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料度脏腑,独见若神1.pdf

格式:pdf   大小:2,698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料度脏腑,独见若神1.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2.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料度脏腑,独见若神1.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料度脏腑,独见若神1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料度脏腑,独见若神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漫谈仲景脉法的学****与应用徐汝奇江西省泰和县徐汝奇中医馆(邮编:343700,QQ邮箱:570398805)学****经方,选择的教材是否完善非常重要。我学****伤寒杂病论》几十年,也走了不少弯路。自1997年遇到我的先师陈瑞春先生,才知道当一个会治病的医生,要读好《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但在读书的过程当中,疑惑不少,觉得伤寒之学太难了。但在四年前,我拿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白文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进入伤寒之学的大门,是一个小门,窄窄的,努力了只能挤进去一点点。当把这套书翻破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伤寒杂病论》当由若干部分构成:一、六经之所辨,乃远古而来;二、伤寒、杂病之运用,是仲景推广;三、问曰、师曰,为师徒授受的临证实录;四、兼有叔和编次此书的心得;五、有唐宋人的经验补充。等等。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却也感到经方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学。今晚在此,我把自己学****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从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与后世流传版本的不同理解王叔和编著《脉经》的目的《伤寒杂病论》成书于战乱频仍的东汉末年,成书不久即散秩乱简,《伤寒杂病论》经过魏晋太医令王叔和编次,流传至今二千余年,张仲景原著固然不可见,甚至王叔和编次了的原著也不可见,在唐宋之期,又分别经历了孙思邈、孙奇、林亿等医家之手重新校定,即便如此,唐宋校订本在当代也是弥足珍贵的。弄清《伤寒杂病论》的版本源流,是正确解读张仲景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宋本《伤寒论序》载::..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这段话让我们了解了《伤寒论》的来龙去脉,也为后人正确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指引了方向,让后人去找王叔和。因为“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那王叔和是怎么说的呢?《脉经序》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这段话对于解读《伤寒杂病论》、剖译张仲景学术思想有非常的指导意义,提示张仲景有非常高明的诊脉技术,读他的著作当从脉象着手,但必须脉证合参,从脉证中反复求证,重在鉴别,只有鉴别精准,才能辨证无误。打开《脉经》,赫然见“卷五·张仲景论脉第一”,再察看卷八,篇目为“平XX脉证第X”,内容与我们如今所见的《伤寒杂病论》某些篇章雷同。张仲景非常强调脉诊的应用,这点可以从他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的批评可见,他说:“观今之医,不念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故在《伤寒杂病论》中,每一条条文、每一个症状都对应着相应的脉象。左右寸关尺六部的脉象与条文的症状一一对应。只是我们没有在意而已。:..首的目的,是在为后面篇章提供一个解读方法,此方法即是平脉辨证法。王叔和编次《伤寒论》十卷,继又编著《脉经》十卷,他强调是为了一个“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的目的,他以《脉经》辅读《伤寒论》,强调脉法应用,当是为了迎合张仲景原意;而孙思邈、林亿等编排《伤寒论》、《金匮要略》,只为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目的是简单化,却给后人解读《伤寒杂病论》留下了无限的空间,甚至致使学者淡化或漠视对脉法的学****应用,与张仲景著述的目的已了然有异,是后世伤寒学派杂说纷纭的主要原因。《脉经》的内容与《伤寒杂病论》的内容相互夹杂,某些章节甚至雷同,后世学者如清代方有执、喻嘉言等医家,因此而怀疑王叔和作伪了《伤寒杂病论》,认为《伤寒杂病论》中的许多内容都托名于张仲景,有假以发挥之嫌。其实王叔和在《脉经序》中早已指出该著作特点是:“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症候,靡不赅备。”而《脉经·卷三》结尾更有“右新撰”和“右《素问》、《针经》、张仲景”的声明。所以《脉经》的成书一如《伤寒杂病论》那样,也是一部集远古以来的医学大成之作。《脉经》为后来学者领会张仲景思想提供了一条便当的捷径。然而,自金代成无己开始,伤寒学术的注家们各抒己见。甚至断章取义,曲解王叔和编次张仲景著作的思想,所用的版本删除了“平脉法,辨脉法,,可下不可下、可汗不可汗”等章节,只从类方、类证编次《伤寒论》,如明代黄仲理《伤寒类证》,徐灵胎《伤寒论类方》、日本医家吉益东洞《类聚方》等等。节选注释《伤寒论》的方法无疑把经方思维简单化了。尤其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模式对当代中医学者更产生了非常的影响。直接反映在中医教材的编制以及研究应用等诸多方面。由于人为割裂,篇章与篇章之间、条文与条文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学****欠完整,曲解解读,导致应用思维局限。如对“伤寒”一词的理解,歧义百出,联系条文:..所以,版本流传的失误,是导致经方辩证论治体系学****不全,应用不效,对经方的价值产生怀疑并形成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伤寒杂病论》读本当以宋·林亿等校定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为善本。二、解读“病、脉、证、治”四个字的涵义,正确认识《伤寒杂病论》确立的经方辩证论治体系翻开《伤寒杂病论》,“辨XX病脉证并治第X”、“XX病脉证治第X”的篇首一目了然,我以为这个篇首对于正确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是至关重要的。从此书的编排体例,我们不难发现,全书内容确实只强调了一个主题:“病、脉、证、治”,解读这四个字蕴含的深刻意义,才能够发现《伤寒杂病论》所建立的辩证论治体系的完美才能够对张仲景在序言中所谓:“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的提示有日日逐新的感悟。1、张仲景眼中的病,指三阴三阳病。天地自然,无非阴阳而已。一阴一阳,合而为三。故阴阳之象各可类分为三,三阴代表着阴的层面,三阳代表着阳的层面,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只是古代圣贤认识万事万物表里、上下、内外的六个层面而已。而人体疾病概莫除外,属性类分仅有阴阳,三阴三阳六经病,即是疾病表现出来的包含着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的六个层面。所以,《伤寒杂病论》条文冠名为XX病者,皆以病为纲,各自成章,如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篇冠首,可知此六病乃是六大层面类病的总称。阴阳六大类病,王叔和从《黄帝内经》相关经络循行机理指为三阴三阳六经病,并与五脏六腑、上中下三焦交叉关联。历史上绝大多数医家持相同观点。但现代有医家认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仅仅是疾病变化过程的表里关系,如胡希恕及其弟子冯世伦先生认为六经与脏腑经络概念无关,伤寒六经实质是八纲,即表阳证对应于太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对应于少阳证、里阳证:..表阴证对应于少阴病。这个观点与《伤寒论》中某些条文是有抵触的,如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这里“过经乃可下之”的“经”,明示即从太阳经病传入阳明经病,推而论之,显然三阴三阳病也就是三阴三阳六经病。、历史上,学者对“伤寒”的实质是什么纠缠不清,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开篇即言: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分析条文,第1条是该篇的提纲,也是作为太阳病的总纲,是与其余五经病鉴别的法规。紧接着第二、第三条,强调在太阳病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法律框架之下的细则规定,同时具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若“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个提纲显明,所谓“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以及认为张仲景发明了“伤寒六经”的提法并不妥当。从太阳病篇的开场白,即提醒读者当注意:其一,“伤寒”是一种传变较快、病情变化多的疾病。其二,“伤寒”论治的条文理解当前后照应,互为勘察。其三,病与证是有区别的,病是提纲,是法规,证是法规中实施的细则。其四,“伤寒”的论治只是运用六经辨证体系的一个范例。《伤寒论》各篇条文皆可以上述对比方法解读。每一个篇章都可以找到先论六经病,再举例论治伤寒的内容。著作者的写作体例或者:..从《伤寒论》中六经病证治规律,辨识医圣论治伤寒的经纬,再细分《金匮要略》杂病论治中主要穿插着的六经病辨证方法,不难得出一个“六经统万病,伤寒只其一”的结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三阴三阳六经病辨证论治体系应该不是张仲景的发明。“病、脉、证、治”四者之一的“病”,应当是蕴含一定规律的、相对疾病病理变化过程的某个阶段的症候群的统称。2、张仲景眼中的脉,主要指寸、关、尺左右三部的独脉表现。《伤寒论》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1/3强,脉法涉及到二十多种脉象及50多种兼脉,虽然有趺阳脉法的应用,但绝大多数都与寸口诊脉法的寸、关、尺三部相关。《伤寒论·平脉法》对脉法应用有一段精彩文字:“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乘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著名学者钱超尘先生从音韵学考证,认为此段文字成于西汉时期,也就是说,此段文字并非张仲景本人所作,而是“勤求古训”所得,暂且不管此段文字在文献学方面的真伪,单从学****的角度而论,亦堪:..证、治”的规律,再返回来看这段文字,不难理解张仲景把它安排在此的特殊意义。这段文字短短268个字,把脉法原理、脉象规律、脉法应用的常与变、脉法应用的最高境界包揽无余,细心领会个中含义,自然会对各篇章条文的理解、三阴三阳六经病辨证体系的构建、以及方证的应用产生全新的感悟。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可以读懂这样一个信息,寸口脉法的确立并不是王叔和的发明,现代评价王叔和的贡献时往往与寸口脉法的应用普及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伤寒杂病论》中脉法应用主要为寸口脉法与趺阳脉法,更多的是强调了寸口脉法中的左右寸关尺三部的独脉表现此独脉即“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的表现。“独处藏奸”这一成语的涵义,我以为是独脉法运用的最好诠释。独脉法“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要在可以简便的“知病之所在”,当是脉法应用的最高境界。王叔和结合《素问》、《灵枢》、《难经》中有关手太阴寸口部位脉动原理的认识,从独脉法应用规律中演绎出的寸口脉法,实际上就是唐宋之后医家应用的三部九候脉法。而《伤寒杂病论》中随处可见的寸口脉的指谓,从实践中破解原文,我以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仅指左右寸、关、尺三部之中寸部独一处的太过或不及异常脉象。例《伤寒论》129条:“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此两条条文提到寸、关两个独脉表现。对照实例,这两个部位的特殊脉象是符合早中期胃癌患者的脉象的。又例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处只提到了一个关脉,关脉属中焦,与“心下”部位对应,:..再如268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处提到“上关上”的脉象浮大,也是独脉。等等类似条文在《伤寒杂病论》中并不罕见,但由于互文的缘故,这种独脉的描述常常以阴阳来代替,如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此处“阳脉”指寸,“阴脉”指尺,可从《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中找到答案:“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是因为尺主下焦,弦为气机不利之象,故从脉知证,必腹急痛。王叔和说:“尺脉弦,小腹疼,小腹及脚中拘急。宜服建中汤、当归汤、针气海,泻之。”阳寸阴尺,仲景脉法中的阴阳脉法指谓皆当以此类解。寸口脉法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素问》、《灵枢》、《难经》中均有相关记载,可以肯定的是张仲景有独善其用之验,王叔和有整理推广之功。或由于时代所限,竹简书写困难,《伤寒杂病论》文法包括脉法运用均记载简略,互文互见,隐晦其显;《脉经》疑为专解《伤寒杂病论》而作,故将脉象法理记叙精细,详论有加,唯恐不全。所以,再掌握《脉经》内容之后,破译《伤寒杂病论》、正确理解条文,定将了然有得。我以为步王叔和之后尘,从流溯源,复读《脉经》,是学****伤寒杂病论》、研究张仲景思想的唯一的最佳捷径。故在学****仲景脉法之前,必须对脉象了然于胸,王叔和把脉象分定为24种,每个脉象的描述形象又生动,阐释深刻而细致,为解读《伤寒杂病论》提供了非常完善的范本。揣摩练****熟悉每个脉象的形态是学****脉法的必经之途,也是读懂《伤寒杂病论》白文的前提。3、张仲景眼中的“证”,是指与脉象对应的某个病症的系列症状,:..证,即证据、证明之证,未简化之前写作“證”,《说文解字》释解为:“告也”。秦汉时,牛触角为“告”。字义演变至今,“告”与“诉”合为“告诉”,即“明白的说”的意思。《伤寒杂病论》以“XX病、脉、证并治”为篇首,此中“证”字,涵义十分深刻。或由于年湮代革,现代学者往往“证”、“症”不分,以“症”释“证”非常普遍。实际上,症,即与病同义,是病的复合词;证,即病的证候,二者绝然不同。病是证的外延,证是病的内涵,一病可见多证,同病异治,此治即辨证论治,故证必专治,一证一方,方证对应,方从法立,治有专方。如:1.《伤寒论》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此所指的阳明证、少阳证,实指与伤寒病传变相关的阳明病、少阳病中的某些类证。2.《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此中“桂枝证”,指太阳病范畴中桂枝汤及其类方的主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3.《伤寒论》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此条文中“柴胡证”,也是指小柴胡汤的方证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渴者”。4.《伤寒论》132条:“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133条:“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此“结胸证”,是指“结胸”这个病的系列症状,如134条提到的大陷胸汤主之之证候: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燥烦,阳气内陷,心中懊憹,心下因鞕等等见证。“证”的概念提出,是法的对应,如31条“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解读《伤寒杂病论》中“证”的内涵,从病类证、以方类证,类证别病,病以证分,从主治之方归类方证,提炼方规,拓展方用,也是悟道张仲景的一条捷径。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所编著《伤寒论类方》,日本医家吉益东洞所编著《类聚方》,均为《伤寒杂病论》之“证”的研究的典范。4、张仲景眼中的“治”“治”即方治法则。《伤寒杂病论》的方药主治,后世学者一般主张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归类。然而,我认为八大治法归类法,局限了经方的应用思维。其实,经方的价值就在于每个方的主治范畴是相对的固定,一方有一方之效,合方则有相合方主治功效的累加。方证运用规律皆蕴含有“以此类推”的道理,如《伤寒论》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31条“诸汤皆仿此”、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267条“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再《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等条文,反复强调了学****中举一反三、运用中知己知彼。张仲景“博采众方”,集东汉以前历代经方之大成,又在论治“伤寒”与诸杂病的实践中加以验证,说明经方起源悠久,且皆经千锤百炼。一般认为经方来源于汉代以前的《汤液经法》。总而言之,只有从“病、脉、证、治”蕴含的意义将《伤寒杂病论》通篇解读,才能够深刻领会张仲景学术思想。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特色即在于,《伤寒论》从六经传变规律辨识疾病发展进程,《金匮要略》则从疾病本质特征辨识脏腑病机,六经辩证与脏腑辩证两者相互参透、互为补充、从病、脉、证三方立体地对疾病做出诊断,最后落实到主治之方,构建了一个完美的辩证体系。这个体系可以用下图归纳::..《伤寒杂病论》辩证体系图示:病↗↙↓↘↖脉→证←↘↓↙方从图例中的项目对应可以读出如下内容:病应于脉、见脉知病。类证别病、病以证分。平脉知证、以证测脉。病可专治,治有专方。从脉论治,平脉定方。从证论治、主证主方。我以为以上内容高度概括了《伤寒杂病论》的基本内涵,以及经方的应用思路。这个图例给人以无限遐思,正如宋?苏轼《题西林壁》描述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再将《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加以对比,我认为二者的理论体系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黄帝内经》重点在于推理性的教育,在于告诉我们“为什么”的道理,《伤寒杂病论》的重点则在于实用性的指导,在于告诉我们“是什么”的道理。其中《伤寒论》是从六经传变规律辨识疾病发展进程,《金匮要略》则是从疾病本质特征辨识脏腑病机,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两者相互参透、互为补充、从病、脉、证三方面对疾病做出诊断,最后落实到主治之方,其辨治特色从“病、脉、证、治”的内涵解读实实在在,病以证分,证:..用之必效,这就是经方的魅力。一、《平脉法、辨脉法》对于理解条文、拓展方证的意义《伤寒论》的篇章首列《辨脉法》、《平脉法》,意义何在?我们可以想象,王叔和在编次《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发现张仲景著作中有太多的脉诊描述,张仲景是脉诊高手,对张仲景产生崇拜,开始整理《伤寒杂病论》中的内容,同时,又唯恐读者对张仲景的学术特色不易把握,故对《伤寒杂病论》中某些条文作了注解,最后感觉还是不够,在编次《伤寒杂病论》之后,专门收集历代医家们的脉诊经验撰著《脉经》。从《脉经》中夹杂大量《伤寒杂病论》原文来推测,王叔和就是为解读《伤寒杂病论》、总结仲景脉学经验而作《脉经》的。明清以来,有医家讥讽王叔和作伪,殊不知王叔和早已料到后人会质疑,故在《脉经》中凡出于张仲景经验者皆有注明,如卷三论述五脏六腑的相应脉象,认定与张仲景经验相关者,均注明“右《素问》、《针经》、张仲景”,尤其在卷五列“张仲景论脉第一”篇,更显对仲景的尊崇。是是非非,一目了然。《脉经》中“张仲景论脉第一”篇即是上述《平脉法》中的脉法应用提纲:“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气血(《平脉法》下同: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缕陈(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水下百刻),脉一周身(一周循环)。旋复寸口(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数洪热烦(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分(三焦别焉)。知邪所舍(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纪,传与贤人。”这段话非常精辟,不但把脉理及其应用要诀概括得十分清楚,并且指出脉法应用的最高境界是可以达到“料度脏腑,独见若神”的。从这个脉法纲领去领悟条文,在仔细阅读白文的基础上,再结合临床实践,每个条文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脉象,水有源,树有根,有其内必形诸外,气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无时不在。脉气相应,从脉象找出病机,。张仲景非常伟大,在临证时我常常与患者一起为条文描述的准确性而感叹不已。学****条文,条文中已经明白告诉了脉象的,固然应当认真领会,没有明言显白了的,还可以把它揣摩揭示出来。“料度脏腑、独见若神”是仲景脉法的最高境界。“持脉有道疑是仙”这句话反佐了《平脉法》中“料度脏腑、独见若神”的意思。相信通过学****体会,相信我们都能实现医圣的愿望。自古及今,对《伤寒杂病论》品头论足者多矣,而对仲景脉学专注者极少。实际上,脉诊对《伤寒杂病论》辨证体系的确立、病证诊断的规范都是至关重要的,不从脉诊读伤寒,无异于盲人摸象。所以,读《伤寒杂病论》者,必同时苦颂《脉经》。《伤寒杂病论》文辞古奥,记叙简略,互勘对比、互文相应,在传承中又由于版本的疏忽,删除了《辨脉法》、《平脉法》这两篇关系全局解读的章节,致使后来学者中绝大多数对脉法应用仅仅只分阴阳,辨证论治只能从大局,无法关注条文的细节,思维局限,甚至以为可以弃脉法,只要从方证即足矣。在当代是普遍之见识,令人叹息。其实平脉辨证法对于三阴三阳病的诊断规范化、以及方证、药证的审定,是一项基本技能。《伤寒杂病论》的编著体例以“病、脉、证、治”四个字为纲目,将病因、症候、脉象和治法一一列举,平脉而知证,见脉就知病,辨识证候,对病候的鉴别诊断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令学者一目了然,:..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脉证并治第五》篇:“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此处仅凭“寸口脉浮而紧”,就把“僻不遂”的病因、病机推理而出。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男子平人,脉虚弱微者,善盗汗也”。病人无须自述,仅凭“脉虚弱细微”,就知其“善盗汗也”。如对《伤寒论》六经病的主证从主脉的辨别:“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三日,阳明脉大。”“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属少阳”“伤寒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的对病因的辨识:“脉浮而细滑,伤饮”“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痈。”如对病机的概括:“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此类条文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比比皆是,仅提脉象以概病机,示人从脉象去领悟病机,有是脉必有是证。如从脉与证的对应,直接确立治则,确定方治:“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如对病证的鉴别诊断:“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名曰伤寒。”“风湿为病,脉阴阳俱紧。”还有对诸如积聚之类杂病的辨识:“诸积***,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该脉法条分缕析,其实用价值,非同一般,十分切合实际,如能掌握,自有仲景所说的“料度脏腑,独见若神”的神妙。“脉来细而附骨”,在指下的感觉当是弦细有力偏硬。由上述例案的应用可见,平脉辨证法用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如:可温、可补、可吐、可灸不可灸、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可清不可清,以及辨传变、辨欲愈、辨生死等多方面,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即是在当代先进的科技面前,仍有应用的价值。如对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治疗,脉诊意义非凡。平脉辩证法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即是趺阳脉法,趺阳为足阳明胃脉,在足背冲阳穴处。趺阳脉的异常是阳明病即胃肠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及预后的主要证据。在《伤寒论》始终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道理,诊趺阳脉可以候知脾胃的气机变化及其证候表现。趺阳脉常见的脉象有13种,即浮、数、浮数、浮芤、浮涩、沉数、沉数滑、滑紧、微紧、紧数、微弦、伏、伏涩等。如《伤寒论·辨脉法》云:“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之。何以知之?若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抟,故令气噎,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又:《金匮要略·服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云:“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等等《伤寒杂病论》及《脉经》中对趺阳脉法在脾胃病变的应用发挥可谓极致,是脉法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对于如何下指却表述不详,令后来学者对趺阳脉法望文生义,以致理解相关条文发生岐义,时有脉证不符之惑,渐致善用此法精确者寥寥无几,尤其自王叔和推广寸口脉法以后,认为可弃而不用者或当存为历史遗迹竟成了普遍之见趺阳脉法的下指法在《素问·三部九候论篇》有记载:“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此下指法的描述生动而准确,告诉医者运用此脉法的操作要领,即当以左手在病人左足上距离内踝五寸处的部位按压着,再用右手指在病人足内踝上弹拨一下,医者的左手即有振动的感觉,如其振动的感觉范围超过五寸部位以上,感觉蠕蠕而动,则为正常;若其振动急促,手指下感觉振动快速并浑乱不清的,是病态;手指下感觉振动缓慢无力的,也是病态;倘若振动不能达到五寸部位,用力弹之仍没有振动反应的,必是死候。然而,对照《伤寒杂病论》与《脉经》有关趺阳脉法的原文,发现张仲景、王叔和对于趺阳脉法的运用发挥已自成体系,脉象辨识十分丰富,其应用价值与寸口脉法同等重要,是见脉知病、平脉辨证的一个重要内容,说到趺阳脉法的下指法,不得不提常规的寸口脉法的下指法::..但对脉法练****的下指法却没有交代,故王叔和列专篇欲图解决这个问题,《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云:“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关,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