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妇幼保健院建设工程(一期)--智能化服务系统分析报告.pdf

格式:pdf   大小:1,82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妇幼保健院建设工程(一期)--智能化服务系统分析报告.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妇幼保健院建设工程(一期)--智能化服务系统分析报告.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妇幼保健院建设工程(一期)--智能化服务系统分析报告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妇幼保健院建设工程(一期)--智能化服务系统分析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为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建设工程(一期),本项目用地与重庆市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扩建工程项目用地南北相邻,两个项目用地均位于沙坪坝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片区中南部,用地为西永组团Ah标准分区。两个项目采用联合建设的方式,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进行设计。保健院地块总用地面积约35470平米,拟分两期建设,本次设计为一期部分,包括一期门急诊住院综合大楼及配套车库、污物收集站、污水处理站等附属用房,:..。二期建设二期综合大楼及附属车库等用房,不在本次设计范围。本工程在负一层设置变配电房,在负一层设置弱电机房,消防控制室和发电机房保健院与疾控合用。、、包括但不仅限于下列国家或行业设计规范、规程:《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JGJ312-2013)筑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1039-20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T50314-2015)《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1348-2019)《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74-2017)《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50526-2010)《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200-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11-201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1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95-200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057-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规范(GB50343-2012)(GB17859-1999);《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面图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3、、本设计包含建筑红线内的以下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外网、内网、设备网)电话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会议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排队叫号系统病房护理对讲系统婴儿防盗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筑设备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IBMS)机房工程智能化系统的配电、、与其它专业设计的分工:通信接入系统由运营商负责设计施工,本设计仅预留入口管路。手术室、示教室仅预留通信接口到室内,其内部弱电系统由医院委托专业公司设计。、、系统概述(1)用途:本系统主要作为本工程的语音电话和计算机网络(外网、内网、设备网)的传输介质。各个网络间实现物理上的完全隔离。(2)由市政信息网引来电话光纤及网络光纤。电话光纤和网络光纤均穿PVC管埋地敷设至本工程弱电机房。电缆入户时预埋热镀锌钢管作为保护管,,。进线保护管与等电位母排可靠联结。与外部通讯应充分考虑安全性,有效防止外界非法入侵。室外电(线)缆引入室内时,在线路上增设浪涌保护器。、设备间子系统数据及语音主配线架设置于1层弱电机房,弱电机房内实现对综合布线系统主干的管理,并统一提供对外连接服务。、干线子系统弱电机房至各楼层配线间的数据主干采用12芯室内多模光缆,语音主干根据语音点数量采用3类25/50对非屏蔽对绞电缆(UTP)、配线子系统(1)各楼层配线间均配置落地19〃机柜,机柜内应备有竖向跳线管理器、风扇、电源插座及门锁,并应考虑所有配线架及网络设备安装的容量,备有足够的预留空间。所有配线架安装于机柜内。(2)数据主干采用机架式12口19〃光纤配线架安装,语音主干采用110配线架,:..24口RJ45标准模块式配线架或光配线架安装,配线架为24口/1U高密度配置;数据和语音的水平布线统一采用超六类4对双绞电缆(UTP)、工作区子系统(1)所有内外网、语音信息模块采用双口或单口超六类RJ45信息插座。安装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导诊台、护士站等处无墙面暗装条件的场所采用地面暗装形式。(2)排队叫号系统终端、IP摄像机、各系统控制器等设备的接入,不再设置信息面板,水平铜缆通过水晶头直接接入。、线路敷设:竖向干线在弱电间沿桥架敷设,水平线路采用金属线槽敷设或穿JDG管暗敷设。、施工安装要求(1)超六类UTP电缆敷设长度不应超过90米,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2)楼层配线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不少于3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不少于3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3)缆线布放、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L5米;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缆的加强芯上。(4)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分间隔距施3~5米处设固定点。在线缆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毫米处设置固定点。(5)光缆与铜缆同槽敷设时,应将光缆置于线槽最上方,防止光缆受压。(6)每个数据信息点旁应设置电气插座,插座与信息点距离应不少于15cm。施工现场预埋86底盒,。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应装高一致。、、系统概述(1)本工程共设置三套计算机网络系统:外网、内网、设备网,三套网络均独立设置。(2)外网主要为医院内部及外部人员使用,内网主要为医院内部办公使用,内、外网通:..(3)设备网为视频安防、停车场管理、建筑设备监控、智能照明控制、排队叫号、信息发布等智能化系统使用的局域网。(4)三套网络的物理传输介质采用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结构(1)内网、外网、设备网均采用万兆以太网作为主干网络,网络采用核心层和接入层的大二层的扁平化架构。数据交换,接入层直接上联至核心层。(2)接入层交换机设于楼层弱电间,每台交换机通过1条千兆链路上联至核心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堆叠方式,每一个堆叠单元配置一个千兆端口,上联至汇聚层交换机上。接入层采用含POE供电端口的交换机。、网络安全和隔离(1)核心层交换机上安装内网防火墙模块和入侵防御模块(IPS),防止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2)采用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将网络划分为多个部分(具体由后期管理确定)。需要互相通信的端口可以通过核心层交换机的第三层交换功能实现,同时也可以通过在第三层交换中设置访问列表(ACCeSSLists),控制相互通信部门之间的数据来往方向。、流量控制内网核心层交换机上安装应用层流量控制模块,对内网用户的P2P下载、IM即时通信、网络游戏、炒股等应用进行流量监测和控制。、无线局域网(WIFI)(1)本工程在走道、候诊厅等公共场所设置内网和外网无线接入点(AP),实现内网和外网无线网络全覆盖。内网和外网无线信号在路由器中不同频段发出,防止相互干扰。(2)无线局域网支持TCP/IP网络协议,,速率可达300MbpsO(3)无线AP采用POE供电方式。、网络管理(1)在弱电机房设网管工作站,对内网、外网、设备网进行管理。(2)网络性能管理:收集网络运行各种统计信息,例如设备和链路的负载、可用性:..网络的可用率等,优化网络性能,消除网络中的瓶颈,实现网络流量分布的均匀性,实现各种策略管理。(3)网络配置管理:网络节点部件、端口及路由的配置,收集当前系统状态的有关信息,更改系统的配置等。(4)网络故障管理:维护并检查错误日志,接受错误检测报告并作出反应,跟踪错误检测报告并作出反应,跟踪及辨认错误,执行诊断测试,纠正错误等。(5)业务量统计:对网络节点、设备等的告警产生、告警内容和告警清除的统计;根据IP地址,统计业务流量和流向,实现对网管人员操作网管设备过程的记录和统计。(6)网络安全管理:包括各种级别、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的管理,对网络中各种配置数据必须有保护措施,当网管系统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及人工恢复正常工作,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系统概述本工程在1层弱电机房设置一套电话程控交换机系统,以满足医院在电话通信、语音传真信箱、移动应用等各方面的需求。、系统配置(1)系统主机CPU板、机架控制板、二次电源、音频接收器、铃流发生器等公共控制部件均应双备份,主备系统切换时不能中断正在通话的电话。(2)主机模拟中继:,16路,带来电显示及断电转移功能;数字中继:2个Eb模拟分机数:>896门;数字分机:100∏0(3)提供计费及语音信箱:216路。(4)自带后备电源,后备时间24小时。(5)主机BHCe(忙时最大呼叫完成数)225万,BHCA(忙时最大呼叫尝试数)280万(6)单台呼叫处理器最大用户容量29000门,最大DECT移动终端数22000个,最大远程分机数22000个,最大中继数量25000条,最大同时登录的座席数量2800个。(7)分机号可不小于8位;可支持不小于4国语言;计费原始话单要求能保存2000张以上。(8)提供系统管理服务器及其配套软件。:..9)电话交换机需提供国家强制性质量认证(3C认证)及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系统概述本系统采用网络电视的设计原则。(广电网络电视)(1)本工程电梯厅、休息室、值班室等区域设置有线电视接收点。(2)前端系统、传输网络及用户终端组成。、信号源系统信号取城市数字有线电视网,由业主向当地有线电视网申请光缆信号至弱电机房。、传输网络(1)利用综合布线系统末端点位预留。8、公共广播系统1、本工程公共广播系统主机设置于保健院负一层消防控制室兼安防控制室。2、本系统由音源、前置放大器、广播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等设备组成。音源配置有数字媒体播放器、数码调谐器、DVD播放器和麦克风等。本工程消防应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合用一套扬声器;消防应急广播优先于公共广播。另外预留与室外背景音乐扩声系统的接口。3、室内公共场所扬声器安装功率为3W,平面布置、安装方式等详消防报警平面图。4、广播区域划分应在满足消防广播区域划分的前提下,满足建筑功能划分的需要。话筒音源,可对每个区域或单独或编程或全部播出。5、在弱电间设置主功放及备用功率放大器,。6、公共广播主机具备综合检查及自检功能,能不间断地对系统主机及扬声器回路的状态进行监测。系统主机应为标准的模块化配置,并提供标准接口及相关软件通信协议,以便:..7、本系统采用IOOV定压输出方式。要求从功放设备的输出端至线路上最远的用户扬声器的线路衰减不大于IdB(IOoOHZ)时,系统频响为70HZ~12kHZ,%,信噪比不低于65dBo8、-RYSP-;当广播线路采用金属线槽敷设时,要求金属线槽必须封闭,并按消防要求做好防火处理。9、火灾时,公共广播系统主机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获取失火区域信息,根据预先设定的逻辑关系,自动或手动将相关区域的正常广播切换为火灾应急广播。消防应急广播切换在消防控制室内完成。、、系统概述本工程在电梯厅、大厅等设置信息发布终端,用于播放医疗公告、药品价格、就诊须知等信息。具体设置详见相应的平面图及系统图。、系统配置(1)信息发布系统由信息发布服务器、管理软件、信息发布终端、播放控制器、传输电缆等组成。(2)服务器、播放控制器直接接入设备网接入层交换机,通过专用的信息发布VLAN进行通信。(3)电梯轿厢内信息发布屏由电梯供应商提供,本系统为其提供信号源,以电梯接线箱为界,箱及箱至轿厢显示屏的随行线缆、设备由电梯供应商负责。(4)服务器设在1层弱电机房,通过设备网将信息发布到不同的播放控制器并在相应的显示屏显示。用户可根据需要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范围内设置信息发布工作站,通过登录服务器进行远程发布信息。(5)各信息发布终端应带远控功能,能通过信息发布服务器控制其开关。10、,示教室设置多媒体会议系统。:..、系统配置(1)扩声音响系统按会议配置全频扬声器、补声扬声器及相应的功放、数字音频处理器、模拟调音台、数字效果器、话筒等设备。(2)投影显示投影显示系统可以任选计算机视频、复合视频信号中的任意组合进行显示。能将远程视频信号、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计算机信号、DVD视频信号、数字硬盘录像机视频信号、电子白板、视频展示台等的视频信号显示到投影幕上,要求会议室内所有人员均能看到清晰的图像和文字。(3)会议讨论会议主席发言单元和代表发言单元要求具备发言、表决和语言选择功能,并内置扬声器。能配合摄像跟踪系统实现视像自动跟踪功能。主席发言单元和代表发言单元采用便携式安装,通过多媒体信息盒与会议系统主机连接,方便主席台的灵活布置。系统干线采用全数字音频传输技术,保证音频信号质量接近CD音质。、、系统概述(1)本工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2)系统控制中心设于保健院负一层消防控制室兼安防控制室。(3)摄像机设置部位:各主要出入口、走道、电梯厅、候诊区、重要设备机房、电梯轿厢、可上人屋顶、建筑外围周界等场所。、系统配置(1)前端:建筑外围周界采用数字高清快球摄像机(1080P);楼内其它监控点采用数字高清摄像机(720P);电梯轿厢内采用模拟半球,经电梯厂商提供综合电缆,在电梯机房通过接线盒与本系统提供同轴电缆连接,后者在弱电间经编码器编码入网。(2)传输:当传输距离不大于90米时,室内摄像机均采用超六类4对UTP传输,并采用交换机POE供电;当传输距离大于90米时,采用数字光端机(无压缩、全透明)转换成光纤传输,电源线另供且现场整流,室外电缆进线需安装信号避雷器。(3)后台:安防控制室内设置1台管理服务器、1台流媒体/录像服务器、15台IP-:..磁盘阵列(总容量200T)(90天)、12台高清1080P解码器、1台系统工作站、1个控制键盘,监视器墙由9台壁挂式46〃液晶拼接屏组成。(4)流媒体/录像服务器将数字视频信号进行录像管理,存入网络磁盘(包括录制日期、时间、摄像机编号)。建筑出入口、室外等重点监视画面采用高清、全实时(25帧/秒)、全天24小时录像;非重点监控可采用标清或降低像素、非实时(几帧-十几帧/秒)、全天24小时录像。图像资料保存不少于90天(实际存储方式由用户调整)。(5)上墙服务器提供多路视频软解码数字上墙显示,并支持多画面分割、单画面及自动轮巡显示或定格切换监视。(6)系统应具有与其他系统联动的接口,当其他系统向视频系统给出联动信号时,系统应能按照预订工作模式,切换出相应部位的图像至指定监视器上,并能启动视频记录设备,其联动响应时间不大于3秒。、、采用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作为对保安的考勤管理手段,防止制度落实不到位。、系统主要由信息钮、信息采集器、下载器、管理工作站及软件组成。、巡查工作站设置于1层弱电机房。在各层走道末端、楼梯厅、楼梯前室等较少人活动且视频监控系统的监视死角设置巡查纽扣,通过保安人员的巡查,保证大楼的安全。13、停车场管理系统1、在底层车库的车辆出入口设两进两出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对停车场进出车辆实施自动管理。系统要求具备出入口管理具有车牌识别、车辆图像对比等功能。2、入口管理设备包括:入口控制器、近距离读卡器、中文电子显示屏(带车牌显示)、满位指示牌、自动道闸、车辆感应控制器、感应线圈、高清摄像机(车牌识别用)等。主要完成车辆进场时的视频车牌识别、或取/验卡、车辆图像及进常时间记录等功能。3、出口管理设备包括:包括出口控制器、近距离读卡器、中文电子显示屏(带车牌显示)、自动道闸、车辆感应控制器、感应线圈、高清摄像机(车牌识别用)等。主要实现车辆出场时的视频车牌识别、或收/验卡、车辆图像对比、收费等功能。:..4、停车场出入管理采用视频识别车牌结合取/验卡的方式;车辆进出时,摄像机自动识别车牌,并与数据库中记录的车牌比对,月报车辆则放行入/离场,临保车辆则缴费后离场;部分车辆也可采用取/验卡验证的方式。具体模式可由物业公司结合管理****惯调整。5、应具有车辆出入自动记录管理、车牌自动识别、自动发卡、空余车位数量显示、道闸自动控制、自动计费、收费金额显示、图像对比以及数据收集、统计、汇总、打印有关报表及单据等功能。6、本次设计设置车位引导和反向寻车功能。、、本系统对车库、大堂、电梯厅、走道等场所的照明进行集中控制及管理。、系统由管理服务器/工作站、总线协议转换器、时钟管理器、接口模块、可编程开关控制器、可编程控制面板等部件组成。、系统管理中心设于弱电机房。、系统可编程开关控制器设于各层强电间照明配电箱旁(要求自带箱体),控制器、现场控制面板、各类探测器采用控制总线连接,并在中心经协议转换器转换为TCP/IP协议,经设备网与系统工作站实现通信。、5、用于控制应急照明的每个控制器应能接收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发出的干接点报警信号,火灾时能按要求开启应急回路灯具。15、电力监控系统1、系统概述电力监控系统对高低压配电系统、变压器、直流屏等实施自动监测(中压系统含保护及控制),监控分站设置在二层网络机房,系统通过设备网向BAS提供高低压系统的监测数据,实现建筑设备统一监控;通过设备网向能源管理系统提供低压柜各回路电能数据,以便能源管理系统统一计量分析。2、系统配置(1)系统采用间隔层、站级层和网络层三层网络结构。(2)间隔层由高压微机综合保护测控单元及低压智能测量仪表等单元组成,安装于高、:..以总线形式接入站级层通信管理器。主要完成高压继电保护、测量和信号采集并与主控单元进行通信等功能。(3)站级层由通信管理器构成,设于低压配电房内,主要是作为本站间隔层设备采集电力系统数据的处理、储存、调配以及通信协议的转换,并接入网络层,将本站经处理的数据上传和接受网络层下传的设定参数或控制信号等指令。(4)网络层采用以太网络,通信管理器通过大楼智能网络接入网络层,与服务器、工作站相连,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集中监视、测量、控制和管理。(5)对各回路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等电力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故障隐患。(6)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自动采集和分析,并进行集中管理。(7)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冷热源、输配电系统和照明等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供能耗报表并为物业管理提供节能依据。(8)本系统服务器和工作站设置于1层弱电机房。、、系统概述能源管理系统利用现代最新数据处理与通信技术,对大楼内部水、电、冷/热量、燃气量等能耗采集、分析和管理模块进行集成与整合,采用通用数据模型(CDM)建立全景数据库,并以此为据建立客观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及时了解真实的能耗情况并提出节能降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协助管理者制订能源使用模式,实现大楼节能降耗的目的。、系统配置(1)本工程能源管理系统采用总线系统,由能源管理服务器、通信管理器、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燃气表,所有表计采用RS485通讯协议或MOI)BUS通讯协议输出仪表数据、软件平台等组成。末端智能测量仪通过总线连接到通信管理器,通信管理器通:..(2)系统在部分照明、动力配电箱采用智能电表,对大楼末端用电量能耗进行采集。(3)系统通过软件接口接收电力监控系统末端仪表数据,对大楼末端用电量能耗进行采集。(4)系统在部分水管设置智能水表,对大楼末端用水量能耗进行采集。(5)本系统服务器和工作站设置于1层弱电机房。、(1)系统支持二次分诊或多重分诊,多区域实现自动呼叫功能,如先从大候诊区呼叫几位患者到诊室外候诊,诊室里面的医生按呼叫键再呼诊室外的患者到对应诊室就诊。(2)与医院医疗平台系统多种方式对接,无需另配打印机出票;(3)与医院多种方式对接,如刷卡挂号,刷卡入队等;(4)灵活的出票序号方式:患者的挂号单、挂号处打印排队序号或护士站打印排队序号;(5)患者号码可转移到不同科室队列中去,患者不必重复排队;(6)系统设有多个优先级,可及时处理有优先权的患者,如老人、军人等;(7)具备登录操作功能和退出操作功能:工作开始前,输入医生代码进行登录操作,工作结束后,退出排队系统;(8)患者可以选择指定医生。、系统配置(1)每间诊室门口配一台诊室门口液晶屏,尺寸是19寸;安装位置为诊室门口右边或左边,安装高度齐平门楣。(2)每个候诊区配一台液晶分诊屏,尺寸是50寸;。(3)分诊台(护士站)可处理分诊区的各种特殊情况,如:帮患者指定医生、优先插队(老干部、军人等)、复诊召回、普通召回、转移科室、弃号等,并可与医生信息交流,代医生呼叫患者等。:..本系统设备220V电源由强电专业提供。、,采用全IP网络架构,各终端设备均与交换机直接连接,无需中间转换设备。护士站走廊安装医护对讲显示屏。病房分机、病房门口机内置POE模块,由POE交换机通过网线供电。门灯、防水按钮都是连接在病房门口机上,门灯由三芯线与病房门口机连接,防水按钮由两芯线与病房门口机连接。本系统基于局域网的传输方式。主机由网络传输,主机与电源接线箱由三芯线连接,电源接线箱与分机之间由三芯线连接。系统专门用于医院,可实现患者、护士、医生之间的求助呼叫及可视对讲;?护士站主机可广播、录音录像等;患者可通过IP床位分机进行吸氧计时、信息查询等。?患者及家属通过IP床位分机、洗手间防水按钮、IP病房门口机求助呼叫时,可将呼叫信息同步显示到护士站主机、走廊显示屏、病房门口机上;同时门灯闪烁提醒该病房的呼叫求助状态;19、,在婴儿身上佩戴可发送RF射频信号且对人体无害的电子标签实现安全监护功能。信号接收装置能随时接收到婴儿电子标签所发出的RF信号,具此信号判断婴儿安全状态,实现对企图盗窃婴儿行为及时报警提示并追踪信号。采用无线传输,主要设备支持PoE供电。系统具有自检功能,可实现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推荐。本次设计在室内外适当位置设置PMl0、、C02浓度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且具有存储至少一年的监测数据和实时显示等功能。系统组成:末端空气监测探测器,管理软件,系统工作站。系统功能:实时监测室内外空气质量。21、建筑设备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采用DDC直接数字控制技术,采用管理层为TCP/IP协议的两层网络构架。主要监控及整合子系统内容如下:?中央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热交换设备智能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变配电系统?能耗监测计量系统1)通风/空调系统L控制车库的排风机、送风机、双速风机,通过检测车库的一氧化碳浓度自动启动排风机。。当发生消防报警,消防控制优先。(2)、开关按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功能,对有人经过的区域,如楼梯间等可采用人体红外感应控制。、故障;通过时间设定控制接触器的分合;通过系统提供的控:..(3)、监控备用与应急电源状态;、电压、电流及频率;、电流、频率及功率因数计量与监测、电能计量、变压器温度监测和超温报警。(4)电梯监测系统控制策略:监测电梯的上下行状态,运行状态,故障报警。(5)设备能耗监测计量系统系统结构:系统采用网络加总线的混合系统结构系统由系统管理服务器、传输网络、数据采集器、前端数据电表、水表组成。使用功能:系统设计主要是针对大楼内水、电等能源消耗数据计量和汇总。、智能化集成系统(IBMS)、智能化集成系统(IBMS)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软件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通过智能化集成系统(BMS)将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BAS)、电力自动监控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以IOOMbps交换式以太网组网进行中央集成。将整个大楼监控及管理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生成大楼运行管理所需要的综合数据库,从而对所有全局事件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在管理计算机上,可以得到各子系统有关的数据,并将关系到大楼正常运行、重要的报警信息汇集上来,得到统一的管理,定期输出设备运行及管理的各类报表,为大楼设备的正常、经济运行提供可靠、完整的依据,同时将所有子系统之间需要共享的数据收集上来,存储到统一的开放式数据库当中,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中的设备监控、报警管理和联动控制功能。:..、仅监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报警及运行状态,不对其进行控制。、4、本系统实现在智能化集成系统的综合数据库上可以得到各子系统有关的数据,并将关系到建筑物正常运行、重要的报警信息汇集上来,得到统一的管理,定期输出设备运行及管理的各类报表,同时将所有子系统之间需要共享的数据收集上来,存储到统一的开放的数据库中,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中监控、报警管理和联动控制功能。将建筑物内相互关联的智能化子系统集成系统到统一的操作平台上进行集中管理,旨在令建筑中各种智能化子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更为简便、更为高效。、、机房设置(1)弱电机房设置于1层,约174m2,作为医院的综合布线、语音电话、信息网络、安防服务器、磁盘阵列、弱电配电箱及UPS等的主机房。(2)每层设置一间弱电间,每间约4m2,主要放置综合布线及网络机柜、弱电系统配电箱等设备。对贴邻布置的电梯井道采取隔振、消声和隔声措施。、机房工程内容机房工程内容包括机房装修、空调通风、照明、防雷接地、配电系统等项目。、机房环境(1)本项目弱电机房的温湿度环境须满足以下要求:温度:18-28℃。相对湿度:3575%。温度变化率:<10oC∕h,不得凝露。(2)机房照度不应低于500lx;(3)机房的噪音应小于65dB;(4)机房的供电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频率50Hz,电压380V/220V(5)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机房装修要求:(1)天花采用600x60Omm轻钢龙骨吊顶铝合金微孔吸音天花板,净空要求保证2700Inm以上。(2)地板采用600x600x35mπι全钢防静电地板,安装高度400mm。安装地板之前:..(3)机房墙柱面涂刷ICl乳胶漆。(4)机房外门采用甲级防火门,机房设备间与操作间之间的隔墙选用组合式钢化玻璃隔墙。机房与外界连接的墙体的缝隙区、管线槽接口位均应以水泥沙浆堵实。、机房空调空调系统应达到一年四季不间断安全可靠运行。、机房照明(1)机房照度要求达到500Lx,照明设备选用T8高效荧光灯盘,配电子镇流器。(2)机房按规范要求设置应急照明。24、智能化系统的配电、、智能化系统配电各智能化系统采用专用回路供电,重要负荷配置UPS电源供电,供电时间30分钟。系统配电详相关图纸。、防雷与接地(1)电源的过电压保护:所有智能化配电箱内装设电涌保护器。(2)信号的过电压保护:所有进出建筑物线路上设相应的信号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