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pdf

格式:pdf   大小:1,869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古人计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11~20各数。,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起始课,是在逐一计数的基础上,积累十进制概念活动经验的重要环节。所以本节课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体会十进制计数法。重点难点:重点:能认、读、写11~20各数。难点: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计数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第一位朋友是位古:..这个是古时候的牧羊人,他正坐在羊圈门口摆小石子呢!你猜,他摆石子是想干什么用呢?其实他是在摆石子数羊呢!古时候,数字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是不会像今天这样数数的,但是这并不影响牧羊人管理好他的羊群。他的方法就是坐在羊圈门口,出来一只羊,他就在地上摆一个石子,出来一只羊,他就在地上摆一个石子。现在,咱们也扮演一下牧羊人,老师放出一只小羊,你就在桌子上摆一根小棒,放出一只小羊,你就摆一根小棒,好不好?课件出示,生操作)老师这儿也有小棒,谁愿意到黑板上来摆?操作完,你能告诉老师,这个羊圈里一共有多少只小羊吗?二、尝试解决认识数字:10黑板上这么多小棒,怎样就能一眼看出来是11根呢?为了记录方便,咱们通常把整十根小棒捆到一起(演示捆小棒)这一捆里边有多少根小棒?就是几个一呢?下面,咱们同学数出10根小棒,把它捆成一捆。追问:这是几个十?再追问:10个一是几?1个十是几?所以10个一就是1个十。1、介绍计数器接下来,老师要给你们介绍第二位朋友——计数器!介绍计数器的用法。尝试用计数器拨出数字10,并让学生说是如何拨的。2、认识数字11在黑板上摆出一捆小棒和1根小棒,让学生看看这是几。并追问: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1组成的?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用算式应该:..呢?让学生介绍,并做补充。3、认识数字15在黑板上用小棒摆出数字15,同学看这是几?小结:咱们在摆十几的时候,直接拿出一捆小棒,再看各位上是数字几,就格外再摆出几根小棒。4、认识数字19你能快速摆出19吗,找一个同学到前边摆,摆好后,说说1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用算式应该怎样表示?5、认识数字2019根小棒再添一根是多少?20用小棒应该怎样表示呢?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看一下。看看同桌的方法是不是最快,最简单的。快速捆好两捆。两捆代表几个十?两个十合起来用算式表示:10+10=:206、让学生说说计数器上如何拨19,再添一个珠子就是20,应该怎样拨?律动:上到这儿,咱们也有些累了,全体一起起立,跟老师一起,听听音乐,动一动,放松一下吧!(幸福拍手歌)三、课堂练****练一练,第1题:帮主学生理解数位概念,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示数,丰富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第2题:通过在计数器上画珠子,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概念。四、总结反思:..—20各数,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起始课。从本课起,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数,而是以十个为一群进行数数。在整体上学生的操作和回答方面都比较不错,但是一堂课有优点,当然也会有缺点。我反思一下本堂课主要的不足之处有:1、学生在用计数器拨出数字10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先在计数器上练****拨出数字9,然后再让学生体会十进制的思想,从9个珠子再添1个珠子就是1个十。再尝试拨出10会好一些。也为后边从19拨到20做好了铺垫。不然学生在拨后边19加1个珠子是20的时候有些不太会。这个环节设计的有些坡度太大。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时候似乎不是那么的熟练,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这个动手操作的速度已经很不错了,课下,孩子们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是在课堂上如果动手操作熟练,那么就会多联系几个数字的摆法,对学生体会那种一一对应的思想更有帮助。3、本堂课,在学生的写数字方面,做的似乎还不够,因为在做练****题的时候,我下去检查,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在写14的时候,竟然写成了104,所以我就觉得这是我在课堂上介绍和讲解的不够才造成了这个现象,但是后来这个孩子还是改正过来了。有锻炼就会有进步和提升,我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会继续这样钻研,争取给孩子一个好的课堂,让孩子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和知识。《搭积木》教学设计:..。,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重点难点:,学会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并会正确计算加减法。学具教具准备:小木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你们玩过搭积木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搭积木》。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积木增减游戏。”:两人20块积木(同桌互相合作),每次谁来先玩,有石头剪刀布来定输赢。赢的同学先来玩,输的同学做小老师,看看对方说对了吗。每个同学一边玩,一边说:“先摆几块,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现在有几块?”摆放积木一定要平放在桌子上。。二、出示学****目标:..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三、动手操作,(5分钟)用19块积木动手摆一摆。(1)提出: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2)学生汇报。(3)师边演示边小结:在原来的积木上再放2块,看比原来的怎样?如果老师拿走的话,比原来的呢?,说一说出示课件(1)我们来看看笑笑在做什么?①说说图的意思?----先摆13块,再放2块②问:现有有多少块?③你能列出算式吗?(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积木摆一摆),在书本P74上写一写。④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3+2=?(板书)⑤请一个学生在计算器摆一摆这里的积木。----先在个位摆上3个珠子,在十位上摆1个珠子。⑥可是笑笑再放多2块积木,那么这个2又在哪个位上?——个位。13+2=15(2)看淘气是怎样摆积木?①说说图的意思?问:剩下多少块积木(原来有多少块积木,你怎样知道是18块?可淘气拿走了2块)②学生在计算器摆一摆,并列出算式:..18—2=16(引导学生说出18、2的个、十位)④教师说明:我们在计算器摆一摆,原来有18块,18表示1个十和8个一,2表示什么?看看同学们算的,跟老师从计算器摆的结果怎样?那么我们怎样在算式里计算16呢?(3)总结算法。①学生试着总结。②教师订正并板书。四、巩固新知(智慧岛)出示课件。,又来了2只。一共有几只?,飞走了4只,还剩几只?。。五、课堂小结这节课,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会计算9加几个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9加几的多种解决方法,学会发散性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老师在教学时应创设在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口算训练:开火车过卡片学生开火车过卡片。活动2【导入】凑十法游戏[游戏导入]师生开展凑十的游戏。老师说一个数,要求学生能快速的说出一个数,和老师的数凑成十。活动3【导入】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老师:师出示情境图: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问题?老师选择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板书:有几瓶牛奶?老师:怎么列式?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师:[板书]9+5=14:..【活动】探索“9+5”的计算方法师:9+5怎么计算?学生动手独立用学具摆一摆。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学生想一想: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名学生进行讲解,投影展示。教师用投影展示:小结几种方法,第一种:一个一个的数。第二种:把5分成1和4,用1和9凑成10。10再加上4等于14。第三种方法:把9分成4和5,用5和5凑成10,10再加上4等于14。并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凑十法。并请学生想一想,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拆小数最简单。学生理解凑十法,想一想,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并根据实例得出结论:拆小数最简单。活动5【练****巩固练****学生独立思考:圈一圈,要圈的是什么?和同桌先说一说,再动手圈一圈,算一算。(巩固练****完成课本79页圈一圈,算一算。)教师指名学生进行讲解,投影展示。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及答案。师:不使用学具有信心把下列算式完成的又快又准吗?学生独立完成书80页第3题登山。完成后全班交流汇报,订正答案。:..页的4题你能读懂吗?自己完成。全班订正。师:完成课本80页第5题,先读一读,看一看,再独立完成。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完成填空,全班交流。活动6【作业】总结全课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师:这节课你主要学****了什么内容?教师补充板书:9加几的进位加法。作业:回家后把你今天学的本领展示给父母看一看。教学目标评论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以及数学应用的意识;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刚学过9加几的加法,学生对多种方法计算加法有基础;对凑十法有兴趣。本节课需要更进一步巩固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8加几。教学难点: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上节课咱们学过了9加几,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植树。每年3月份是植树节?看是怎么植的?现在小河的左边植了几棵?又在右边植了几棵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同学们真棒,提出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集中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一共有几棵树?(课件出示:有几棵树?)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1、学生独立探究师:谁能来列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学生列式。可能有:8+6=14或6+8=14。师:8+6=14,哦,你们都知道他的得数了,你是怎样又对又快地计算出来的?介绍给大家好吗?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来代替小树,摆一摆,算一算8+6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学生操作,思考,交流。2、汇报方法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可能有::..:接着数的方法。左边有8棵,接着数6个,,方法(2):圈一圈的方法。每十棵树圈一个圈,在数剩余的。方法(3):凑十法把6分成2和4,8和2凑成10,还剩4,(4):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总共就是14棵树。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的计算方法,我们利用了不同的方法算出了8加6等于14。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师:刚才,老师听到机灵狗说,他喜欢第二种计算方法:把6分成4和2,2加8得10,10加上4等于14,它还给这种方法取了个名字,叫“凑十法”。在刚才的几种方法中,欣欣的方法“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叫“凑十法”。同学们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4、试一试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灵活应用知识的本领了,刘老师真为大家开心,现在请同学们在这么多方法中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书上第74页下面的试一试,做完之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最细心。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师:计算完了吗?哪位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计:..学生代表交流,集体订正。师:小朋友们,这三道题你算对了吗?有错误的小朋友请你再算一算,更正过来。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小朋友们累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机灵狗给我们带来的小儿歌,放松一下吧!(课件播放: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再把余下的加上来,计算起来对又快。)师:我们也一起来念一念吧!(设计思考: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本环节,我基于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对学生合理的方法给予肯定,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感受了算法多样化。同时,教师又不急于告诉学生哪种方法最简便,而是引导学生在练****的过程中自主实现算法的优化,有效培养了学生勇于表达、善于倾听、乐于反思的****惯。)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师: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蝴蝶在花间跳舞。(出示蝴蝶图)花丛中有8只蝴蝶,飞来了7只蝴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提问。可能有:一共有多少只蝴蝶?师:小朋友们,要求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我们怎么列算式呢?学生列式并计算:8+7=15。师:花丛中不但有蝴蝶,还有蜻蜓呢,请你看看这幅图编个数学故事,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学生编故事,提问题。师:一共有几只蜻蜓,你是怎么列式计算的呢?学生列式计算::..8+4=12师:我们刚才只是看到了漂亮的花园上面的景物,其实在花丛的下面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说悄悄话呢。他们是谁?又在干什么呢?(出示课件:小蚂蚁搬家)哦,小蚂蚁在搬家呢!师:我们怎样做能帮小蚂蚁找到自己的家呢?学生说方法,并算一算。四、全课总结评论师: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8+?”的计算方法,你都有什么收获?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老师相信你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努力,在成长的路上有更大的收获。《有几只小鸟》,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学情分析:与之前学****的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联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与之前学****的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联系。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教学过程::..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呢?(凑十法)队!用凑十法来计算,谁能告诉大家9加几怎样凑十?(9和1凑成十)8加几怎样凑十?(8和2凑成十)那7加几呢?(7和3凑成十)你们真聪明,7加几还没学,你们就知道用7和3凑成十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7、6、5加几的题。二、创设情境,: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6只。师说:谁能看图提出一道用加法算式解决的问题?指名学生编题: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师问: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应该怎样列示?怎样算?(板书:7+6=13)。要求:(1).从工具栏中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课件显示工具栏:小棒、计数器、毛毛虫、等之前常用的。)(2).把自己的计算方法轻声的跟同桌小朋友说一说,并且边演示边说。(3).听的小朋友,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如果你觉得他说的好,给他鼓鼓掌。:..(1)课件直观演示学生的方法。老师指名个别学生到前面边口述边演示算的过程。老师:我们看到7,想到3,于是就要把6只小鸟分成3只和3只,7只和3只凑成10只,10只再加剩下的3只,等于13只。(2)谁能看算式把想的过程再说一遍?学生说老师连线:7+6=133310师问:为什么要把6分成3和3?三、解决问题。,说一说。引导学生结合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活动,解释说明自己的计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的体会算理。,算一算。巩固7加几,学****5加几的计算。同时,通过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跟小棒圈在一起,再算出结果,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策略和计算过程。四、巩固练****本题目的是通过圈一圈,巩固“凑十“,练****7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通过涂颜色的趣味题目,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本题目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涂色有困难的学生完成涂色过程。《做个加法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基础上的整理与复****目的不仅仅是复****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经历独立思考并将这些算式进行有序整理的过程。逐步发展学生发现规律以及小组合作学****的意识。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整理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经验,教科书在设计整理20以内数的加法时,设计得更为开放一些。主情境中,淘气、笑笑和机灵狗正在整理一堆凌乱的算式卡片,体现出整理加法表的学****任务的必要性,也便于学生抓住主要的学****问题。算式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的,在主情境中,教科书通过淘气和笑笑的对话,给出了两个整理的思路:淘气的思路是以得数为分类标准对算式进行整理;笑笑的思路是以算式中的某个加数为分类标准对算式进行整理。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正确率,发展数感。、交流等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提高观察、交流与倾听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经历有序整理加法表:..教学难点: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在加法表中找规律。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套算式卡片、每组一张10*10格的卡纸、每生一份20以内进位加法表。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20以内的所有加法,你们感觉自己学得怎么样?那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来检验一下,好吗?老师拿出一张张的口算卡片,学生接力快速说出答案。师:这些算式在一起有点乱,今天我们就一起尝试把它们系统地整理一下,整理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你们有信心吗?(设计意图:明确要学****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创设良好的氛围。)二、探究新知:(1)小组讨论整理标准。师:请每组组长拿出老师课前准备好的算式卡片,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组内先讨论一下按什么标准分类整理呢?学生可能会说:?找出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找出得数是12的算式排成一排。:..。(2)确定整理标准。通过再次引导整理加法表时,引导学生明确整理的两个依据和标准:以得数为分类标准对算式进行整理;以算式中的某个加数为分类标准对算式进行整理。并给出部分例子做参考,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师:你还有哪些发现?你明白同学们说的意思了吗?(3)小组合作整理加法表。师:请小组合作,按照你们商定的标准开始整理,看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好又快!(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学生的合作。)(4)展示各组整理出的加法表。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并说说整理的标准和顺序。(1)补充加法表。师:如果只给你其中几个算式,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把加法表补充完整吗?组长给每位学生一张待补充完整的加法表,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整理的顺序和规律。(2)探索规律。请仔细观察这个加法表,从中我们都发现了哪些规律?:..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梳理能力。三、课堂总结: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找到了很多隐藏的秘密,请和更多的朋友分享你的发现和快乐。四、作业设计:请按照自己的标准做一个不同的加法表。板书设计:做个加法表教学反思:每次计算的单元教学结束后,在单元复****中总会出现加法表或减:..加减法表教学时(以加法为例),往往采用教师出示整理好的加法表,然后让学生竖着、横着、斜着找规律,然后再按规律把缺少的算式填出来。在找规律时,往往比较乏味,学生不感兴趣,思想容易走神。本次在教学20以内加法表时,做了一些尝试,感觉还不错。我先提问“你学会了哪些20以内的加法算式?”学生零零散散地说了很多。这么多算式,如果要整理,你觉得可以怎样分类?有的说“可以把得数一样的放在一起。”也有的说“可以把9加几的分为一类。”……学生想出来很多种方法。我们按照第二位小朋友的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我事先把算式做成卡片,反面贴上磁钉,然后把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卡片贴到黑板上进行整理。在贴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地发现了加法表排列的规律,,孩子们很感兴趣,思想也集中了,生怕自己贴错。在斜着找规律的时候,我并没有问:“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而是改成了“你能找出得数是11的算吗?”9+2、8+3、7+4、6+5、5+6、4+7、3+8、2+9,孩子们找了很多,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这些算式在加法表中都是斜着排的。我的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学生发现规律之后,如果能利用课件直观演示规律给学生看,对学生尤其是中下学生是个很大的帮助。,并且有些过程略显重复。学生在粘贴算式和发:..数学除了需要学生的思考,还需要学生沉下心来练****所以本节课缺少一些练****巩固。

最近更新

2024年广西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聘15人历.. 88页

2024年广西省桂林市事业单位招聘149人历年高频.. 89页

2024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人民法院招聘历年高频.. 89页

2024年广西贺州市钟山县土地收储与开发指挥部.. 89页

2024年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58页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汇编.. 148页

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及参.. 149页

2024年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 59页

2024年福建省龙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及答案.. 149页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易.. 147页

2024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 58页

2024年黑龙江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有解析答.. 148页

云南省思茅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48页

公共基础知识吉林省松原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 149页

公共基础知识山西省临汾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 148页

公共基础知识河北省衡水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 147页

公共基础知识湖南省岳阳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 146页

公共基础知识贵州省安顺地区选调生考试(行政.. 148页

安徽省宿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 148页

山东省泰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 147页

广西桂林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招聘编制外聘用人.. 59页

江苏省无锡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 148页

江西省九江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 148页

江西赣州市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入闱历年高.. 59页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培训课件 19页

2024年世界女排联赛全部决赛赛程表 5页

上期开特下期出特公式 5页

国家标准GB13013-1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 6页

“雪花啤酒 勇闯天涯 ”社区推广方案(1) 21页

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队工作计划1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