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测试卷(含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1,17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测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1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测试卷(含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测试卷(含答案)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测试卷(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测试卷(含答案)与感时交流”综合性学****活动,以锻炼自己,提升素养,争取顺利成为文学社社员。请你积极参与!,请你一同完成整理单。(10分)⑴将【主题一】【主题二】中的诗文补充完整。(8分)⑵参照【主题一】样式,为【主题二】拟写一个主题词。(2分)诗文·主题整理单【主题一】小我之思◎别提归期/我的心事你该明白/在这巴山湿漉漉的秋雨中/我的心事/你不明白解析:这是洛夫对《夜雨寄北》中这“①▲,②▲”两句诗的再创造解构。◎“③▲,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评价:面对友人的不幸远谪,诗人唯有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主题二】▲◎“正是江南好风景,⑤▲。”(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评价: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⑥▲,⑦▲”(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评价:不以衰老自弃的诗人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在梦中实现了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可有“三军可夺帅也,⑧▲”的壮志豪情?活动二探瓷乡之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七年级学生在本学期开展了“领略青瓷之韵、探寻文化之根”研学活动,共赴瓷源文化小镇上浦,探寻越窑青瓷的前世今生,厚植爱乡情怀。影视组想就此拍摄一则“永远的越窑青瓷”主题短视频。,负责人小影请你帮忙斟酌部分字形和用词。(4分)瓷源文化小镇,zuò①▲()落于上虞区上浦镇。境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yùn②▲深厚:青瓷文化、虞舜文化、东山文化汇聚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古瓷尚青,青则清,清则廉,廉则威,威则公,公则明,明则正;熊熊炉火烧造出千峰翠色的越窑青瓷,给人们以清白廉洁的丰富想象,在历史长河中③(▲)地影响着上虞文化。⑴根据拼音,选择或写出合适的汉字。(2分)①(▲)②▲⑵根据语境,为③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成语。(③▲)(2分)“青瓷”文化,有必要了解“瓷”字的本源含义。小视同学想在该视频中加入“瓷”字的汉字解说环节。请你根据“瓷”字的字形结构图、字体演变过程示意图,帮他解释“瓷”字最初的意思。(3分)1页共9页【解说】左图表示相扣的两片瓦,表示食物。所以,“瓷”最初的意思是▲。“瓷”字字形结构“瓷”字字体演变过程为丰富视频内容,同学们研究越窑青瓷的知识,搜到两则古诗文材料,请你一起研读。材料一: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丘州上,寿州、洪州次。,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琉《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州也,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越州瓷、丘瓷皆青,,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摘自《茶经》)材料二:①茶盏【唐末五代】徐夤捩②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选自《全唐诗》)【注】①秘色:秘色瓷。、唐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②捩(liè:)扭转,这里可理解为采撷。,理解文言词义。(5分)文言词汇方法借鉴字词释义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查找字典:有的,有的人。?也许,或.①或:许。?又。殊为不然课内延伸:?代词。这样,那样。?是的,①舍然大喜:▲..对的。?应允,许诺?表示“……的样子”。①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雪语境推断: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④若:▲青则益茶成语迁移:徒劳无益..①益:▲,请你用“/”为其断句(断两处)。(2分)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茶经》盛赞越瓷茶器,请结合材料一,说明越瓷胜于邢瓷的特质。(3分)2页共9页答:▲《贡馀秘色茶盏》首联,可知“秘色瓷”之色▲,其“秘”与其作为▲的地位有关。(2分),请结合轻旋薄冰盛绿云”一联,想象描述新茶注入秘色茶盏的景象。(4分)答:▲悟名著要义◎《穿井得一人》明白:我们应具备分辨真伪的思考能力。在研读《西游记》时,名著组选择“真假美猴王”这一情节来进行研究性阅读。小虞筛选整理出以下三回内容,请你一起与研读:参结合小说中悟空形象个性方面的相关内容,谈谈如何辨别真假美猴王。(提示:可从对待师傅、手下群猴、取经态度等角度思考。)(3分)三个回目: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答:▲◎《朝花夕拾》时,发现可以通过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探索他的心路历程,于是绘制了右边的思维导图,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面任务。(6分)⑴从“选择”的角度给②处填空:②(1分)⑵仔细阅读思维导图,从“变”的角度来阐释你对鲁迅的“选择”的理解。(5分)答:▲3页共9页解成长之惑阅读开启智慧,阅读丰盈思想与情感。请与散文组的同学一起阅读、思考、分享吧。(18分)童年随之而去木心①②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③在家里,每个人的茶具饭具都是专备的,弄错了,那就不饮不食以待更正。到得山上,我还是认定了茶杯和饭碗。茶杯上画的是与我年龄相符的十二生肖之一,不喜欢。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④母亲说:“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⑤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这般颜色做将来。”⑥母亲说:“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盌①。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⑦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⑧“碗!”⑨“什么?”母亲不知所云。⑩“那饭碗,越窑盌。”11“你放在哪里?”12“枕头边!”13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14“回去可以买,同样的!”15“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16“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17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18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19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20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21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22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23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4页共9页24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25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26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手,碗脱飞掉了!27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②着,向船后渐远渐远……28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29对母亲怎说……那船夫。30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31我告诉了她。32“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33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34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手而去,脱有的甚至是碎了的。35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2006年1月第一版。有删改)【注】①盌(wǎn):碗②氽(tǔn):漂浮,一般用于方言。,按统一格式完成思维导图①②③处填空。(6分)母亲(派人)·取碗(②·▲)老法师·赠碗(①·▲)河滩·等碗(③·▲)③—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答:,发生分歧。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要读出疑问语气。母亲的意思是,与“我”商量,询问我是否想回去取碗。小文:要读出反问语气。母亲的意思,回转上山去取碗是不可能的,不要想那碗了。我同意▲的观点。理由如下:▲,请你选择其中一条,帮她释疑。(4分)批注1(第33段):“我”把越窑盌遗落在睡狮庵,山高路远,母亲还是派人去取回给我。这里碗只是漂远了一点,请船夫划船亦可轻易追回,为什么母亲不再帮我追回?批注2(结尾处):为何说“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我来解释批注▲。▲。,孝德之乡,梁祝故里,大美上虞。亲爱的同学们,“百观”公众号向全体市民征稿啦!请你积极投稿,争取录用,这样,你离校“虞悦”文学社的大门或许又近了一步!请从以下栏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写作,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40分)征稿栏目征集要求写作提示我们开始直医院里,病人骤增,面新冠病毒的袭击。请讲一讲在这场全医护人员甚至带病上岗;这个冬天不太新的战役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家里,“牧羊人”的一天;冷要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我们如何熬过艰难的“一细节描写。周”……请介绍一种上虞的老味道。东关女儿红、崧厦霉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使用恰当豆腐、梁弄大糕、长塘竹上虞老味道的方法来说明;可以运用文学手法来描笋、道墟羊肉、四季鲜述,增强说明效果。果……描绘你家周围的最美的风光。曹娥江畔、龙山之巅、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从不同角街道公园、青瓷博物馆、上虞好风景度描写景物;融情于景,适当的联想与弄堂小屋、美丽乡村……想象能让景物更有魅力。温馨提示:如果你刚到上虞,还不了解上虞,可选取你家乡的人、物、景来书写。题目:▲6页共9页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活动一品经典之味1.(10分)⑴(8分)①君问归期未有期②巴山夜雨涨秋池③我寄愁心与明月④随君直到夜郎西⑤落花时节又逢君⑥僵卧孤村不自哀⑦尚思为国戍轮台⑧匹夫不可夺志也⑵(2分)家国之思/家国之志活动二探瓷乡之源2.(4分)⑴(2分)①A②蕴⑵(2分)③A3.(3分)用来盛装食物的瓦器(器皿)。(写出装食物、器皿或瓦器两个意思即可)4.(5分)①有的人②……的样子③这样④如果⑤好处,对……有好处(利于)5.(2分)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6.(3分)越瓷像玉,质感温润;越瓷像冰,釉色晶莹剔透;越瓷色青,显茶色更美。7.(2分)捩翠融青(写青、翠亦可)贡品(贡瓷)8.(4分)【示例】当新茶注入明亮洁净如月、青翠欲滴如染的秘色茶盏,茶色与瓷色互相衬托,像明月与春水辉映,让茶色绿得清透、自然、柔润;轻轻旋转茶盏,薄冰一般的釉质晶莹剔透,让瓷色更绿更亮,热茶的水汽也像染了绿色,如轻云一般袅袅升起,真是绝美的视觉享受。这是茶与器的精彩结合,是人工与自然的共同成就。活动三悟名著要义9.(3分)可从如下角度辨别真假美猴王:7页共9页对待师傅:真悟空遭师傅拒绝后仍尊敬师傅,有情有义;假悟空却抡棒打师傅,霸道无理。(1分)对待手下:真悟空与手下猴子们融洽相处;假悟空不顾死活,还要将它们扒了皮吃。(1分)取经态度:真悟空不注重取经结果,重在磨炼自己的过程;假悟空只图取经成功后,能万代传名。(1分)10.(6分)⑴(1分)②主动选择⑵(5分)三次求学三次出走,同时也是三次成长。从为了躲避衍太太流言的中伤选择逃离家乡去南京求学,到为了医治国民***的疾病而选择去日学医,本再到弃医从文,(每次选择1分,共3分)这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为个人前途到为家国命运的选择变化。这一次次的变化,就是鲁迅不断探索与追寻,最终成长为一名有担当、有民族责任感的战士的过程。(1分)活动四解成长之惑11.(6分)①睡狮庵·遗碗②小伙子·送碗③船头(河中)·失碗12.(4分)这一部分属于插叙。介绍了这只越窑盌的来历,并通过母子对话表达了我们对这只越窑盌的珍视。为后文“我”遗忘了碗,宁可让一船人等待也一定要索取,不慎漂走后无尽惆怅的情节与心绪做铺垫。13.(4分)我同意小文的观点。理由如下:①当时“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且船上人很多,如果回去取,要一船人等“我”,明显不合适。②前文母亲说“回去可以买,同样的!”可见母亲希望重买一只,而不是取碗回来。③后文提到,“我”懊悔,觉得上山下山时间太长了。母亲显然早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不会支持回去取。④后来母亲派人去取,是因为“我”不肯听从母亲的建议,固执地不肯上船。所以母亲的做法是无奈之举,并非一开始就想回去取。(选择小文,得1分,写出以上任意理由得2分。选择小语,最多得1分)14.(4分)8页共9页【示例1】我来解释批注1母亲是一个温柔而宽容的人,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真挚的关爱。孩子因不慎遗忘了心爱的碗而愁闷,劝说亦无法让孩子释怀。母亲只好派人回山取碗。这是一个母亲对不慎犯错的孩子的理解与宽容,是一个母亲希望弥补孩子的遗憾所做的努力。母亲也是一个睿智而豁达的人,懂得抓住教育的契机。当碗第二次被孩子弄丢时,母亲淡定地让孩子吃东西喝茶,告诉孩子那个碗会被别人捞起。这是母亲想告诉孩子,喜爱的东西,不一定要长久拥有,只要美好存在着,“不碎”,那么我们就没有失去。如这个精美的越窑盌,别人捞到了,也会珍爱,我们不必遗憾。她还轻描淡写地告诉孩子,失去美好的东西“这种事以后多着呢”,这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失去是人生的常态,不可执着”的道理。【示例2】我来解释批注2那“浮氽的盌”,是一只精美的越窑碗,“我”非常喜欢,以致第一次不慎遗忘的时候,固执任性地要求母亲取回。当好不容易取的碗,又被“我”失手“飞掉”后,母亲不再帮我追回,只用轻描淡写的“这种事以后多着呢”,终结了“我”肆意而任性的童年。越窑盌,象征人生中的美好的事物,也象征了“我”肆意任性的童年。“浮氽”而去的碗,象征着人生美好事物的失去。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事物,即使我们无比珍惜,千万呵护,也终将失去。所以失去是常态,放手是智慧。当“我”懂得这个道理,就意味着成长,而成长意味着童年的逝去。如同那只越窑盌,终究失去了。作者的这句话,既是感叹,也是告诫。告诫我们:珍惜生命中的一切美好,因为美好容易失去,或注定失去;但当美好失去时,也要用平常心来对待,因为这是生命的常态,不可强求。活动五夸家乡之美(40分)评分标准略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