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导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9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导则.docx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4/5/10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导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导则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导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DL/TXXXX-???发布 DL/TXXXX—2023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导则inindustrialparks(征求意见稿)2023-XX-XX发布2023-XX-XX实施DL/TXXXX-2023I2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协同运行原则 45协同运行技术要求 56园区设备及其数字化技术要求 97园区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108运行评价 12附录A(规范性)分布式发电、储能和充放电设施接入电压等级和接入方式 14参考文献 16DL/TXXXX-2023DL/TXXXX-2023IIIDL/TXXXX-2023I1DL/TXXXX-202318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技术导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原则、协同运行技术要求、园区设备及其数字化技术要求、园区能量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运行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的运行,其他区域型能源互联网(城市、城镇、城区、住宅小区、建筑群等)的运行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30137电能质量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GB/T33592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GB/T33593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GB/T33982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GB/T36270微电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T36274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6558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7293城市公共设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规范GB/T38692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技术要求GB38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T40097能源路由器功能规范和技术要求GB/T41235能源互联网与储能系统互动规范GB/T41236能源互联网与分布式电源互动规范GB/Z41237能源互联网系统术语GB/Z41238能源互联网系统用例DL/TXXXX-202317DL/TXXXX-20232DL/T2424智能电网术语NB/,具有明确的管理主体,以方便工业设施设置和使用的区域。工业园区负荷以工业负荷为主,也包括商业和生活负荷,以下简称园区。、高效利用、绿色利用等为主要目的,通过工业园区能量管理系统进行协同运行控制和管理、集成应用多种绿色低碳新能源和信息通信等技术构成的园区开放智慧的综合能源系统。、热、冷、气等各能源子系统之间,工业园区能源供应、输配、存储、消费各环节之间,以及园区内部和园区外部能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更好实现对故障处置、功率平衡、电能质量治理和电网安全稳定等运行目标。、热、冷、气等多种能源运行数据采集、优化调控和市场交易支持等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提升电能质量,促进清洁能源消纳,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由发电侧、储能侧、负荷侧并网主体提供的服务。,位于用户附近,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就地消纳为主的电源,包括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变流器等类型电源。注:包括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风能、水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含煤矿***发电)和储能等类型。[来源:GB/T33593,]DL/TXXXX-20233DL/TXXXX-(DER)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直接安装在用户端,可独立地输出电、冷、热、气(燃气、氢气等)的系统。注:可采用光伏、风电、内燃机、燃机、生物质发电、余热发电机组、余热机(烟气热水型溴化锂、烟气型溴化锂、余热锅炉等)、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直燃机、电锅炉等。,可汇集和管理电、冷、热、燃气、燃油等形式的能源和载能工质,具备能量转化、电能变换、能量传递和路由功能,可实现能源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融合,能与上层系统协调,并控制和管理其接入的多种能源、储能和负荷。注:能量路由器是支撑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装备或系统之一。[来源:GB/T40097—2021,]。以电能为主要控制对象,具备三个及以上电能端口,具备不同电气参数的电能之间电能变换、传递和路由功能,可实现电气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融合,能与上层系统协调,并控制和管理其接入的电源、储能和负荷。注:电能路由器是支撑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装备之一,可独立使用。[来源:GB/T40097—2021,]、用电功率、用电量等可改变的用电负荷。[来源:DL/T2424—2021,],可被直接远程控制的用户电力负荷。。一般指最低负荷以下部分的负荷。[来源:《电力名词》(第三版)],VPP一组分布式能源,其组合后具有类似于可调度机组的功能。注1:虚拟发电厂可用于参与电力市场或聚合的辅助服务;注2:成组可调度负荷,也可起到虚拟发电厂的作用。DL/TXXXX-202317DL/TXXXX-20234[来源:GB/Z41237—2022,]、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注:如无特别说明,本标准中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碳化物(HFCS)、全***碳化物(PFCS)、六***化硫(SF6)与三***化氮(NF3)。[来源:GB/T32150—2015,]、传输、使用和销售关系的总和。狭义的电力市场是指竞争性的电力市场,是电能生产者和使用者通过协商、竞价等方式就电能及其相关产品进行交易,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和数量的机制。[来源:《电力名词》(第三版)],CIM描述电力企业中所有主要对象的抽象模型,这些对象一般包含在能量管理系统(EMS)的信息模型中。通过提供一种将电力系统资源描述为对象类与属性以及它们的关系的标准方式,CIM方便了不同厂商独立开发的EMS应用的集成、独立开发的整个EMS的集成,以及EMS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这些系统关心电力系统运行的不同方面,如发电管理或配电管理。[来源:《电力名词》(第三版)](如传感器、监测终端、监控终端、设备设施)在工业园区能量管理系统的数字化表示,一般从属性、服务和事件三个维度进行规范化描述。,相关技术要求参照GB38755执行。,保障工业园区供能供电安全性。、冗余和应急措施,保障工业园区供能供电可靠性。,参与消峰填谷、需求响应、以及电力系统的有功平衡服务、无功平衡服务和事故应急及恢复服务。,不断提高工业锅炉等运行热效率,推广采用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变压器、高效制冷制热技术等。DL/TXXXX-20235DL/TXXXX-,通过设备和系统优化运行,不断提升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综合能耗,能耗在线监测参照GB/T38692执行,综合能耗计算参照GB/T2589执行。,有效控制能源系统污染和排放,增强能源系统清洁和低碳水平。、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积极参与绿电交易,不断提升绿电使用占比。、基本负荷电厂的灵活性改造、储能共享以及余能、余热、余冷等利用,不断提升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信息交互设计参照GB/Z41238执行。,通过能源技术和数字技术赋能工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园区能源互联网服务工业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和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的能力。,接入各级各类能源电力市场、碳市场交易和监管平台,在经济收益分配和安全责任分担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大功率工业用电设备、微电网并网的并网点应具备电能计量、继电保护、电能质量监测、远程控制和通信功能,满足园区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对故障协同处置、源网荷储功率平衡协同控制、电能质量协同治理、电网安全稳定协同控制等需求。,应配置必要的电弧故障断路器和B型漏电保护装置,具备光伏组件和电池组安全监控能力,支持对安全故障的快速、协同处置。,监测并网点的谐波、间谐波、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电压不平衡、频率偏差、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应符合标准GB/T14549、GB/T24337、GB/T12325、GB/T12326、GB/T15543、GB/T15945、GB/T30137的要求,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应具备和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信息交互能力,并能支持电能质量的协同治理,在发生电能质量事件时,应能保存相关的事件信息,为事后责任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有功功率控制、无功电压调节、电网异常响应等相关的监控设备应支持远程控制,支持园区能量管理系统对能源互联网的协同运行管控。、储能和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接入参数应按照附录A设计,更好支持协同运行。,包括自发自用、余额上网、全额上网、以及电力市场化的灵活上网等方式,发电功率控制策略应满足相关应用的协同运行需求。,分布式发电项目应在并网点设置易操作、可闭锁、且具有明显断开点的并网开断设备。。,运行支撑相关的二次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技术监督需求。DL/TXXXX-202317DL/TXXXX-,分布式发电并网涉及到的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频率保护相关的整定值宜支持远程配置,以更好适应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并网对故障协同处置的要求。,分布式发电系统接入公共配电网的调控方式应根据发电系统所处地区、安装容量和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以及是否接受公共配电网调控等条件确定。,可通过配置有功功率控制系统、远程终端、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方式,自动接收并自动执行远方发送的有功功率控制指令。(6)kV电压等级并网的园区光伏发电系统,应配置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并能接收并自动执行电网调度机构发送的有功功率控制指令。,应具备接受电网调度指令进行输出功率控制的能力。、应急供电、供电备用、参与电网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各种应用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技术性能和变化的市场机制优化。。、充/放电响应时间、充/放电调节时间、充/放电转换时间、充/放日电量、充/放总电量、充/放电电流和电池温度等的控制策略应满足相关应用的协同运行需求。、具有明显断开点、具备接地条件、具备开断故障电流能力的开断设备,可就地或远方操作。。。分布式电力储能系统并网点处的保护应与所接入配电网的保护相协调配合,以确保设备和配电网的安全。,应具备就地充放电功率控制功能。。,为保证分布式电力储能系统有功功率有效输出,其无功功率调节能力有限时,宜就地安装无功补偿设备/装置。,可不独立配置安全自动装置。~10(20)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力储能系统应在并网点设置安全自动装置,且应具备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功能。当储能系统并网点快速开关具备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功能时,可不设置专用安全自动装置。、计量、电能质量及无功补偿参照GB/T36278执行。,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前提下,运行过程中可采取技术措施引导和控制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充电,减小对电网的影响。、可闭锁、且具有明显断开点的并网开断设备。,充电运营平台、虚拟电厂管理系统等进行信息交互的功能。、运行数据、充电计划的条件,并能接受调度管理。DL/TXXXX-20237DL/TXXXX-,电动汽车双向充放电设施应充分发挥车辆电能发送给电网的储能作用,并结合园区源网荷储运行协调,优化降低多次循环充放电对电池衰减的影响。、电窑炉、电加热、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新型工业领域电能替代设备的运行控制。、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风机、泵等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改造效果的运行监测。,加强各类重工业、轻工业用电设备和工业流程改造,提升可调节负荷和可控负荷的应用水平。,园区用电设备设施负荷可分为公共用电设备设施负荷和园区企业产权的用电设备设施负荷,负荷调节控制应对应有不同的权限。,园区用电设备设施可分为主要生产负荷、辅助生产负荷、非生产性负荷和消防安全保障负荷,负荷调节控制应根据负荷承担的功能,设计必要措施以避免工业用电安全事故。。,接入新型负荷控制系统,提升需求响应、有序用电、节约用电等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考虑有源配电网、微电网、柔性直流配电网、中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协同运行需求,相关的营销系统、调控系统、运检系统等应具备协同运行能力。,保障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应能根据电网频率值、电力调度机构指令等信号调节有功交换功率,并能根据并网点电压水平调节无功输出、参与电网电压调节。,应根据电力调度机构的要求执行联络线有功功率控制、并网点无功电压控制等控制策略。、对等控制模式,应保持电压、频率符合微电网离网运行要求。,应在并网点安装易操作、有明显开断指示、具备开断故障电流能力的开关。(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应在并网点安装易操作、可闭锁、具有明显断开点、可开断故障电流的开断设备。。微电网保护应与配电网保护相协调配合,微电网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微电网并网点保护应先于配电网保护动作跳开并网开关,防止事故范围扩大。,预留和园区能量管理系统的接口。、GB/T12326、GB/T14549、GB/T15543、GB/T24337等的要求,当不满足标准要求时应发出报警信息。微电网并网点电能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其运营管理方应采取电能质量改善措施。在采取改善措施后仍无法满足要求时,应转为离网运行或停运。,可对园区分散配置的能源路由器进行协同控制,电能路由器和园区能量管理系统应具备双向信息交互能力,更好支撑电源、电力储能、电网、用电负载的最优化匹配运行,提高电能供需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DL/TXXXX-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