥味了〕〔2〕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狗的嗅觉比羊要灵敏〕〔3〕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小孩子的嗅觉通常比成年人更灵敏〕〔4〕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猫对老鼠的气味灵敏程度比狗更高〕,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四种根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综合味觉有:麻、辣、涩。: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承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同时工作,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因为鼻腔分泌的黏液覆盖嗅觉细胞,使嗅觉感受器的灵敏度降低,导致吃东西时味觉的灵敏度降低、吃东西也没味道。思考:小孩在嗅柠檬以后马上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苹果、柠檬混合味道〕。如:发出声音的喇叭是声源,关掉声音的喇叭就不是。:振动。〔音叉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乒乓球起到放大振动效果的作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土〕、液体〔鱼被吓跑〕和气体〔日常讲话〕中传播。〔玻璃罩抽空气,电铃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因为该实验中没有说明真空,因此不能直接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传播的形式:疏密相间的声波。〔说明:物体振动一定能发出声音,但我们要听到还需要有传播介质的条件〕:①及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同种介质中,气温越高,声音传播越快〕②及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液体其次,气体最慢〔例:一根足够长的铁管中装满水,敲击一端,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铁管、水、空气传播的〕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来回距离2S=v·t〔所以声源物体到障碍物距离需要除以2〕: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收集声波〕〔构造图〕②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传递振动〕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承受刺激、产生兴奋〕注意::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放大振动并传导〕→耳蜗〔承受振动的刺激、产生兴奋〕→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连接咽部和中耳的鼓室。急性中耳炎就是因为细菌从从咽部沿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的炎症。飞机起飞时或遇到巨大的响声时可以迅速张开嘴〔或者闭上嘴巴同时捂住耳朵〕,目的是张开咽鼓管,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防止鼓膜被震破。传导性失聪:鼓膜、听小骨功能性障碍,可治愈〔或戴助听器〕;神经性失聪:耳蜗、听神经、听觉神经中枢功能性障碍,不可治愈。:听觉〔感受器是耳蜗〕和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我们平时会晕车〔船〕的原因是:〔内因〕;〔外因〕〔填空题中常见的几组词语搭配:物体的振动、振动的频率、声音的音调、音调的上下〕〔1〕音调:声音的上下,主要及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50Hz表示物体在1秒内振动50次。人的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波的应用:雷达、B超、洗牙、粉碎结石、声纳等〕,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解题关键词:〔高音、低音、消沉、尖细、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物体越短、越紧、越细,音调越高。例:一样的瓶子装不同量的水,吹气时〔或往瓶中灌水〕是空气柱振动,所以水越多空气柱反而越短,音调就越高;敲瓶子时是液柱振动,所以水多的液柱长,音调较低。音乐中的“1、2、3、4、5、6、7〞以及“C〞、“D〞调等指的是音调。女高音、男低音主要是由于声带的粗细、长短差异引起的,一般儿童的音调比***的高、女人的音调比男人的高。演奏弦乐时,手指按压不同弦的部位就是在控制振动局部的长度,改变声音的音调。〔2〕响度:声音的大小,主要及振动的幅度和到声源物体的距离有关,其次还及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高声喧哗〞、“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上下〞是音量,所以不是指“音调〞,而是指“响度〞。解题关键词:〔敲击力度大小、距离远近、振动幅度〕在声学上常用分贝〔dB〕来表示,0dB表示人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超过50dB的嘈杂声音就可认定为噪音。〔3〕音色: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及特色。及物体的构造、材质有关,同一个人的音色还及年龄有关。我们常说的声音不同、有无辨识度指的就是音色。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区分不同的人以及不同乐器。解题关键词:〔不同声音、构造改变、构造检测、材质〕〔4〕:①塑料尺以不同速度在梳子上划过音调不同,说明“音调的上下及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②将钢尺压紧在桌面,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后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说明“音调的上下及振动快慢有关;物体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在鼓面上撒些纸屑,不同力度敲击鼓面,越用力纸屑跳起越高、响度越大,说明“响度大小及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纸屑起到放大振动效果的作用。:〔能反映声音的振动快慢和振动幅度〕例:右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一样的是;响度一样的是。解析:甲、乙图像在一样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一样即振动快慢一致,所以音调一样;甲、丙两图,振动的幅度一样,所以响度一样。:〔1〕物体没有振动产生声音;〔2〕缺少介质,声音无法传播;〔3〕声音音调过低或过高,超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4〕声音响度过低或距离太远。:B超、超声波测探裂痕、雷达声音还可以传递能量:洗牙、粉碎结石、:①在声源处减弱〔如:禁鸣喇叭、公共场合不准大声喧哗〕②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如:路边的隔音屏障、路边种树、关上窗户〕③在人耳处减弱〔如:戴上耳塞、捂住耳朵〕。太阳和所有的恒星都是光源,行星〔地球〕、卫星(月球)不是;开着的电视的屏幕是光源,电影屏幕〔反射光〕不是;湖水旁燃烧的篝火是光源,湖水倒映的篝火不是。: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典型应用有:排队对齐、打靶瞄准时三点一线,小孔成像,阴影〔日食、月食〕。〔如右图〕:光的直线传播原理〔1〕成像性质:光源物体的倒立实像。〔2〕像的大小:及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当物距>像距时,成缩小实像:物体向左远离小孔、光屏向左靠近小孔、小孔向右移动,像均变小;当物距=像距时,成等大实像;当物距<像距时,成放大实像:物体向右靠近小孔、光屏向右远离小孔、小孔向左移动,像均变大。〔4〕小孔:成像及孔的形状无关,始终成光源物体的倒像;大孔:呈现孔的形状。〔5〕应用: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就是倒立的太阳的实像;此时太阳是光源物体,树叶间隙是小孔,地面是光屏。由于物距非常大,树叶间隙的大小、形状对圆形光斑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光斑大小只及树叶间隙到地面的距离有关。树叶间隙离地面越高〔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就越大。〔3×108m/s或3×105km/s〕,空气中次之,液体再次,固体中传播最慢。光年是长度单位:光在真空中一年走过的路程。1光年=3×108米/秒×365天×24小时×3600秒=×1015米。:阳光〔白光〕经三棱镜〔正放〕折射后,彩色光带的颜色自上到下的顺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典型的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结论:〔1〕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2〕紫色光的折射程度最大,红光折射程度最小。注意区分:光的色散是现象,色散现象的光学原理是光的折射。思考:为什么同一件衣服在阳光下比白炽灯下看起来颜色更鲜艳?〔因为阳光中所含的单色光种类更全〕!如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红光区域以外的红外线:利用其热效应,可用于遥控、人体感应、温度计、夜视仪、导弹追踪等。在紫光区域以外的紫外线:〔1〕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使胶卷感光〔2〕消毒灭菌〔3〕: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外表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外表的光。例:阳光照射绿色透明薄膜后的红色物体,物体显色;照射绿色透明薄膜后的白色物体,物体显色。解析:阳光是白光,含全部单色光,透明物体只透过及自身颜色一样的色光,因此只有绿光能透过绿色透明薄膜,但红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及自身颜色一样的色光,所以绿光会被它吸收,从而显黑色;而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绿光会背白色物体反射,从而呈绿色。:红、绿、蓝〔所有单色光混合得到白色光〕: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外表上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1〕光线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漫反射〔原理〕〔2〕物体成像: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现象〕:βα①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β=α,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④光路具有可逆性。【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及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及法线的夹角。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其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且箭头位于线段的中间。当人看某事物时,画的光线箭头应当从事物指向眼睛。四种实线:光线、实物、平面镜、实像四种虚线:法线、垂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1〕补充光路图〔2〕补充平面镜步骤:①先画出法线步骤:①先用虚线画出两条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②再画缺少的光线②再画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注意:光线的箭头方向要连贯,标出必要角度注意:要标出角相等符号和垂足,〔1〕镜面反射:黑板反光、闪亮镜面、波光粼粼〔强调过亮以及特定方向〕〔2〕漫反射:每个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电影屏幕〔强调各个方向〕例:如图,有月亮的夜晚,路面上有个水坑。迎月光走,水坑发生镜面反射,人眼接收到整齐、定向的反射光线,地面发生漫反射,人眼也能接收到反射光线,但由于水坑反射的光线更多而集中,所以水坑亮、地面暗;背着月光走,水坑发生镜面反射,人眼接收不到定向反射的光线,地面发生四面八方的漫反射,人眼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所以水坑暗、地面亮。:〔如右图,等大、等距、垂直、虚像〕〔1〕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及物体的大小相等〔4〕像及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例:,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假设此人靠***面镜1m,则像及人的距离变为2m,像的大小不变。:如图,人眼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得到虚交点,就是平面镜所成的像。〔1〕平面镜能否成像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反射光线〔如右图,蜡烛一定能成像〕;但能否看见平面镜中的像,取决于眼睛是否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如图,眼睛在上面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所以看到蜡烛的像,但如果眼睛在很下面的地方,就可能接收不到向上去的这些反射光线,则会看不到该像,但其实该像还是存在的,因为眼睛在上面的人能看到。〔2〕蜡烛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人眼感觉反射的光线好似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出的,但实际仍来源于烛焰本身。所以当我们想让镜子中某物体的像更亮一些,应该用灯光照亮物体本身,而不是去照镜子中的像。:〔1〕对称法:①作垂线,②标垂足,③找等距,④标字母,⑤画虚像〔虚像必须是虚线〕〔2〕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法: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光源S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光源所成的像S’例:①根据光线画出S’②根据入射光线做出S’③根据反射光线画出S注意:该方法不需要画垂线注意:入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不能出头注意:先画出S’再做对称〔垂足〕A④要使光源S发出的光经反射后穿过点A〔作法如右图〕’〔垂线、等距〕’和A点交平面镜于O点,,就是入射光线注意:SS’是虚线〔垂线〕,SO和OA是实线〔光线〕,OS’是虚线〔反向延长线〕: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汽车观后镜,扩大观察视野)。凸面镜成虚像。凸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凹面镜成实像。: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反射前后,介质不变,所以传播速度不变,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前后,介质改变,所以传播速度改变,但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如垂直射入时。〕:①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③入射角变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变大;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γ<α〕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αγβ〔γ>α〕概括理解:空气中光线及法线的夹角最大,折射后光线向密度大的物质一侧偏折。【注意】①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及法线的夹角〔如图∠γ〕。②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③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④折射光通常比入射光暗,因为还有局部光线在界面上反射回去了。例1:判断右图中的三条光线、法线和界面、以及界面的哪一侧是空气或水。〔1〕首先根据BO和CO的对称关系,判断出这两条一定是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则OA一定是折射光线,MN一定是法线。〔2〕反过来再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判断出CO一定是入射光线,则PQ一定是界面。〔3〕由于折射角∠AOM大于入射角∠CON,所以PQ的上面是空气,下面是水。例2:,岸上的人将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就是平面折射形成的虚像。所以岸上人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筷子会往上折;反之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觉的高;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其实是阳光经过大气层折射后形成的虚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虚像位置的下方。空气水注意: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是向下折;放在水中的物体是向上“折〞。所以要先区分清楚是光线还是物体。: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光路特点:〔1〕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穿过焦点射出〔2〕穿过焦点的入射光线平行主光轴射出〔3〕穿过光心的入射光沿直线射出作图关键点:一平行,一斜线,: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凹透镜光路特点:〔1〕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穿过焦点射出〔2〕延长线穿过焦点的入射光线平行主光轴射出〔3〕穿过光心的入射光沿直线射出作图关键点:一平行,虚斜共线,光线不过焦点补充光学元件〔思路:虚线延长,分析会聚还是发散〕注意:会聚作用下的光线不一定会聚到一点,有可能仍是发散光线;发散作用后的光线也可能仍然会聚。所以要区分出发散作用和发散光线、会聚作用和会聚光线。:●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①u=2f②f<u<2f③u>2f④u=f⑤u<f作图方法:从光源出发,做两条特殊光线——〔1〕平行主光轴射入,穿过焦点射出〔2〕穿过光心射入,沿直线射出这两条特殊光线折射后的交点就是实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及透镜的距离vU和v的大小关系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倒立缩小实u>v照相机倒立等大实u=v测焦距f倒立放大实u<v幻灯机不成像获取平行光正立放大虚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物远像近〕;,像就越大;,像分大小;物距f处,像分虚实;,虚像一定正立。〔1〕成像特点在放映幻灯时,要在屏幕上得到F的字母,距插入的幻灯片就是〔〕〔2〕根据焦距和物距或像距判断成像特点①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在凸透镜前13厘米处,则所成的像是()②一束平行光线沿着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厘米的地方,假设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两次成的像〔???〕??????????????????????????〔3〕由物距及像距大小关系判断成像特点①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是〔〕②在凸透镜前有一物体,当它沿着主光轴向透镜面方向移动30cm时,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了10cm,则物体的移动区间可能是〔〕〔4〕根据像的性质确定物距、像距及焦距范围①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②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假设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③现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为了起到放大镜的效果,应将物体放在〔〕进展观察。-: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虹膜/瞳孔不属于折光系统〕。眼球中央有颜色的构造:虹膜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构造:瞳孔。光线过强则瞳孔会缩小。人能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是由于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改变折光系统的焦距。: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形成物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视觉感受器:视网膜视觉形成的部位:大脑人体的眼球构造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整个机制相当于凸透镜成像中的照相机。〔图见P33-34〕原因矫正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1)晶状体变凸,折光能力变强(2)眼球前后径过长佩戴凹透镜远视成像在视网膜后:(1)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2):本质区别:实像——光线实际相交,虚像——光线反向延长相交是否能出现在光屏上:实像能出现,虚像不能出现正立还是倒立:实像是倒立,:〔1〕排队对齐、达标瞄准、激光准直〔2〕阴影、日食、月食〔3〕小孔成像成像性质::〔1〕改变光线方向:潜望镜、幕布、黑板〔2〕面镜成像:照镜子、湖光山色、球面镜成像性质::〔1〕光线的折射:光的色散现象〔彩虹〕〔2〕平面折射成像:海市蜃楼、鱼翔浅底、筷子“折断〞〔3〕透镜成像: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眼睛成像成像性质:虚像〔海市蜃楼、鱼翔浅底、水中筷子“折断〞、放大镜〕实像〔照相机、投影仪、眼睛成像〕例:请将以下生活现象填到对应的横线上:;;;;;;;。其中属于实像的是1、4,属于虚像的是2、3、5、6、7、8;属于光的反射的是2、5、6,属于光的折射的是3、4、7、8,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1。?垂直本实验中,光屏起什么作用?〔1〕更清晰地呈现光路〔2〕探究三线共面改变AO的入射方向,记录下AO和OB的径迹,观察两条光线的位置关系。探究: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多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角度,比拟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什么要测量多组角度?便于得出普遍规律将反射光线所在的一半光屏沿ON向后翻折,观察上面是否还能出现反射光线。探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将光线沿反射光线BO方向射入,观察是否沿OA方向射出。探究:光路具有可逆性。AB平面镜成像实验实验操作步骤:〔1〕在纸上竖一块透明深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并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2〕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面的像;〔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及A的像重合,在纸上记录下物和像的位置;〔4〕改变位置,按照以上步骤再测几组结果;〔5〕用直线将对应的物像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及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并分别测量物及像到玻璃板的距离。?黑暗环境,烛焰的平面镜成像更明显该实验能不能选用平面镜替代玻璃板?不能玻璃板的作用是什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用两段一样大小的蜡烛的作用是什么?便于比拟蜡烛A的像及物体的大小关系移去蜡烛B,在该处放一个光屏,能否出现乙的像?不能,因为成的是虚像,不能出现在光屏上假设出现多个蜡烛的像,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玻璃板太厚,所以玻璃板应该尽量选薄的假设无论怎么移动B蜡烛,A的像都无法及B重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玻璃板没有垂直桌面放置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的顺序是:蜡烛、凸透镜、光屏。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求放置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什么?使凸透镜成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反过来:如果成像不在光屏中央,原因是什么?〕,怎样使像移回中央?〔1〕光屏向上移;〔2〕凸透镜向下移;〔3〕蜡烛向上移。?倒像〔倒过来看〕顺时针旋转的物体,像呈什么方向旋转?也是顺时针当光屏上不出现像,可能的情况是什么?〔1〕物体在焦点上〔不成像〕或一倍焦距以内〔虚像〕〔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如果凸透镜碎了一半,会出现什么现象?仍成完整的像,但像变暗。如果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靠近凸透镜,重新得到的实像比原来小。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将凸透镜正对太阳〔或平行光〕,移动凸透镜直至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焦点〕,焦距〔f〕就等于此时的物距〔u〕;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实像的时候,此时的物距〔u〕恰好等于两倍焦距〔2f〕,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