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法考《中国法律史》复习题集(第192篇).pdf

格式:pdf   大小:13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考《中国法律史》复习题集(第192篇).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4/5/9 文件大小:1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考《中国法律史》复习题集(第192篇).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法考《中国法律史》复习题集(第192篇)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法考《中国法律史》复习题集(第192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19年国家法考《中国法律史》职业资格考前练****一、,法律法规数量繁多体系庞杂,对其法律体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以大陆法系法律制度为蓝本,并采英美法系法律制度的一些内容B、效仿西方的法律,并未对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予以保留、延续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这一特征在该法律体系中表现得极为明显D、立法文本与司法实践脱节严重>>>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4节>国民政府立法概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六法体系”的相关知识。从法律内容上来看,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是继受法与固有法的混合,一方面大量采用、引进、吸收西方近代以来的法律学说、法律原则与法律制度,以大陆法系法律制度为蓝本,并采英美法系法律制度的一些内容:另一方面,则继续保持、延续了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一些特性。从法律文本层次上来看,特别法效力高于普通法,政府奉行“特别法应先于普通法,如特别法无规定者。始适用普通法”的原则。从立法文本与司法实践层面看,两者脱节严重。因此,B项错误。“五权宪法”吸收了中西方的思想,其中属于中国传统部分的是:()A、司法权,行政权B、行政权、监察权C、监察权、考试权D、行政权、考试权>>>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1节>孙中山的法律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孙中山提出了五权宪法理论,认为“用五权宪法组织的政府,才是完全政府”。政府五权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五权。孙中山的宪法思想,受到了西方国家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同时将中国传统的考试和监察纳入其中,具有独创性。因此,C项正确。3.《左传》云:“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系对周礼的一种评价。关于周礼,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16题,单选):..A、周礼是早期先民祭祀风俗自然流传到西周的产物B、周礼仅属于宗教、伦理道德性质的规范C、“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D、西周时期“礼”与“刑”是相互对立的两个范畴>>>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西周以降的法律思想【答案】:C【解析】: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祀鬼神时所举行的仪式。商、周两朝在前代礼制的基础上,都有所补充和发展。尤其周朝,在立国之初便进行了制礼活动,即将夏商两代的礼制加以折中损益,融合周族的礼制,制定了通行全国的较为全面系统化的周礼。故周礼不是自然流传到西周的产物,其中体现了统治阶级自觉选择的结果。A项错。西周时期的礼已具备法的性质。首先,周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其次,周礼在当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实际的调整作用。故B项错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卷一17题,单选)A、明朱元璋认为,“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B、明律确立“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刑罚原则C、《大明会典》仿《元六典》,以六部官制为纲D、明会审制度为九卿会审、朝审、大审>>>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明清时期的立法【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非题。鉴于元末法制败坏的教训,朱元璋曾说:“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故选项A说法正确,不选。对于贼盗及有关钱粮等事,明律较唐律处刑为重。唐律一般根据情节轻重作出不同处理,牵连范围相对较狭;而明律则不分情节,一律处以重刑,且扩大株连范围,此即“重其所重”原则。对于“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一般性犯罪,明律处罚轻于唐律,此即“轻其所轻”的原则。“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刑罚原则于明律确立。故选项B说法正确,不选。《大明会典》于明英宗时开始编修,孝宗弘治十五年初步编成,但未及颁行。武宗、世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一16题,单选)A、周初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B、《汉书·陈宠传》称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