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pdf

格式:pdf   大小:3,254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3.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这段材料不包括的史实是().《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记载:隋炀帝“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隋炀帝下诏启动的是(),(),要杀一个有罪的官员,遭到朝中官员的反对,他们说“祖宗从来未尝杀士人。后来改为“刺配远恶处”又有人说“士可杀不可辱”。这个故事反映了(),,,罪人容易得到宽恕:..7.“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过年》文中曾经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夕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被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其中,“握旧物”和“新其心”中的“旧”与“新”的对象分别指的是().“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如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处应该填写()1924﹣1927年打倒军阀,打倒列强1927﹣1937年▲1934﹣1945年团结抗战,驱除倭寇1945﹣1949年国共对峙,战略决战:..,,,﹣﹣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该公司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非诚勿扰》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台湾女孩说在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中记录:“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沦陷’。”这里的“民国三十八年”指的是(),“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进三大改造()?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指的是().“一国两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汉谟拉比法典》.由此看出制定该法典目的是():“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资产阶级(),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揭示了().“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述的是().、最准确的是().“我认为光荣革命带来了政治稳定的局面,其最重要的结果是国民普遍感觉他们有一个可以信赖的政府,由于对政府有好感,国民愿意纳税来支持政府,支持政府的海外战争。”这段材料强调了英国崛起的().《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据资料记载: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以后还在不断上升。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英国城市人口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团结产生力量,凝聚产生希望。”当今世界有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力量携手合作,共同抵抗邪恶的标志性事件是().《联合国家宣言》:“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这意在强调():..、非选择题(本大题小题,31题15分,32题12分,33题13分。共40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共合作进程大事年表时间大事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联合行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1936年12月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进行协商,宋美龄到达西安,与张、杨等就西安方面提出的六项主张进行谈判并达成了协议,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飙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把26个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语言、宗教信仰和肤色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级和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下。﹣﹣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正式形成的标志。概括指出促成国共两党实现抗日的因素。(2)材料一、二反映出中国抗日合作方式出现了怎样新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3)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中共抗战的两个著名战役。请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战意义的认识。:..)你从抗日战争胜利中得到什么启示?32.(12分)20世纪三十年代,苏美各自调整经济体制,形成了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通过改革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俄国各界纷纷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1861年,在俄罗斯施行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被废除了。﹣﹣摘编自《大国崛起》材料二: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摘编自《大国崛起》材料三: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和俄国改革的相同之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并概述其突出特点是什么?(3)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对苏联这种经济模式的学****和借鉴,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请指出新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33.(13分)在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的方式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黑暗掩盖了的人性。文艺复兴时期,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广为流行,作品是否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试金石。﹣﹣摘自德拉?塞德尔《探寻欧洲文艺复兴文明》材料三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渐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摘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示意图?与图二机构设立相关的人物是谁?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并简要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英国资产阶级创造的“统治形式”对英国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中外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不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2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稻种植。【解答】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遗址位于在今天浙江河姆渡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粮食作物水稻,种植水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2.(2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无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解答】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无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仁”的学说、“为政以德”的思想是政治主张,“温故而知新”是教育方法,均不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故选:C。【点评】本题以孔子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3.(2分)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分析】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知道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解答】据“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可知,这段材料包括的史实是秦统一中国、楚汉战争、西汉建立,不包括文景之治。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4.(2分)《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记载:隋炀帝“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隋炀帝下诏启动的是()【分析】本题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解答】根据题干“隋炀帝“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可知,隋炀帝下诏启动的是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故选:B。【点评】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5.(2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准确识记.【解答】通过分析示意图可以看出①所处的时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发生在宋朝。:..。【点评】.(2分)宋神宗时期,要杀一个有罪的官员,遭到朝中官员的反对,他们说“祖宗从来未尝杀士人。后来改为“刺配远恶处”又有人说“士可杀不可辱”。这个故事反映了(),,,,经常受到臣子的摆布【分析】本题以宋神宗时,要杀一个犯罪的官员,遭到朝中官员的反对为切入点,考查北宋的统治措施。【解答】由材料“宋神宗时,要杀一个犯罪的官员,遭到朝中官员的反对。他们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可知,当时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宋朝时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较高。故选:B。【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了解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7.(2分)“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分析】本题以“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明朝的科举制度。【解答】依据课本知识,明朝时期实行的八股取士的制度,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是导致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明朝科举制度的相:...(2分)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分析】本题以英国一家报纸的评论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解答】题干关键信息是“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随之而来的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9.(2分)梁实秋在《过年》文中曾经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夕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被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节****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近代社会****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解答】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题干中促使春节****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2分)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其中,“握旧物”和“新其心”中的“旧”与“新”的对象分别指的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洋务运动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解答】洋务运动主张学****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因此“握旧物”是指固守专制制度;“新其心”是指主张“自强”“求富”,学****西方先进技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影响。11.(2分)“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解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2.(2分)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如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处应该填写()1924﹣1927年打倒军阀,打倒列强:..1937年▲1934﹣1945年团结抗战,驱除倭寇1945﹣1949年国共对峙,,,,,民主建国【分析】本题以“1927﹣1937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北伐战争和星火燎原,北上抗日。【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27~1937年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前期以“工农武装割据”为指导,后期由于长征和日军侵华的步步紧逼中国革命力量开始北上转移,所以这一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题应该是“星火燎原,北上抗日”,B项正确;“民族耻辱,抗争探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进行抗争的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坚持和平,民主建国”是1945年重庆谈判时期的口号。故“1927﹣1937年”可知,此时期为国共两党十年对峙时期,其时代特征是星火燎原,北上抗日。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和星火燎原,北上抗日的相关史实。13.(2分)下图是民国初年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该公司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解答】通过图片,我们看出这是一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情况,这一:..“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再就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故选:。【点评】本题略有难度,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分析能力。注意扎实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14.(2分)电影《非诚勿扰》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台湾女孩说在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中记录:“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沦陷’。”这里的“民国三十八年”指的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相关史实。1912年是民国元年。【解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38年,1912+38﹣1=1949年。故题干中“民国三十八年”指的是1949年。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相关史实。15.(2分)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分析】本题以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解答】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题干中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2分)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进三大改造()【分析】本题以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陈云的话语为依托,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分别采取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材料表明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以及意义。17.(2分)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资本【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政府的调控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解答】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在1978年;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1927年;D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资本是在1978年之后;本题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即强调调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结合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的史实可知“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发挥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点评】熟记政府对经济的调控。18.(2分)香港媒体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指的是().“一国两制”【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