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高校用水规律分析及节水技术体系构建.pdf

格式:pdf   大小:1,65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用水规律分析及节水技术体系构建.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6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用水规律分析及节水技术体系构建.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校用水规律分析及节水技术体系构建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校用水规律分析及节水技术体系构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校校园作为公共与居民建筑的集合体,含有多种类型的公共建筑,且人员密集,是城市的用水大户。据统计,,%~%。2019年水利部、教育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强校园节水,提高用水效率。高校节水作为社会节水的重要环节,其节水策略和节水经验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调研北京某高校用水情况,总结高校用水规律,根据高校用水情况和节水现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高校节水策略,以期为高校节水提供参考和借鉴。、北京某高校用水情况分析依据建筑使用功能,高校公共建筑包括学生宿舍、教学楼、办公楼、食堂、体育馆等。本文所调查的北京某高校用水总量中教学办公楼、学生宿舍、食堂三类建筑用水量最大,%,%%。这三类建筑都具有用水人数大、用水器具多等特点,具有较大的节水空间。因此,本文选择办公楼、学生宿舍、食堂三类建筑作为高校中典型公共建筑进行用水与节水分析。本调研综合考虑建筑代表性和数据可靠性选取表1所示的典型代表建筑。表1北京某高校典型代表建筑基本情况:..、教学楼、食堂用水总量如图1所示,由于2月为高校寒假期间,在校生人数大幅减少,用水量较低;8月宿舍楼、教学楼用水量明显下降,食堂用水量下降不明显,其原因是8月有部分学生留校做实验和备考,其主要活动范围为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学****和餐饮场所,白天宿舍和教学楼内学生数量低于平日,且用水需求降低,造成用水量明显减少。暑假食堂正常供餐,就餐率较平日有所下降,但因食堂不拥挤,吸引了更多老师和研究生到食堂就餐,故用水量仍较大。:..~12月的用水量分析可知,三类建筑均出现较明显的以每周7天为周期的用水波动趋势,其中教学楼和食堂最为明显,波动范围从大到小依次为宿舍楼、教学楼、食堂。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期间用水量会有不同程度降低,寒假期间(1~2月)用水量为全年最低。SS-1宿舍楼寒暑假用水量下降现象比SS-2宿舍楼明显,说明床位数越多,寒暑假用水量变化越大,国庆节期间用水量也有明显下降,有独立卫生间的宿舍SS-2人均用水量高于单元式卫生间宿舍SS-1。教学楼用水在寒假和国庆假日期间用水量下降明显。,找出用水量最高日并做逐时用水量统计,宿舍楼、教学楼、食堂均出现两个用水高峰,但时段不同。其中宿舍楼用水早高峰为6∶00—7∶00,用水晚高峰:..21∶00—23∶00,晚高峰用水量多于早高峰。宿舍楼SS-1夜间流量几乎为0,宿舍楼SS-2夜间有流量但水量很小。教学楼9∶00—10∶00和16∶00—17∶00出现用水高峰,与教学时间安排有很大关系,该时段为大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如厕人次增多,其余时段用水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夜间流量很小。食堂用水大体分为上午和下午两部分,上午7∶00—8∶00和下午16∶00用水量较多,中午14∶00和夜间用水量很少。,发现有异常用水现象。为判断异常用水是否由漏损造成,选择教学周期内(除寒暑假)年平均用水量的120%,130%,140%作为衡量标准,用水量超过该值即视为存在疑似漏点。再通过进一步查验小时用水量及管网维修台账,确认真实发生漏损的天数,通过计算确认漏点数与疑似漏点数的比值,得出该标准值作为判断是否漏水的准确率。本文选取的4栋建筑疑似漏点数及准确率如表2所示,其中SS-1用水基数较大,ST-1用水时间较为集中,两栋建筑用水波动较大,使用年平均用水量的140%作为标准时准确度依然不高,而用水时间较为平均的SS-2和JX-1分别在130%和150%时准确率达到了100%,故可用130%和150%作为衡量是否漏损的标准。2高校典型公共建筑疑似漏点数及准确率:..、与规范规定的定额比较根据GB50015—20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将公共建筑用水监测数据与该标准中相关参数进行比较,见表3,宿舍楼、教学楼、食堂用水量均低于标准。表3高校典型公共建筑用水与规范比较:..宿舍楼SS-1和SS-2最高日用水量分别为标准下限的72%和89%,平均日用水量分别为标准下限的47%和74%。宿舍SS-1用水时变化系数在标准范围内,宿舍SS-2时变化系数低于规范下限,为标准下限的84%。教学楼JX-%,平均日用水量为标准下限的37%。教学楼JX-1用水时变化均高于标准,为标准上限的289%,用水极不均匀,与教学楼和食堂用水时间集中有关。食堂ST-1最高日用水量为标准下限的72%、%。食堂ST-1用水时变化均高于标准,为标准上限的260%,用水时间非常集中,与食堂工作时间集中有关。通过对该高校的典型公共建筑用水量分析可知,高校建筑用水特征明显,存在季节性、周期性特征,高校典型公共建筑日常用水存在明显的用水高峰和低谷,每天出现时间基本固定,与教学:..排、学生的作息****惯相关。节假日期间宿舍楼、教学办公楼、食堂用水量明显降低。总结高校建筑用水特征如下:不同类型建筑用水特征差异较大且规律明显;寒暑假期间用水量比日常教学期间变化大,用水量降低,尤其是寒假期间;宿舍楼用水量出现早晚两个用水高峰,且晚高峰用水量为全天峰值,夜间用水量较低;教学楼用水出现上午、下午两个用水高峰;食堂用水集中在上午和下午工作时间,中午及夜间没有流量;高校公共建筑用水与教学安排相关性较大;高校用水人员结构比较单一。、影响用水情况的原因分析(1)北京某高校用水存在季节性、周期性特征,寒暑假、节假日期间宿舍楼、教学办公楼、食堂用水量明显降低。不同类型建筑用水特征差异较大且规律明显;寒暑假期间用水量比日常教学期间变化大,用水量降低,尤其是寒假期间;宿舍楼用水量出现早晚两个用水高峰,且晚高峰用水量为全天峰值,夜间用水量较低;教学楼用水出现上午、下午两个用水高峰;食堂用水集中在上午和下午工作时间,中午及夜间没有流量。高校典型公共建筑日常用水均存在明显的用水高峰和低谷,每天出现时间基本固定,与教学安排、学生作息****惯相关,用水人数较多的时间段用水量大。(2)学校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产品,采用节水设备和节水器具,用水部位和设施采用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该高校校园建筑中已采用节水措施见表4。:..4现有建筑节水措施注:节水率为节水措施应用前后用水量的比值。(3)该高校建立了中水处理站回收浴室水,处理后回用于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冲厕和景观绿化用水,年节水7万t。部分单元式卫生间的老旧宿舍楼建立微中水设施,收集洗衣机用水、盥洗用水等进行简单处理后回用冲厕,节水率达60%,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实施“雨水拦截工程”,将雨水全部汇入景观湖,用于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年节水约20万t。建设雨水花园收集屋面雨水,经处理后用于植物灌溉。(4)针对高校人数众多、用水量大、用水管理粗放等突出问题,该校领导多次带队对北京市内主要高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用水现状、宣讲节水政策、分析节水潜力、座谈节水需求。在此基:..上成立了节约型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能源管理办公室。学校先后制定多项节水制度,明确提出创建节水型高校及实施合同节水的目标任务。(5)学校将节水宣传与新生入学教育、学生社团、宣传媒体相结合,举办节水系列讲座,节能减排教育深入学生生活,学校还自制动画短片加强节水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高校节水技术体系构建随着建设节约型校园越来越受到重视,节水工作应统筹校园全局,把节水理念和节水技术渗透到校园每一个角落。通过调查研究,针对不同校园用水特征、现有节水措施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节水技术体系。高校节水技术体系分为技术和管理两部分,技术方面主要考虑校园供用水系统设计、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应用等,管理方面主要针对用水管理者对校园供用水体系的管理,例如制定用水制度、进行节水宣传、健全节水机制等。但高校人口众多,学生用水自我约束性低,只有加强管理才能让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节水管理要有全局性的统筹,从设备、系统、用水器具、用水人员到建立监管平台都要有所考量。、新产品新技术包括新型节水设备、新型监管系统、新型处理方法等。目前节水新技术在市场上频受冷遇,水价过低导致节水新技术缺:..市场,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大量不节水的产品不断涌入市场,造成新技术难以落实到建筑中。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较大,应对节水新技术进行适当的应用实验和示范,给节水新技术更多的展示空间。。GB50336—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规定: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适合建设中水设施的工程项目,应按当地有关规定配套建设中水设施[2]。研究表明,高校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在理论、技术、经济上都是可行的[3-4],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相应的用水水质标准。,实现了三级计量,计量水表配备率100%。用水全流程监控,防止“跑冒漏滴”等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地下供水管网渗漏监测平台,利用AI技术对地下管网实施监测,自动确定管网渗漏位置发出预警,可将地下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将节水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规划中,和教学科研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并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顺利实施。设立节水领:..小组及能源管理办公室,建有专职和兼职节能节水队伍分层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食堂文化建设、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举办节水宣传活动和节能减排教育活动,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及必要的激励手段帮助师生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惯。,推动科研成果应用于学校的节水工作中。后勤集团与各学院合作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课题的技术和设备应用于学校节水工作中,不仅促进了学校节水工作水平的提升,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校园能源环境管理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实时监测。该高校积极将新技术应用于节水工作中,先后建成能源监管平台、地下管线三维信息系统、供水管网探漏系统、夜间异常用水报警系统等,多系统协同运行,实现管线可视化、用水全过程监测、管网渗漏报警,成为校园用水系统的三套“天眼”,使用水、漏水、节水情况一目了然。:..高校在浴室合同节水项目中通过灵活方式的引入,实现了既引进了社会资本投入,又不与现有制度冲突。通过签订浴室合同节水项目,由社会公司投资对浴室供水管道、浴室环境、供水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换,并提供运营服务,在实现节水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洗浴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