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格式:pdf   大小:1,94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9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20小题,)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下列措施能反映秦始皇“长远的眼光设计”的有()①统一文字②建造阿房宫③统一度量衡④建立郡县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这一政治理念使北宋出现(),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丞相、雍正帝设军机处等材料。由此可知,他们正在研究的主题是:明清(),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不想新其心”。这里的“旧物”和“其心”分别是指(),每隔60年轮回一次。回首120年前,当时清政府在鲜血和屈辱中签订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页,共16页:..,文字是记忆的存储。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下列选项对研究“淮海战役”最具价值的是()《淮海战役》“一五”计划期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此表反映“一五”计划的完成()原油(万生铁(万项目原煤(万吨)钢(万吨)布(亿米)纱(万吨)吨)吨)**********.%235%296%208%32%29%,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他的发言稿中,最有可能出现()A.“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C.“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D.“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印度良心”的明星阿米尔汗,姓氏为阿什拉夫,是可汗、君主的意思。从姓氏推断,他的家族在古代印度应属于()页,共16页:..(),简称高铁。盐通高铁于2020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最早使用的动力是(),在新旧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尚未到达新日本”,是因为当时日本(),而更为致命的是它的结束,因为它为下一场战争孕育了萌芽。“为下一场战争孕育了萌芽”是因为()***.“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材料意在说明()A.“苏联制度”,其中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是(),共16页:..:“欧洲自由国家认识到,倘要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护性措施。”该计划是()“北约”,,,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此外,人类还面临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严峻挑战,因此不同国家应该()①加强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④大力发展经济,加强贸易保护主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小题,),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三:自顺治时期,清朝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中国历史十五讲》页,共16页:..据材料一,为了加强对①地区的管理,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在这条商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开通的历史作用。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宋代设置了什么机构加以管理?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外采取的主要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从汉朝至清朝对外交往呈现的主要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单位:%):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实施,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最大难题,即吃饭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为非粮种植业腾出了空间,从而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萧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材料三: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邓小平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并对其作简要评价。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什么根本问题?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新道路?页,共16页:..综合上述材料,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材料三: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材料一中“全新的政体”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基本特征。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的?为此,宪法依据什么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方法及采取该方法的“思想基础”。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欧美国家民主政体确立的认识。页,共16页:..页,共16页:..答案和解析【答案】C【知识点】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解析】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经济上变革导致社会关系的变化,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出现。故C符合题意;统治者的变法和改革也是经济变化体现,排除A;分封制广泛推行是西周时期,排除B;百家争鸣的出现也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在思想上体现,排除D。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引起的社会变革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相关史实。2.【答案】B【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长远眼光设计”;郡县制的建立影响到现在,故B正确;修造阿房宫不具有“长远眼光设计”,②错误,故排除ACD项。故选:B。本题考查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答案】D【知识点】宋朝重文轻武政策【解析】宋太祖的话明显的表达了他选派“儒臣干事者”到地方管理行政事务。宋太祖的话中显露出“武臣”危害之大,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一政治理念使北宋出现文臣统兵的格局,故D符合题意;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出现了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的局面,排除ABC。故选:D。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页,共16页:..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答案】A【知识点】明朝的统治、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解析】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这一举措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涉及的是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措施,不是经济和文化措施,排除B和D项;特务统治的出现是明朝时期,排除D。故选:A。本题以明太祖废除丞相、雍正设立军机处为依托,考查清朝君主集权强化。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5.【答案】D【知识点】洋务运动【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一场学****西方的技术和器物的自救运动,洋务派李鸿章等想通过学****西方的练兵方法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维护封建制度,故“握旧物”的“旧物”指封建纲常。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学****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清政府的统治,不想改变社会制度,故“新其心”的“其心”指的是原有的社会制度。故D符合题意;“旧物”指封建纲常,排除AC;“其心”指的是原有的社会制度,排除B。故选:D。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6.【答案】D【知识点】《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影响【解析】今年是2021年,120年前是1901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故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排除A;《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排除B;《马关条约》是1895年签订,排除C。故选:D。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页,共16页:..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答案】A【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解析】根据图片文字可知其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故选:A。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九一八事变的借口、蒋介石的态度与影响、局部抗战开始。8.【答案】B【知识点】三大战役【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遗迹和当时的照片能反映淮海战役的真实情景,是研究淮海战役最具价值的,故B正确;参加淮海战役老兵写的回忆录、历史论著中对淮海战役的描述带有主观观点,不能真实反映淮海战役,故排除AC项;电视剧有艺术加工,不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故排除D项。故选:B。本题考查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我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研究“淮海战役”最具价值的资料,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9.【答案】A【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分析“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的数据可以看出,1952到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很快,特别是重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迅速,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A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完成没有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除B;“一五”计划的完成没有使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C;国民经济得到了根本好转与页,共16页:..“一五”计划的完成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答案】C【知识点】周恩来和日内瓦会议【解析】“求同存异”的含义是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求同存异”是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国家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但参加会议的共同目的是团结起来发展经济。故C符合题意;“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一国两制”的含义,排除A;“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属于杜鲁门主义的内容,排除C;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交换意见,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排除D。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11.【答案】D【知识点】海峡两岸的交往【解析】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故D符合题意;互补互利原则不是一个中国原则,排除A;一国两制是统一祖国方针,排除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属于外交方针,排除C。故选:D。本题以“九二共识”为切入点,考查海峡两岸的关系。识记一个中国原则。注意识记“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及其作用。12.【答案】B【知识点】森严的种姓制度页,共16页:..【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依据题干的“可汗、君主”可以判断属于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故符合题意;婆罗门、吠舍、首陀罗与题干的“可汗、君主”不符,排除ACD。故选:B。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与分工。13.【答案】A【知识点】文艺复兴运动【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极负盛名。这两幅油画共同反映的社会思潮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故A符合题意;禁欲主义、信仰自由与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不符,排除BC;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排除D。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14.【答案】D【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车是最早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蒸汽机车使用的动力是蒸汽机,故D符合题意;珍妮机是纺纱机,排除A;内燃机的出现时间晚于蒸汽机,排除B;电动机的出现时间晚于蒸汽机,排除C。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最早使用的动力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最页,共16页:..早使用的动力的相关史实。【答案】C【知识点】明治维新的内容【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虽然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入到本主义社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如武士道、天皇制、中央集权制度、军国主义思想等,因此日本“尚未到达新日本”,故选C;明治维新把西方近代文明和日本传统文明相结合,不是全盘西化,排除A;中央集权制度仅是封建残余中的一个具体表现,B错误;明治维新标志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封建专制统治已经被资本主义所取代,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知道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6.【答案】C【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增加了新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故选C;A是一战爆发的背景,排除;B是在一战结束前,排除;一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但是一战结束不是为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孕育了萌芽”,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17.【答案】D【知识点】苏联模式的特点及其评价【解析】1936年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苏联模式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这种模式使苏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材料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产生的积极影响,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排除A;材料中苏联体制是斯大林模式,排除B和C。页,共16页:..故选:。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知识点。题干关键信息“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斯大林模式建立与影响的相关知识。18.【答案】C【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故C符合题意;日军偷袭珍珠港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A;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排除B;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排除D。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题干关键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影响。19.【答案】C【知识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在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要把西欧纳入“共同防御”的体系,可见美国在制定马歇尔计划时,就考虑到政治上和军事上联合西欧的措施,不允许西欧在脱离军事的情况下单独发展。因此,1949年,以美国为首成立了北约。故C符合题意;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排除A;实施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经济上的表现,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成立欧共体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一步,排除D。故选:C。本题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注意对材料的分析,掌握冷战的具体表现。20.【答案】A【知识点】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环境污染、网络安全问题、恐怖主义等严峻挑战,因此不同国家应该加强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反页,共16页:..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故①②③符合题意,符合题意;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BCD。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21.【答案】【小题1】西域都护;商品:丝绸、瓷器等(任意1个即可)。作用:对于沟通中国同其他地区的贸易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小题2】原因:唐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任意2点)。机构:市舶司。【小题3】政策:闭关锁国(限制贸易)影响:清廷固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小题4】趋势:由开放走向封闭(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宋代经济的发展、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市舶司的设置、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响、我国从汉朝至清朝对外交往呈现的主要趋势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市舶司的设置、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响、我国从汉朝至清朝对外交往呈现的主要趋势等知识。22.【答案】【小题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小题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的提高。(家庭页,共16页:..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实现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小题3】根本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小题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三大改造【解析】本题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为主线,考查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等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等知识。23.【答案】【小题1】政体:君主立宪制;基本特征:国王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小题2】如何协调:让不同利益集团谈判达成妥协;实现利益均沾和共享。设计原则: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小题3】方法:激进的方法(极端手段、暴力方法、革命方法)。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小题4】认识:适当的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政治制度的确立应与各国的传统(国情)相结合,兼顾各方利益等。(言之有理可即可)【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1787年宪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权利法案》【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美国、法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新资本主义制度。掌握英国、美国、法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和影响。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