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pdf

格式:pdf   大小:2,622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2.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工作中带来帮助!1、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教材分析“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内容,是完成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的重要载体,其将初中所学的单一、孤立的物质及反应梳理扩展为高中阶段多样、系统的物质反应体系,渗透分类观、物质转化观等化学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旨在用其发现物质及变化的规律,并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具体先介绍了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来认识物质世界;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引入了胶体这一基本概念,补充了初中对混合物体系的认识,进而精选代表物质,探寻了从“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以及“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分别代表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用其指导生产生活实际。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学生不仅需要将初中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阶段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典型物质的基本性质,:..质类别。但学生的知识是单一的,分散的没有进行系统地整合,也就不能更清晰地认识其中所蕴含的规律。而高中阶段,学生将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物质,而往往是复杂的实际的甚至是陌生的物质体系,更迫切地需要学科思想方法的指导,由此可分析学生的发展点如下:1、基于分类思想,构建化学知识框架,并在后续学****中不断丰富,形成化学学科学****的基本模式。2、认识物质转化基本规律,将初中记忆型的思维模式进阶成高中阶段推理型的思维模式,提高学****兴趣。3、学会迁移,将本节的学****策略迁移至化学学科其他思想方法的****得过程中,在面对复杂陌生的化学问题时,能有理可循,有据可依。1、基于分类观,按照元素组成,能对已知物质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简单分类,利用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建立元素与物质的联系。2、学会从微粒大小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理解分散系、胶体等基本概念,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3、基于物质类别探究物质转化的规律,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联系及转化特征。4、能应用分类观及物质转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重点1、建立分类观,并能将已有知识进行系统整合。2、准确理解胶体概念,掌握胶体重要性质。3、理解物质转化规律并用其解决简单问题。五、教学难点1、建立分类观,并用其探寻物质转化规律。2、利用物质转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过程(一)环节一1、结合实例,引入分类法,明确其应用价值。教师引导:【引入】展示图书馆或超市分门别类摆放物品的实例,:..法”等分类方法。学生活动:感受分类法的优点,明确分类法需要概括物质共性,确定分类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会有差异。设计意图:生活中的分类例子学生熟悉,更有代入感,感兴趣的同时更能强化分类的重要应用。同时明确分类需要有标准,找共性,作为后续分析一类物质的共同性质提供理论基础。2、实践活动,应用分类法将物质进行分类。教师引导:【任务1】将“物质”进行分类,明确各类物质共性(定义),并举例说明。学生活动:将物质进行分类如下:设计意图:将初中所学单一物质进行系统分类,为后续寻找同类物质的共性做铺垫。(二)环节二1、引入分散系,胶体等概念。教师引导:【问题】混合物是否可以再分?回顾溶液、浊液的概念,总结共性,得出分散系概念。依据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将分散系分类,并举例;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并举例。学生活动:(1)回顾溶液、浊液,归纳得出分散系概念。(2)将分散系分类,引出胶体定义,即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设计意图:回顾已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将混合物进行再分类,弥补物质分类时的空缺。2、实验探究胶体的性质。教师引导:【演示实验】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硫酸铜溶液及新合成的氢氧化铁胶体,观察实验现象,获得胶体性质,列举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获得胶体性质-丁达尔效应,思考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探究胶体性质,通过观察、分析等方法获得结论。3、鉴别、分离提纯胶体。教师引导:【任务2】基于性质,鉴别***化钠溶液及淀粉胶体,并设计实验,将其混合物进行分离。学生活动:【学生实验】依据分散质粒径大小不同,利用半透膜设计实验分离胶体及溶液,并检验是否成功分离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胶体本质及性质掌握情况,训练学生实验能力,深化对胶体的理解。(三)环节三1、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教师引导:【任务3】将初中所学代表性物质进行分类,以Ca、CaO、Ca(OH)2、CaCO3为例探究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以C、CO2、H2CO3、CaCO3为例探究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之间的转化规律。学生活动:结合具体实例,归纳总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完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设计意图:将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基于分类法,寻找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2、基于已知,总结酸、碱、盐的通性。教师引导:【任务4】结合实例,总结酸、碱、盐的通性。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归纳总结酸、碱、盐的通性、(1)酸的通性:使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2)碱的通性:使指示剂变色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3)盐的通性: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新盐(金属活动性规律);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符合复分解反应规律)。设计意图:总结归纳酸、碱、盐的反应规律,体现物质类别是在探究物质转化中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升的能力。3、基于以上两点探究,利用“八圈图”,完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师及学生活动:共同完成“八圈图”的书写。设计意图:“八圈图”是物质转化规律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工具,可用于深入理解物质类别与各类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也可用于设计物质转化的路径。(四)环节四教师引导:【任务5】以硫磺为原料,基于物质转化规律,设计实验,制备亚硫酸钠。学生活动:(1)明确原料及产物物质类别。(2)依据“八圈图”设计反应路径,鼓励设计多条路径完成制备。(3)书写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设计意图:诊断并评价学生对物质分类及物质转化规律的掌握程度,体会分类观、转化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分析“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内容,是完成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的重要载体,其将初中所学的单一、孤立的物质及反应梳理扩展为高中阶段多样、系统的物质反应体系,渗透分类观、物质转化观等化学学科学****的基本思:..发生的变化。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具体先介绍了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来认识物质世界;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引入了胶体这一基本概念,补充了初中对混合物体系的认识,进而精选代表物质,探寻了从“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以及“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分别代表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用其指导生产生活实际。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学生不仅需要将初中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通过初中阶段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典型物质的基本性质,涉及单质、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类别。但学生的知识是单一的,分散的没有进行系统地整合,也就不能更清晰地认识其中所蕴含的规律。而高中阶段,学生将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物质,而往往是复杂的实际的甚至是陌生的物质体系,更迫切地需要学科思想方法的指导,由此可分析学生的发展点如下:1、基于分类思想,构建化学知识框架,并在后续学****中不断丰富,形成化学学科学****的基本模式。2、认识物质转化基本规律,将初中记忆型的思维模式进阶成高中阶段推理型的思维模式,提高学****兴趣。3、学会迁移,将本节的学****策略迁移至化学学科其他思想方法的****得过程中,在面对复杂陌生的`化学问题时,能有理可循,有据可依。三、教学目标1、基于分类观,按照元素组成,能对已知物质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简单分类,利用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建立元素与物质的联系。:..、学会从微粒大小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理解分散系、胶体等基本概念,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3、基于物质类别探究物质转化的规律,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联系及转化特征。4、能应用分类观及物质转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建立分类观,并能将已有知识进行系统整合。2、准确理解胶体概念,掌握胶体重要性质。3、理解物质转化规律并用其解决简单问题。五、教学难点1、建立分类观,并用其探寻物质转化规律。2、利用物质转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过程(一)环节一1、结合实例,引入分类法,明确其应用价值。教师引导:【引入】展示图书馆或超市分门别类摆放物品的实例,明确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列举“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等分类方法。学生活动:感受分类法的优点,明确分类法需要概括物质共性,确定分类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会有差异。设计意图:生活中的分类例子学生熟悉,更有代入感,感兴趣的同时更能强化分类的重要应用。同时明确分类需要有标准,找共性,作为后续分析一类物质的共同性质提供理论基础。2、实践活动,应用分类法将物质进行分类。教师引导:【任务1】将“物质”进行分类,明确各类物质共性(定义),并举例说明。学生活动:将物质进行分类如下:设计意图:将初中所学单一物质进行系统分类,为后续寻找同类物质的共性做铺垫。(二)环节二:..、引入分散系,胶体等概念。教师引导:【问题】混合物是否可以再分?回顾溶液、浊液的概念,总结共性,得出分散系概念。依据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将分散系分类,并举例;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引入胶体的概念,并举例。学生活动:(1)回顾溶液、浊液,归纳得出分散系概念。(2)将分散系分类,引出胶体定义,即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设计意图:回顾已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将混合物进行再分类,弥补物质分类时的空缺。2、实验探究胶体的性质。教师引导:【演示实验】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硫酸铜溶液及新合成的氢氧化铁胶体,观察实验现象,获得胶体性质,列举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获得胶体性质-丁达尔效应,思考理解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探究胶体性质,通过观察、分析等方法获得结论。3、鉴别、分离提纯胶体。教师引导:【任务2】基于性质,鉴别***化钠溶液及淀粉胶体,并设计实验,将其混合物进行分离。学生活动:【学生实验】依据分散质粒径大小不同,利用半透膜设计实验分离胶体及溶液,并检验是否成功分离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胶体本质及性质掌握情况,训练学生实验能力,深化对胶体的理解。1、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教师引导:【任务3】将初中所学代表性物质进行分类,以Ca、CaO、Ca(OH)2、CaCO3为例探究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C、CO2、H2CO3、CaCO3为例探究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之间的转化规律。学生活动:结合具体实例,归纳总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完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设计意图:将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基于分类法,寻找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2、基于已知,总结酸、碱、盐的通性。教师引导:【任务4】结合实例,总结酸、碱、盐的通性。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归纳总结酸、碱、盐的通性、(1)酸的通性:使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2)碱的通性:使指示剂变色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3)盐的通性: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新盐(金属活动性规律);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符合复分解反应规律)。设计意图:总结归纳酸、碱、盐的反应规律,体现物质类别是在探究物质转化中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升的能力。3、基于以上两点探究,利用“八圈图”,完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师及学生活动:共同完成“八圈图”的书写。设计意图:“八圈图”是物质转化规律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工具,可用于深入理解物质类别与各类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也可用:..教师引导:【任务5】以硫磺为原料,基于物质转化规律,设计实验,制备亚硫酸钠。学生活动:(1)明确原料及产物物质类别。(2)依据“八圈图”设计反应路径,鼓励设计多条路径完成制备。(3)书写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设计意图:诊断并评价学生对物质分类及物质转化规律的掌握程度,体会分类观、转化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3、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一、教材分析“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内容,是完成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的重要载体,其将初中所学的单一、孤立的物质及反应梳理扩展为高中阶段多样、系统的物质反应体系,渗透分类观、物质转化观等化学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旨在用其发现物质及变化的规律,并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具体先介绍了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来认识物质世界;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引入了胶体这一基本概念,补充了初中对混合物体系的认识,进而精选代表物质,探寻了从“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以及“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分别代表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中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通过初中阶段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典型物质的基本性质,涉及单质、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类别。但学生的知识是单一的.,分散的没有进行系统地整合,也就不能更清晰地认识其中所蕴含的规律。而高中阶段,学生将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物质,而往往是复杂的实际的甚至是陌生的物质体系,更迫切地需要学科思想方法的指导,由此可分析学生的发展点如下:1、基于分类思想,构建化学知识框架,并在后续学****中不断丰富,形成化学学科学****的基本模式。2、认识物质转化基本规律,将初中记忆型的思维模式进阶成高中阶段推理型的思维模式,提高学****兴趣。3、学会迁移,将本节的学****策略迁移至化学学科其他思想方法的****得过程中,在面对复杂陌生的化学问题时,能有理可循,有据可依。三、教学目标1、基于分类观,按照元素组成,能对已知物质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简单分类,利用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建立元素与物质的联系。2、学会从微粒大小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理解分散系、胶体等基本概念,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3、基于物质类别探究物质转化的规律,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联系及转化特征。4、能应用分类观及物质转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重点1、建立分类观,并能将已有知识进行系统整合。2、准确理解胶体概念,掌握胶体重要性质。3、理解物质转化规律并用其解决简单问题。五、教学难点:..、建立分类观,并用其探寻物质转化规律。2、利用物质转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一)环节一1、结合实例,引入分类法,明确其应用价值。教师引导:【引入】展示图书馆或超市分门别类摆放物品的实例,明确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列举“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等分类方法。学生活动:感受分类法的优点,明确分类法需要概括物质共性,确定分类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会有差异。设计意图:生活中的分类例子学生熟悉,更有代入感,感兴趣的同时更能强化分类的重要应用。同时明确分类需要有标准,找共性,作为后续分析一类物质的共同性质提供理论基础。2、实践活动,应用分类法将物质进行分类。教师引导:【任务1】将“物质”进行分类,明确各类物质共性(定义),并举例说明。学生活动:将物质进行分类如下:设计意图:将初中所学单一物质进行系统分类,为后续寻找同类物质的共性做铺垫。(二)环节二1、引入分散系,胶体等概念。教师引导:【问题】混合物是否可以再分?回顾溶液、浊液的概念,总结共性,得出分散系概念。依据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将分散系分类,并举例;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引入胶体的概念,并举例。学生活动:(1)回顾溶液、浊液,归纳得出分散系概念。(2)将分散系分类,引出胶体定义,即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设计意图:回顾已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将混合物进行:..2、实验探究胶体的性质。教师引导:【演示实验】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硫酸铜溶液及新合成的氢氧化铁胶体,观察实验现象,获得胶体性质,列举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获得胶体性质-丁达尔效应,思考理解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探究胶体性质,通过观察、分析等方法获得结论。3、鉴别、分离提纯胶体。教师引导:【任务2】基于性质,鉴别***化钠溶液及淀粉胶体,并设计实验,将其混合物进行分离。学生活动:【学生实验】依据分散质粒径大小不同,利用半透膜设计实验分离胶体及溶液,并检验是否成功分离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胶体本质及性质掌握情况,训练学生实验能力,深化对胶体的理解。1、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教师引导:【任务3】将初中所学代表性物质进行分类,以Ca、CaO、Ca(OH)2、CaCO3为例探究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以C、CO2、H2CO3、CaCO3为例探究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之间的转化规律。学生活动:结合具体实例,归纳总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完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设计意图:将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基于分类法,寻找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2、基于已知,总结酸、碱、盐的通性。教师引导:【任务4】结合实例,总结酸、碱、盐的通性。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归纳总结酸、碱、盐的通性、(1)酸的通性:使指示剂变色;:..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2)碱的通性:使指示剂变色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3)盐的通性: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新盐(金属活动性规律);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符合复分解反应规律)。设计意图:总结归纳酸、碱、盐的反应规律,体现物质类别是在探究物质转化中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升的能力。3、基于以上两点探究,利用“八圈图”,完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师及学生活动:共同完成“八圈图”的书写。设计意图:“八圈图”是物质转化规律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工具,可用于深入理解物质类别与各类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也可用于设计物质转化的路径。教师引导:【任务5】以硫磺为原料,基于物质转化规律,设计实验,制备亚硫酸钠。学生活动:(1)明确原料及产物物质类别。(2)依据“八圈图”设计反应路径,鼓励设计多条路径完成制备。(3)书写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设计意图:诊断并评价学生对物质分类及物质转化规律的掌握程度,体会分类观、转化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1《溴、碘的提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一、;,知道***溴碘的性质差异;、碘离子的常用方法;、碘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海水中提取溴、碘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溴碘在氧化性上的递变规律以及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之处。三、教具实验仪器(***水、溴化钾溶液、碘化钾溶液),教学用PPT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学进程【课堂导入】阅读PPT上南岐之人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学生对于这些南岐人各个得大脖子病比较好奇,向他们介绍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引起的。碘的摄取:包括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但我们每天最常见的摄取碘的方法通过加碘盐的摄取。溴的应用:溴的应用也有很多,比如红药水就是溴的有机物。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情境一、溴碘的物理性质】讲解:溴在拉丁文中有恶臭的含义,而碘在拉丁文中是紫色的含义,由此你能不能得出什么信息?回答:碘的颜色是紫色的,溴具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色液体,易挥发。补充:溴的物理性质还有具有强的腐蚀性,会严重灼伤皮肤,橡胶;在水中溶解度不大,l4、苯等;ρBr2>ρH2O展示:碘的图片,同样挖掘碘具有哪些物理性质:紫黑色晶体,有金属光泽;易升华,蒸气为紫红色刺激性(蒸气)补充:在水中溶解度比溴还小,l4、苯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提问:加碘食盐由于碘具有挥发性,是不是开袋放置一段时间以后,碘的含量就会减少?回答:不会,因为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是化合态的碘。PPT展示:溴、碘的溶解性实验讲解:由于碘在水中,四***化碳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的不同,就会导致他们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溴在水中是橙黄色的,但是它的四***化碳溶液是橙红色的。碘在水中是棕褐色的,但是它的四***化碳溶液是紫色的。【情境二、溴碘的化学性质】观察:溴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提问:溴碘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非常容易得到电子,呈现的是什么性质?溴碘的性质与之前学过的哪一种元素非常像?回答:溴碘的性质与***的性质非常像。比较:***溴碘三者的氧化性强弱(提示通过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最强来进行比较)实验:展示书本上P46页的观察与思考实验内容讨论:结合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回答,这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涉及了什么方程式,通过方程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现象1:在***水加入碘化钾溶液中,并加入四***化碳溶液,下层变为紫色,可以得出反应为:Cl2+2KBr=2KCl+Br2现象2:在***水中加入溴化钾溶液中,同样加入四***化碳那溶液,:..Cl2+2KI=2KCl+I2结论:综合以上方程,我们可以得出他们在氧化性之间的关系式:Cl2>Br2>I2;相对应的它们在还原性上也有一个递变的规律:I->Br->Cl-引导:前面我们介绍了***气的化学性质和溴碘非常的相似,那么***气有的性质是不是溴碘也有呢?讲解:。强调:虽然溴碘在化学性质上与***气非常相近,但是它们还是有特殊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与金属反应时,溴能够氧化到最高价,但碘不能。与非金属反应时,***溴碘的反应条件越来越难。与水反应时,溴碘都是可逆反应与碱反应时,发生类似的反应:X2+2NaOH=NaX+NaXO+H2O【情境三、溴碘的提取】溴的提取在溴的提取的过程,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提问:??'溴转化为单质溴?讲解:由于海水中溴的浓度比较低,因此采取浓缩的方法,而浓缩液就是我们在提取粗盐的过程中得到的母液。展示提取流程图:提问:在最后,为什么要鼓入热的空气?回答:使溴以蒸汽的形式跑出来。碘的提取在提取碘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海水中碘的含量更低,如何来提高碘的提取?如何把海带中的碘提取出来?:..内含有碘的量要比海洋中大十几万倍。再通过灼烧、浸取使碘离子提取出来。展示:从海带中提取得到碘的流程图提问:步骤①灼烧海带时,用什么仪器?(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酒精灯)步骤③的操作名称是什么?(过滤)步骤④中加入试剂的作用是什么?(使碘离子以单质形式得到)步骤⑤中,应选择什么试剂来提取碘?选择的理由(有机溶剂且不溶于水,萃取剂的要求)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情境四、溴碘的检验】如何检验溴离子和碘离子溴离子的检验:***酸化的***银(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碘离子的检验:***酸化的***银(有黄色的沉淀生成)拓展另外的检验方法:可以用***的四***化碳溶液来检验溴单质和碘单质的存在:溴:下层溶液变为橙红色;碘:下层溶液变为紫红色【情境五、拓展与应用】溴的应用:抗爆剂、杀虫剂、粮食熏蒸剂、制药碘的应用:加碘食盐、华素片、海带、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1《溴、碘的提取》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知道***溴碘的性质差异;:..了解检验溴离子、碘离子的常用方法;、碘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海水中提取溴、碘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溴碘在氧化性上的递变规律以及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之处。三、教具实验仪器(***水、溴化钾溶液、碘化钾溶液),教学用PPT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学进程【课堂导入】阅读PPT上南岐之人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学生对于这些南岐人各个得大脖子病比较好奇,向他们介绍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引起的。碘的摄取:包括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但我们每天最常见的摄取碘的方法通过加碘盐的摄取。溴的应用:溴的应用也有很多,比如红药水就是溴的有机物。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情境一、溴碘的物理性质】讲解:溴在拉丁文中有恶臭的含义,而碘在拉丁文中是紫色的含义,由此你能不能得出什么信息?回答:碘的颜色是紫色的,溴具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展示:溴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发现溴的一些物理性质: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补充:溴的物理性质还有

最近更新

西江月 遣兴原文及赏析 2页

2024年《荷花淀》优秀教案(通用12篇) 66页

2024年《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读《肖申克的救.. 53页

销售部领导述职报告 17页

2024年接地产品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 73页

2024年开关电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 57页

2024年湖北罗田县事业单位招聘53人历年高频难.. 59页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招聘4人历年.. 58页

2024年贵州榕江县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 88页

2023年贵州黔南州州直事业单位招聘74人高频考.. 119页

2024年福建龙岩事业单位招聘33人历年高频难、.. 88页

2024年科技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68名历年高频难.. 59页

2023下半年四川南充市商务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 278页

2024四川成都市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2.. 277页

2023年广西河池市审计局招聘1人高频考点题库(.. 281页

2024四川成都市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2.. 276页

2024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 7页

股份转让及激励计划及托管协议 11页

某大型公建消防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6页

防排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5页

甘肃省武威市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答案) 10页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9页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编织乐园 岭南版 2页

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磁特性与空载损耗分析 9页

eviews各模块英文翻译 3页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26页

主奴合约 3页

根系扫描仪使用介绍幻灯片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