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大学生德育实践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德育实践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祖国的花朵 2024/5/9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德育实践心得体会.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大学生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是由【祖国的花朵】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学生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大学生德育实践心得体会大学生德育实践心得体会1学校德育是学校工作的核心部分,处在学校工作首要位置,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质量,素质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效果体现的重要标志,要抓质量,首要的一点是狠抓德育。但是,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欠缺实效性、针对性和前瞻性。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发展,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严重困扰着德育工作者,面临重重压力,很多教育专家、学者对当前德育领域的新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与对策,但这些建议与对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小问题,德育开展举步维艰。十几年来,笔者在佛山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开展“实践德育”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积累了经验,深化了认识。现就中小学生开展“实践德育”工作做简要论述,与同行商榷。一、“实践德育”的涵义所谓“实践德育”是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直接所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的一种特殊德育形态。“实践德育”活动的实质,其一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学校正式设立的一种特殊的德育活动,是对学生德育过程中施加外在因素的影响,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使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优化变化。其二是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发展为目的,以学生德育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学****和运用学科知识为目的。其三是以积极活动直接获得思想品德方面的直接经验作为手段。二、开展“实践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在有许多中小学生是独生子女,由于长辈过度溺爱,他们存在着内向、孤僻,经不起挫折,心灵脆弱,没主张,自律能力不强,性格叛逆等诸多思想和心理问题。在有些学校甚至出现学生跳楼、群殴等事件,给中小学校教育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与挑战。而中小学校是学生在校学****转向更高层次学府的驿站,他们的综合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教育效果,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要想在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实践德育”势在必行。“实践德育”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外在环境氛围熏陶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其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外界感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直接对道德知识实现理解、掌握、运用和深化,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实践德育”,并且要注重实践活动实际性,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实践德育”活动要依据“三贴近”原则,正确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入生活,贴近大自然,和周边的事物进行广泛交流和沟通,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使学生直接获得新的感知、体验,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人生,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引导学生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这种以实践为大课堂的教育活动形式,突出了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开展“实践德育”的形式“实践德育”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特点是突显实践性,其学校应该因时、因材、因事、因情及时开展实践活动,在我德育基地开展的形式主要有:(1)因时开展实践活动。每个连队每一天按照基地要求开展主题内务整理、生活自理,并组织师生互相观摩、交流。比如每天用餐时轮流做值日生分饭分菜,培养学生勇于承担劳动重任、热爱劳动和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品格;早上起来自己折叠被子、摆放牙刷、漱口盅,晚上洗衣服、整理个人物品,写活动心得等,培养学生动手自理能力、协助能力,培养学生学****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午按时作息,培养自律性、约束力,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实践活动第二天通过进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等。(2)因材开展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兴趣,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比如安排对学****法律有兴趣的学生就参加“模拟法庭”项目实践活动,安排对科技、环保感兴趣的学生参加“科技实践”,对安全自救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参加“消防演练、防震演练”等等,总之,实践活动是一种自助餐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增进友情,也锻炼自我,提升自己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3)因事开展实践活动。有一句很好的教育名言这样说: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在工作中,德育基地抓住一切有利的教育时机开展活动,及时进行相关教育。比如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积极组织开展防震逃生演练活动,学****自救自护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爱护生命责任意识;流行疾病传播时,开展学****宣传流行疾病预防措施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流行病防治知识,并养成良好卫生****惯;在雷雨季节,开展自然灾害避险活动,教育学生远离危险,珍惜生命等。(4)因情开展实践活动。现在的孩子崇尚自我、价值取向错位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义务意识和责任感普遍下降,很少关心爱护他人,因此,对学生开展感恩实践教育活动十分必要。以活动为载体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人际关系。比如,通过心灵手语、“十月怀胎”体验、大田生产劳动、帮助照顾生病同学、夜行军中照应掉队“战友”等活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验父母的辛劳,尊重他人的劳动,在点滴的行动中积累情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四、开展“实践德育”“实践德育”的理念进行活动设计。根据“实践德育”特性,以活动作为主要载体,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是成功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小学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实践活动;初中开展以综合实践为主的实践活动;高中开展以军训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化,使学生思想道德发生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根据德育大纲,每年安排小学五年级进行体验实践活动、初中一年级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展军训实践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自律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根据学生兴趣特点,精心组织、安排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小学开展校纪校规教育、大田劳动、心灵手语、消防演练、急救模拟、健康沙龙、划船比赛、娱乐军训、科技实践等;初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科技探究、模拟法庭、性健康沙龙、夜行军、孤岛求生等活动;高中开展国防教育、军训活动、科技实践、紧急集合、夜行军、青春期性健康沙龙、中国龙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外树形象,内塑素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展示自我风采,养成健康向上的情操,成为一个讲文明、有礼貌有素养的好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公平竞争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等,体现“实践德育”活动生命力。,丰富“实践德育”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多种渠道,开发社会上的德育活动资源,健全德育活动网络,让德育实践富有实效,充满活力和魅力。例如可以借助派出所、执法局、科技局、环保局、计生局、地震局、农业局、气象局等社会德育资源来丰富德育教学资源,这将对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践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素质过硬的“实践德育”教师队伍是开展“实践德育”的根本和保障。只有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才能提高“实践德育”的实效。总之,“实践德育”活动要大胆地尝试,要多学****多思考,多交流,使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工作,让德育工作在校园内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中小学生正视困难与挑战,健康快乐成长!大学生德育实践心得体会2一、创设德育实践体验活动情境,让心引行三年前,我曾经在哈市观摩一节德育实践课,至今想起还记忆犹新,感动不已。这节德育课教师通过诉说和多媒体展示渲染背景,在一个暴风雨十分猛烈的夜晚,一只船穿行在大海上,船上有6人(爸爸、妈妈、奶奶、老师和我)由于暴风雨的猛烈侵袭,船体逐渐下沉,为了保护“我”,亲友一个个地被迫跳入大海,而“我”却经受着一次次分离的痛苦。在这里,没有说教、没有训斥,只有入境的描述,只有渲染的情境。然而道德认知已悄然默化于每个心灵,引起了的心灵的振颤、思想的共鸣。可见,德育实践体验活动确实使德育入心入脑,具有很大的实效性。德育实践活动要回归原生态的生活,由感而发,让心引行。现代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容易接受情感的体验,但不愿意遵从直白的说教。尤其升入初中的学生要经历青春期的困扰,多数表现出讨厌家长和老师说一些大道理。那么,智慧的教师就会抓住这一契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创设各种情感体验的环境,让学生们充分的去体验、去尝试。让心去领路,进而达到感知、辨识事物,从而主动地摈弃不良的品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认知水平。二、优化德育实践体验活动设计,导感相长德育实践活动使师生同在共行,导感相长。德育实践活动要想充分体现实效性和高效性,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们善于发现共性的问题,并基于问题进行合作研究(研究实践内容、形式、环境渲染、教师资源等),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管理能力、开启了教师的智慧,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的实践活动中,是情感的升华、心灵的碰撞,形成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三、开展德育实践体验活动,理念先行,、轻德育的观念。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要齐抓共管,缺一不可。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健全人格、充满生命活力,并拥有能满足社会需求能力的“人”,而不需要那些被简单地、机械地塞满知识的“容器”。所以,德育活动和教育教学必须联合起来,打好配合,综合、全面、个性的发展生命。只有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将我们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起到预期的效果。,注重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通过观摩学****集中培训的方式,鼓励班主任尝试开展德育实践体验活动,发现、培养、树立德育实践体验活动优秀班主任,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并通过举行德育实践体验活大赛或相关的论坛,促使教师在德育活动中发挥团队精神,发挥德育实践活动的最大功效。另外,观注教师教学中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使德育渗透在各科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大学生德育实践心得体会3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德育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一项育人工作。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四、走进学生,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感情世界,关注学生的',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抽象的道德戒律,,,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加强小学生教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大学生德育实践心得体会4一、德育应在“践行”上下功夫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恩全集》第3卷,第29、30页)然而,对“知”与“行”的关系及其教育的问题,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有过争议,可概括为“知先于行、知先后行”、“知源于行、行先知后”和“知行合一、知行统一”三种观点;对于知行难易问题有“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和“知行亦难亦易”看法。二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了“美德可以被教会吗?”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即道德,对道德的认知即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德行)。那么,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前者是一种知识(事实)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后者是一种行为,德行是一种技艺,技艺的进步需要实践。时值今日,20世纪西方德育理论流派中,有柯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行为主义道德理论、威尔逊理性功利主义理论、贝克的反省道德教育理论等。可见,有倾向于认知模式,有倾向于行为模式。事实上,许多教育家思想家把道德本质看作实践。我国古人要求儿童养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的****惯,青少年时期养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品行,长大以后才能做出“治国、平天下”的大绩。这种把远大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儿童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方法对于今天很有参考价值。清代教育家颜之终身以“实学****行”为教,认为人“修德立业”的过程应是一个“身****学知、身实****之、终身不懈”的过程,因此,无论道德教育还是道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实行”,不能脱离实事实物。陶行知在批判“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义思想中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且说明这“并不是否认闻知与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要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陶行知论师范教育》第42、43页)。卢梭认为知善不等于行善,他反对把道德教育理解为向儿童灌输道德成规戒律,反对让儿童记忆空洞抽象的道德概念,以免把儿童训练成伪善的口头谈道德而行为则不道德的人,建议从小以养成良好行为****惯为主,可模仿别人善良的行为。康德、黑格尔也认为道德具有实践性,不能付诸实践的观念,是不能称为道德的观念。杜威在批判传统道德教育时提出:“在道德方面,学校教育中最令人遗憾的缺点是:试图在极端缺乏社会精神的环境中,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制度的成员。”(《学校与社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惯开始的,而行为和****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