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TCEC 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导则》.pdf

格式:pdf   大小:47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TCEC 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导则》.pdf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4/5/10 文件大小:4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TCEC 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导则》.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TCEC 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导则》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TCEC 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导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ICISCS27×.1×60×FC20CS×××备案号:×××T/CEC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T/CEC20170207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ofEnergy(ConsultationDraft)2018-××-××发布2018-××-××实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T/CEC20170207I:..T/CEC2017020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概念、范围和形态,明确了专业术语,给出了网络、设备装置、自动化及信息化配置、接入等方面的技术性要求,适用于电、燃气、热、冷等能源形式相融合的区域能源互联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行控制、运营维护等环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T/—2016能源互联网第一部分:总则worksandsystemsforpowerutilityautomation)IEC62357-1电力系统管理及信息交换第1部分:参考构架(Powersystemmanagementandassociatedinformationexchange-Part1:Referencearchitecture)IEC62559-2用例方法第2部分:用例、参与者列表和需求列表的定义(UsecasemethodologyPart2:Definitionoftemplatesforusecases,actorslistandrequirementslist)IEC62939-1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第1部分:总体介绍和各国需求(Smartgriduserinterface-Part1:Interfaceoverviewandcountryperspectives)IECSG3IEC智能电网标准化路线图GB/Z28805能源系统需求开发的智能电网方法GB/T35732-2017配电自动化智能终端技术规范GB/T3589-2017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12325-2008电压偏差GB/T30317-2013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GB/T15543-008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945-2008频率偏差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21454-200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51131-2016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范GB/T18836-2002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B19577-2004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9541-2013热泵热水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18362-2008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19577—2015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50366-200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19409-2013水(地)源热泵机组GB19762-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50411-201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1:..T/CEC××××—××××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IOE以电能为核心、集成热、冷、燃气等能源,综合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协调多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存储、转换、消费及交易,具有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特征的开放式能源互联网络。,RIOE城乡一定范围内,面向微能源网及其他用户端,以电、气,热、冷等多种能源耦合互联形成的区域综合供能网络,是能源互联网形式之一,起到“承上启下”功能。,RERs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DERs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一次能源包括气体燃料或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二次能源以用户端的热电冷为主,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EUD用能负荷与供能面积的比值,反映了某一区域用能水平。其中,用能负荷一般采用某区域一年当中的最高负荷,供能区域的面积为与用能负荷相对应的有效面积,统计中应核减高山、戈壁、海域、湖泊、原始森林等无用能负荷的区域。,REC在保证现有能源网络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前提下,区域能源互联网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接纳能力。,RES供能系统满足不同用户对电、冷、热、气连续用能要求的能力。、可靠的电、气、热、冷等能源的能力和程度。电能质量包括电压、频率、波形等;气能质量包括气压、流量等;热(冷)能质量包括温度、流量等。,是反映能源互联网能量损耗程度的指标。、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冷热电三联供:..T/CEC20170207moninformationmodel公共信息模型binedheatandpower热电联产CPScyberphysicalsystem信息物理系统DERsdistributedenergyresources分布式能源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ofEnergy能源互联网M-IOEmicro-、建设与运行应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推动能源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和分布式绿色能源的智能化开发利用。、信息开放共享的综合能源网络系统,推动多种能源传输、配送、储存、备用、通信各环节互联互通,实现区域能源综合供应与共享平衡。,以经济、环保、能效等为目标,采取运行优化和协调控制等手段,通过多种能源网络的协调互补维持系统能量平衡和稳定的能源供应。,共同分享能源互联网的效益。鼓励区域能源互联网参与主体探索公平、开放、科学、共赢的商业模式,积极发挥市场引导作用促进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和引导能源互联网的整体稳定和健康发展,注重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区域能源互联网相关政策机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体制等社会经济条件,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积极利用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投资开发。:..T/CEC××××—××××按能源性质分: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按能源品位分:高品位能源、低品位能源;能源的基本形态分: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按需求划分:热负荷需求、电负荷需求、冷负荷需求、气负荷需求,以及综合需求;根据能否造成污染分:清洁能源、非清洁型能源。,区域能源互联网是与上级能源供应系统相连的,多种能源网络耦合的能源系统,包含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多元负荷,涉及能源的生产、传输、转换、存储与使用等环节的核心装备,是区域能源互联网的物质基础。从信息组成上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信息层需要建设各种能源形式及所在地域的通信信息系统,是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智慧支撑。从服务层上看,区域能源互联网需要以提供综合能源服务为导向,建设统一的能源管理平台,是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服务管理中枢。。、光伏设备、地热设备及风力发电设备等,可对电、冷、热等多种能源进行供给。对可再生能源供能设备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和能源需求。、(固态)变压器、开关设备、补偿设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力电子设备等。、压缩机、调压器、阀门、分离除尘设备、流量测量设备等。、循环水泵、补水泵、阀门、压力表、温度计等。、铅酸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能等。(改)储气设备主要包括调峰储气、应急储气、门站与储配站储气等。、冰蓄冷等设备。蓄热设备包括太阳能蓄热、电力水蓄热、蒸汽蓄热、相变材料蓄热等设备。:..T/(冷)设备电转冷设备包括常规电制冷冷水机组、空调、电风扇等。电转热设备包括电锅炉,电暖器等。电转冷热设备包括土壤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冷)设备气转热设备包括燃气锅炉、燃气热泵等。气转冷设备包括吸收式冷水机组等。、电转氢气设备等。、逆变单元、斩波单元、调压器和变频器等。、信息层和服务层。、集中与分散并存的高效开发、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能量可在电能、化学能、热能等多种形式间相互转化。、经营管理、运维服务、市场交易信息;风机、光伏板及光照、风力等状态监测、预测控制及环境信息;各类主动负荷,包括用户用电、发电、购电、辅助服务等复合特性的用户信息;电动汽车和储能充放电运行及运营信息;新能源配额交易信息等。、新能源配额交易、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充放电、需求响应等互动业务。5:..T/CEC××××—××××图5-,也可参考区域定位、用能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在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整体范围内,可分为城市、城镇、地区、社区、楼宇等级别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工业园区、商业园区、产城融合园区等区域能源互联网。:..T/,具备运行方式调整、负荷转移、故障隔离及恢复等功能,提高能源网络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波动性的特点,配置适当容量的灵活性资源,如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实现能源网络的优化运行和协调控制,满足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要求。,满足多种能源参与主体的能源交易需求。、气、热/冷等能源的连续用能要求,同时考虑系统元件的计划停运及合理的非计划停运。可通过合理增加储能系统、优化运行方式、加强系统薄弱环节等措施提高系统供能可靠性。、地理、环境、施工和运行等因素,择优选取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建设方案。,当系统中某一元件发生故障后,应在故障修复后恢复供能,缺供能范围仅限于该元件故障所影响的负荷。、供气系统、供热/冷等系统对于供能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系统应满足各供能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不同类型用户对供能可靠性有不同要求,系统应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用户的供能可靠性要求。,制定不同的质量标准。,满足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谐波、电压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GB/T14549、GB/T24337、GB/T12325、GB/T15543、GB/T12326的相关规定。,满足用户对供气质量的要求。气量计算预测、供气压力、气量平衡、燃气管道流量计算和燃气管网选择等内容,应满足GB50028的相关规定。,满足用户对供热/冷质量的要求。热/冷负荷计算预测、供需平衡、运行方式和供热/冷管网选择等内容,应满足CJJ34的相关规定。,应结合地区资源条件、能源需求、能源价格及政策等因素,在满足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确定能量与功率平衡策略。、光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配置适当备用容量、加强需求侧管理等措施,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分能源类别、分年度进行,应通过规划合理的用能方式,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7:..T/CEC××××—××××,确定能量产生、输送设备需要的容量,并根据负荷需求预留一定容量裕度。,实现多种能源的集成优化、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系统能源成本。、GB/T17167和GB/T19022的要求配置能量计量器具,建立并完善能量计量管理制度。、考核及准入机制,建立能源利用效率指标计算和考核结果的文件档案,并对其进行受控管理。,积极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先进高效的设备和工艺,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目标。,依据环保政策,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实施节地、节水、节材和绿色环保等措施。、电磁环境、废水废气、碳排放等因素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并进行社会影响分析,以满足国家及地区环保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及促进节能等方面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能源条件以及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的相关规定等,通过综合论证确定。,鼓励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生产设备。,可考虑采用复合式能源生产设备。,光照强度大,有足够的符合条件的屋顶或地面场地,用户用电需求旺盛,且有节能减排要求的区域内,可优先使用光伏发电的形式,推荐使用带有光伏逆变器的设备。,有良好风源,用户用电需求旺盛,有足够的安装条件包括可接入等条件,且节能减排要求高的区域内,可优先使用风力发电机发电。。、负荷特征、用能品质需求和环保要求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分析选用适宜的能源转换设备,且选用的能源转换设备的能效应满足该设备相关规范标准要求。:..T/(冷)环节,对浅层地热能、空气能、低温废热等可再生能源进行高效利用。,且电力供应大于用户需求时,电锅炉选型可选用带有蓄热装置的电锅炉。(冷)环节,可采用燃气锅炉或直燃机等设备实现气转热(冷)环节。、工业余热利用,鼓励采用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等设备实现转换。、热管网配置原则(几节的结构逻辑关系)、消费者的互联互通为基础,在能源互联网的支持和补充下,满足用户的用热(冷)需求,并具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热管网配置应与区域能源规划相匹配,并预留具备接入能源互联网的接口。、热管网规模较大时,宜从结构层次分级,一级管网宜采用多热(冷)源互联的环状管网,二级管网可采用环状管网或枝状管网。、,遵循的总体原则是技术可靠、成本合理、施工简便,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负荷分布、能源站位置、发展规划、其他管线、地上地下构筑物的位置、水文地理等条件,综合考虑。,宜采用综合管廊。(冷)管道敷设中,应根据现有国家抗震设防等级要求,考虑防震或其他防护措施。、、热输配设备参数和性能满足该设备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保证冷热传输、供给的可靠性。:在满足用热(冷)需求的前提下,体现节能环保特性。:适应区域能源互联网及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多工况运行模式。(改)、能源配置高效经济,支撑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智能负荷的即插即用;、满足负荷需求,并综合考虑安全性、短路电流水平、电能质量、无功补偿、中性点接地方式、继电保护、设备选型、线路截面选择等;,便于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冷)存储设备的选择应对运行模式、蓄能容量、系统热(冷)效率、使用寿命、安全性以及环保性能等进行综合考虑。(冷)存储设备设计容量应满足区域能源网热(冷)负荷调节的需求。(冷)存储设备应具备应急调节能力,提升区域能源网保障性。(冷)存储设备的运行方式应有应急预案和优先响应级。9:..T/CEC××××—××××(冷)存储设备的位置应靠近负荷密度较大和优先级较高的区域。、充放电效率、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循环效率、使用寿命、运行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环境友好性以及经济成本指标等进行综合考虑。、调频、调压、改善电能质量和提升电源性能效用等功能。,可使用双向储能变流器储能,电价低谷和用电低谷时存储电能,在高峰时可使用双向储能变流器将能量释放,提供给交流用户使用,如果用户为直流用户,可使用双向变流器直接完成电能的存储与释放,减少转化环节,提高效率,降低使用成本。混合使用,实现对不同储能方式配比优化设计和功率协调控制、新型的电池成组、储能系统的可用容量与功率的动态评估、多优化目标下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等目标。,能实时、准确、稳定地采集到充分和必要的数据并实时通信,应具有对系统运行状态识别分析、运行诊断和故障预判功能。:系统运行稳定,具有高可靠性。:应能够支撑信息系统、多种数据资源的快速接入,并支撑多种应用系统的快速开发。:易安装、易维护、低损耗,操作便捷。:由多台服务器共同支撑,同时用于复合的业务流程中,若存在单点故障,需要对单点故障进行管理,实现故障切换。应具备适配器、服务、系统等多层次备份和恢复能力。:在保证性能和稳定性的要求下,所需硬件、软件配置应考虑经济性。,并具有数据以及网络拓扑的识别功能,具有数据处理、分析功能,具有实时通信上传功能以及智能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协调功能,接入设备的自动识别注册和管理功能,以及安全保护控制功能。:应确保能源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和运行安全。:应确保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供需平衡,实现安全、节能、高能效运行。:..T/CEC20170207智能控制系统信息交互模型应遵循标准化原则,以IEC61970/61968CIM标准为核心,统一采用标准化的信息交互方式,集成不同类型设备及应用,实现不同类型信息模型之间的信息交互、数据融合。应采用开放性的通信模式和数据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各类接口应对外部系统的接入提供安全可靠支持;完备性:能源互联网中的各种设备的输入输出物理参数应全面而完整;一致性:能源互联网中的各种设备的输入输出物理参数在某一采集时刻应具备一致性;可替代性:基于相同的标准化数据与接口模型的设备,可相互替代。,应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数字签名防抵赖与篡改、安全鉴定和完整性验证,对终端控制功能设备增加安全模块。、突出重点的原则:需要全面防护、突出重点、分类分区,对重要系统进行重点安全防护;简单性和可靠性原则:应采取简单实用的安全措施。应不影响或少影响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运行连续性及效率;整体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安全防护须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级管理,联合防护。,应允许并鼓励各种类型分布式能源接入。,应从安全性、经济性、协调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接纳能力评估,综合优化分布式能源接入位置、容量、类型等,以实现多能互补耦合,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统筹协调电、气、冷、热等能源形式,实现灵活有序接入和多时间尺度能源平衡。、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等故障时,接入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能源可自动脱网,实现故障隔离。,分布式能源接入可考虑配置紧急备用系统,储电、储热、储冷等多元储能系统,以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上应满足各类用户用能需求。,用户实际用能可含电、气、冷、热等,用能型用户按能源类别可分为单一能源用户和综合能源用户。11:..T/CEC××××—××××,综合能源用户除了应考虑相关用能接入标准,也应从区域能源互联网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予以考虑。。,可部署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或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