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格式:pdf   大小:1,29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九年级(上),印度民族意识不断觉醒。章西女王和“圣雄”甘地所领导的反殖民侵略斗争最大的不同是()。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的目的是()。如《高老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840年1870年190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数据说明了():“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与“它的精神”相符合的是(),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页,共10页:..,“所谓的经济援助方案有两个重要的战略目标:第一,控制西欧社会的命脉;第二,将西欧社会绑在‘冷战’的战车上。”这个“方案”是指().《北大西洋公约》D.《华沙条约》:“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组织是(),非洲多国陆续在联合国等多个国际场合发声,力挺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体现了中非兄弟般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开始于(),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说:“对于美国人而言,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美国政府()“以工代赈”()A.***.“旗帜在诅咒中降落,山河在指点下破碎。苦难从绝望里开始,我从克里姆林宫离开……原谅我,俄罗斯!”诗歌中进行忏悔的人物最有可能的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共10页:..16.【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德国的工业本来落后于英、法、美三国,但后来居上,……但是德国占有的殖民地只有英国殖民地的1/10,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要求在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战争性质。材料二: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英国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利用战争带来的天赐良机,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市场。(2)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后,美日之间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召开了什么会议?该会议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材料三:①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③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④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和;⑤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个条约?其中的哪一条款最能反映材料中“战争”的性质?(答序号)请列举一例20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公开撕毁该条约的史实。材料四:战后,德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中寻机打压法国;意大利身为战胜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志在扩张的日本与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矛盾加剧等。这种现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了“火种”。(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此次战争后建立了什么国际体系?,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上的国际组织和重要会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由对抗走向合作的过程,体现了人类文明之间的交往方式。(1)图一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对世界局势的发展有何影响?图二会议召开的目的和会议决定在战后成立哪一国际组织?页,共10页:..(2)从图三到图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的表现有哪些?(答两点即可)举出中国应对这一发展趋势的史实?(答一点即可)材料二: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摘自教育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3)材料二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要求答出时间)“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回答威胁世界安全的原因有哪些?(答一点即可)(4)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面对这一格局,中国主张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页,共10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章西女王是印度反对英国殖民侵略的民族英雄,带领印度士兵积极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圣雄”甘地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因此,二者反抗英国的方式不同,C项正确;二者都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都为印度的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二者反抗的对象、目的、影响相同,排除ABD项。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印度民族大起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印度民族大起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九世纪的俄国依然实行的封建农奴制度,极大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选项B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一史实的分析评判,属于历史解释,符合题意,故选择B;17世纪的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彼得一世进行了改革,所以选项A是对彼得一世改革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事实,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选项C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是对十月革命这一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事实,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选项D苏维埃政府在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是对新经济政策这一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事实,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故选:B。本题考查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的区别。掌握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3.【答案】D【解析】推翻幕府以后,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努力发展教育。故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促进文明开化。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页,共10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4.【答案】A【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高老头》”并结合所学,法国的巴尔扎克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其作品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的代表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等。A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巴尔扎克。题干关键信息“《高老头》”。解答本题要把握巴尔扎克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5.【答案】B【解析】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就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工厂数量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到城市做工,,,-1918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与苏联的工业无关,排除A项;苏联工业总量超过美国,题干未体现,排除C项;苏联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本题考查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答案】D【解析】由材料“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可知,这是对《共产党宣言》的描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ABC三项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十月革命属于无产阶页,共10页:..级革命,D项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掌握《共产党宣言》的相关知识。8.【答案】C【解析】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它的宗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它被称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世贸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对应图片C。故选:C。本题以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为依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9.【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所谓的经济援助方案有两个重要的战略目标:第一,控制西欧社会的命脉;第二,将西欧社会绑在‘冷战’的战车上”,可知与马歇尔计划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其雄厚实力提出要帮助欧洲盟国恢复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它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美国在西欧势力更为巩固,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排除A项;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排除C项;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标志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简称“华约”,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10.【答案】C【解析】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或居住。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AD两项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立的组织,排除;B项二十国集团与欧洲一体化无关,排除。页,共10页:..故选:C。本题考查欧盟的成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的识记能力,掌握欧盟的成立相关知识。11.【答案】C【解析】中非兄弟般的深厚友谊开始于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12.【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对于美国人而言,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在这理念的指导下,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办大量公共工程提供工作岗位解决失业问题。故选:D。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史实。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史实。掌握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解决失业问题。13.【答案】A【解析】1990年***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阿尔及利亚独立于1962年独立,排除;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于1994年,排除;巴勒斯坦国建立是亚洲国家与非洲无关,排除。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独立。***宣告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二战后亚非拉的奋起。14.【答案】C【解析】“旗帜在诅咒中降落,山河在指点下破碎。苦难从绝望里开始,我从克里姆林宫离开……原谅我,俄罗斯!”诗歌中进行忏悔的人物最有可能的是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故选:C。页,共10页:..本题考查了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15.【答案】A【解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A。本题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为依托,考查政治格局多极化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16.【答案】【小题1】(1)根据材料一“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德国的工业本来落后于英、法、美三国,但后来居上,……但是德国占有的殖民地只有英国殖民地的1/10,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要求在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工业产量后来居上,超过英国、法国,而在殖民地面积方面,德国仍然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更多的利益,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希望维护自己的利益,结果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日益尖锐,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2)据材料二“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英国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利用战争带来的天赐良机,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市场”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美国、日本的国力不断增强。战后,美日之间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等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然而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页,共10页:..(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凡尔赛条约》,其中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反映材料中“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20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公开撕毁该条约的史实有1935年,德国实行普通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此次战争后建立的国际体系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答案为:(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2)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美国、日本的国力不断增强;华盛顿会议;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凡尔赛条约》。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1935年,德国实行普通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小题2】【小题3】【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相关史实。17.【答案】【小题1】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联合国。【小题2】经济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和区域性经济集团(欧洲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等)以及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小题3】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北约和华约的成立;美国的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等(一点即可)。【小题4】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解析】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雅尔塔会议、经济全球化、冷战政策、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雅尔塔会议、经济全球化、冷战政策、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