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12分析化学第十二章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方法.pdf

格式:pdf   大小:1,0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2分析化学第十二章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方法.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0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2分析化学第十二章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方法.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12分析化学第十二章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方法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12分析化学第十二章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学时)在络合滴定一章中讨论过用掩蔽方法消除干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单用掩蔽的方法有时难以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此时,需要选用适当的分离方法使待测组分与干扰组分分离;对于微量或痕量组分的测定,常需要富集后才能测定。对于常量组分的分离和痕量组分的富集,总的要求是分离、富集要完全,即待测组分回收率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对于含量大于1%的常量组分,回收率应接近100%;对于痕量组分,回收率可在90~110%之间,在有的情况下,例如待测组分的含量太低时,回收率在80~120%之间亦属符合要求。§12-1沉淀分离法沉淀分离法是利用反应使待测组分与干扰离子分离的方法。常用的沉淀分离方法有:1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使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Fe(OH)等]或含水氧化物(如SiO·HO等)。常用的沉淀剂有322NaOH、氨水、ZnO等。⑴NaOH溶液:通常用它可控制pH值≥12,常用于***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分离。⑵氨和***化铵缓冲溶液:它可将pH值控制在9左右,常用来沉淀不与NH形成络离子的许3多种金属离子,亦可使许多***金属离子沉淀成氢氧化物沉淀。⑶利用难溶化合物的悬浮液来控制pH值:例如ZnO悬浮液就是较常用的一种,ZnO在水中具有下列平衡:ZnO+HOZn(OH)Zn2++2OH-22K[Zn2+][OH]2=Ksp[OH]=sp--[2]当加ZnO悬浮液于酸性溶液中,ZnO溶解而使[OH-]达一定值时,?10?17值。例如[Zn2+]=·L-1时,[OH-]==×10-[Zn2+]改变时,pH值的改变极其缓慢。一般讲,利用ZnO悬浮液,~。其他如CaCO、MgO等的悬浮液都可用以控制一定的pH值。3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的选择性较差。形成的沉淀多为是非晶形沉淀,共沉淀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改善沉淀性能,减少共沉淀现象,沉淀作用应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使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含水分较少,结构较紧密,体积较小,吸附杂质的机会减小。沉淀完毕后加入适量热水稀释,使吸附的杂质离开沉淀表面转入溶液,从而获得较纯的沉淀。如果让沉淀作用在尽量浓的溶液中进行,并:..“小体积沉淀法”,可使吸附其他组分的机会进一步减小,沉淀较为纯净。硫化物沉淀分离法能形成硫化物沉淀的金属离子约有40余种,由于它们的溶解度相差悬殊,因而可以通过控制溶液中[S2-]的办法使硫化物沉淀分离。和氢氧化物沉淀法相似,硫化物沉淀法的选择性较差,硫化物系非晶形沉淀,吸附现象严重。如果改用硫代乙酰***为沉淀剂,利用硫代乙酰***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水解产生H+在或S2-进行均相沉淀,可使沉淀性能和分离效果有所改善。。它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较高,生成的沉淀性能好,显示了有机沉淀剂的优越性,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有机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沉淀主要有:⑴形成螯合物(即内给盐)沉淀:这类内络盐不带电荷,含有较多的憎水性基因,因而难溶于水。这类有机沉淀剂所形成螯合物的溶解度大小及其选择性,都与沉淀剂本身的结构有关。⑵形成缔合物沉淀:所用的有机沉淀剂在水溶液中离解成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大体积离子。沉淀剂的离子,与带不同电荷的金属离子或金属络离子缔合,成为不带电荷的难溶于水的中性分子而沉淀。例如***化四苯***、四苯硼钠等,⑶形成三元络合物沉淀被沉淀的组分与两种不同的配位体形成三元混配络合物和三元离子缔合物。形成三元络合物的沉淀反应不仅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而且生成的沉淀组成稳定、摩尔质量大,作为重量分析的称量形式也较合适,因而近年来三元络合物的应用发展较快。三元络合物不仅应用于沉淀分离中,也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其他方面,如分光光度法等。、混晶或固溶体的形成、吸留或包藏等原因引起的。在重量分析中,由于共沉淀现象的发生,使所得沉淀混有杂质,因而要设法消除共沉淀现象。但是,在分离方法中,却可以利用共沉淀现象分离和富集痕量组分。⑴利用吸附作用进行共沉淀分离例如微量的稀土离子,用草酸难于使它沉淀完全。若预先加入Ca2+,再用草酸作沉淀剂,则利用生成的CaCO作载体,可将稀土离子的草酸盐吸附而共同沉24淀下来。又如铜中的微量铝,氨水不能使铝沉淀分离。若加入适量的Fe3+离子,则在加入氨水后,利用生成的Fe(OH)作载体,可使微量的Al(OH)共沉淀而分离。33⑵利用生成混晶进行共沉淀分离两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时如果它们的晶格相同,就可能生成混晶而共同析出。例如痕量RaSO可用BaSO作载体,生成BaSO和BaSO的混晶共沉地得以4444:..Cd2+,可用SrCO作载体,生成SrCO3和CdCO3混晶沉淀而富集。这3种共沉淀分离的选择性较好。⑶利用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分离有机共沉淀剂的作用机理和无机共沉淀剂不同,一般认为有机共沉淀剂的共沉淀富集作用是由于形成固溶体。常用共沉淀剂有***紫、结晶紫、次***蓝、酚酞等。由于有机共沉淀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它的离子半径,在其表面电荷较小,吸附杂质的能力较弱,因而选择性较好。由于它是大分子物质,分子体积大,形成沉淀的体积亦较大,这对于痕量组分的富集很有利。另外,存在于沉淀的有机共沉淀剂,在沉淀后可藉灼烧除去,不会影响后续分析。§12-2溶剂萃取分离法1分配系数,分配比和萃取效率,分离因数⑴分配系数溶剂萃取是基于各种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分配系数大小不等这一客观规律。当溶质A同时接触两种互不混溶的溶剂时,如果一种是水,一种是有机溶剂,A就分配在这两种溶剂中。A水A有当分配过程达到平衡时:[A]/[A]=K有水D这个分配平衡中的平衡常数称分配系数。⑵分配比由于溶质A在一相或两相中,常会离解、聚合或与其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情况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分配系数来说明整个萃取过程的平衡问题。同时,分析工作者主要关心的是存在于两相中溶质的总量。故引入分配比D这一参数。分配比D是存在于两相中的溶质的总浓度之比,即:D=C/C有水C代表溶质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浓度。只有在最简单的萃取体系中,溶质在两相中的存在形式又完全相同时,D=KD;在实际情况中D≠KD。⑶萃取效率当溶质A的水溶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时,如已知水溶液的体积为V,有机溶剂的体水积为V,则萃取效率E(以百分率表示)应该等于:有E%=(A在有机相水的总量/A在两相中的总量)×100%=CV/(CV+CV)×100%=D/[D+(V/V)]×100%有有水水有有水有萃取效率由分配比D和体积比V/V决定。D愈大,萃取效率愈高。如果D固定,减小V/V水有水:..,即增加有机溶剂的用量,也可提高萃取效率,但后者的效果不太显著。且增加有机溶剂用量,将使萃取后溶质在有机相中浓度降低,不利于进一步分离和测定。因此,对于分配比较小的溶质,一般采取分几次加入溶剂,连续几次萃取的办法,以提高萃取效率(即少量多次的原则)。(见p431推导)⑷分离因数共存组分间的分离效果一般用分离因数β来表示。β是两种不同组分分配比的比值。分离因数β=D/D。AB若β>>1或β<<1,D和D相差很大,分离因数很大,两种物质可以定量分离;AB若β≈1,D和D相差不多,两种物质就难以完全分离。AB2萃取体系的分类和萃取条件的选择无机物只有少数如HgI、HgCl等可直接用有机溶剂萃取。为使无机离子的萃取过程能顺利地22进行,必须在水中加入某种试剂,使被萃取物质与试剂结合成不带电荷的、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分子。这种试剂称萃取剂。根据被萃取组分与萃取剂所形成的可被萃取分子性质的不同,可把萃取体系分类如下。⑴形成内络盐的萃取体系这种萃取体系在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所用萃取剂一般是有机弱酸,也是螯合剂。例如8-羟基喹啉,,与Pd2+、Tl3+、Fe3+、Ga3+、In3+等离子生成的螯合物难溶于水,可用有机溶剂***仿萃取。[HR]n这类萃取剂如以HR表示,根据其与金属离子螯合和萃取过程可导出:D=有萃[H]n水萃取剂HR愈易离解,它与金属离子所形成的螯合物MeR愈稳定;螯合物的分配系数愈大,n而萃取剂的分配系数愈小,则萃取愈容易进行,萃取效率愈高。对于不同的金属离子由于所生成螯合物合物的稳定性不同,螯合物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因而选择和控制适当的萃取条件,包括萃取剂种类、溶剂种类、溶液酸度等,就可使不同的金属离子得以萃取分离。适当降低溶液酸度可以显著提高萃取效率。增加萃取剂用量虽然也可提高萃取效率,但不是可取的方法,因为一般萃取剂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有限,且萃取剂一般价格较高。而改变溶液酸度是比较简便有效的方法。⑵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萃取体系属于这一类的是带不同电荷的离子,互相缔合成疏水性的中性分子,而被有机溶剂所萃取。例如用***从HCl溶液中萃取Fe3+时,Fe3+与Cl-络合成络阴离子FeCl-。而溶剂***可与溶4液中的H+结合成阳离子与FeCl-络阴离予缔合成中性分子盐,可被有机溶剂***所萃取。4:..形成三元络合物的萃取体系三元络合物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近年来发展较快。如为了萃取Ag+,可使Ag+与邻二氮杂菲络合成络阳离子,并与溴邻***红的阴离子缔合成三元络合物。在pH7的缓冲溶液中,可被硝基苯萃取,然后在溶剂相中用光度法进行测定。三元络合物萃取体系对于稀有元素、分散元素的分离和富集很起作用。,通常溶解于水而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中;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则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如苯、四***化碳、环己烷等,因此根据相似相溶原则,选用适当溶剂和条件,常可从混合物中选择性萃取某些组分,从而达到分离目的。§12-3层析分离法层析分离法的最大特点是分离效率高,它能把各种性质表类似的组分彼此分离,而后分别加以测定,是一类重要而常用的分离手段。1纸层析纸层析(纸上层析)是在滤纸上进行的色层分析法。滤纸被看作是一种惰性载体,滤纸纤维素中吸附着的水分或其他溶剂,在层析过程中不流动,是固定相;在层析过程中沿着滤纸流动的溶剂或混合溶剂是流动相,又称展开剂。试液点在滤纸上,在层析过程中,试液中的各种组分,利用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度的不同,即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以分离。纸层析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应用广泛。例如,为了定性检出氨基蒽醌试样中的各种异构体,用玻璃毛细管吸取试液,把它点在已经处理过的滤纸条的下端离边缘一定距离处,然后把滤纸条悬挂在玻璃制圆筒形的层析缸中,下端浸入由吡啶和水(1:1)配成的混合溶剂,即展开剂中,如图12-1所示。由于毛细管作用,展开剂将沿着滤纸条上升,当它经过点着的试液时,试液中的各组分将溶解在展开剂中,随着展开剂沿着滤纸条上升。当它们上升而遇到附着于滤纸条中的固定相时,又可以溶解在固定相中而停留下来。继续上升的流动相又可以把它们溶解并带着它们继续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又可以再次溶解在固定相中而停留下来。即在层析过程中,试样中的各种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之间不断地进行分配。显然,在流动相中溶解度较小,在固定相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将沿着滤纸条向上移动较短的距离,停留在纸条的较下端。反之,在流动相中溶解度较大,在固定相中溶解度较小的物质,将沿着滤纸条向上移动较长距离,而停留在滤纸条的较上端。试样中的各组分,由于它们在两相间不断进行分配的结果将发生层析现象而彼此分离。层析经过一定时间后,流动相前缘已接近滤纸条上端时,可以停:..12-2所示。各个色斑在薄层中的位置一般用相对比移值R来表示,即fR=斑点中心移动的距离/溶剂前沿移动的距离fR值与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系数有关。在一定层析条件下,R值是一定的。根据ffR值可以进行定性鉴定。但由于层析条件对R值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必须严ff格控制层析条件。文献上查得的R值只能供参考,进行定性鉴定时常需用已知试剂作对照试验。f对于纸层析,在大多情况下滤纸不必预先处理,滤纸纤维素中吸附的水分就是固定相,用含水的有机溶剂作为展开剂,试样中各种组分在纤维素中的吸附水和有机溶剂之间进行分配,以达到分离目的。有色物质的层析分离,层析后各个斑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如果层析分离的是无色物质,则在层析分离后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滤纸,使各斑点显现出来。由于很多有机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常显现其特有的荧光,因此可在紫外光下观察,用铅笔圈出荧光斑点。或用化学显色法以氨熏、用碘蒸气熏,也常喷以适当的显色剂溶液,使之与各组分反应而显色。薄层层析法薄层层析是在纸层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纸层析比较,它具有速度快、分离清晰、灵敏度高、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显色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它发展极为迅速,在制药、农药、染料等工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组分在薄层中移动的距离,也用R值来表示,在相同条件下,某一组分的R值是一定的,ff因此根据R可以进行定性鉴定。由于影响R值的因素也很多,因此文献中的R值只能供参考。要fff进行定性分析,必须用已知试剂作对照试验。在薄层层析中,为了获得良好的分离,必须选择适当的吸附剂和展开剂。吸附剂都做成细粉状,一般以150~250目较为合适。其吸附能力的强弱,往往和所含的水分有关。含水较多,吸附能力就大为减弱,因此需把吸附剂在一定温度下烘焙以驱除水分,进行“活化”,在薄层层析中用得最广泛的吸附剂是氧化铝和硅胶。氧化铝是一种吸附能力、分离能力较强的吸附剂。层析用的氧化铝,按生产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中性、碱性和酸性三种。其中中性氧化铝应用较广。硅胶是一种微带酸性的吸附剂,常用于分离中性和酸性物质。薄层层析按其分离机理主要可分为两种,即吸附层析和分配层析,两种不同的层析所用的展开剂也不相同。:..性展开剂来处理弱极性化合物,如1-氨基蒽醌。分配层析一般是用极性展开剂处理极性化合物,例如蒽醌磺酸薄层层析中的展开剂,是用极性溶剂正丁醇、氨水、水按21:1配成的。分配层析是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度的不同,在两相间不断进行分配而达到分离目的。展开剂是流动相,吸附在吸附剂中的少量水分是固定相。吸附层析展开速度较快,约需10~30min:分配层析往往需1~2h。吸附层析受温度影响较小,分配层析受温度影响较大。薄层层析展开操作一般采用上升法。对于组成复杂而难于分离的试样,如一次层析不能使各组分完全分离,可用双向层析法。为此,点试样于薄层的一角,用一种展开剂层析展开,层析完毕待溶剂挥发后,再用另一种展开剂,朝着与原来垂直的方向进行第二次层析。如果前后两种展开剂选择适当,可以使各种组分完全分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离,用双向层析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有色物质经层析展开后呈明显色斑,很易观察。对于无色物质,和纸层析一样,展开后可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显色。在薄层层析中还可以喷洒强氧化剂(如浓***、浓硫酸等),再将薄层加热,使之碳化呈现色斑。显然,这种显色法在纸层析中是无法应用的。如果要准确测定试样中某种组分的含量,则在展开后将该组分的斑点连同吸附剂一齐刮下或取下,然后将该组分从吸附剂上洗脱下来,收集洗脱液,进行定量测定。这样的定量测定虽然比较费事,所需点样量也较多,但准确度较高,而且不需要复杂的仪器。采用薄层色谱扫描仪,可在层析板上直接扫描各个斑点,得出积分值,自动记录下来,进行定量测定。这种方法速度快,准确度也不差,只是仪器较为复杂,对薄层板要求也较高。层析分离法在染料、制药、抗菌素、农药等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发展极为快速,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产品质量检验、反应终点控制、生产工艺选择、未知试样剖析等各方面。此外,它在研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天然化合物的组成,以及药物分析、香精分析、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析等方面应用也很广泛。§12-4离子交换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发生交换反应来进行分离的方法。这种分离方法不仅可用来分离带不同电荷的离子,也可用以分离带相同电荷的离子,以及富集微量或痕量组分和制备纯物质。:..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网状结构的骨架部分一般很稳定,对于酸、碱、一般的有机溶剂和较弱的氧化剂都不起作用,也不溶于溶剂中。在网状结构的骨架上有许多可以被交换的活性基团,根据这些活性基团的不同,一般把离子交换树脂分成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⑴阳离子交换树脂这是含有酸性基团的树脂,酸性基团上的H+可以和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作用,如磺酸基-SOH,羧基-COOH和酚基-OH等就是这种酸性基团。3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都可应用;交换反应速度快,与简单的、复杂的、无机的和有机的阳离子都可以交换,因而在分析化学上应用较多。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受外界酸度的影响较大,羧基在pH>4、酚基在pH>,因此应用受到一定影响;但选择性较好,可用来分离不同强度的有机碱。上述各种树谓中酸性基团上的H+可以离解出来,并能与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因此又称为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与溶液中其他阳离子如Na+发生的交换反应,可简单地表示如下:R-SOH+Na+R-SONa+H+33溶液中的Na+进入树脂网状结构中,H+则交换进入溶液,树脂就转变为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由于交换过程是可逆过程,如果以适当浓度的酸溶液处理已经交换的树脂,反应将向反方向进行,树脂又恢复原状,这-过程称为再生或洗脱过程。再生后的树脂经过洗涤又可以再次使用。⑵阴离子交换树脂这是含有碱性基团的树脂,含有伯氨基-NH、仲***基-NH(CH)、叔***基-23N(CH)的树脂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树脂水合后即分别成为R-NH+OH-,R-NH(CH)+OH-3233和R-NH(CH)+OH-。水合后含有季铵基R-N(CH)+OH-的树脂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这些树3233脂中的OH-能与其他阴离子,例如Cl-发生交换。上述各种阴离子交换树脂为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经交换后则转变为为Cl-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后的树脂经适当浓度的碱溶液处理后,可以再生。各种阴离子交换树脂中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较广,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都能应用,对于强酸根和弱酸根离子都能交换。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碱性溶液中就失去交换能力,应用较少。:..在离子交换树脂中引人某些能与金属离子螯合的活性基团,就成为螯合树脂例如含有氨基二乙酸基团的树阴,由该基因与金属离子的反应特性,可估计这种树脂对Cu2+、Co2+、Ni2+有很好的选择性。因此从有机试剂结构理论出发,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地合成一些新的螯合树脂,以有效地解决某些性质相似的离子的分离与富集问题。,根据分离任务选用适当的树脂。市售树脂往往颗粒大小不均匀或粒度不合要求,而且含有杂质,需经处理。处理步骤包括晾干、研磨、过筛,筛取所需粒度范围的树脂再用4~6mol·L-1HCl溶液浸泡一二天以除去杂质,并使树脂溶胀,然后洗涤至中性,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备用。此时阳离子交换树脂已处理成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已处理成CI-型。离子交换分离一般在交换柱中进行。经过处理的树脂在玻管中充满水的情况下装入管中做成交换柱装置。使用时要注意勿使树脂层干涸而混入空气泡。交换柱准备好后,将欲交换的试液倾入交换柱中,试液流经树脂层时,从上到下一层层地发生交换过程。如果柱中装的是阳离子交换分离法分离不同电荷的离子是十分方便的。⑴去离子水的制备水中常含一些溶解的盐类,如果让自来水先通过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以交换除去各种阳离子:然后再通过OH-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以交换除去阴离子,则可以方便地得到不含溶解盐类的去离子水,它可代替蒸馏水使用。交换柱经再生后可以再用。⑵干扰组分的分离例如硼镁矿的主要成分是硼酸镁,也含有硅酸盐,为了测定硼镁矿中的硼。可把试样熔融分解后溶于稀酸中。然后让试液通过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以交换除去阳离子,硼则以HBO形式进入流出液中,这样就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硼含量。33⑶痕量组分的富集当试样中不含有大量的其他电解质时,用离子交换法富集痕量组分是比较方便的。例如天然水中K+、Na+、Ca2+、Mg2+、Cl-等组分的测定,可取数升水样,使之流过H-型阳离子交换柱和OH-型阴离子交换柱,以使各种组分分别交换于柱上。然后用数十毫升到100mL稀盐酸洗脱阳离子,另用数十毫升到100mL的稀氨液洗脱阴离子。于流出液中就可比较方便地分别测定各种组分。,这是基于各种离子在树脂上的交换能力不同。离子在树脂上的交换能力的大小称为离子交换亲和力。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碱金属高子、碱土金属离子和稀土金属离子的交换亲和力大小的:..(见p450):不同价数的离子,其交换亲和力,随着原子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Na+<Ca2+<Al3+<Th4+由于带相同电荷离子的交换亲和力存在着差异,因而可以进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例如为了分离Li+、Na+、K+,可让这三种离子的中性溶液通过细长的填充有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这三种离子都留在交换柱的上端。·L-1HCl溶液洗脱。它们都将被洗下,随着洗脱液流动时,在下面的树脂层又交换上去,接着又被洗脱。如此沿着交换柱,不断地发生交换、洗脱、又交换、又洗脱的过程。于是交换亲和力最弱的Li+将首先被洗下,接着是Na+,最后是K+。如果洗脱液分段收集,则可把Li+、Na+、K+分离,而后可以分别测定。由于离子间交换亲和力的差异往往较小,单独依靠交换亲和力的差异来分离离子比较困难。如果采用某种络合剂溶液作洗脱液,则结合洗脱液的络合作用可使分离作用进行得较好。近年来有机化合物的离子交换层析分离也获得迅速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药物分析和生物化学分析方面应用更多。如对氨基酸的分离,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取得较大的成果。离子交换树脂不能耐高温,不能耐辐射。为了适应原子能工业的需要,人们研究生产了能耐高温、耐辐射的无机离子交换剂,如磷酸锆、钨酸锆等。P451,思考题:第1~3、5、7、9题P451****题:第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