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2022年邯郸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8103.pdf

格式:pdf   大小:1,432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邯郸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8103.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邯郸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8103.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年邯郸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8103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邯郸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8103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年邯郸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上层建筑是指():..11、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商品的本质因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多项选择题16、垄断阶段存在的竞争有():..、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2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23、剩佘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25、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26、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8、简述英雄史观及其产生的根源。29、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试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单项选择题、C2、C3、C4、D5、C6、D7、A8、C9、B10、D11、A12、A13、B14、D15、A二、多项选择题16、ABCD17、ABC:..ABD19、ABCD20、BC三、辨析题21、答:此观点正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平等,,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被压迫的无产者阶级有可能认清自己的地位,创立起自觉地领导群众斗争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剥削和政治统治工具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制度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22、答:该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而被确立起来,是人的存在的现实表征和确证。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①实践的动机包含着人对自然限制的突破和超越。实践观念作为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在观念层面上的有机统一,它不仅体现着来自对象世界的他律性规定,即“不能做什么”的客观限制,同时体现着来自主体自身的自律性规定,即“应当做什么”的价值取向。二者的内在契合才决定了人们的当下选择,即“必须做什么”。但是,只有主体尺度的规定才真正显示出属人的特质。实践结果中所包含的那些无法被归结和还原为客观必然性和自在世界的“剩余”规定,最终只能来自主体的价值尺度。②实践的过程及其产物使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的方式得以显现。(3)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发源地。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迀和进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就必须对主观和客观进行比较,这也就是说,作为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点。在人的主观认识范围内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标准,我们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观,用认识检验认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客观事物也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其自身加以对照。实践是精神见之于物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除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外,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它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类的存在形式。23、答:该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1)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3)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领域购买劳动力商品,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四、简答题24、答:(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物质实体。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这种能力的发挥也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人不仅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能动地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地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体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人主体、集体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客体则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的属性,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三种基本形式。实践中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工具、手段或程序和方法。实践就是以主体、客体、中介为基本骨架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动态过程。(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①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认识过程,即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②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步骤。,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③主客体之间转化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实际上,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在主体客体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主体化的运动。,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例如,主体把物质工具如电脑、汽:..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都属于客体主体化的表现。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25、答: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二是阶级根源,;三是认识根源,,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26、答: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比如,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反对垄断资本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曾开展过强大的政治攻势和斗争,迫使资产阶级作出重大让步,进行某些社会改革。(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挑战,促使资产阶级在吸取和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例如,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计划化管理;重视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经济民主等。(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改良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修补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使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7、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1)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存在着矛盾。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28、答:(1)英雄史观的含义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2)英雄史观的根源①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跃在历史前台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无视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的作用。②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广大人民群众在私有制社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受剥削、受压迫,其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社会应有的承认,而少数剥削阶级则掌握经济、政治权力,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地主宰历史。这就为英雄史观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③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需要宣扬唯心史观,抹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29、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1)科学性:..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②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①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②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引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以及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3)实践性①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它不是一种纯粹解释世界的学说,而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②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它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持与社会主义实际运动紧密结合。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4)人民性①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基础,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对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既是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人类解放的事业。()发展性①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②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五、论述题30、答: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①积极影响同此前的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不可比拟的。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在资本主义之前,生产的主要形式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而资本主义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利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从第一次技术革命到现在,又发生过多次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都是以使用价值的获取和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为主要目标的,受到剥削者自身的物质生活需求和被剥削者自身的生理条件的限制,社会生产的规模非常小,生产手段都非常简单,技术水平十分低下。资本主义是以价值作为追求目标的,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追求不受财富的使用价值形态的限制,价值形式的财富积累可以无限制地扩大。这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生存的意义,就是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因而必然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大剩余价值的生产。除去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外,还有竞争的外部压力,迫使资本家不断矿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的外部压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资本主义民主制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政治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虽然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在经济上保护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推崇自由、民主、平等,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无疑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②局限性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2)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阻碍者,资本主义在造就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也产生了推动和运用这一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