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2023中考历史复习读图题专项训练附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3,329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中考历史复习读图题专项训练附答案.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3.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中考历史复习读图题专项训练附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中考历史复习读图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中考历史复习读图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考历史复****读图题专项训练附答案、读下图,该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识读地图是学****历史的重要内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观察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热战冲突加剧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列一组图片说明():..、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下列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是()、下面两幅图分别是欧盟的旗帜和200欧元,从这两幅图可以总结出二战后欧洲的发展趋势是():..、下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参加选举去》。此宣传画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下图是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的宣传画《将革命斗争到底》。它的发行时间是():..、如下图为《联合国家宣言》26个原始签字国宣传画。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历史地图是学生学****历史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战役():..、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时,借助了以下三幅地图。据地图判断,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横渡长江3、“左图右史是传统的历史学****方法。当某班同学使用下列示意图时,他们要借助此图来理解的历史概念,最有可能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一带一路”.“一国两制”构想4、利用地图也是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手段。下面地图中德国疆界变化的直接依据是()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华沙条约》5、2021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举行。人民日报发表了这张两个辛丑年的对比图,瞬间刷屏社交媒体。中方在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的一句话也迅速爆红了网络:“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结合所学知识,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丧权辱国你们没资格这样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年前《辛丑条约》的签订,发生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B.《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如下图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如图《梳棉、拉棉和纺纱》是一幅关于1835年英国工厂理想化的生产场景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20世纪40年代末,大批美设备运往欧洲,这批设备都附有图所示的标签(标签中的RECOVERY意为“复兴”,SUPPLIED意为“提供”)。美实施相关行动的根本目的是()、下图为周村区某校的禁放***的宣传画,在中国古代,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③指南针的发明;④***的发明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10、下侧宣传画中的游行队伍打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还我青岛”等标语,其反映的史事是()、下图是名为“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宣传画,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一幅宣传画,上半部分描绘的是苏联人民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下半部分是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此宣传画揭示了():..1.【答案】C【解析】解决本题首先要关注题干示意图中的关键信息“地点”和“人名”;进而由地图中的地点“广州”、人名“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为切入点进行思考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由此可以判断,这一示意图应是北伐战争的形势示意图。故选C。2.【答案】B【解析】根据地图中“出程:从欧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到达非洲;中程:从非洲满载黑人奴隶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归程:从美洲满载金银和烟草返回欧洲”可知,该历史事件为三角贸易或黑奴贸易。三角贸易使大量金银和原料流入欧洲,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与原料,故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A项错误;三角贸易不涉及东西方经济的交流,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三角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议,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二战结束后,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或“西德”。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德国的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故B符合题意,排除A;美苏大国争霸是促使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但不是对题干图片的正确理解,排除C;热战冲突指的是战争,德国的分裂是冷战的产物,排除D。故选B。中的帝王、大封建主与小封建主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右侧图片反映的是查理?马特改革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基督教,排除A项;图二没有强调法兰克王国,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查理曼帝国,排除D项。故选C。二、历史图片类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法规文件”“第四部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上取得很大成就,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选项A、C、D表述都与实际不符,排除。故选B。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埃及法老的雕像属于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图一是埃及法老的雕像,A项正确;图2是佛像雕刻,不符合古代埃及文明成果含义,排除B项;图三是古代希腊的帕特农神庙,排除C项;图四是古罗马起源母狼传说,排除D项。故选A。:..【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欧盟的旗帜和200欧元反映的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水平,D项正确;欧盟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是全球化,排除A项;多极化和自由化在图示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BC项。故选D。三、宣传画类1.【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该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群众广泛参加选举,C项正确;材料是说,人民参加选举是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不是政治协商制度、男女政治平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排除ABD三项。故选C。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成立,这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因此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应是1971年,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3.【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决不单独同敌人停:..《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等多个国家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C项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D项日本投降,二战以轴心国的失败宣告结束。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4.【答案】A【解析】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疆界变化的直接依据是《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主要讨论对德的合约及战后的安排。在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条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有英法日等国瓜分,其中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A项正确;《九国公约》的签订使中国又恢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排除B项;《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排除C项;《华沙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项。故选A。5.【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是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项符合题意;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政府战败求和,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署《辛丑条约》,排除A项;《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说明了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C项;弱国无外交,“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表明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今天的中国具备强大底气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答案】C【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侧图片体现了法兰克王国的改革,图中的帝王、大封建主与小封建主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右侧图片反映的是查理?马特改革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基督教,排除A项;图二没有强调法兰克王国,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查理曼帝国,排除D项。故选C。7.【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采用现代工厂制度进行管理,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英国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A项正确;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排除B项;19世纪,英国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不是完全替代,排除C项;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很难招收到成年男工,只能雇佣妇女和贫民救济院的穷孩子,排除D项。故选A。8.【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20世纪40年代末、欧洲复兴”可知,这就是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是为了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C项正确;20世纪40年代末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胜利,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对抗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为美国商品开辟欧洲市场是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排除D项。故选C。9.【答案】B:..可见,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造纸术的发明和***的发明。故①④符合题意;印刷术的发明对***的生产不起直接促进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与***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0.【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协约国之一,也派出代表参加和会,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但是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决定在对德和约中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北平的青年学生发起“五四运动”,学生们在游行示威中打出了“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还我青岛”等标语,C正确;洋务运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洋务派官员学****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的一场近代化运动,A不符合题意;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联合各省在北京应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拒签《马关条约》、变法图强,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B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运动是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和所学知识,1953-1957年,我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B正确;土地改革时间是1950-1952年,而且体现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工业化建设并没有直接关系,A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C排除;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排除。故选B。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西方国家制定计划对苏联进行军事包围与封锁”可知苏联制定计划开展经济建设也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影响,故选C;该漫画是揭示了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客观因素,ABD无法体现这一主旨,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