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技术导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9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技术导则.docx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4/5/10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技术导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技术导则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技术导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T××××—××××××/T××××—××××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发布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linesforUndergroundPowerCableandOpticalCableSafetyEarlyWarningSystem(征求意见稿)DL/T××××—××××:XXX1DL/TXXX—20XX11DL/TXXX—20XX101DL/TXXX—20XX11DL/TXXX—20XX2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技术导则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的系统组成、系统操作程序及方法、安全预警注意事项以及系统的维护及保养等。本文件适用于同廊道敷设的地下电力电缆及电力光缆的防外力破坏及防火灾安全预警。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通用要求GB/T936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9771(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GB/:分规范光纤光缆熔接式接头DL/T860(所有部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1527用电信息安全防护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distributedopticalfibersensingtechnology利用光纤作为传感敏感元件和传输信号介质,采用先进的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或光频域反射(OFDR)技术,探测出沿着光纤不同位置的温度、应变和振动等变化,是真正实现分布式测量的传感技术。空间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对沿光纤长度分布的温度、应变和振动进行测量所能分辨的最小空间单元。uracy系统的测量长度值与标准尺测量之间的最大偏差值。光复用模块opticalreusemodule采用先进的波分复用(WDM)技术或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实现多通道分布式光纤传感信号同步采集的光组件。1DL/TXXX—20XX3DL/TXXX—20XX10线路路由route是指该线路所要经过的具体地方与方向。振动模拟器vibrationsimulator利用振动电机封装而成的振动模拟器是一个标准振动源。它可针对不同的传感光缆的敷设方式,采用同一标准振动源进行模拟振动测试,收集勘察基础数据,剔除传感光缆敷设环境对系统信号采集的影响。单通道测量响应时间singlechannelmeasurementresponsetime系统单个通道完成一次最大标称长度范围内的测量并呈现结果所需的时长。安全预警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系统组成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由主机、传感光缆组成,分为防外力破坏预警和防火灾预警两个子系统。,同时集成光源模块、脉冲调制模块、光信号放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振动信号解析模块、温度信号解析模块及光复用模块等于一体。。、密封性能、绝缘性能及电气性能的完整性,不应影响现场其他设备的安全运行。:a)可实现同一路由上不少于2个外破隐患点同时监测;b)可实现同一路由上不少于2个发热隐患点同时监测;c)通信协议应满足DL/T860相关要求,允许采4G/5G等辅助通信方式;d)原始光学数据存储时限不少于1个月,振动及温度数据存储时限不少于1年。:a)环境温度:-5℃~40℃;b)环境相对湿度:5%~95%;c)大气压力:80kPa~110kPa;d)场地安全要求:符合GB/T9361相关要求;e)系统安全要求:;f)外壳防护要求:至少满足IP30;g)工作电源:AC220V,50Hz。传感光缆1DL/TXXX—20XX11DL/TXXX—,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利用已敷设好的电力通信光缆中冗余纤芯作为传感器,实现安全预警。因此,含冗余纤芯的电力光缆可作为传感光缆。,或已敷设好的电力通信光缆中无冗余纤芯作为传感器,则可通过新增敷设传感光缆组成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实现安全预警。:a)传感光缆宜采用单模光缆,单模光缆应符合GB/T9771相关要求;b)传感光缆的工作条件应符合电力电缆的运行工作条件;c)传感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小于电缆线路最小弯曲半径要求,在电缆线路最小弯曲半径情况下不应出现断裂等情况;d)传感光缆接续时,宜采用熔接式接头,不宜采用机械式接头,光纤光缆熔接式接头应符合GB/。防外力破坏预警子系统系统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利用传感光缆内的纤芯作为传感器,通过建立后向散射光参量变化与外力破坏事件引起的振动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实现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外破隐患的监测与预警。防火灾预警子系统系统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利用传感光缆内的纤芯作为传感器,通过建立后向散射光参量变化与火灾隐患引起的温度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实现地下电力电缆光缆火灾隐患的监测与预警。、振动强度及精准位置。,识别外破隐患事件类型,包括大型机械施工、小型机械施工、人工作业施工、井下穿管作业等。外破隐患点的测量与定位可对地下电力管线周边的外破隐患点进行实时定位,并显示外破隐患点至传感光缆的净距离。外破隐患点至传感光缆的净距离如附录B所示。地下电力管线环境温度实时在线监测实时测量地下电力管线内的环境温度及温度分布,实时显示地下电力管线环境温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等。发热隐患点的测量与定位可对地下电力管线内的发热隐患点进行实时温度测量及定位,并对发热隐患点的位置变化进行连续测量与记录。1DL/TXXX—20XX5DL/TXXX—20XX10预警功能系统在发现外破隐患及火灾隐患的情况下,应自动启动预警;系统预警事件准确率应不低于90%。安全预警方式系统将预警信息,包括时间、位置、隐患类别、净距离、温度等信息,按DL/T860通信标准上传至用户监控平台,并可通过短信平台、微信平台等途径通知相关人员。,可与综合监测单元或站端监测单元进行信息数据交换。具有接收和执行远程对时、参数调阅和命令设置的功能。。:a)要求调试人员使用振动模拟器,沿电力电缆光缆路由方向,在光缆正上方的位置,每隔一段距离进行一次模拟振动测试;b)电力电缆光缆路由为直线时,建议每隔200m进行一次模拟振动测试;电力电缆光缆路由为非直线时,建议每隔50m进行一次模拟振动测试;c)每次模拟振动测试持续时间应不少于60s;d)调试人员通过防外力破坏预警子系统,采集模拟振动测试信号,收集路由勘察基础数据。:a)在传感光缆上绑缚不少于3个环境温度记录仪,每个环境温度记录仪相距≥50m;b)调试人员随缆晃动已绑缚的环境温度记录仪,使系统获得每个环境温度记录仪的振动定位数据;c)通过环境温度记录仪获取24h连续环境温度数据;d)调试人员通过采集的温度数据,对系统温度测量准确度进行调试。预警分级防外力破坏预警分级防外力破坏预警分级要求如表1所示。表1防外力破坏预警分级序号隐患类别净距离m持续时间min预警分级1大型机械施工≤52I级5~103II级10~155III级1DL/TXXX—20XX11DL/TXXX—20XX62小型机械施工≤51I级5~103II级10~155III级3人工作业施工≤21I级2~52II级5~。表2温度超限预警分级序号监测温度℃。表3温升速率预警分级序号相邻单通道测量响应时间内温升℃预警分级1≥10I级210~7II级37~4III级安全预警注意事项对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应做好信息安全防护,确保安全预警。信息安全防护应符合DL/T1527相关要求。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每季度通过对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进行一次重启操作,检查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等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每年通过对地下电力电缆光缆安全预警系统进行一次模拟预警测试,检查系统预警是否有效。1DL/TXXX—20XX7DL/TXXX—20XX10附录A(资料性) ;; 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序号技术参考名称技术指标要求值1测量范围km单通道监测范围≤302定位准确度m≤±1003空间分辨率m≤104垂直测距范围m≤155垂直分辨率m26温度监测范围℃-20~+1507温度测量准确度℃≤±18温度分辨率℃≤<(在单通道测量范围在15km以下时)<3(在单通道测量范围在15km~30km时)10预警信号延时时间min<312光信号接口FC/APC13最大功率3501DL/TXXX—20XX11DL/TXXX—20XX8W14工作温度℃-5~4015储存温度℃-40~8016平均故障间隔时间H2400017供电电源电源失电时,设备具有保存数据和自恢复功能1DL/TXXX—20XX9DL/TXXX—20XX10附录B(资料性)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安全预警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45 系统操作程序及方法 66 安全预警注意事项 87 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8附录A(资料性)传感光缆及监测设备的技术要求 9附录B(资料性)外破隐患点至传感光缆的净距离示意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