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人生和道德价值观 (1).pdf

格式:pdf   大小:2,029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人生和道德价值观 (1).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人生和道德价值观 (1).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人生和道德价值观 (1)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人生和道德价值观 (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何淼本章结构框架第一节天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1、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的价值观的范导,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和对象化。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2、从儒家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3、注重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天即广义的自然,人即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4、原始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5、儒家对主权职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6、儒家的仁以孝悌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墨家则主张“兼爱”,它超越了宗法关系。7、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价值。8、命力之争作为天人之辩的展开,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9、道家强调主体在世的原则是“无为”。:..1011、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12、儒家强调人与兽的区别,要求由野而文;道家则将同与禽兽视为至德之世。第二节群己关系上的价值取向1、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2、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3、道家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给予更多的关注。将自我认同提到了突出地位,老子指出:自知者明。第三节义利、理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1、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2、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3、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4、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5、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6、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第四节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1、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的价值理想,最终落实于人格理想。2、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的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3、仁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此外,“克己”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仁的要求。4、儒家认为,仁和知总是联系在一起,无知则不仁。5、从人格取向上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即治国平天下的事功。6、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7、相对于儒家的善,道家更多地强调理想人格要有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被称之为真人。8、道家以为,人格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达到逍遥之境。9、道家以为,以仁德规定人格总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甚至形***格的二重化。总述::..系的规定,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在儒、道、墨、法、佛诸派的价值原则中取得了自觉的形成。以儒家的价值原则为主导,不同的价值观念相拒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通常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这主要是就儒家的价值取向而言,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一整体系统分析,我们则不能忽略其中所包含的多元价值取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冲突、紧张和内在关联、互补的关系。本章即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作一整体的逻辑分析,以便了解它的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更准确地把握它的思想核心。陈天心道德的价值观--1天人之辨主要在主体(人)与外部自然的关系上展开了传统的价值观念,由天人之际转向社会本身,便涉及到了群己关系。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人既是类,又是个体,二者应当如何定位?这一问题将传统价值体系引向了群己之辨。“修己以安人”——儒家儒家是最早对君己关系作自觉反省的学派之一。按儒家的看法,每一个体都有自身的价值,所谓“人人有贵于己者”(《孟子·告子上》),便是对主体内在价值的肯定。从这一前提出发,儒家提出了“为己”和“成己”之说。“为己”与“为人”相对。所谓“为人”,:..其评价标准存在于他人,个体的行为完全以他人的取向为转移。“为己”则指自我的完善,其目标在于实现自我的内在价值,即“成己”。作为主体,自我不仅具有内在的价值,而且蕴含着完成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儒家所理解的“为己”和“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实现。在儒家看来,无论是外在的道德实践,还是内在的德性涵养,自我都起着主导的作用。主体是否遵循伦理规范,是否按仁道原则来塑造自己,都取决于自主的选择及自身的努力,而非依存于外部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强调求诸己,而反对求诸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儒家的重要经典《大学》进一步以自我为本位,强调从君主到普通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的上述看法,从道德涵养的目标(“为己”、“成己”)和道德实践、德性培养的方式上,对个体的价值作了双重肯定。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的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表明了这一点。如上价值原则往往被更简要地概括为成己而***:一方面,自我的实现是***的前提;另一方面,主体又不能停留于成己,而应由己及人。后者的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自我完善的更深刻的内容:正是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自我的德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完成。“成己”与“***”的联系,意味着使个体超越自身而指向群体的认同。事实上,在儒家那里,成己往往以安人为目的,孔子便已提出“修:..(《论语·宪问》)的主张。“修己”即自我的涵养,“安人”则是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道德关系上的自我完善(“为己”),最终是为了实现广义的社会价值(群体的稳定和发展)。后者所确认的,乃是一种群体的原则。这种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便具体化为“和”的要求。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等等,即表现了这一价值取向。“和”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从消极方面看,“和”意味着化解人间的冲突与紧张,消除彼此的相争;就积极方面看,“和”则是指通过共同的理想和相互沟通,达到同心同德,协力合作。这种“和”的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群体认同的更深刻的意蕴,是一种责任意识。按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他固然应当“独善其:身”,但更应“兼善天下”。在成己而***、修己以安人等主张中,已内在地蕴含了这一要求。正是在这种责任意识的孕育下,逐渐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传统,它对拒斥自我中心主义、强化民族的凝聚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关注——道家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予以了更多的关注。与自然状态的理想化相应,道家所理解的人,首先并非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为一个一个的自我,从这一基本前提出发,道家将自我的认同提到了突:..知”即认识自我。它既以肯定“我”的存在为前提,又意味着唤起“我”的自觉。在群己关系上,道家的价值关怀着重指向作为主体的自我。儒家讲“为已”、“成己”多实际上已包含着对个体原则的确认,不过,儒家所谓“为己”、“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完成,即意味着自觉地以仁义等规范来塑造自我。而在道家看来,以这种方式达到的自我实现。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认同,相反,它往往将导致对个性的抑制:“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庄子·骈拇》)如果说,仁义构成了自我的普遍的即社会化的规定,那么多与仁义相对的“性”则是指自我的个体性规定。道家对仁义与性作了严格区分,反对以普遍的仁义规定、同化自我的内在之性,其侧重之点显然在自我的个性品格。在道家那里,自我首先是一种剔除了各种社会化规定的个体。作为从社会规范中净化出来的个体,自我不同于德性的主体,而主要展现为一种牛命的主体。与儒家注重于德性的完善有所不同,道家对个体的生命存在表现出更多的关切。在他们看来,个体之为贵并不在于其有完美的德性,而在于他是一独特的生命主体,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主要就是保身全生。道家对个体处世方式的设定,正是以此为原则:“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不是德性的升华,而是生命的完成,构成了自我首要的价值追求。为了“养其身,终其天:..容(《庄子·人间世》)。除了生命存在之外,自我还具有独特的个性。道家反对以仁义易其性,便已蕴含了对个性的注重。在道家看来,仁义等规范所造就的是元差别的人格,而人性则以多样化为特点。道家对逍遥的追求,实际上已包含着崇尚个性的价值取向。在他们看来,逍遥主要是一种精神境界,其特点是摆脱了各种外在的束缚,使个体的自性得到了自由的伸张。道家的这种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反对以名教束缚自我,要求“舒其意,逞其情”(阮籍:《大人先生传》),其中的基本精神,就是道家注重个性的原则。他们正是以逍遥作为自己的理想:“谁言万事难,逍遥可终生。”(阮籍:《咏怀诗三十六》)李贽在晚明提出性情不可以一律求,反对将自我的精神世界纳入单一的纲常规范,也表现了对个性原则的注重。过分强化群体认同,往往容易忽视个体原则,并导致自我的普泛化。相对于此,道家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和独特个性,无疑有助于抑制这种趋向。不过,由于过分强调自我认同,道家又多少弱化了群体认同。他们强调保身全生,固然肯定了个体的生命价值,但对个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却不免有所忽视。在反对个体普泛化的同时,道家也排斥了兼善天下的社会理想。对个性逍遥的追求,使道家更多地转向了主体的内在精神世界,这种价值取向往往容易导向自我中心主义。事实上,《老子》便以“成其私”(第七章)作为主体的合理追求。道家一系的杨朱,进而走向惟我主义:“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主流,但其历史影响却始终存在。在道家思想一度复兴的魏晋,由自我认同而趋向自我中心,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阮籍、嵇康等不满于名教的束缚,要求个性的自由伸张(“舒其意,逞其性”),由此而将“超业而绝群,遗俗而独往”(《大人先生传》)视为理想境界,把群体认同推向了边缘。成书于魏晋时代的《列子》,以更极端的形式拒绝一切社会的约束,主张个体的独往独来:“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观不易其情貌。独来独往,独出独入,孰能碍之?”(《列子·力命》)这种个体至上的价值观念,往往很难避免自我与社会的对抗,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群体原则的强化——儒家与道家比较,以及墨,法,佛的观点儒家主张由成己而兼善天下,道家从自我认同走向个体的逍遥,二者在群己关系上各有侧重。从中国文化的主流看,儒家所突出的群体原则显然得到了更多的确认。如前所述,墨家提出了“兼爱”的原则,从天人关系看,它体现的是一种人道的精神;就群己关系而言,它又渗入了一种群体认同的要求。和儒家一样,墨家对群体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其基本的主张。墨家学派摩顶放踵,席不暇暖,为天下之利而奔走,也确实身体力行了上述价值原则。正是由强调群体认同,墨家进而提出了“尚同”之说。“尚同”含有群体沟通之意,其核心则是下同于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墨家虽然注意到个体的社会认同,但将社会认同理解为服从最高意志,则又弱化了个体的:..在上同而不下比的原则下,个体的价值被淹没在统一的意志中。也许正是有见于此,后来荀子批评墨家“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荀子·天论》)。在法家那里,群体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墨家重兼爱,法家尚暴力,二者相去甚远。但在群己关系上,法家的主张却颇近于墨家的“尚同”。强调君权至上,是法家的基本特点。“法”、“术”、“势”在某种程度上均服务于君权,是君主驾驭天下的不同工具。按法家之见,君主即整体的化身和最高象征,个体则总是离心于整体:“匹夫有私便,人主有公利。”(《韩非子·八说》)质言之,君权的合理性,就在于它代表了整体的利益。这既是对君权的论证,又渗入了整体优先的原则;而以公私来区分匹夫(个体)和君主(整体的象征),则表现出对个体的贬抑。以君主为象征的所谓“公”,本质上是一种马克思所说的“虚幻整体”。对法家来说,个体与这种整体始终处于一种不相容的关系之中,“私行立而公利灭矣。”(《韩非子·五蠹》)在二者的对立中,法家的价值取向是“无私”:“明君使人无私。”(《韩非子·难三》)所谓“无私”,并不是一般地杜绝自私行为,而是在更广的意义上使个体消融于君主所象征的抽象整体。也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法家强调以“法”来统制个体的言行:“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韩非子·诡使》)“法”代表着与君主相联系的统一意志。这里固然包含着以“法”来维护既定秩序的意思,但“必轨于法”、“以法废私”的要求,却也使主体的个性、独立思考等泯灭于恢恢法网,这种以君:..有明显的整体主义的性质。相对于墨法,佛教对群己关系的看法则更为复杂。作为宗教,佛教以走向彼岸为理想的归宿,它所追求的首先是个人的解脱,表现为一种疏离社会的趋向。佛教以出家为修行的方式,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从这方面看,佛教无疑淡化了个体的社会责任。但另一方面,佛教又主张自觉地普渡众生。大乘佛教甚至认为,个人的解脱要以众生的解脱为前提,没有众生的解脱,个人便难以真正达到涅磐之境。佛教提出“六度”,其中之一即布施度,它的内容不外是造福他人。这些观念,已表现出某种群体关怀的趋向,它在中国佛教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东晋名僧慧远便指出:“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民生矣。”(《答桓太尉书》,《弘明集》卷一二)在这里,“出家”的意义似乎主要已不是个人的解脱,而是福泽众生(“泽流天下”,“大庇民生”)。尽管这里不无调和儒佛之意,但其中也确实流露出了对群体的关怀。它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即使是追求出世的佛教,也在相当程度上渗入了群体的意识。从历史上看,墨、法、佛教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然而,在群己关系上,其认同群体的趋向与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价值观有颇多契合之处。事实上,儒家所注重的群体原则,在其衍化过程中,也多方面地融人了墨法等各家的观念,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在宋明新儒学(理学)那里,便不难看到这一点。理学并不否定个体完善的意义,:..(周敦颐《通书·家人睽复无妄》),继承的便是儒家修身为本的传统。不过,理学往往又把自我主要理解为一种纯乎道心的主体:“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朱子语类》卷六十二)“只是要得道心纯一。”(同上卷七十八)道心是超验天理的内化。以道心规定自我,多少使主体成为一种普遍化的我,在“道心纯一”的形式下,主体实质上已是“大我”的一种化身;而以个体形式出现的自我,则是必须否定的:“己者,人欲之私也。”(朱熹《大学或问》)由自我的普遍化,理学进而提出了“无我”的原则,要求“大无我之公”(朱熹《西铭论》)。所谓“无我”,不外是自觉地将自我消融于抽象的“大我”。这种看法注意到了个体的社会化以及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抑制了自我中心的价值取向,但以“无我”为指归,不免又漠视了个体的存在。事实上,缺乏个体规定、纯乎道心的我,与仅仅满足于一己之欲的“我”,表现的是两个不同的极端,两者都很难视为健全的主体。综上所述,从群己关系看,儒家在肯定“成己”的同时,又较多地强调了对群体的认同;道家则更注重个体的自我认同,二者分别突出了价值观上的群体原则与个体原则。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儒家的群体原则逐渐与墨家的“尚同”观念、法家的“废私”主张等相融合,不断得到强化,并取得了支配的地位。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主导方面,群体原则确实包含了一些合理的内容,但毋庸讳言,它的过分强化,也有负面的作用。在群体至上的观念下,个体的存在价值,个性的多样化发展,个人的正当权利等等,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确认。道家虽然:..但其要求一开始便包含着自身的缺陷,因此注定只能是一种微弱的呼声,而难以得到普遍的回应。这样,中国传统价值系统便不可避免地具有重群体、轻个体的特征。姚杨人生价值观--1感性存在与理性本质的辨析,都以人为对象,其中内在地涉及到人格的设定。完美的人格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规定?正是在这一问题上,传统价值观念得到了更集中的反映。不同的价值目标正是通过人格理想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形态。“内圣”的追求——儒家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所谓“为己”、“成己”,其内在旨趣不外是在人格上达到理想的境界,而儒家的价值理想,也最终落实于人格理想。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原始儒学以“仁为核心。“仁”既体现了人道的原则,同时又为理想人格提供了多重规定。从正面来说,仁德总是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孔子曾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论语·阳货》),这些条目同时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内圣的品格。后来儒家一再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等,也可以视为人格的内在规定。与正面确立仁德相联系的:..(《论语·颜渊》)。“成己”是以仁来塑造自我,“克己”则是以仁来净化自我,亦即《大学》所谓“正心、诚意”,二者从不同方面指向善的德性。除了仁德之外,人格还包括“知”的规定。在儒家那里,仁与知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而内圣在某种意义上即表现为仁与智的统一。“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知”是一种理性的品格,按儒家的看法,缺乏理性的品格,主体往往会受制于自发的情感或盲目的意志,从而很难达到健全的境界。只有通过理性升华,才能由自在走向自为,形成完善的人格,并赋予行为以自觉的性质。从先秦儒家到宋明理学,都把理性自觉看做是成圣的必要条件。《大学》强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诚其意;欲谢其意者,先致其知”,便概括地表现了儒家的这种思路。如果说,在天人关系上,儒家着重突出了人道原则,那么,在人格境界上,儒家则把作力人道核心的“仁”与理性融合为一,从而体现了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能统一。人格的理性规定与理欲之辨上的理性优先相联系,使儒家形成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价值传统。不过,在突出理性原则的同时,儒家往往又将其涵盖于仁道之下,孔子就把“知”主要理解为“知人”。所谓知人,不外是对社会人伦的体察。孟子更明确地指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依据这种界定,“知”的功能便在于把握仁义等当然:..德实践的领域,而理性本身也取得了某种伦理化的形式。事实上,在儒家那里,理性优先即是道德理性优先,是伦理性的优先。这种看法注意到德性对理性的制约,它对于避免理性走向歧途,抑制人格的异化,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然而,理性的伦理化同时也意味着理性的狭隘化。与确立伦理性能主导地位相应,对事实的认知往往被置于边缘的地位,“知人”往往压倒“知物”。孔子强调“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固然含有人格不能偏向一端之意,但同时也流露出对认知理性或技术理性的轻视。这种轻视在宋明理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理学家对“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作了严格区分。所谓“见闻之知”,泛指基于感性见闻的事实认知,与之相对应的“德性之知”则主要是与分辨善恶相联系的道德评价。在理学家看来,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它对人格的完善没有什么意义;惟有德性之知,才构***格的真正本质。从这一前提出发,理学家对道德理性之外的事实认知往往采取贬抑的态度:“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王阳明《传****录》)这种看法不仅忽视了人格的多方面发展,而且使理性原则变得片面化了,它使认知理性或技术理性始终难以得到应有的地位。从人格取向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所谓外王,是指治国平天下的事功。儒家的某些代表人物甚至还把“外王”提到十分引人注目的地位,如荀子便认为,理想的人格应当具有“经纬天:..“内圣”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外王事功不过是其逻辑的必然结果。《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修身旨在达到内圣之境,治国平天下则属广义的外王,而“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纲领,便使内圣具有了本体的地位。在理学家那里,内圣进一步压倒了外王。理学家将“醇儒”视为理想的人格典范,而醇儒的特点即在于到达了“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内圣境界,与之相对的则是外在的事功。“向内便是人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朱子语类》)。这种内向要求,多少弱化了理想人格的实践品格。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就其深层内涵而言,“仁”表现为一种完美的德性,“知”则是指在德性制约下的伦理理性或道德理性,二者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善”的品格。这样,走向内圣之境多总体上便表现为一种善的追求。相对于儒家之注重“善”,道家更多地赋予理想人格以“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也被称之为“真人”。与天人关系上突出自然原则相应,人格上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所谓“不以心捐道”,也就是顺从与遵循自然之道。在道家看来,理想人格并不是自然的对立物,相反,它总是融人天地之中,与万物为一体,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便强调了这一点。当然,这种“为一”,并不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状态,而更多的:..而是不断地化解与自然的紧张和对立,使小我与宇宙大我达到内在的统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庄子·天下》)。正是在与自然的契合中,人格达到了一种逍遥之境。道家的这种看法固然带有抽象的性质,但同时也多少注意到了理想人格应当是一种自由人格,而人格的自由之境又以合规律性为前提。道家作为人格境界,“真”与“伪”相对。道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总是“其知情信,其德甚真”(《庄子·应帝王》)。这里的“德”,并不是儒家的仁德。在道家看来,以仁德规定人格总是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技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庄子·骈拇》)这种人格显然背逆了自然之道而趋于虚伪化。道家对仁义作了种种抨击,从人格理想的角度看,这种批评同时也表现了对德性虚伪的不满。与外在的矫饰相对,完善的人格应当如明镜一样显示其本真的品格:“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庄子囊应帝王》)就是说,“与道为一”的精神境界,应当以本然的、真实的形态出现,它既不应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誉(“收名声”),也不有所执著(“不藏”),总之,内在品格与外在表现应当完全一致。“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夫》)一般来说,德性一旦虚伪化,便会导致内在之“我”(内在的人格)与外在之“我”(人格在社会中的展现)的分裂,亦即形成二重人格。人格的这种二重化,实质上也就是人格的异化。道家对“仁”的批评,固然忽视了:..也有某种抑制作用。人格作为真实的我,总是有其个性特征。道家以本真的人格扬弃仁德的矫饰,同时意味着确认人格的个体品格。庄子曾说:“吾所谓藏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在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庄子·骈拇》)这里的“藏”是指善。按道家的看法,人格的追求并不表现在以普遍的仁义规范来塑造自我,它的旨趣在于尊重自我的个性,并使之得到真实的流露。所谓“贵真”,便包含着“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庄子·在宥》)的要求,“人乐其性”就是通过个性认同而达到的人格境界。在人格取向上,儒家更多地将德性理解为仁义等普遍规范的内化,其基本的人格模式是“圣人”。这种看法多少蕴含着人格的单一化或划一化趋向。相对来说,道家“人乐其性”的主张,对人格的个性规定则予以了较多的关注。道家以“任其性”否定普遍规范对人格的制约当然有其片面性,但它将“贵真”与尊重个性联系起来,显然又有助于人格的多样化发展。儒家将德性与理性融合为一,以“内圣”为人格目标,这种价值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方面。按其本义,“内圣”主要表现为一种道德理想,以“内圣”为追求的目标,即意味着将伦理学意义上的“善”视为最高价值。这种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多从传统政治结构到个体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某种伦理化的倾向。这种价值观念对精神境界的升华固然不无积极意义,但如前所述,伦理价值的过度强化,同时也有其负面的效应。就社会领域来:..制的有效运作)往往很难得到应有的重视;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在道德关注压倒一切的前提下,对自然的认识与作用往往被置于视野之外。由此同时又形成一种重道(广义的“道”,包括道德理想)轻器(包括社会及自然领域的具体对象)的传统。可以看到,以德性对理性的支配为出发点,善的追求与“道”的涵盖相互交错,构成了传统价值体系的显著特点。总结:总起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呈现为一个颇为复杂的系统,它既涉及多重价值关系,又交错着人们对价值关系各个方面的不同侧重和强化,而儒、道、墨等各家各派则从理论的层面,对价值观作了自觉的概括,并提出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原则。它们既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们在历史演讲过程中的文化追求,又渗入了多样的价值理想,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传统价值系统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份具有双重意义的遗产,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也不能无批判地将其中的某些价值原则现成地拿过来。而在更高的基础上化解天与人、自由与必然、群与己、义与利、理与欲等等的紧张,扬弃人道原则与自然原则、群体原则与个体原则、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的对立,重建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则是中国人在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所面临的时代课题。:..道德的价值观2义利与理欲:价值观的深层展开群与己的定位并不仅仅体现于抽象的观念认同,它在本质上总是涉及具体的利益关系。如何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之利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义者宜也,含有应当之意,引申为一般的道德规范(当然之则)。利则泛指利益、功效等等。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辨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又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儒家的观点,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便有至上的性质:“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这里确认的,首先是义的内在价值。后来的宋明理学进一步通过义与天理的沟通,对义的内在价值作了论证:“义者,天理之所宜。”(朱熹《论语集注·里仁》)“理”具有普遍必然的品格,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即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义一旦被赋予内在价值,便同时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如果行为本身合乎义,则即使它不能达到实际的功效,也同样可以具有善的价值,所谓“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便表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儒家往往将义(当然之则)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并把:..象道义论的性质。不过,“义以为上”的观念在培养崇高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中国历史上,“惟义所在”的律令,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并出现了不少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就此而言,道义的原则确实可以给人以正面的价值导向。肯定“义”的内在价值,当然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利”在

最近更新

2024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地市及完整答案.. 120页

2024年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95页

202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之言语理解和表.. 119页

外贸推广方案模板范文 31页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招聘.. 88页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城市管理局招聘历年.. 88页

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外事侨务局招聘历年高频难.. 88页

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司法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3人.. 88页

2024年广东省潮州市工人文化宫招聘2人历年高频.. 89页

2024年广东省珠海市富山工业园专职消防员招聘.. 89页

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水务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8人.. 90页

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交通运输局招聘历年.. 89页

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政务服务中心招聘3人历年高.. 87页

2024年广东美术馆招聘招聘历年高频难、易点(.. 88页

2024年广安友谊中学引进高层次教师招聘历年高.. 89页

2024年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招聘合同制厨师招.. 88页

2024年广西北海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300人历年高.. 89页

2024年广西南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招聘历年高频.. 89页

2024年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宣传部事业单位招聘历.. 89页

2024年广西南宁经开区财政局事业单位招聘历年.. 87页

2024年广西崇左凭祥综合保税区综合服务中心招.. 89页

2024年广西崇左市江州区财政局事业单位招聘2人.. 89页

2024年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招聘7人.. 88页

2024年广西来宾市武宣县安监局招聘3人历年高频.. 88页

2024年广西柳州市动物园管理处事业单位招聘4人.. 88页

2024年广西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局属事业单位直.. 88页

2024年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事业单位招聘6人历年高.. 88页

2024年广西梧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招聘历年高频.. 88页

2024年广西梧州市龙圩区综合新闻中心招聘5人历.. 88页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培训课件 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