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铸造2-4重点.pdf

格式:pdf   大小:80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铸造2-4重点.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8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铸造2-4重点.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铸造2-4重点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铸造2-4重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合金的流动性;2)浇注条件;3)铸型条件。。答:(1)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凝固开始温度(液相线温度)的收缩,即金属在液态时由于温度降低而发生的体积收缩。(2)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温度冷却到凝固终止温度(固相线温度)的收缩,即熔融金属在凝固阶段的体积收缩。(3)固态收缩从凝固终止温度冷却到室温的收缩,即金属在固态由于室温降低而发生的体积收缩。。答:(1)灰铸铁铸造性能优良,便于制出薄而复杂的铸件。(2)球墨铸铁铁水的化学成分要求严格。为了防止浇注温度过低,出炉的铁水温度必须高达1400℃以上;需要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3)可锻铸铁凝固收缩大,熔点比灰铸铁高,结晶温度范围较宽,故其流动性差,所以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缩孔、缩松和裂纹等缺陷。因此在工艺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冒口和冷铁的位置,以增强补缩能力。(4)蠕墨铸铁蠕墨铸铁件的生产过程与球墨铸铁件相似,主要包括熔炼铁水、蠕化孕育处理和浇注等。但一般不进行热处理,而以铸态使用。为此,?答:浇注位置是指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空间位置。浇注位置选择得正确与否对质量影响很大。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2)铸件宽大平面应朝下,这是因为在浇注过程中,熔融金属对型腔上表面的强烈辐射,容易使上表面型砂急剧地膨胀而拱起或开裂,在铸件表面造成夹砂结疤缺陷。(3)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应置于铸型下部或垂直、倾斜位置。(4)形成缩孔的铸件,应将截面较厚的部分置于上部或侧面,便于安放冒口,使铸件自下而上(朝冒口方向)定向凝固。(5)应尽量减小型芯的数量,且便于安放、固定和排气。。答:离心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在离心力作用下凝固成形的铸造方法。离心铸造适合生产中空的回转体铸件,并可省去型芯。根据铸型旋转轴空间位置不同,离心铸造机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大类。?答:(1)铸件的最小壁厚:铸件的最小壁厚主要取决于合金的种类、铸件的大小及形状等因素。(2)铸件的临界壁厚:在砂型铸造条件下,各种铸造合金的临界壁厚约等于其最小壁厚的三倍。(3)铸件壁厚应均匀、避免厚大截面,当铸件各部分的壁厚难以做到均匀一致,甚至存在有很大差别时,为减小应力集中采用逐步过渡的方法,防止壁厚突变。本章重点:铸件的凝固方式、充型能力、收缩规律、缩孔与缩松、铸造应力、变形与裂纹。砂型铸造的特点及应用。铸造的结构设计。本章难点:缩孔与缩松的形成及防止。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铸件的结构设计何谓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答:由于原子排列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其实质是晶体内部产生滑移的结果。?怎样消除金属的加工硬化?答:金属发生冷塑性变形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进行再结晶退火来消除金属的加工硬化。?铅(熔点为327℃)、铁(熔点为1538℃)在20℃时的变形是哪种变形?答: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变形称为冷变形,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变形称为热变形。铅:再==(327+273)=240KT=20+273=293>T再所以铅在20℃时的变形为热变形。铁:T再==?(1538+273)==20+273=293<T再所以铁在20℃时的变形为冷变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选择零件坯料时,应怎样考虑纤维组织的形成和分布?答:铸锭中的塑性夹杂物(MnS、FeS等)多半分布在晶界上,在压力加工中随晶粒的变形而被拉长,而脆性夹杂物(FeO、SiO2等)被打碎呈链状分布在金属的基体内,再结晶后变形的晶粒呈细粒状,而夹杂物却依然呈条状或链状被保留下来,形成了纤维组织。使金属在性能上具有方向性。如纵向(平行于纤维方向)上的塑性和韧性好,横向(垂直于纤维方向)上的塑性和韧性差。使零件工作时的最大正应力与纤维方向重合,最大切应力与纤维方向垂直,并使纤维沿零件轮廓分布而不被切断。?答:金属的锻造性取决于金属的本质和压力加工条件。金属的本质包括:化学成分的影响、组织结构的影响。压力加工条件包括:变形温度的影响、变形速度的影响、应力状态的影响。?答:1)尽量避免锥体和斜面结构;2)避免曲面相交的空间曲线;3)避免加强筋、凸台、工字形截面或空间曲线形表面;4)合理采用组合结构。,预锻模膛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终锻模膛四周要开飞边槽?答:其作用是使坯料的形状和尺寸接近锻件,以保证终锻时金属容易充满终锻模膛,获得成形良好、无折叠、裂纹或其他缺陷的锻件,并减少终锻模膛的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锻造时部分金属先压入飞边槽内形成毛边,毛边很薄,最先冷却,可以阻碍金属从模膛内流出,以促使金属充满模膛,同时容纳多余的金属。:..少;③为了便于锻模的机械加工和锻件的切边,同时也为了节约金属材料,盘类锻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直径时,应取径向分模;④为使锻模结构尽量简单和便于发现上下模在模锻过程中的错移,应尽可能采用直线分模,并使上下两模沿分模面的模膛轮廓一致;⑤考虑到锻件工作时的受力情况,应使纤维组织与最大切应力方向垂直;⑥锻件较复杂的部分应尽可能安排在上模。?答:模锻斜度便于锻件从模膛中取出。锻件的外圆角半径对应模具型槽的内圆角,有助于金属流动而充满模膛,还可避免了锻模在凹入的尖角处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裂纹;锻件的内圆角半径对应模具型槽上的外圆角,可以缓和金属充型时的剧烈流动,减缓锻模外角处的磨损,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防止因剧烈变形造成金属纤维组织被割断,?答:曲柄压力机上模锻具有下列主要特点:1)滑块的行程固定,坯料变形在一次行程内完成,加之机架刚性大,导轨与滑块的间隙小,装配精度高,上下模能够准确的合在一起,不产生错动,故锻件的尺寸精度高。2)滑块运行速度低(~),作用力是静压力,金属在模膛内流动较慢,这对低塑性合金的成形十分有利。且变形抗力由机架本身承受,不传给地基,因此工作时无震动、噪音小、劳动条件好。3)设有上、下顶出机构,能使锻件自动脱模,因此比锤上模锻的锻模斜度小,生产率高,且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4)由于一次行程就使上、下模闭合,若采用一次成形,坯料难以充满终锻模膛,且氧化皮也无法清除。5)由于曲柄压力机的滑块行程和压力不能随意调节,不宜进行拔长、滚压等制坯工步。6)由于冲击较小,锻模可采用镶块式锻模,以节省贵重锻模钢。?答:平锻机上模锻具有以下特点:1)扩大了模锻的使用范围,可以锻出在锤上和曲柄压力机上无法锻出的锻件。2)平锻机的结构刚性好,工作时无震动,滑块行程准确,锻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3)生产率高,每小时可生产(400~900)件。4)能直接锻出通孔,无冲孔连皮,锻件毛边小,甚至没有,锻件外壁不需模锻斜度,故能减少金属的损耗,材料利用率可达85~95%。5)平锻机的造价较高,要求坯料尺寸精确,锻件形状有局限性,?答:平锻机上模锻具有以下特点:1)扩大了模锻的使用范围,可以锻出在锤上和曲柄压力机上无法锻出的锻件。2)平锻机的结构刚性好,工作时无震动,滑块行程准确,锻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3)生产率高,每小时可生产(400~900)件。4)能直接锻出通孔,无冲孔连皮,锻件毛边小,甚至没有,锻件外壁不需模锻斜度,故能减少金属的损耗,材料利用率可达85~95%。5)平锻机的造价较高,要求坯料尺寸精确,锻件形状有局限性,一般不宜平锻非回转体和中心不对称的锻件。、锤上模锻、胎膜锻的优缺点?答:自由锻所用设备和工具具有较大的通用性,使用范围广,锻件质量可以从数十克到二、三百吨。但是,自由锻生产时,锻件的形状和尺寸主要由锻工的操作技术来保证,对锻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锻件的精度差,金属损耗多,且只能锻造形状简单的锻件。因此,自由锻只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以及维修工作。与自由锻相比,模锻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生产率高;可以锻造形状较复杂的锻件;锻件的尺寸精确、表面较光洁,因而机械加工余量小,材料利用率高,成本较低;而且可使锻件的金属纤维组织分布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但模锻设备投资大,锻模成本高,生产准备周期长,锻件的质量受到模锻设备吨位的限制,一般在150kg以下。因此模锻不适合于单件小批生产,而适合于中小型锻件的大批量生产。胎模锻与自由锻相比,具有生产率较高,锻件形状准确,精度较高,余块少,内部组织致密,纤维分布更符合性能要求等优点。与模锻相比,具有成本低,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等优点。但胎模锻的锻件精度和生产率不如锤上模锻高,工人劳动强度较大,胎模寿命短。胎模锻一般用于小型锻件的中、小批量生产,在没有模锻设备的中小型工厂应用较广泛。?答:板料冲压具有以下特点:1)可冲压形状复杂的零件,废料较少,材料利用率高。2)冲压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互换性好,一般不必再经切削加工。3)可获得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的零件。4)操作简便,工艺过程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率高,故成本低。5)冲模制造复杂、周期长、费用高,所以只有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其优越性才能充分地显露出来。6)板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塑性,且厚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冲压加工的应用范围很广,既可冲压金属板料,也可冲压非金属材料;不仅能制造很小的仪表零件,而且能制造如汽车大梁等大型零件。?应如何考虑?答:间隙过小时,材料中拉应力成分减小,压应力增大,裂纹产生受到抑制,凸模刃口附近的剪裂纹比正常间隙时向外错开一段距离,上下裂纹不能很好的重合,两裂纹中间的材料随着冲裁过程的进行将发生第二次剪切,并在断面上形成第二个光亮带,这时毛刺也增大。间隙过大时,材料中的拉应力增大,塑性变形阶段结束较早,凸模刃口附近的剪裂纹较正常间隙时向内错开一段距离,因此光亮带小,:..左右,毛刺最小。,能否保证冲压件的精度?结果会怎样?答:不能;因为落料件的尺寸取决于凹模的尺寸,φ30mm的落料模具,其凹模尺寸为φ30mm,凸模的尺寸小于φ30mm,而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的尺寸,因此,用这样的模具得到的冲孔件尺寸小于φ30mm,不能保证精度。?冲裁模和拉深模的结构有何不同?答:它们的模具结构、操作方法和分离过程完全相同,但各自的作用不同。落料时,从板料上冲下的部分是成品,而板料本身则成为废料或冲剩的余料。冲孔是在板料上冲出所需要的孔洞,冲孔后的板料本身是成品,冲下的部分是废料。拉深模的凸凹模工作部分不是锋利的刃口,而是具有一定的圆角,同时为了减小坯料被拉穿的可能性,拉深模的凸凹模间隙远比冲裁模的大,并且间隙稍大于板料厚度。,挤压方法有几种?各自的特点如何?答:挤压按坯料的加热温度不同分为以下三种:(1)冷挤压:是指在室温下进行的挤压。冷挤压时变形抗力大,零件的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同时因加工硬化作用提高了产品的强度。(2)热挤压:坯料的挤压温度与锻造温度相同(高于再结晶温度)。热挤压的变形抗力小,允许每次的变形程度大,生产率高。但由于表面氧化和脱碳,工件表面较粗糙。(3)温挤压:是介于冷挤压和热挤压之间的挤压方法。与冷挤压相比,降低了变形抗力,增加每道工序的允许变形量,提高模具寿命,扩大冷挤压材料品种。与热挤压相比,坯料氧化脱碳少,零件表面粗糙度值低、?各有何特点?答:根据轧辊轴线与坯料轴线所交的角度不同,轧制可分为纵轧、横轧、斜轧等几种。纵轧是轧辊轴线与坯料轴线互相垂直的轧制方法;横轧是轧辊轴线与坯料轴线互相平行,且轧辊与坯料作相对转动的轧制方法;斜轧是轧辊相互倾斜配置,并以相同方向旋转,坯料在轧辊的作用下反向旋转,同时还作轴向运动,即螺旋运动,与此同时坯料受压变形获得所需产品的轧制方法。何谓超塑性成形?具有超塑性的金属应有哪些条件?在变形过程中有何特点?答:超塑性是指金属或合金在特定条件下,其断后伸长率超过100%以上的特性。超塑性主要有两种:1)细晶粒超塑性:要具有三个条件,即具有等轴稳定的细晶组织;一定的变形温度,且温度恒定;极低的变形速度。2)相变超塑性:主要条件是在材料的相变或同素异构转变温度附近经过多次加热冷却的温度循环,获得大断后伸长率。具有超塑性的金属在变形过程中不产生缩颈,变形应力可降低几倍至几十倍,即在很小的应力作用下,产生很大的变形。、回复与再结晶的基本理论及再结晶温度的计算方法。。、模锻相关工艺规程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其锻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弯曲件、?各有什么特点答:焊接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即熔焊、压焊和钎焊。(1)熔焊:加热速度快,加热温度高,接头部位经历熔化和结晶的过程。熔焊适合于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焊接加工。(2)压焊: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适合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部分非金属材料的焊接加工。(3)钎焊:采用熔点比母材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不仅适合于同种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适合于不同金属或异类材料的焊接加工。。答:焊接的优点:(1)连接性能好;(2)节省材料,成本低,质量轻;(3)简化制造工艺;(4)适应性强。焊接的缺点:(1)焊接结构不可拆卸;(2)不同方法的焊接性差别大,焊接接头组织不均匀;(3)存在一定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4)存在诸如裂纹、夹渣、气孔、未焊透等焊接缺陷。焊接的应用:(1)制造金属结构件;(2)制造机器零件;(3)制造电子产品;(4)修复零部件。?焊接电弧的构造及形成特点如何?答:焊接电弧是在一定条件下,在电极之间的气体介质中有大量电荷通过的强烈持久气体放电现象。焊接电弧通常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三部分组成。阴极区指电弧紧靠负电极的区域,此区域很窄。阴极区由于发射电子,消耗了逸出功,其发热量和温度都低于阳极;阳极区指电弧紧靠正电极的区域,此区域较阴极区宽,阳极区产生的热量最大;弧柱区指阴极区与阳极区之间的部分,弧柱内产生的热量虽然不多,但因散热差,温度也可以达到很高。?影响电弧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答:电弧的稳定性是指电弧在燃烧过程中,电压与电流保持一定,且电弧能维持一定的长度、不偏吹、不摇摆、不熄弧的特性。电弧的稳定性受焊接电源、焊条药皮、焊接气流、电弧的磁偏吹等因素影响。?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焊条由中心部的金属焊芯和表面涂层药皮两部分组成。焊芯:主要起到填充金属和传导电流的作用。药皮作用:(1)药皮熔化时产生的熔渣及气体,使电弧空间及熔池与大气隔离;(2)药皮的冶金作用,保证焊缝金属的脱氧、脱硫、脱磷,并向焊缝添加必要的合金元素,使焊缝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3)使焊条具有好的焊接工艺性。?答:药皮熔化后形成的熔渣是以碱性氧化物为主的焊条就属于碱性焊条。碱性焊条焊成的焊缝含氢量很低,抗裂性及强度好,适合焊接重:..药皮熔化后形成的熔渣是以酸性氧化物为主的焊条就属于酸性焊条。酸性焊条适合焊接一般的结构钢件。?答:选用焊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考虑被焊材料类别;(2)考虑母材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3)考虑焊件的工作条件和使用情况;(4)考虑焊件的结构特点;(5)考虑施工操作条件。、E5015、J422、J503含义分别是什么?答:(1)E4303:E表示焊条,43表示抗拉强度的最小值为430MPa,0表示可用于全位置焊接,3表示药皮类型为钛铁矿型、电流为直流或交流。(2)E5015:E表示焊条,50表示抗拉强度的最小值为500MPa,1表示可用于全位置焊接,5表示药皮类型为纤维素型、电流为直流或交流。(3)J422:J表示结构钢焊条,42表示抗拉强度的最小值420MPa2表示药皮类型为氧化钛钙型、电流为直流或交流。(4)J503:J表示结构钢焊条,50表示抗拉强度的最小值为500MPa3表示药皮类型为钛铁矿型、电流为直流或交流。?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因素有哪些?答: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和熔合区。影响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因素有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接头形式等。?试述各区域的组织和性能如何?答:热影响区一般包括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1)过热区:在该区域内,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粗大的过热组织。过热区的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特别是冲击韧性降低更为显著,是焊接接头中机械性能最差的区域。(2)正火区:在该区域内,铁素体和珠光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焊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正火区的机械性能明显改善,是焊接接头中组织和性能最好的区域。(3)部分相变区:在该区域内,一部分金属发生相变重结晶过程,成为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另一部分铁素体晶粒有所长大。冷却后此区域的晶粒大小不一,组织不均匀,机械性能也较差。?减小和消除焊接应力的措施有哪些?答:焊接过程中对焊件进行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减小和消除焊接应力的措施:合理选择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锤击法;预热法;加热减应区”法;热处理法。?防止和减小焊接变形的措施有哪些?当焊接变形产生后应如何去矫正?答: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波浪变形。防止和减小焊接变形的措施:反变形法;刚性固定法;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合理安排焊接顺序;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常用的矫正变形方法有机械矫正法和火焰矫正法。?其应用范围如何?答:埋弧自动焊与手工电弧焊相比,具有以下的特点:生产率高、节省材料;焊接质量好;劳动条件好;适应性较差;设备较复杂。埋弧自动焊适用于成批生产的中、厚板结构长直缝及较大直径环缝的平焊和平角焊。埋弧自动焊可以适用的材料有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以及诸如镍基合金、铜合金的某些有色金属。?它们的应用范围如何?答:它们的相同点是:(1)都用外加气体来保护电弧区的熔滴、熔池以及焊缝;(2)焊接变形小,焊接质量比较好;(3)采用明弧焊接操作,可以进行全位置焊接。氩弧焊的特点还表现在:(1)氩气不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适合于易氧化的非铁合金焊接;(2)氩弧焊的电流稳定,焊接过程容易控制;(3)便于操作;(4)设备和控制系统比较复杂,氩气较贵,成本高。CO2气体保护焊的特点还表现在:(1)CO2气体比较便宜,成本低;(2)电流密度大,焊接速度快,焊接生产率高;(3)焊缝含氢量低,焊缝不易出现裂纹;(4)易于实现自动化;(5)CO2氧化性强,焊缝处金属和合金元素易氧化、烧损,而且飞溅大。氩弧焊常用于焊接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及其合金,以及不锈耐蚀钢、耐热钢、低合金钢,也可用来焊接稀有金属;CO2气体保护焊不能用于易氧化的有色金属焊接,。答:电渣焊的主要特点:(1)焊接厚件时可一次焊成,生产率高,焊接成本低;(2)空气不易进入,焊缝不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焊缝质量好;(3)焊缝金属组织粗大,焊后要进行正火处理。电渣焊适于焊接厚度为40mm以上的板类工件,一般用于直缝焊接,也可用于环缝焊接。。答:等离子弧焊的主要特点:(1)等离子弧能量密度大,可直接焊接较厚的工件;(2)焊接速度快,生产率高,焊缝质量好,焊接变形小;(3)焊接电流调节范围大,可焊接超薄件;(4)设备比较复杂,造价较高,气体消耗量大。等离子弧焊适合于焊接难熔金属、易氧化金属、热敏感性强材料以及不锈耐蚀钢等,也可以焊接一般钢材或有色金属。?答:真空电子束焊的主要特点:(1)在真空中进行的,金属不会被氧化、氮化,焊接质量好;(2)能量密度大,焊接速度快,焊缝窄而深;(3)基本上不产生焊接变形;(4)控制灵活,适应性强;(5)焊接设备复杂,造价高,工件尺寸受限。激光焊的主要特点:(1)能量密度大,焊接时间短,工件变形极小,可进行精密零件、热敏感性材料的焊接;(2)焊接装置不需与工件接触,可完成远距离焊接和难接近处的焊接;(3)工件不易被氧化,可在大气中进行焊接;(4)设备比较复杂,功率较小,可焊接厚度受限。:..加工时不需要外加填充金属,可对金属加热(或不加热)。通过加压使两个工件之间接触紧密,并在焊接部位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促进原子的扩散使两工件焊接在一起。常用的压焊方法主要有电阻焊和摩擦焊。?电阻焊分为哪几类?其特点和应用范围如何?答:电阻焊是工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电阻焊通常分为点焊、缝焊和对焊三种形式。电阻焊的特点:(1)生产率高,焊接变形小;(2)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3)劳动条件好;(4)接头质量不稳;(5)设备复杂,价格昂贵,耗电量大。电阻焊的应用范围:(1)点焊主要适用于厚度小于4mm的薄板冲压结构及钢筋焊接,可焊接低碳钢、不锈钢、铜合金和铝镁合金等;(2)缝焊只适合于焊接3mm以下的薄板结构,主要用于制造要求密封性的薄壁结构;(3)电阻对焊一般适用于焊接截面简单、直径较小、强度要求不高的杆件和线材;闪光对焊可焊接截面形状复杂或具有不同截面的工件,可焊接同种金属,也可焊接异种金属。?钎焊有哪些特点?它的应用范围如何?答:钎焊与熔焊的主要区别: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工件;熔焊是利用热源把工件局部加热到熔化状态形成熔池,然后熔池液体金属冷却结晶而形成焊缝。钎焊的主要特点:(1)焊接温度低,焊件的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很小,焊接应力和变形也很小,容易保证焊接精度;(2)可焊接不同材料、不同厚度、不同尺寸的工件;(3)可同时焊接多条焊缝,生产率较高;(4)焊接接头外表美观整齐;(5)焊接设备简单,生产投入少;(6)接头处的强度较低,承载能力有限,耐热能力较差。钎焊主要用于电子技术、仪器仪表、?钢材的焊接性主要决定于什么因素?如何评价钢材的焊接性?答: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主要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和结构形式等),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金属的焊接性是金属的一种加工性能,它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焊件厚度、焊接方法及加工条件密切相关。焊接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金属焊接性的评定方法可分为直接试验法和间接评估法两类。(1)直接试验法:是在正确控制焊接工艺参数条件下,按规定要求焊接试验样件,然后检测焊接接头对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的敏感性来评定焊接性。(2)间接评估法:?常采用什么焊接方法?答:对于强度等级较高的低合金钢,由于合金元素含量较多,碳当量较高,焊接性差。特别是焊件厚度较大时,焊接性与中碳钢相当,焊前需用预热,焊接时应调整焊接规范来严格控制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焊后进行去应力退火。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在焊接材料选择不合适或焊接工艺不合理情况下,会产生晶间腐蚀和热裂纹,所以在选用焊条、焊丝和焊剂时应保证焊缝金属与母材成分类型相同。焊接时应采用小电流、快速不摆动焊,焊后加大冷速,接触腐蚀介质的表面应最后施焊等工艺措施。低合金结构钢一般采用焊条电弧焊和埋弧焊。当焊接厚板件时可采用电渣焊,也可采用气体保护焊;奥氏体不锈钢通常采用焊条电弧焊和钨极氩弧焊,也可采用埋弧自动焊。:答:Q235和20钢的焊接性都比较好,ZG270500的焊接性一般,65Mn的焊接性较差。用人们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统计经验公式来评估焊接性的一类方法。?其中哪种焊接方法的焊接质量好?并说明理由。答:焊接铝及铝合金常用的方法有:氩弧焊、电阻焊、气焊、焊条电弧焊和钎焊。氩弧焊是焊接铝及铝合金较为理想的焊接方法。由于氩气保护效果良好,以及氩弧具有“阴极清理”作用,焊接时能去除氧化膜,因此焊接质量优良,焊接变形小,焊缝成形美观,耐腐蚀性能好,可用于焊接质量要求高的焊件。,容易产生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答:焊接铜及铜合金时存在的主要问题:难于熔合;易产生变形;易产生裂纹;易形成气孔;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在焊接铜及铜合金时,要采用焊接强热源设备和焊前预热来防止难熔合、未焊透现象并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严格限制杂质含量,加入脱氧剂,控制氢来源,降低熔池冷却速度防止产生裂纹、气孔缺陷;焊后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应力等措施。?答:焊接结构要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包括一定的形状、工作条件和技术要求等。还应该依据各种焊接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考虑结构的材料、使用的焊接方法、选用的接头形式及加工工艺性等方面的内容。,要注意哪些问题?答:选择焊接结构的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1)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焊接性好的材料;(2)注意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差异;(3)焊接结构优先采用型材;(4)合理选择焊接结构的形状尺寸和规格。,要遵循哪些原则?答:选择焊接方法要遵循的原则:(1)焊接接头质量要符合技术要求;(2)根据焊件材料选择焊接方法;(3)提高生产率,降低焊接成本;(4)考虑焊接现场设备条件及工艺可能性。,应采用哪种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1):..的Q235A钢板;(2)厚2mm的20钢钢板;(3)厚5mm的45钢钢板;(4)厚4mm的紫铜板;(5)厚20mm的铝合金板;(6)厚10mm的镍铬不锈钢板。答:(1)采用埋弧自动焊,焊丝:H08A,焊剂:431;(2)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结422;(3)采用焊条电弧焊,焊条:E5016、J506;(4)采用氩弧焊,焊丝:HSCu;(5)采用氩弧焊,焊丝:SAlSi(HS311);(6)采用焊条电弧焊,焊条:E308-16(A101)。,请说明为保证焊后能加工,并满足使用要求,应该采用哪种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答:(1)车床导轨面(铸件毛坯)裂纹,要求焊补层与基体性能相同:采用热焊法焊条电弧焊,用铸铁做焊芯的铸铁焊条或钢芯石墨化铸铁焊条。(2)变速箱箱体加工前,箱体内部局部厚度不够,要求修补后厚度达到要求:采用热焊法气焊,用含硅高的铸铁焊条做填充金属,并要用气焊熔剂去除氧化物。。答:(1)自行车车梁(Q345)裂纹的焊补:采用焊条电弧焊;(2)30mm轴(45钢)的对接:采用焊条电弧焊;(3)柴油机水箱(铝铜合金)漏水的修补:采用气焊。?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如何?答:常见的焊接接头形式有对接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和T形接头。(1)对接接头:受力均匀,节约材料,应力集中较小,易于保证焊接质量,静载和疲劳强度都比较高。一般在锅炉、压力容器等焊件中常采用对接接头。(2)搭接接头:应力分布不均匀,接头处产生附加弯矩,降低了疲劳强度,材料耗损大,接头结合面大,增加承载能力。一般在厂房屋架、桥梁、起重机吊臂等桁架结构中常采用搭接接头。(3)T形接头:受力复杂,在接头根部易出现未焊透,引起应力集中。T形接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