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电力工程接地金属材料技术监督导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736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力工程接地金属材料技术监督导则.docx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4/5/10 文件大小:7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力工程接地金属材料技术监督导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电力工程接地金属材料技术监督导则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力工程接地金属材料技术监督导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DL/TXXXX—20XX22ICSXXXXXXXX?????DL/TXXXX—20XX电力工程接地金属材料技术监督导则roundingmetalmaterialsinpowerproject(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DL/T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XXXX—20XXI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总则 25技术要求 26监督内容 77技术监督预警 11附录A(资料性)技术监督制度与资料 13附录B(规范性)到货验收检测项目表 15附录C(资料性)镀层的结合性能现场测试方法 17附录D(资料性)耐大电流性能现场测试方法 18附录F(资料性)到货验收参考检测方法 19附录F(资料性)接地金属材料典型失效分析案例 20附录G(资料性)技术监督统计表及预警单 22DL/TXXXX—20XX22电力工程接地金属材料技术监督导则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力工程接地金属材料技术监督的技术要求、监督内容及监督预警。本文件适用于发电、输变电、配电等电力工程接地金属材料的技术监督工作。通讯设施、建筑物等其它接地装置金属材料监督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高压直流接地极的技术监督。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室温试验方法GB/T470锌锭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700碳素结构钢GB/T1220不锈钢棒GB/T2694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4956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20878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过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475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991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DL/T1312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DL/T1315电力工程接地装置用放热焊剂技术条件DL/T1342电气接地工程用材料及连接件DL/T1424电网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1453输电线路铁塔防腐蚀保护涂装DL/T1457电力工程接地用锌包钢技术条件DL/T1532接地网腐蚀诊断技术导则DL/T1533电力系统雷区分布图绘制方法DL/T1554接地网土壤腐蚀性评价导则DL/T1667变电站不锈钢复合材料耐腐蚀接地装置DL/T1680大型接地网状态评估导则DL/T2049电力工程接地装置选材导则DL/T2094交流电力工程接地防腐蚀技术规范DL/TXXXX—20XX1DL/TXXXX—20XX22DL/T2055输电线路钢结构腐蚀安全评估导则NB/:渗透检测HB5135结构钢和不锈钢熔焊工艺SH/T3526石油化工异种钢焊接规程DL/TXXXX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使用导则术语和定义DL/T475及DL/T14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接地金属材料groundingmetalmaterials构成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及其连接件。roundingmetalmaterials通过有效的检测和评价,掌握接地金属材料的质量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处理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维护电力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输电、供电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接地金属材料监督管理体系,各级监督责任主体可参见附录A。、热浸镀锌钢、锌包钢、铜、铜覆钢、不锈钢、不锈钢复合材料等材料及其连接件。监督目的包括:防止和减缓接地装置电气、机械、耐蚀性能的劣化,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全面掌握接地金属材料在设计、基建、运行、检修等全过程中的状态,及时发现缺陷。、家族性缺陷开展失效分析,查明失效原因,提出治理措施,并总结经验避免缺陷重复发生。,同时满足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改造工程中需使用代用材料时,应保证代用材料各项性能指标均不低于原设计要求,并预先评估材料间电偶腐蚀的可能性。,还应考虑全服役周期内的腐蚀裕度,腐蚀裕度计算可参照DL/T2094执行。。当临时接地、临时防雷等短时间使用时,可使用碳素钢。、弱分级的地区接地金属材料宜采用热浸镀锌钢;土壤腐蚀性分级为中的地区,宜采用热镀锌钢联合阴极保护、铜覆钢;土壤腐蚀性分级为DL/TXXXX—20XX3DL/TXXXX—20XX2强的地区,宜采用铜、铜覆钢或其他等效防腐性能的接地材料;接地材料选用应参照DL/T2049执行。土壤腐蚀性分级应按照DL/T1554执行。,不小于地上电力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在土壤腐蚀性等级为强的区域,除合理选材外,可采用加大截面、增加镀层厚度、联合阴极保护等措施延长使用年限。、工程特点等进行设计、选材。对于室内变电站及地下变电站应采用纯铜。%。,无锈蚀、破损等缺陷。,截面不应小于所连接的接地极尺寸。,镀锌用锌锭应符合GB/T470的要求。,不得有漏镀、结瘤、积锌和锐点等缺陷。,最小值应不低于70μm。、施工过程造成的镀层破损等缺陷,可采用热喷涂锌、涂覆富锌涂层或融敷锌合金等方法修复,修复层的厚度要求应比原镀层最小厚度厚30μm以上。,无外力作用下无剥落或起皮现象,经落锤试验镀锌层不凸起、不剥离。。表1钢质接地材料的最小尺寸要求种类规格及单位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圆钢直径/mm88(水平接地极)10(垂直接地极)扁钢截面/mm24848厚度/,锌包钢用锌锭应符合GB/T470的要求。,不得有裂纹、凹坑和凸起等明显缺陷。,土壤腐蚀性分级与锌层厚度选择应依据表2执行。表2锌包钢的锌层厚度要求土壤腐蚀性分级引下线及水平接地极锌层厚度/mm垂直接地极锌层厚度/mm微、。,锌层与钢芯不应出现分离现象。用于土壤腐蚀性分级为强地区的锌包钢经结合性能试验后,应通过渗透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可参照NB/。DL/TXXXX—20XX3DL/TXXXX—,试样表面不应有裂纹、裂缝、凹坑、鼓泡等缺陷,直流电阻值增加率不超过10%。、施工使用过程中应确保锌层不受损坏,锌包钢弯折处不应出现裂纹开裂。。,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的技术要求。、板材及绞线表面应光洁、清洁,不得有影响使用的缺陷。、电阻率应符合DL/T1342要求。。表3铜接地材料的最小尺寸要求种类规格及单位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铜棒直径/mm88(水平接地极)15(垂直接地极)扁铜截面/mm25050厚度/mm22铜绞线截面/。、光滑清洁,没有明显的针孔、凹坑、麻点、起泡、剥皮、结疤、裂纹、烧灼及沉积杂质和表面污染物,不得有漏镀、浮铜和黑斑。。,任意测试点最小值应符合表4要求。基体钢材的最小尺寸应符合表1规定。表4铜覆钢铜层厚度要求土壤腐蚀性分级最小镀层厚度/mm微、。,铜层与钢芯不得出现分离现象。用于土壤腐蚀性分级为强地区的铜覆钢经结合性能试验后,应通过渗透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可参照NB/。,应避免表面产生划痕、材料发生碰撞和弯曲,防止表面铜层出现裂纹、裂缝、凹处和其他缺陷。若因碰撞、磨损等原因造成铜层破裂,剩余镀层厚度不满足表4要求时,则该段材料不应用于工程。,试样表面不得有裂纹、裂缝、熔化等缺陷,电阻变化不得超过10%。。DL/TXXXX—20XX21DL/TXXXX—、结疤、折叠及夹杂;如有上述缺陷必须清除,清除宽度不小于深度的5倍;允许有个别深度小于厚度公差之半的轻微麻点、擦划伤、压痕、凹坑、辊印和色差等不影响使用的缺陷。不锈钢板材不得有影响使用的缺陷;允许有个别深度小于厚度公差之半的轻微麻点、擦划伤、压痕、凹坑等不影响使用的缺陷;允许修磨,但应保证钢板最小厚度。。、均匀的包覆在钢芯上,不锈钢层表面应光滑平整,具有均匀的金属光泽,不应有毛刺、气泡、锈蚀、裂皮、漏覆、结疤等明显缺陷。不锈钢复合材料用极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毛刺,不应有凹凸及变形等现象,内壁应清洁、光滑。。表5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包覆层厚度要求土壤腐蚀性分级最小包覆层厚度/mm微、(弯曲半径不小于直径的10倍),折角内外应无裂纹。,其结合力应不小于15kN。,接地体包括放热焊接接头试样表面不得有开裂、裂纹、凹坑、融化等缺陷。。,从事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关行业的无损检测资格。焊材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或合同约定。,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所有焊接部位外侧100mm范围内应防腐处理。,如接地引下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可用螺栓或者焊接,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铜覆钢与铜覆钢、铜与铜覆钢、铜与热浸镀锌钢、铜覆钢与热浸镀锌钢的连接应采用放热焊接,锌包钢的连接宜采用放热焊接。钢材和铜材异种金属连接时,焊接连接部位不小于2m内的铜材端应涂装防腐涂料。。焊丝使用前应检查确认未受潮、无油、无锈。、硫等易燃物质,符合DL/T1315的要求。、完整性、光滑度、允许缺陷、直流电阻等指标应满足DL/T1342的要求。DL/TXXXX—20XX5DL/TXXXX—。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至少应符合下列要求:扁钢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圆钢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扁钢与圆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角钢(或钢管)焊接时,应由扁钢弯成直角形(或圆弧形)后再与角钢(或钢管)焊接。。。。焊接接头存在超标缺陷时,施焊单位应分析原因并制订可行的返修方案,返修时应严格按照返修方案进行,同一部位的返修不宜超过2次。返修后的焊接接头应100%进行无损检测。施工质量接地金属材料折弯时,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应过小,防止热浸镀锌层、覆铜层、锌包钢等包覆层剥落或起皮。接地引下线入地处30cm范围内应涂刷防腐涂料,宜从地下与水平接地极连接处开始涂装防腐涂层,直到地上与设备连接处。防腐涂装应符合DL/T1453的规定。用于电缆沟、易积水部位的接地材料应施加额外防腐保护措施。电缆沟内接地支路采用镀锌钢材时,应进行刷涂重防腐涂料等防腐蚀处理,避免直接曝露于电缆沟内潮湿空间之内;也可采用铜、铜覆钢等耐蚀材料。不应将镀锌接地扁铁嵌入电缆沟混凝土内。同一区域内的接地材料应采用同一材质材料;改造时若采用异种金属材料,应对金属搭接面采取保护措施,减弱电偶腐蚀。接地金属材料施工埋深、垂直接地极及水平接地极间距等,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GB50169相关规定。接地极在经过电缆沟、电缆隧道、建筑物时,都应在其下方经过,不得浇制在混凝土中。与电气设备连接时,应以单独的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条接地引下线上串联两个及以上电气设备的接地。接地引下线应就近入地,并以最短的距离与主网相连。设备接地引下线不应与电缆沟内接地支路连接。为监测接地金属材料腐蚀速率,宜设计专门供腐蚀速率检测的测试桩及测试用接地极。大型接地网宜装配不少于4个测试桩,埋设位置应具有腐蚀代表性。正常运行时,测试用接地极应与接地装置相连,测试时应断开。接地引下线表面应涂以15mm~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标识;主变及站(厂)用变中性点接地线应标淡蓝色。回填前应对接地网进行中间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是否按图施工、接地材料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涂覆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焊接点质量是否合格、接地沟内废料是否已清除等。在役状态接地引下线应连接正常,无松脱、移位、断裂、涂层脱落及严重腐蚀等现象,腐蚀程度划分可参照DL/T2055执行。接地引下线导通电阻应小于50mΩ,测得超标值时应按照DL/T475规定处理。接地网引下线最小截面应符合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时短路电流的热稳定要求,校核方法可依据DL/T1532执行。接地极应埋深合格,无严重腐蚀、截面减薄、断裂等现象,腐蚀程度划分可参照DL/T2055执行。DL/TXXXX—20XX21DL/TXXXX—20XX6电缆沟内接地极应连接可靠、无移位、断裂及严重腐蚀等现象。监督内容设计阶段接地金属材料设计选材,应结合工程所在地土壤腐蚀性分级、工程特点,、。有金属覆盖层的接地金属材料,覆盖层应符合表2、表4及表5的相关要求。在接地装置全寿命周期内,计及腐蚀后的最小截面,应满足热稳定要求。热稳定校验方法可依据DL/T2049执行。接地金属材料应满足接地装置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对土壤腐蚀性等级为强的区域,接地金属材料的截面尺寸应根据当地土壤腐蚀数据、计及腐蚀后的最小截面进行设计,土壤腐蚀数据采集可按照DL/T1554执行;接地金属材料的最小尺寸要求应满足表1和表3的要求。对土壤腐蚀性等级为强的区域,应按照DL/T1532对接地材料进行服役寿命校核;有金属覆盖层的接地金属材料应按照覆层金属腐蚀数据进行校核。、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第三方检测报告(若需)等进行质量验收。、焊接耗材等到货验收的试验项目、抽检方式及验收地点应按照附录B执行。、不锈钢材等成分分析可采用实验室或便携式光谱分析仪,依据DL/T991执行。,必要时可采用放大镜。,。:a)热浸镀锌层的附着性可按GB/T2694中附着性用落锤试验方法检测;b)铜覆钢、锌包钢材料的结合性实验室测试可参照DL/T1342、DL/T1457执行;c)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包覆层可塑性及附着力可参照DL/T1667执行;d)金属镀层的结合性能也可在现场测试,检测方法见附录C。:a)接地金属材料的镀层厚度测试时,应在试样纵向的任意位置选3处,每处沿周长等间距取3点进行测试,取最小值;b)厚度均匀性允差为测试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c)宜选用磁性法进行测试,测试操作符合GB/T4956的规定。。。耐大电流性能测试也可在现场开展,检测方法见附录D。,应对设计选用的接地金属材料及连接件进行更为严格的抽检复核,抽检数量宜为附录B中抽检数的2倍以上。,结果的判断可依据DL/T1342执行。施工过程监督DL/TXXXX—20XX7DL/TXXXX—20XX22接地金属材料监督:施工过程应对热镀锌钢、锌包钢、铜覆钢、不锈钢复合材料等进行包覆层完好性检查,、、、。对施工弯折处进行检查,。对接地引下线防腐措施进行检查,。对用于电缆沟、易积水部位的接地材料防腐保护措施进行检查,。对异种金属搭接部位防腐措施进行检查,。连接部位及焊接质量监督:对焊接接头外观质量、焊接牢固性进行检查,、。对焊接部位、钢材和铜材等异种金属连接部位的防腐措施进行检查,、。对于采用螺栓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对搭接焊规格进行检查,。对接地引下线临近焊接接头以及不少于5%比例接地极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在土壤腐蚀性分级为强的地区使用时,应对焊接接头质量的电阻率、抗拉强度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及检测要求可参照DL/T1342执行。焊接质量检测结果的判断可依据DL/T1342执行。施工工艺监督:检查接地金属材料施工埋深、垂直接地极及水平接地极间距等,。检查接地金属材料铺设形式,。检查接地金属材料与电气设备连接形式,。检查接地引下线入地形式,。检查接地金属材料腐蚀监测点状态,。检查接地线标识,。检查施工资料文件,。运行阶段检测与评价应定期检测接地引下线状态,除目视检查地表部位外,开挖抽查接地引下线地表下300mm部位的腐蚀、涂层破损及剩余镀层厚度情况。检查点应覆盖主变接地点、接地网中间架构或高压开关设接地点、进线端避雷器接地点、主接地网最外围边角处等。。应定期测试接地引下线导通电阻值,。应定期对镀锌钢接地材料进行热稳定性校核,覆盖主变接地点、接地网中间架构或高压开关设接地点、进线端避雷器接地点,。应定期开挖抽检接地极腐蚀、剩余镀层厚度情况,应覆盖主变接地点、接地网中间架构或高压开关设接地点、进线端避雷器接地点、主接地网最外围边角处等,开挖点宜不少于5个。。宜采用新型接地网诊断技术,按周期对接地金属材料腐蚀情况开展快速、全面诊断,以指导后续运维,测试方法可参照DL/T1532、DL/T1680执行。对于土壤腐蚀等级为强的地区、雷击多发区,可缩短检测周期。应检查接地装置埋设区地面沉降情况,发现有地面开裂沉降情况,应对沉降区域接地装置采取导通性测试、开挖检测等方式检测接地装置状态。DL/TXXXX—20XX21DL/TXXXX—20X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