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一线串珠-一以贯之.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线串珠-一以贯之.doc

上传人:sunny 2024/5/10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线串珠-一以贯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一线串珠-一以贯之 】是由【sunny】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线串珠-一以贯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南京市上元中学费丹丹 这是篇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快乐、幸福、忧虑、苦闷〞等表达情绪、情感的词语。假设是单看题目,我们填入的这个词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作为这篇作文的主题二二二是作为文章的线索〔注这种情况一般既是线索也是文章主题〕。但根据写作提示上的内容,其导向应该是后者。我们就着这个思路来审题第一,线索是我们选择材料的准绳,是组织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如果我们填入的是“快乐〞,那么我们所选取的一件事或几件事都必须是贯穿“快乐〞的心情的。快乐之情应该是自始至终洋溢在整篇文章中的。正如?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的爱国情感一直贯穿于文章的始末。第二,扣住“春天〞,表达特定时间下发生的事。 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其一,将线索等同于主题。错误地认为只要文章最后表达出指定的情感即可,例如有局部学生写?今年春天我很快乐?,先是用了大量的抑笔来表达和表达自己的不快乐,到最后峰回路转,自己收获了快乐,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从主题表达来看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以线索来评判的话,明显是不合格的。这里有必要对以情感为线索的记叙文做一个微小的分类-_类是强调情感的变化,比方杨朔的?荔枝蜜?是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经历了不喜爱蜜蜂一想去看蜜蜂一赞颂蜜蜂一想变成蜜蜂的过程。另一种情感根本是恒定不变的,如?藤野先生?中作者的爱国情感,再如魏巍的?我的老师?,其情感线索经历回忆一依恋一思念“我〞的蔡老师的过程,但归根结底就是师生之间深厚的“爱〞。我们本篇作文应属于第二种类型。其二,将特定的时间偷换成普通时间概念,“今年春天〞实际上被忽略。一局部学生在处理时只是将叙写的事情设定在春天发生,内容上并没有突显事件与春天的关联,缺少对春天的有力描写与交代。其三,线索所串联的几件事之间缺乏自然的联系,被生硬地拼凑在一起。例如有篇题为?这个春天我很失落?的作文,先是写了自己学****上的不顺利,随后突然跳跃写了淘气的妹妹给自己带来的诸多无奈,虽然失落之情贯穿于两件事中,但这两件事之间却缺乏必然的联系,文章就缺乏流畅与严谨感。 [学生****作] 今年春天我很开心 南京市上元中学八〔2〕班耿颖睿 立春的前一日,细细的春雨从天而降,柔声预告着春天的来临。立春自然少不了做春卷了,这是我们家的传统。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早早地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工夫姨父姨妈这些亲戚也都来了。为什么都聚集到我家呀?因为我家有大灶啊! 懒觉今天是没法睡了!这么热闹的场面,我的心早就跟着欢腾起来。一会儿蹭到妈妈身边看她切菜,妈妈不忘打趣我一句“今天没赖床啊,不错一一会儿窜到姨妈那里欣赏她的切肉拉丝功,伸个大拇指点赞一下,一会儿又去拨弄一下严阵以待的春卷皮。爸爸抱着柴火风风火火地进了厨房将其堆放在灶边。奶奶开始配制春卷馅儿,姜还是老的辣,瞧奶奶那沉着自假设的神情,锅铲在各种菜丝间轻快舞动,油盐酱醋该放多少心里有数着呢,和少许生姜丝、加点细碎的香葱,更能锦上添花,香味倍增!这边馅一配制好,妈妈、姨妈们摩拳擦掌,开始卷起春卷了!那边爷爷开始点大灶啦!我赶忙凑过去帮助,爷爷见了我连连摆手:“去去去,现在还轮不到你,等春卷好了再叫你!’'奶奶赶忙圆场?“等爷爷把灶台点着,让你就着火暖和暖和!〞很快灶台点着了,我迫不及待地钻过去,伸出冰冷的手左搓搓,右搓搓,真暖和啊!油锅里的油开始沸腾了,整间屋子弥散着菜籽油的香味。奶奶将一个个枕头模样的春卷放到油锅里,用焯子焯了几下,春卷原本白色的皮瞬间变得金黄金黄。奶奶满脸笑容地对伸着长长脖子的我说:“来,第一个给你尝!〞早已垂涎已久的我满心欢喜地接过春卷,大口吹气,急不可待地咬了一口:“真香,真脆!〞 光吃不做不像话,我也跟着妈妈学包春卷。春卷皮摊开,夹上些菜馅从一端卷起,再将左右两端折拢,似乎挺容易的!可进了油锅竟然散开了,我连忙自我解嘲?‘看来我还是适合吃!〞大家都被我逗乐了! [教材原题] 城市里,乡野间,总能见到一些枝繁叶茂的大树,粗壮的枝干,撑起繁密的枝叶,如一把巨伞,荫蔽着树下的生灵。仰望大树,有时会沉醉在绿荫中,有时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还有敬畏和沧桑感。请以?仰望大树?为题,写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情由物生寓于物 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李芙蓉 情感是写作的灵魂,阅读一篇没有情感的文章就如同喝一杯白开水,虽能解渴却饮之无味,更不要说细细品味,在情感上找到共鸣点了。所以通过文章抒发情感已经成为同学们完成作文的一种常态,有些同学喜爱在写作时直抒胸臆,但大局部还是更倾向间接抒情的方式将情感融于叙事之中,或者通过描绘事物来抒发情感。后者我们常常称之为“借物抒情〞,也是本次写作的内容。借物抒情,也称作“托物言志〞或“写物寄意〞,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寄托某种感情、志趣、思想观点。借物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通过对眼前盛开的藤萝的描写,追忆起十年前藤萝的不幸遭遇,由此感悟到人的一生在遇到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有坚决的信念,以饱满的生命力投入到生活中去的情感。读完课文联系写作背景,确实让人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由失意到重拾信心的情感变化,同时也深深地鼓舞着每一个曾经遭遇过不幸的人。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二单元的课文也多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巴金先生的?月?描绘了充满寒光冷气的月亮,表达作者改变这个冰冷世界,追求光和热的愿望;高尔基的?海燕?借海燕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一篇篇成功的文章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借物抒情〞的魅力。 我们如何才能写好这类文章呢?这里提出几点注意: 一、细致观察学会发现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生活、学****所触及的对象往往都是常见的,但是生活恰恰就是如此,越是平常的东西,越易被人忽略,从而丧失了表达情感的最好依托。例如荷花,本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物,但是在周敦颐的眼中它是高洁的化身,所以借“莲〞这一物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抒发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和鄙视之情。作家小思也是选取了一个平常的物――蝉,借此抒发对于生命的感慨。所以在同学们抱怨自己不知道借什么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请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在寻常之“物〞中挖掘新奇。二、抓住特征开放联想 借物抒情最重要的是学会把握写“物〞与抒“情〞的关系,选取的“物〞应该要和抒发的感情有某种契合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做好铺垫 想要准确抓住物的特征,必须从物的外部形体、外表色彩、形成条件、本质特征、生长过程及相互关系等方面出发,结合文章主旨,极尽“物〞的特征,穷尽“物〞的内涵,才能保证为“情〞的抒发做足铺垫和渲染。例如席慕蓉的?贝壳?就是从贝壳的精致的外部形体和固执简单的本质特征出发,抒发了自己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她只想像小小的贝壳一样,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着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的情感。 ,物情相系 依据自然事物的特点,向社会生活、生命精神、人生感悟等方面拓展延伸。只有开放性联想,才能使得“物〞与“情〞天衣无缝地连为一体,自然而然地凸现了主旨。例如高尔基的?海燕?,海燕在俄语中有“暴风雨的预言者〞的意思,它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像“黑色的闪电般〞在天空飞翔的身姿,无疑与革命风暴来临之际,先驱者正在享受战斗的“欢乐〞形象是相契合的。因此作者就把自己对革命的渴望,对先驱者的赞颂寄托在海燕身上,在文章中做了浓墨重彩的描绘。 ,借物抒情 处理“物〞与“情〞时,最忌二者脱节、游离,应该时刻注意依托线索,把“物〞与“情〞融合起来。而借物抒情的文章往往以“物〞或与“物〞相关的对象为线索,围绕这个“物〞所要抒发的感情那么成为一篇文章的主旨,显性的“物〞与隐性的“情〞完美结合,方可写出精彩的文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以“我〞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感情为线索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的。 三、具体描写多种表现 借物抒情除了找准所选之“物〞外,还要学会适当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具体描写事物,写出它的特征,并融入自己的感情。例如鲁迅的?雪?,描绘了色调截然不同的两种雪: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溯方的雪,却“如粉,如沙〞,“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前者平和温暖,象征着作者美好的理想后者冷寂壮美,表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具体生动的描写,将复杂的情感巧妙地表达出来。 像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生动,例如纪伯伦的?浪之歌?,作者紧紧围绕海浪对海岸的爱情来写,实际上是为了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感情。文中,海浪对海岸一往情深,爱得深沉,爱得热烈,却不得不忍受礁石的冷漠。这象征着作者对祖国复杂的情感,概忠诚坚决地依恋着祖国,又因自己遭受的莫须有罪名而苦恼不已。由此可见,象征手法在借物抒情类文章中的运用也是颇为重要的。 在完成借物抒情类文章时需要注意:‘写物〞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必须始终将立足点放在抒情上,谨记“情因物而具体,可观可触物因情而生辉,人心动情〞。 [学生****作] 例1: 仰望大树 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初二〔2〕班宗莹 盛夏的一天午后,烈日当空,灼热的阳光铺洒大地,小花小草都耷拉着脑袋,知了杂乱无章地叫唤着。 路上行人寥寥无几,而我便是走在烤锅般的大地上的一位。刚上完课往家走,骄阳早已使我汗流浃背,此刻我只想尽快回家,免受烈日无情的“烘烤〞。 “卖冰水喽!,'突然,前方传来几声叫卖,我循声去,原来是一位推着冰柜卖东西的妇女,饥渴难耐的我迅速跑过去买了一杯冰水,突然间只觉不那么热了。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遮挡了焦灼的烈日,投下一片让人舒服的绿荫。这棵树在繁华的街市中并不显眼,仿佛沙漠里一粒渺小的尘埃,我经过它这么屡次却从未发现,可它如今却带给我不一样的舒适,我不禁停下脚步细细打量。 这棵树的树根很是粗壮,看来已经上了年岁了:每片叶子并不大,可簇拥在一起却是一番浓郁的绿意。分叉的枝条凌乱无序,却撑起一片凉爽的天地。几束灿烂的阳光似乎想从叶缝中挤进来,可却突破不了那重重的“绿将军〞。路边被暴晒的小草早已枯干,垂下脑袋,可这棵大树边的小草依旧昂首挺胸,生机勃勃,这难道不归功于那片片绿叶拥成的绿荫吗?我顺手摘下一小片绿叶,企图为路边的小草也遮挡些阳光,却无济于事。回首仰望,这一小片绿叶是多么的不起眼,但刚刚这片叶子所在之处,阳光却已肆无忌-惮地闯了进来。 单个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总是力不从心,可假设几束力量聚集在一起,便会凝成一种意想不到的作用。“团结就是力量〞这句俗语充满智慧,它曾伴随着中国人创造不朽的历史,而如今就算对于植物来说,竟也能带来启示与作用。 再次仰望这棵大树,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炎热里的一抹清凉,更是团结精神所带来的震撼。 点评: 本文是篇命题作文,小作者开始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描写了一段夏日炎热的环境,从而自然引出大树带来的凉意,并通过仰望发现大片的荫蔽是由每一片小树叶团结在一起的结果,行文自然。在这一过程中小作者曾试图用一片绿叶拯救路边即将枯死的小草,可是却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最后再次仰望大树升华文章的主旨,抒发团结精神给自己带来的震撼之情。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优美,深刻地阐释了“仰望〞大树的主题,不仅仅是仰视的角度,更是精神的“仰望〞,除了抒发了自己的震撼之情,还印证了一个人生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例2: 仰望大树 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初二〔2〕班王舒字 家乡的路边有许多树,它们四季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当清晨的第一缕春光散落在街头小巷里,树之间就漾起淡淡的绿色。放眼望去,尽是鲜活的生命。它们像是一个个可爱的精灵,被雨水送来装饰着枝头。微风吹来,空气里散布着春天的气息,让人难以忘怀。愉悦,正如弥漫了整个春天的绿,悄悄地滋长。到了夏天,站在同一个位置,却会发现截然不同的景致。儿时最爱和伙伴们一起躺在青草编织的地毯上,让阳光透过浓浓的、厚厚的树叶的缝隙,给我罩上“百花衣〞。风儿轻吹,树叶簌簌地响着,好似把我带进了神秘的童话世界里。黄昏,在树荫的笼罩下,一切都显得异常宁静。闭上眼,一门心思地听着蝉儿高鸣,蟋蟀低吟,无疑别有一番风味。此时的大树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边,显得格外耀眼。这一切,都洋溢着幸福。 捡起一片枯黄的落叶,便知道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看树上缀满了诱人的果实,一个个黑里透紫,紫里透红。像是藏匿在万绿丛中的颗颗红玛瑙,勾得我们这些孩子都快没魂儿了。那甜甜的回忆,融在我们的梦里。 小路更窄了,路旁的树矮了。一串串脚印踩过去,不一会儿就消失了。那虬枝横伸的老树,仄歪着身子沉默着,即使有一小块容身的空隙,都挤挤挨挨地攒着大馒头、小瓶盖似的雪团。轻摇树身,大大小小的雪团立刻坠下来,流下一树写意的“白梅〞,望着那黯淡了的枝权,似乎听到一声忧郁的叹息,再也不忍心碰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少春夏秋冬过去,家乡的树都以不同的方式陪伴着我。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与家乡已分别多年。不知何时才能再站回树下,仰望着那些四季变换的树! 点评: 文章在轻灵中显得厚重。说其轻灵,是因为小作者笔下仰望的大树四季呈现了不同的美景:说其厚重,是因为文章寄寓了浓郁的思乡之情。文章借助家乡留给自己最深刻的回忆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一草一木总关情,一年四季仰望大树所见的美景是小作者内心对家乡挥之不去的记忆,所以文章开篇提到了家乡的路边有许多树,暗示了“物〞和“情〞之间的关系,接着运用优美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仰望大树所见到的春夏秋冬不同的美景,满是甜蜜的回忆,在文章最后提出不知何时重回家乡,再次仰望那些美丽的大树。这是一篇典型的借助“物〞来抒发“情〞的文章,通过寻找大树与家乡的关联,从而抒发思乡之情。 [写作导引] 精雕细刻咏物抒怀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汪洋 这是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一个作文题。寒假刚结束不久,同学们是不是还流连于春节的欢快气氛中呢?春日渐长,外出踏青的节日也有不少。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是非常多的,并且都有极富特色的****俗和庆祝方式,所以这篇作文的选材应该是比较简单的。 然而,当我们真正提笔作文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节日在今天来看似乎又是千篇一律的__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或者是一家人外出游玩,还是吃吃喝喝说说笑笑。题目还要求一定要表现欢乐的气氛。怎么写都是一样的呀! 怎么才能写出别有新意的文章呢? 借物抒情是个很不错的方法。 所谓借物抒情,就是借描写客观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具体客观的事物上。古往今来,我们的很多感情是人类共同的,比方因团聚而快乐,因别离而忧伤。但是,每个人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引发情感的具体事物也会不同。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客观事物仔细描写,在其中渗透自己的情感。例如?浪之歌?中,作者纪伯伦想表达自己爱国的情怀,他仔细描写了海浪对海岸的忠贞不渝,从而表达出自己对于祖国的炽热情怀。 当然,在运用借物抒情手法的时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所借之物应当与所抒之情有契合点。在日常的小练笔中,我们是先因为某物触发感情,然后写文章,但是在命题作文中,这个顺序是反的。所以,这里就有一个选择“物〞的问题。选择的这个“物〞要能够与文章要表达的情感相契合,有相似点能够引发人的联想或想象。例如?雪?这篇文章中,朔方的雪是什么样的呢?如粉如沙绝不粘连,联系鲁迅先生生平,我们就能联想到孤独的斗士。正是因为雪这样的特点,所以旋风来时,会漫天飞舞、旋转升腾,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那么我们也自然会联想到这个孤独的革命斗士内心的热切发奋,对革命的热情不屈。鲁迅先生所想表现的这个对抗冷酷社会的斗士既孤独彷徨内心又满怀***勇敢不屈的精神,这与朔方雪的特点是相同的,才能引人联想,挖掘文字背后的含义。 其次,对于所借之物要仔细描写,尤其是契合点,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法仔细描绘,在这样的描绘中渗透自己的情感。例如?海燕?一文,作者高尔基借海燕塑造与恶劣社会抗争的斗士形象。海燕本身不是斗士,那么这种抗争的精神如何展现?作者首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恶劣的环境――暴风雨将要来临时的大海。狂风大作、乌云堆积、雷声轰响、巨浪翻滚、闪电燃烧……环境越加恶劣才越能表现出海燕的勇敢。在这样的环境中,海燕登场了,我们来看看作者对海燕的描写。“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傲慢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首先是外形描写,像黑色闪电,这既描写了颜色,又与后面的动作相照应,表现出海燕飞得快。之后主要抓住海燕的动作、叫声来仔细描写,同时傲慢、勇敢、欢乐这些词语的运用,又赋予了海燕面对困难勇敢、乐观的精神,这也就是作者想表现的斗士所具有的精神。然而,作者并没有仅仅描写海燕,他还塑造了海鸥、海鸭、企鹅等怯懦者的群像,与海燕形成比照,从而突出海燕的勇敢。多个角度的塑造、多种手法的运用,使得海燕的形象立体饱满,作者想表现的斗士形象也就立体饱满了。 借物抒情是一种极好的写作手法,它可以使得虚无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在我国的古诗中一些“物〞甚至有了其固定的情感内涵,例如月亮总和思念相连,猿猴代表着悲伤的情感……只要这些意象出现在诗歌中,我们就能判断诗歌根本的情感基调了。同时,这些“物〞的出现,防止了大段的情感独白,使得文章情感的表达含蓄蕴藉,这与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审美相符。 希望同学们能够恰当运用这种手法,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更好的文章。 [学生****作] 节日里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宋安然 “腊月有个腊八节,喝了腊八粥去看雪。腊八节,真够味,过了腊八到年尾……〞 半梦半醒间,我缩在被子里,掰着手指头数那似乎遥遥无期的除夕。这时,只听有人一声大喝?。陕起来了!考试要迟到了!〞 我一激灵,美梦破碎,一骨碌爬起来。好冷!我哆嗦着赶紧拿起衣服往身上套。忙乱间,一缕蜜糖般诱人、甜蜜的香味钻进鼻腔。我拖着还微微发抖的身体,边抱怨着考试的无情边走向厨房,寻找香味儿的来源――一锅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腊八粥!我顿时忘记了梦里的遗憾与现实中的寒冷,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太好了!喝腊八粥喽!今天是腊八节呀!〞 碧色的葡萄干、绿豆翻}色的红枣、赤豆粽色的桂圆、花生、核桃仁……还有一颗颗晶莹饱满、酥软黏稠的大米,交织着冒出一层层带着浓浓馨香的白雾,使周围的一切都朦胧虚幻起来,好似是一个个温馨美好的梦境。 “快快快,趁热吃一碗,时间还早呢!〞我看了看妈妈狡黠的笑,心满意足地捧起薄薄的臼色骨瓷碗,大快朵颐起来。葡萄干的酸甜、花生的香脆……每一种食材的味道都多多少少不太一样,奇妙的是,当它们被谱写在一首曲子中时,主旋律永远都是温暖与甜蜜,永远都入口即化,让人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情无端变好,周身也都变暖了起来。 这时突然出现一双“魔爪〞,舀走了锅里为数不多的粥中的一大半。我佯怒,瞪向“魔爪〞的主人――从不吃甜食的爸爸。“这是甜的!,,“这是腊八节的****俗啊,虽然我万分不想吃,但还是要吃啊――〞爸爸嘴上说着,却迫不及待要将勺子递到嘴边。我毫不客气地抢下爸爸即将到嘴的粥:“你不想吃,我可要留给妈妈!’'说着,赶紧盯好自己的碗,又含了一大口在嘴里。碗里五颜六色的食材,像穿着各色衣裳的小朋友,围成一圉,高快乐兴地吃同样的点心,热闹得很。 “发什么呆!再不走真来不及了哦!〞妈妈将书包递到我手上,“别紧张,好好考。〞我心里的小兔子登时开始跳了起来。 一路无言。快到校门时,看到妈妈发来的短信:“中午回来喝粥!〞我又情不自禁地哼起了一首腊八节的童谣?‘腊月有个腊八节,喝了腊八粥去看雪。腊八节,真够味,过了腊八到年尾……〞哎呀,考完很快就要过年了嘛!纷纷飞雪里,期末考试里,当然也在节日里,我的脚步愈发轻快起来。 点评: 小作者通过对腊八粥的描写,营造了温暖甜美的节日气氛,一家人的互动在这样的气氛中显得更加温馨快乐,文章亲切感人,不落俗套,是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