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pdf

格式:pdf   大小:1,68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经考古发掘,其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在于下列哪个人物的励精图治( )“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隋朝的基本特征。这个存在30多年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如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它的设计者是(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此工具是(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下列朝代中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是( ),发现墓中有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以及大量产自东罗马、波斯、阿拉伯等国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印证唐代()第1页,共16页:..,请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主题:________△隋唐的统一与灭亡△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盛唐气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为( ),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辽边界贸易兴旺。这表明澶渊之盟( ),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熙宁变法。其中,加强对农村的统治,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建立全国性的军事储备的措施是( ),共16页:..,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观察如图的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 ),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第3页,共16页:..,电影《满江红》票房42亿,锁定春节档冠军之位,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岳飞庙成为网红打卡地。岳飞,我们永远怀念!这是因为他( ),,,,“蒙古政权”到“元朝”的称呼的改变中,下列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是( ),★代表的朝代是( 、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的新民族是(),西藏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元朝时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元朝统辖西藏的机构是( ),共16页:..。为有效治理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设置了相应的机构进行管辖,如湖南由湖广行省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辖、西域由北庭都元帅府管辖。据上所述,元朝疆域管理的特点是( ),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 )(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百家讲坛》中在介绍隋朝最重要的贡献时曾评价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隋文帝也罢,隋朝也罢,一半的功业就在于此。”(1)据材料结合所学,隋朝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2)据材料结合所学,此河的中心在哪里?它的开通起到什么作用?材料三:(该)制度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袭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常识课(3)材料三中该“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依据材料分析该“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归纳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两条即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历史上有的皇帝是一代之帝王,比如汉高祖刘邦;有的皇帝是百代之帝王,比如秦始皇和汉武帝。”所谓百代之帝王是说他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影响并没有因为统治结束而结束,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延续到此后很多时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材料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第5页,共16页:..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什么?列举唐太宗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材料二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步得到发展……宋朝时,出现了“苏湖熟,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街道以及宅巷之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别是东南地区。目,客商往来不绝——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时期最后完成的?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其表现有哪些?、交流、发展、包容的态度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遍访……名寺,研****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摘自郭沫若诗句第6页,共16页:..材料三:宋朝市舶司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1)材料一中把佛经带回中国的“他”是指谁?(2)材料二中“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指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用一句文字概括其贡献。(3)材料三中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列举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回答问题【时空观念——版图的辽阔与广袤】材料一: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史?地理志》(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汉唐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历史解释——制度的传承与创新】材料二:元朝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十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朝实行哪一制度?元朝中书省要向地方(府一级)传达一份政令,需要层层经过哪些地方行政机构?【史料实证——边疆的管辖与控制】材料三:(湖南)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元)汪大渊《岛夷志略》(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澎湖和琉球隶属哪一行政机构管理。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谈谈,元朝对琉球的管理说明了什么?第7页,共16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嬴政是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李世民是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的创造者,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武则天是唐高宗的妻子,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这反映了隋朝经济高度繁荣,与隋文帝杨坚的统治有关,杨坚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完成了统一大业后,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开创了一个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史称“开皇之治”,D项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隋文帝的统治与开皇之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文帝的统治与开皇之治。2.【答案】D【解析】据“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可知,隋朝短暂;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知,隋朝繁荣。故题干反映了隋朝的基本特征是短暂而繁荣。故选:D。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答案】A【解析】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修建的赵州桥,它设计科学,桥面平坦,坚固实用,造型优美,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七百多年以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这座桥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的先河。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李白是唐朝大诗人,排除BCD。故选:A。第8页,共16页:..本题考查赵州桥。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修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4.【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描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以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5.【答案】A【解析】唐朝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流传下来的诗歌有近5万首。汉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赋,宋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词,清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小说,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诗歌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古代的文学表现形式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的诗歌的相关史实。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唐代墓葬发掘中,发现墓中有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以及大量产自东罗马、波斯、阿拉伯等国的金银币”及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这反映出当时中外贸易往来频繁,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唐朝文学艺术方面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而社会风气渐趋保守,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生产技术领先世界,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7.【答案】D第9页,共16页:..【解析】两宋时期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与宋朝并立,各民族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辽阔,各民族间的交往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强化了皇权,巩固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清朝时期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所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隋朝统治短暂,却也出现过隋文帝的“开皇之治”局面;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盛唐气象说明了唐朝的繁荣,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体现了唐朝的对外政策,所以合适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隋唐时期阶段特征,属理解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注意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做到据史实归纳主题,据主题列出史实,融会贯通、灵活应答。8.【答案】B【解析】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为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答案】A【解析】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辽边界贸易兴旺。这表明澶渊之盟利于宋辽经济发展。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澶渊之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澶渊之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页,共16页:..【答案】D【解析】农田水利法是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募役法是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方田均税法是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得出加强对农村的统治,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建立全国性的军事储备的措施是保甲法,D项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11.【答案】B【解析】,排除A项。,《宋代针铺商标》反映的是宋代商业的繁荣,《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景象的作品,《宋海外贸易图》、《货郎图》描绘的是宋朝繁荣的商业活动,B项正确。,与国家统一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排除D项。故选:B。本题考查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相关知识。本题考查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相关知识,考查理解分析能力。12.【答案】A【解析】,北宋、契丹和西夏钱币的形状都是圆形方孔,图中文物钱币都延用和效仿了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说明少数民族契丹和党项族在经济文化方面与汉族政权北宋之间的交融,符合题意。,排除。,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与题目无关,排除。,排除。页,共16页:..故选:。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属理解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记忆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1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038年元昊建立的西夏在我国的西北,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在东北黑龙江流域,1125年金灭辽后,1127年靖康之变消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定都临安,D项正确;三国时期的魏也叫曹魏,北魏是鲜卑族建立,排除A项;南宋建立时辽已经灭亡,排除B项;西晋被灭亡后建立了东晋,而不是同时存在,排除C项。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等知识,重点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重点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4.【答案】A【解析】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不断取得对金军的胜利,有望收复中原,宋高宗等投降派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但是岳飞精忠报国、奋勇抵抗侵略的精神被一代又一代传颂,为了纪念岳飞这种精神,建立岳王庙。A符合题意;组织抗元,宁死不屈与文天祥有关,排除B;收复台湾,维护主权与郑成功有关,排除C;斥逐沙俄,捍卫统一与康熙帝抗击沙俄有关,排除D。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岳飞抗金。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15.【答案】D【解析】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成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227年,西夏政权亡于蒙古政权。1234年蒙古灭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1260年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页,共16页:..领临安,南宋灭亡,年,元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的分裂时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蒙古政权”到“元朝”的称呼的改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是忽必烈,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元朝建立的过程。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忽必烈统一全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知识。16.【答案】B【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6年元灭南宋。故代表的朝代是元朝。故选:B。本题考查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7.【答案】D【解析】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故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元朝时期回族的形成的相关史实。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时期回族的形成的相关史实。18.【答案】C【解析】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管辖新疆的机构;澎湖巡检司是元朝管辖台湾和澎湖的机构;伊犁将军是清朝管辖新疆的机构。页,共16页:..故选:。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9.【答案】A【解析】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为了实现对广阔疆域的管理,元朝实行行省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下辖路、府、州、县等。边疆,设宣政院管辖今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上所述,元朝疆域管理的特点是因地制宜。A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疆域管理的特点,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疆域管理的特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0.【答案】D【解析】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交融,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交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1.【答案】【小题1】贡献: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页,共16页:..【小题】中心:洛阳。积极: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消极:也给人们带来沉重的负担,加速隋的灭亡(答一点即可)。【小题3】制度:科举制;标准:考试成绩;积极作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利;扩大官吏选拔范围;推动教育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任答两点)。【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记忆隋朝大运河开通目的和作用、科举制创建标志和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22.【答案】【小题1】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都创新了一系列的制度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而且对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所以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小题2】“成熟办法”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史实: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设置安西都护府;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通婚。【小题3】因素:①民族交融;②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③历代统治者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④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的原因、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唐太宗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的原因、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唐太宗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等知识。23.【答案】【小题1】变化: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时期:南宋。原因: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相对稳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小题2】宋朝商业繁荣。表现:商业城市的兴起;城市商业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商品种类齐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考生掌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推动因素;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页,共16页:..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24.【答案】【小题1】玄奘。【小题2】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小题3】市舶司;广州、泉州。【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中外交流和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中外交流和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等相关史实。25.【答案】【小题1】现象: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拓展:元朝时,今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小题2】制度:行省制度。机构:行中书省、路、府的顺序。(要注意顺序,顺序不能错)【小题3】机构:澎湖巡检司。说明: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统治。第(1)问,需要考生掌握元朝疆域的特点及相比汉唐疆域拓展的部分;第(2)问,需要考生掌握元朝行省及其它地方行政机构;第(3)问,重点掌握元朝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及其意义。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统治,侧重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考查考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第16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