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TCEC 能源互联网 第9部分:评估.docx

格式:docx   大小:575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TCEC 能源互联网 第9部分:评估.docx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4/5/10 文件大小:5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TCEC 能源互联网 第9部分:评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TCEC 能源互联网 第9部分:评估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TCEC 能源互联网 第9部分:评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T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T/—201*?????能源互联网第9部分:系统评估ofEnergyPart9:Estimate(本稿完成日期:)2017-XX-XX发布2017-XX-XX实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T/CECXXXX—2016I能源互联网第N部分:评估范围本部分明确了能源互联网的评价体系,规定了能源互联网的评价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描述了综合分析评估方法,给出了能源互联网总体评分标准。本部分可作为能源互联网标准其他部分制(修)订的基础。本部分适用于评估能源互联网建设和运营效果。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28805能源系统需求开发的智能电网方法GB/T50811-2012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GB/T504942009城镇燃气技术规范CJJ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IEC62559-2用例方法第2部分:用例、参与者列表和需求列表的定义(Usecasemethodology-Part2:Definitionofthetemplatesforusecases,actorlistandrequirementslist)IEC62357-1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第1部分:参考架构(Powersystemsmanagementandassociatedinformationexchangeexchange-Part1:Referencearchitecture)IEC62939-1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第1部分:总体介绍和各国需求(Smartgriduserinterface-Part1:Interfaceoverviewandcountryperspectives)术语、定义与缩略语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IOE)能源互联网是以电能为核心,集成热、冷、燃气等能源,综合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协调多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存储、转换、消费及交易,具有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特征的能源网络。—20161微能源网是由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能量转换装置、监控和保护装置、负荷等汇聚而成的,集多类型能源,具备自我控制和自我能量管理功能,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小型能源互联系统。,在开放式交易平台上达成多能源间生产、传输、分配、存储和转换的协议,实现多能源生产与消费间的供需平衡,是能源互联网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核心部分。、知识、观察及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可以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以便从技术、管理等角度提出对策措施。,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按有关标准,,HeatingandPower冷热电三联供monInformationModel公共信息模型binedHeatandPower热电联产CPSCyberPhysicalSystem信息物理系统DERDistributionEnergyResource分布式能源ECPElectricalConnectionPoint电力连接点ofEnergy能源互联网M-ofEnergy微能源网monCoupling公共耦合点基本原则能源互联网评价体系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基本原则。定性评价是对能源互联网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定量评价是依据能源互联网建设发展中的数据信息进行量化的精确评价。能源互联网评价体系坚持实用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能源互联网兼具能源体系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取向,实用性从客观实际应用的角度给出评价分析指标,创新性从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等方面评价分析能源互联网的指标。能源互联网评价体系坚持系统性和协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从全方位评价分析能源互联网的综合能力,协同发展从跨业务协调共同发展的角度给出评价分析指标。T/CECXXXX—20162评估体系能源互联网评价体系见图5-1,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进行评估。定性评价内容包括能源互联网的能量品质指标、安全可靠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社会性指标、能源结构优化指标、交互友好性指标、组织管理与商业模式指标、公平开放性指标等,定量评价是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分解和量化,量化评价指标将在相应的标准中详细描述。评价体系依托于评估指标的计算方法,以评估计算指标为基准,对总体评估进行打分。图5-1能源互联网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内容能量品质指标能源互联网的能量品质指标旨在评估为客户提供的能量品质是否合格,包括电能质量、燃气质量、供热质量、供冷质量等指标。安全可靠性指标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可靠性评估旨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减少故障发生,减少系统停机时间。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可靠性评价包括供电安全可靠性、燃气安全可靠性、供热安全可靠性、供冷安全可靠性和信息网络安全可靠性等指标。经济性指标能源互联网的经济性评价旨在考核能源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考核投入、成本、损失的降低和收益的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性的评价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能源利用效率、本地一次能源利用率、外部输入能源利用效率、设备利用效率、用户用能成本降低、运营成本降低等指标。社会性指标T/CECXXXX—20163能源互联网的社会性评价旨在考核能源互联网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通过能源互联网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社会提供能源服务。能源互联网的环境性评价体现了降低温室气体放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指标的考核。社会性评价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减排量变化、电能替代减排量变化率、单位发电量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率等指标。能量结构优化指标能量结构优化是衡量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结构的一项综合性指标。通过对该项评估,有助于挖掘能源的潜力,发挥能源互联网在调整能源结构中的作用,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架构中的占比,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量结构优化评价包括可再生能源接纳程度、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峰谷波动幅度、电动汽车利用率等指标。交互友好性指标能源互联网的交互友好性评价体现出用能客户和可再生能源生产者的参与程度,通过对多方满意度等指标的考核,引导系统和客户共同参与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能源互联网的交互友好性评价包括用户满意度、其它参与方满意度、需求侧响应比例、代理交易占比、余电上网收益占比等指标。组织管理与商业模式指标能源互联网的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是衡量能源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现能源供需体系的状况、能源市场的状况和能源产业链的状况。能源互联网的组织和管理与商业模式评价包括组织形式与机制、区域管理与政策、商业模式等指标。合理开放性指标能源互联网的合理开放性评价指标体现出对可再生能源生产者的开放接纳程度,通过可再生能源自主交易占比等一系列指标考核,推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纳。能源互联网的公平开放性评价包括用户可再生能源自主交易占比、获得相关数据的占比、平均申报接入电网的时长等指标。评估方法能源互联网成熟度模型评估方法是通过对七个维度、五个阶段进行综合评分,七个维度包括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可靠性指标、公平开放性指标、交互友好性指标、组织与管理指标、能源结构优化指标、经济性指标和社会性指标,五个阶段包括起步阶段、单项建设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协同创新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五个阶段的关键特征描述见图7-1,每个阶段满分为一分,每个维度满分为5分。T/CECXXXX—20164图7-1能源互联网的阶段特征能源互联网指标体系的二层指标进行定性分析,按照五个阶段的特征,客观评价能源互联网项目所处的阶段。一级起步阶段:对能源互联网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处于规划筹备时期。了解能源互联网的方案,对典型案例和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已经具备了部分功能和初步建设的基础条件。二级单项建设阶段:开始单项业务或功能的建设,多个业务或功能并行建设或实施,并初步体现出能源互联网的价值。三级创新发展阶段:业务或功能在系统性方面发挥了作用,体现出能源互联网的价值,并能通过组织管理突破跨业务的局部利益,实现综合效益。四级协同优化阶段:对能源互联网的作用和效益有深刻的认识,系统性组织管理和运行依赖于能源体系中跨业务平台可观测数据的充分利用、有效的商业模式和协同优化手段。五级持续发展阶段:对新的商业机会具备自适应的能力,在能源价值链上具备利用各种机会的能力,具备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动力。图7-2能源互联网的五个阶段评价某一能源互联网项目,按照八个维度、五个阶段进行定性分析。例如能量品质指标处于单项建设阶段,安全可靠性指标处于四级协同优化阶段,经济性指标处于一级起步阶段,社会性指标处于一级起步阶段,能源结构优化指标处于二级单项建设阶段,交互友好性指标处于三级创新发展阶段,组织管理与商业模式指标处于三级创新发展阶段,合理开放性指标处于二级单项建设阶段,能源互联网评估结果表达方式见图7-3。T/CECXXXX—20165图7-3能源互联网的评估结果评估指标能量品质指标能量品质指标体系能量品质指标体系和指标描述见表8-1。表8-1能量品质指标指标序号一级指标名称二级指标名称指标类型单位1能量品质电能质量数值型%2燃气质量数值型%3供热质量数值型%4供冷质量数值型%评分标准:90%至100%标准分为5级,85%至90%标准分为4级,80%至85%标准分为3级,70%至80%标准分为2级,<70%标准分为1级。:电能质量指标规定时间内,监测点电能质量在合格范围内的总时间与电能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表8-2电能质量指标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名称三级指标名称指标类型单位1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合格率数值型%T/CECXXXX—201662谐波畸变率数值型%3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数值型%4频率偏差数值型%评分标准:得分大于99%,得全部标准分;在96%至99%之间,得80%标准分;小于96%,不得分。燃气质量指标表8-3燃气质量指标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名称三级指标名称指标类型单位1燃气质量供气压力合格率数值型分值2低位热值数值型分值3燃烧势数值型分值4含硫量数值型分值5水蒸气含量数值型分值评分标准:得分大于99%,得全部标准分;在96%至99%之间,得80%标准分;小于96%,不得分。供热质量指标参考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编写的《GB/T33833-2017城镇供热服务》标准。表8-4供热质量指标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名称三级指标名称指标类型单位1供热质量供暖温度数值型摄氏度2供热时间数值型小时3供热水质数值型毫克/升评分标准::供暖温度评分标准:供暖温度在18°C至22°C之间,得全部标准分;大于22°C且小于24°C,得80%标准分;大于16°C且小于18°C,得70%标准分;小于16°C或大于24°C,不得分。:供热时间评分标准:供热时间在8小时至10小时之间,得全部标准分;大于10小时,得80%标准分;小于8小时不得分。:供热水质T/CECXXXX—20167评分标准:供热水质很好得标准分满分;供热水质较好,得90%标准分;供热水质较差,得80%标准分;供热水质很差不得分。供冷质量指标名称:供冷质量(三级指标可含供冷温度、介质可靠性、供冷均衡度等几个指标)表8-5供冷质量指标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名称三级指标名称指标类型单位1供冷质量供冷温度数值型摄氏度2介质可靠性数值型3供冷均衡度数值型评分标准::供冷温度评分标准:供冷温度在18°C至22°C之间,得全部标准分;大于16°C且小于18°C,得80%标准分;大于22°C且小于24°C,得70%标准分;小于16°C或大于24°C不得分。:介质可靠性评分标准:介质可靠性大于99%,得全部标准分;在96%至99%之间,得90%标准分;在90%至96%之间,得80%标准分;在80%至90%之间,得70%标准分;小于80%不得分。:供冷均衡度评分标准:供冷均衡度很好得标准分满分;供冷均衡度较好,得90%标准分;供冷均衡度较差,得80%标准分;供冷均衡度很差不得分。安全可靠性指标安全可靠性指标体系安全可靠性指标体系和指标描述见表8-6。表8-6安全可靠性指标指标序号一级指标名称二级指标名称指标类型单位1安全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数值型%2信息网络安全可靠性数值型%3燃气安全可靠性数值型%4供热安全可靠性数值型%5供冷安全可靠性数值型%评分标准:90%至100%标准分为5级,85%至90%标准分为4级,80%至85%标准分为3级,70%至80%标准分为2级,<70%标准分为1级。供电安全可靠性指标T/CECXXXX—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