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肠道细菌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19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肠道细菌课件.ppt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4/5/10 文件大小:2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肠道细菌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肠道细菌课件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肠道细菌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杨X,男,21岁,某酒店餐饮部主任,因高热,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乏力—周入院。一周前开始发热,午后高达40~41℃,伴腹痛,腹胀便秘,无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全身乏力,曾作上感治疗,用药不详。入院检查:T:℃,P:88次/分,R:28次/分,神清、表情淡漠,消瘦,重听;舌尖红、舌苔黄厚;右胸前皮肤有数个淡红色皮疹,压之退色。心肺未见异常,,剑突下2cm,质软有轻度触痛,脾肋下2cm。血常规:WBC:3000/mm3,中性占56%,淋巴占38%,单核占6%,未见嗜酸细胞,EC直计“0”,入院时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结果:T01:160,THl:80,PA1:20,PB1:20,入院后第七天再复查肥达氏反应,结果TO1:640,TH1:640,PA1:20,PB1:20。肠道细菌课件2024/5/1011、最初的诊断是什么?根据是什么?一、本病最初的诊断是:伤寒根据为:1、高热,多呈稽留热;2、消化系统症状:舌质红(杨梅舌),腹胀、腹痛,多有便秘;3、神经系统症状:伤寒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障碍、瞻妄、昏迷、脑膜刺激征等;4、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肠道细菌课件2024/5/1025、肝脾肿大,质软,可有压痛;6、皮疹:玫瑰疹,压之退色(右胸前皮肤有数个淡红色皮疹,压之退色。)7、实验室检查:血细胞数一般在3~5×109/L,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常规:WBC:3000/mm3,未见嗜酸细胞,EC直计“0”)8、第一次肥达反应,O抗体高H抗体不高,可能是感染早期;第二次肥达反应,O、H抗体都明显增高,>=4倍,PA,PB均正常肠道细菌课件2024/5/103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伤寒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一)(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1)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2)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肠道细菌课件2024/5/104(二)鉴别诊断伤寒病早期(第1周以内),特征性表现尚未显露,应与病毒感染,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等病相鉴别。伤寒的极期(第2周以后),多数病例无典型伤寒表现,须与败血症,粟粒性肺结核,布氏杆菌病,地方性斑疹伤寒,结核性脑膜炎,恶组等相鉴别。肠道细菌课件2024/5/105本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肠道细菌课件2024/5/106肠热症的发病机制伤寒沙门菌小肠肠系膜淋巴结肝、脾、骨髓内巨噬细胞胆囊肠系膜淋巴结初次菌血症二次菌血症典型症状并发症肠道细菌课件2024/5/107发病机理伤寒杆菌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消化道后,一般可被胃酸杀灭,若入侵病菌数量较多,或胃酸缺乏时,致病菌可进入小肠,侵入肠粘膜,此时部分病菌即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胞浆内繁殖,部分则经淋巴管进入回肠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生长繁殖,然后再由胸导管进入血流而引起短暂的菌血症,即原发菌血症期,此阶段病人并无症状,相当于临床上的潜伏期。肠道细菌课件2024/5/108伤寒杆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肾和骨髓后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严重菌血症并释放强烈的内***,产生发热,全身不适等临床症状,出现皮肤玫瑰疹和肝,脾肿大等,此时相当于病程的第1~2周,毒血症状逐渐加重,血培养常为阳性,骨髓中伤寒杆菌最多,持续时间较长,故培养阳性率最高。肠道细菌课件2024/5/109病程第2~3周,伤寒杆菌继续随血流散播至全身各脏器与皮肤等处,经胆管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经肾脏随尿液排出,此时粪便,尿液培养可获阳性。经胆管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部分穿过小肠粘膜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和单核细胞浸润,引起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若波及病变部位血管可引起出血,若侵及肌层与浆膜层则可引起肠穿孔,肠道细菌课件2024/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