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娱乐至死》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2,85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娱乐至死》读后感.doc

上传人:HShess 2024/5/8 文件大小:2.7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娱乐至死》读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娱乐至死》读后感 】是由【HShes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娱乐至死》读后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娱乐至死》读后感娱乐业时代的反思——读《娱乐至死》有感久闻这本书的大名,不少文章和评论专栏都引用了这本书的观点,作为其批判当今电视娱乐、综艺节目的的理论依据。那时就觉得这会是本让人思考、发人深省的书。这学期,终于借着这个机会阅读了这部书和相关资料。它的确是一本值得读的书,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在此,我想从以下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认识和思考。娱乐业时代的到来1、作者观点:电视把一切都变成了娱乐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文版的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画中一家四口,父母和两个孩子围坐在电视机前,本该是一个愉悦温馨的画面,但画中的四个人都没有头颅,只看得到躯干。这略带诡异的画面,配合着“娱乐至死”的标题,似乎已经体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电视将人们变成了一个空壳,没有了思想,丧失了判断,麻木不仁,任人摆布。为阐明这一观点,作者在书中用了四章的篇幅,分别对新闻、宗教、政治、教育四大电视内容进行了分析。电视新闻本该是严肃的,然而在这类关于“真实”的美丽帷幕背后,却浮现着娱乐粗俗而狰狞的面目。我们从电视新闻报道的“好……现在”中,只能看到零散杂乱的新闻,再残忍的谋杀、再严重的政治错误、再悲惨的事件,被紧跟在后面的广告瞬间消解了它的重要性,让人感觉这不是真实的事件。电视提供的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隐藏在其中的是以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为特点的反交流理论。通过电视传播的宗教带有明显的现世主义倾向。以前的宗教都努力通过艺术、音乐、神像和令人敬畏的仪式来吸引人们,通过赋予事物魔力来让我们获得神性。但电视里的宗教节目通过舞台的搭建、名人的捧场、市场的推广来吸引观众,获得商业利益。扎根其中的娱乐性实际上让我们离神越来越远。电视广告是现代政治观点表达的重要工具,它已成为政治话语最本质的象作者认为,电视与娱乐有着天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由电视媒介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在接受和继承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对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提出了“媒介即隐喻”这一观点。作者在书中写到:“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在他看来,技术和人的关系绝不是机械意义上的工具和使用者的关系那么简单,“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媒介能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加工现实世界,对我们的文化产生无形的、有效的影响,最终变成整个社会文化精神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每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而不同的传播形式又会规范乃至决定话语的内容。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知道,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不同的媒介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当媒介形式发生改变,公众话语乃至整个文化的内容和意义都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对世界的认识也随之改变。,人们主要通过书籍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电报产生了大量及时传播的信息,摄影术使图像取代文字成为媒介。电视的出现,更是两者的完美结合。人类因此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电视的到来,带来了海量的信息、成千上万的图片、铺天盖地的广告,,斑斓夺目而稍纵即逝。信息由于时间限制被压缩成一个个片段,文图声并茂的表述调动着受众的感官和情感。这种刺激性强、调动感官享乐、新鲜轻松的传播方式让人来不及思考,也没人费心进行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二、娱乐业时代的影响不可否认,电视的娱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没有哪一种节目能像娱乐节目一样,可以如此彻底地摒弃观众的各种差异,在不同阶层的观众面前实现如此平等的沟通;也没有哪一种节目可以为范围广大的观众提供轻松忘我的休憩环境,让观众在紧张的社会节奏下进发会心的微笑。就像波兹曼所说,我们要反思和批判的并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一种“泛娱乐化”现象。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消解崇高、解构经典、恶搞历史、窥视明星。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被影视剧、综艺节目、八卦新闻所充斥。“读图”时代确实给我们一道道视觉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时间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如此丰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电子媒介传达的讯息,却忘了思考或来不及思考。如此过度的娱乐让我们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下面几个例子是在我看这本书时想到的,虽然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但在看书过程中的这种联想,加深了我的体会和感受。a.《新闻1+1》栏目近期播出的一期节目,报道了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多家门店关闭的消息,反映了在网络书店和电子化阅读的冲击下,我国民营书店堪忧的生存现状****惯并享受着“读图”乐趣的我们,还有多少人愿意静静地读一本书,进行一次严肃的思考。“限娱令”,虽不敢说它对各大卫视盲目跟风、竞相制作娱乐节目的现状有多大的改善,但至少可以把它看做是在电视“泛娱乐化”趋势下的另一种声音。沉溺于内容和形式都不断丰富的娱乐节目中,我们缺少的或许正是一种批判思考。c.《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北京市某著名学府一名中文教授在年终评教的学生打分中,出人意料地居于末位,而这位教授在全国业内向来以“治学严谨”著称。也许个案欠缺代表性和广泛性,但结合自己的体会,确实可以感到现在的课堂教学与以前大不相同。据说现在的大学教授上课如果不准备几个笑话,底下绝对没人肯听。在这个时代,乏味却认真的教师似乎无法得到关注,相反麻辣犀利的教师可以得到更多的喝彩。书中提到:“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学****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对比如今新媒介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和所谓的“快乐学****法”,印刷文字显得沉闷枯燥,通过无声无图的阅读过程培养思维能力,这甚至成为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d.《百家讲坛》制片人曾向记者透露,不少主讲人刚上节目都不合要求,经过培训后,他们逐渐悟出,在电视上讲课和在学校讲课完全不同,在电视上讲课就像说单口相声,三五分钟要抖个包袱,学术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有娱乐精神。本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让学术走向大众,学术才能更有活力。但问题是,一些传统文化在所谓的“普及”中早已面目全非,不少学者明星和娱乐明星一样,出入媒体机构,到处演讲、签名售书,有时甚至打着文化的幌子追名逐利,误导大众。、90后是历史知识贫乏的一代,这话有点道理。现在我们了解历史,不再通过单调无味的教科书,而是通过电视上各类历史记录、历史题材电视剧。而电视中的历史,大部分仅仅作为戏说、作为娱乐而存在。正如特伦斯·莫兰所说:“在一个本身结构就是偏向图像和片段的媒介里,我们注定要丧失历史的视角。”历史事实是索然无味的,当下的刺激和体验却是趣味无穷的。这本书出版的1985年,互联网还没有大行其道,作者还只视电视为洪水猛兽。但他所描述的有关娱乐的一切,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有了更为多样的表现、更加多彩的内容。我们似乎又向着娱乐至死的进程迈了一大步。如果不想让赫胥黎的预言成为现实,反思刻不容缓。娱乐业时代的反思1、媒介素养教育 波兹曼在书中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方法是反对娱乐进入严肃的话语模式——例如新闻、政治、教育、宗教,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种是找到怎样看电视的方法——以娱乐反对娱乐,也就是创作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让我们认识到电视对公众话语的控制,但是这种方式仍然要依赖电视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突破。最后一个希望渺茫的方法是让我们的学校去解决这个难题。虽然希望渺茫,但我们仍然对此抱有希望。他的这一方法让我想到了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在90年代以后逐渐被国内的学界接受。在《媒介素养引论》一书中,作者特意就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做了说明。她认为,大学生是媒介使用的一个特殊群体:与上一辈不同,他们是中国社会“电视陪伴成长”的第一代;与中小学生不同,这群人对于电视的亲近感以及唯我独尊的收视****惯在进入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后得到延续和释放。要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让他们用批判的眼观、四边的头脑来看待媒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立媒介教育学科、开设媒介素养的互动型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媒介批评课程、组织相关的学生社团或让学生自主管理校园媒体。由于时间有限,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会在今后的学****中进一步去认识。2、受众主体性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江晓原说,就中国的情形而言,我们曾长期生活在短缺时代——物资短缺、资金短缺、信息也短缺。短缺时代的生活培养了一种贪得无厌的心态,这种心态在面对信息问题时就是忘情地、不顾一切地拥抱和讴歌所谓的“信息时代”。的确,我们一直认为信息是好东西,我们狂热地搜索信息,泛滥地利用信息,兴奋地传递信息。我们从未对过信息过剩有所抱怨,从未对信息垃圾的包围感到不适,从未对****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模式提出质疑或批判。其实,让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的根源并不是电视,也不是网络,更不是娱乐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既然如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应回归到创造媒介、利用媒介继而被媒介所左右的主体——受众身上。受众不应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依赖信息;受众在接触和处理媒介信息时,应主动用理性和智慧去选择信息,而不是为铺天盖地的信息所控制。面对技术不断更新的媒介,面对全民娱乐、集体搞笑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拔掉各种电源插头,而是学会如何在高速运转的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惯,维护内心的平静和充实。参考文献:书籍:《媒介素养引论》单晓红浙江大学出版社论文: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理论的文化解读张颖吉首大学以《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当今电视的娱乐化吴斐浙江大学“娱"还是“愚”?——读《娱乐至死》龙亚莉湖北民族学后记:其实我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跟同龄人比起来,能够有机会对我们依赖的媒介环境有所反思,哪怕这种认识还不够深刻,但这样一种重新审视媒介的意识和角度,对当下沉醉在选秀、相亲、肥皂剧中的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学****中,我会继续深入了解这些内容,虽然感到有些理论理解起来不容易,很费脑细胞,但我相信有兴趣的支撑,我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