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格式:pdf   大小:2,61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2.5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某同学在学****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后,制作了下列知识卡片,符合如图知识卡片中描述的古人类是()生活在距今约70万-。如图所示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远古先民能够().“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由此可见,华夏民族的形成的特点是().“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第1页,共21页:..(括号内文字除外)属于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这些文字被称为(),其中填入①处的事件应为()()①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②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扩大了统治范围。A.①属于历史结论B.①说明了分封制的历史背景C.②属于历史史实D.②《先秦史》中说:“盖齐工商之业既盛,海利富饶,富强之基久立,故得管仲以用之,而桓公遂为五霸之首也。”这表明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有()①齐国经济比较发达②任用管仲为相③齐国拥有渔业盐业优势④大夫田氏主理国政第2页,共21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水利工程是(),秦始皇大力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为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而实行的措施是()“大泽乡”、“揭竿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关键词,据此判断此历史小组研究的历史事件为()、,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色,皇帝的马车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为改变这种局面,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刘邦采取的政策是()(部分),据此可知汉武帝()时间大事件前136年为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各置博士前134年兴办太学,礼聘名师教育天下学子前124年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某王朝专门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这也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此王朝是().《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我们了解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下列史实能在这本书中查阅到的是()、,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第3页,共21页:..●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允许少数民族内迁,***,与此密切相关的史实是()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A.“七国之乱”.“八王之乱”“五禽戏”“麻沸散”等词,由此可知,此历史人物是()()。以下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共21页:..(),都城迁到洛阳后,女性服饰出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服饰组合都城在平城时穿着人数迁都洛阳后穿着人数风帽、鲜卑长袍1140襦裙(汉服的一种),在月球上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以下属于祖冲之的特殊贡献是()《九章算术》《洛神赋图》,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钟繇:创楷书,刚柔兼备魏碑:苍劲厚重,粗犷雄浑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图表所示第5页,共21页:..历史地图文字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京津冀地区北有燕国、南有邢国、赵国,中部有中山国;在燕国的东边有商初建国的孤竹(在今河北卢龙、迁安一带),战国时被灭,燕国北边有东胡。在不断的争霸中,京津冀地域形成燕赵对峙的格局。燕国占领河北北部,包括今天的天津、北京;河北中南部为赵国的疆域;齐国占领河北东南部一小块。——首都博物馆《京津冀历史文化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在地图上①②处填入相对应的诸侯国名称。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局势。材料二:春秋以前的“耦耕”完全依靠人力,春秋战国时期有了牛耕,利用畜力进行耕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春秋末至战国早期普遍使用石、木等制成的农具,铁农具不占主要地位,战国中后期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2)依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耕作技术的进步。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使用的特点。材料三: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管理)也,纷纷则易使(驱使)也,信(诚信)可以守战(守城作战)也。——《商君书?农战》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成功地把秦民全部变成了国家工具:一种是“生产工具”,为国家增加财富;一种是“战争工具”,为国家拓展疆土。——摘编自白效咏、黄朴民《天地大变局与帝国秩序重构》(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商君对待农业的态度。分别写出与材料三中“生产工具”和“战争工具”相对应的商鞅变法的措施。材料四: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是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它的建立与齐国统治集团图霸争雄的政治第6页,共21页:..目的密切相联。不同学派聚集在此讲学,众多著名学者思想交流、碰撞,促进了各家学说相互吸收与融合。——摘编自樊克政《学校史话》(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稷下学宫创办的作用。:图表所示县、乡(亭)、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结合所学,将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材料,谈谈秦朝这种制度产生的影响。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渐渐地)弱矣”。——《汉书》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书?董仲舒传》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诏禁止郡国铸钱……统一由三署铸造成五铢……实现了铜料国有和铸权国有……使五铢钱成为最稳定的方孔钱币,行用七百余年,至唐才废。——摘编自任双伟《货币里的中国史》第7页,共21页:..(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图示反映的历史问题并说出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从以上措施中任选一条,说出其产生的作用。材料三:秦汉时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秦汉时期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经济措施,成为后世统治阶级奉行的经济统治准则;其推行的移民迁徙、和亲、在民族地区设道等民族地区统治政策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成为后世统治者治理民族地区的典范;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思想一经形成便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成为中国几千年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发展的主流。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每次分裂之后,随之而来都是更高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摘编自段红云《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对中国各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意义》(3)依据材料三,概括秦汉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中的历史地位。?交流?发展材料一:自古以来,西北地区是许多不同民族进进出出的地方,千里驼铃,渡过沙磧,翻过山隘。自从汉代开通西域的丝道,中国经由这个西北的出入口,与中亚、中东及欧洲接触,两千年来从未停止。中国的丝帛西运,西方的宗教东来,佛教、祆教……都从这一条通道传入中国地区,也再转输东亚其他地区。中国获得了贸易的利润,然后西方思想的刺激,更为深切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许倬云《万古江河》(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与“汉代开通西域”相关的历史事件。谈谈“丝道”的历史作用。材料二: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2)依据材料二,指出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出现的历史现象。仿照示例,选择图一或图二加以说明。示例:图三,汉族女子穿少数民族的裤褶服,说明在服饰和生活****俗方面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惯,活动更方便。材料三:第8页,共21页:..楚越之地(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3)依据材料三,说出在不同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①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将思想家及其主张对号入座。(填写序号)材料二: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竹木简笨重,帛的价格昂贵。……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第9页,共21页:..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摘编自筒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1)依据材料二,说说蔡侯纸的优点。结合所学,谈谈造纸术的发明所产生的影响。材料三:如表所示著作①《史记》②《伤寒杂病论》③《齐民要术》时期西汉时期东汉末年南北朝时期司马迁继承了以往历史著作的传统,把张仲景广泛阅读春秋战国以贾思勰广泛搜集前人文成书几千年间零碎散乱的历史资料,加以整来的医书,包括医经7家、献,向老农询问经验,在过程理、审核、排比;在整理历史材料时,216卷,经方11家、274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与影有书本、档案的,也有自己采访的,尽卷,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概括经验。全书10卷,92响可能的进行选择和考订。用毕生精力完完成。确立中医传统辩证论篇,10多万字。奠定农学成此巨著。治的原则。发展基础。(2)依据材料三,指出三部著作成书过程的共同点。概括上述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页,共21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C项正确;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排除A项;蓝田人生活在距今11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排除B项;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排除D项。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重点掌握北京人的生活。本题主要考查了远古人类——北京人的生活,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答案】B【解析】观察题干图片中的“碳化的稻谷”“骨耜”“石磨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都与农业生产有关,说明原始先民能够从事农业生产,故图片所示的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远古先民从事农业,B项正确;题干中的考古发现与农业有关,与狩猎采集。制造铁器、制造瓷器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远古先民从事农业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远古先民从事农业的相关史实。3.【答案】A【解析】据题干“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后,炎、黄二部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的华夏族主体。这说明华夏民族的形成的特点是由多部族交融而成。故选:A。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知道华夏民族的形成所具有的特点是由多部族交融而成。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页,共21页:..4.【答案】B【解析】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选:B。本题考查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知道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世袭制。本题考查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5.【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大型的青铜器逐渐增多,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B项正确;,通高20厘米,是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铜鼎,排除A项;西周利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与最重不符,排除C项;三星堆青铜面具造型奇特,与最重不符,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6.【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及题干“于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可知,题干描述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图中的文字展现了甲骨文的象形造字法。故A项正确;小篆至秦朝被确立为官方统一文字,排除B项;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朝到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排除C项;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排除D项。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等知识,注意题干图片的识读。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7.【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这一历史事件称为武王伐纣,D项正确;盘古开天是上古时期关于天地创造的神话传说,排除A项;五六千年前,中国进人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页,共21页:..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与题干图示不符,排除BC选项。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建立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建立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8.【答案】D【解析】历史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历史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①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是对西周分封制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②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扩大了统治范围,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即西周的分封制的历史意义。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相关知识,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的方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结论的相关史实。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盖齐工商之业既盛,海利富饶,富强之基久立,故得管仲以用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原因是春秋时期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后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最早成就霸业。大夫田氏主理国政发生在战国时期,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是在春秋时期,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主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页,共21页:..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A项正确;秦始皇在位时期为了征服南方越族,下令开通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排除B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长城不是水利工程,排除C项;公元前246年,秦始皇陵在骊山北麓开始修建,秦始皇陵也不是水利工程,排除D项。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修建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修建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形制不一,差别很大,影响经济交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C项正确;统一文字是文化方面的措施,排除A项;统一度量衡与“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不符,排除B项;统一岭南与“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不符,排除D项。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统一货币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统一货币的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前209年,秦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发动兵变。他们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大泽乡起义爆发,起义队伍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这次起义虽然很快被***下去,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B项正确;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排除A项;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排除C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张角领导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页,共21页:..13.【答案】B【解析】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如何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他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采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B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考查了西汉建立之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汉高祖刘邦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与具体措施。14.【答案】D【解析】汉武帝的大事年表表明汉武帝重视发展教育事业,重视儒学人才培养;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故选:D。本题考查汉武帝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知道汉武帝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本题考查汉武帝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B项正确;秦朝、东汉、北魏均题干“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史实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域都护的设置以及历史意义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域都护的设置以及历史意义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为我们了解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记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史事,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史实发生在汉武帝时期,能够在《史记》中查阅到,B项正确;北京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发生在黄帝以前,因此不能在《史记》中查阅到,排除A项;曹操统一北方之战,是指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页,共21页:..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的战争,发生在汉武帝以后的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阅到,排除C项;司马炎建立西晋发生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不能在《史记》中查阅到,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史记》记述的内容的相关史实。《史记》记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史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史记》记述的内容的相关史实。1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农婢,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A项正确;光武帝的措施缓和了民族矛盾,排除B项;光武帝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贪官污吏现象,排除C项;光武帝的措施使得朝政清明,社会安定,排除D项。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了光武帝的统治与光武中兴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了光武帝的统治与光武中兴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8.【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摆布,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衰亡。B项正确;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故又称七王之乱,与题干表格内容无关,排除A项;东汉末年,为了***黄巾起义,朝廷不得不借助地方力量,令各地州牧掌握兵权。各州牧又互相兼并,已形成州牧割据局面,与题干表格内容无法,排除C项;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与题干表格内容无法,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局面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局面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9.【答案】B【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第16页,共21页:..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据“五禽戏”“麻沸散”等词可知,此历史人物是华佗,B项正确;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排除A项;胡昭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排除C项;郦道元是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华佗的医学成就的相关史实,“五禽戏”“麻沸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华佗的医学成就的相关史实。20.【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后营建的第一座寺院,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最小的仅有2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