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语不惊人死不休——欣赏杜甫诗的语言特点》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0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不惊人死不休——欣赏杜甫诗的语言特点》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吴老师 2024/5/12 文件大小:1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不惊人死不休——欣赏杜甫诗的语言特点》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语不惊人死不休——欣赏杜甫诗的语言特点》教学设计 】是由【吴老师】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语不惊人死不休——欣赏杜甫诗的语言特点》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诗歌的语言特色?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自主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努力采用灵巧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和学****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学法指导】1、了解作家作品、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反复吟诵,掌握诗歌节奏,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把握杜甫诗歌的语言特色。?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感悟、讨论和讲析相结合的方法。??4、教师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表达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语言特点。??【知识目标】1、通过了解作家生平及思想体味诗歌内容。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3、把握杜甫诗歌的语言特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内涵和把握诗人独特的语言特色的能力【情感目标】1、感受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2、了解诗人的风格,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提升诗歌语言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教学重点】?体会诗歌内容,把握诗歌语言特色【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诵读式?感悟式?自主式?交流式?点拨式?讲析式?比较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里,镶嵌着许许多多璀璨耀眼的明星。沉郁顿挫的是杜甫,豪放飘逸的是李白;提起柳永,我们便难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悱恻;说到苏轼,我们又怎能忘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雄浑。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风格。今天我们就来鉴赏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一、预****检测说说你所知道的著名诗人或词人的诗歌的语言风格〔指名答复〕:如: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清新自然,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陆游的慷慨激昂,李清照的缠绵悱恻。二、知识温****1、涵义〔师讲解〕:诗歌风格简称诗风,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由诗人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表现出来的总的特色。从诗风渊源看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体裁看词有豪放和婉约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别。诗歌的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是诗人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主要由作者的写作个性、选择的题材类型等因素决定。2、诗歌的语言风格及鉴赏术语〔师生共同温****1、简洁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2、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美4、明快:明白通畅。5、沉郁顿挫苍凉:消沉、苍劲、舒缓、悲凉等。6、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师补充:诗歌的语言风格不止上述词语,还比方:朦胧隐晦、幽默挖苦、婉转缠绵、雄壮浑厚、强健刚毅等等,需要同学们在实际训练中总结积累。〕3、方法指津〔生讨论,师点拨〕:区分诗歌语言风格的一般途径。①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风格;②品读诗句,把握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③明确类别,区分题材体裁;④重视背景,关注朝代文风。三、了解杜甫?生平概述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及安史之乱,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弃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四、例析:1、杜甫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句,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分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雨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2、?拟声词:?????????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滚滚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3、表颜色的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分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4、语序颠倒:复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如?:〔1〕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析: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巧,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例:定语挪后:杜甫?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析: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杜甫?春夜喜雨?例,定语“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春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3〕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5、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如: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分析: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衬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那么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五、延伸拓展训练〔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答复〕新秋?杜甫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上下照暮空。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1)诗歌的首联是如何照应题目中的“新〞这个字进而描写景物的?(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替换为“处处〞“家家〞?为什么?解析:(1)诗歌题目为“新秋〞,首联描写了秋的“新〞,表现在:云还具有夏天云的特点,天气还很热,但是已经有叶子被吹落,这是秋的特点。这个时候既有夏的特征又有秋的特点,说明是夏末秋初,表达了秋“新〞的特点。(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目要求比照分析“几处〞“谁家〞与“处处〞“家家〞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答复以下问题时可以先分析这两对词语在表达上的区别,同时注意分析它们与题目“新秋〞的关系。答案:(1)诗歌首联上句描写了夏日的火云(红色的云彩),说明盛夏的威力还没有过去,黄昏的云峰还在变换着各种形态;下句写有凉意的风、一片落叶,说明已经到了秋天。首联紧紧围绕“新〞字选取景色,写云说明是刚刚过了夏天,写风说明已经进入秋天。不能。诗歌描写的是初秋的景象,“几处〞的意思是园林中有几处可以看到秋天景象。“谁家〞,有几家,意思是到了秋天有几家人已经开始做秋天的衣服了,如果是“处处〞“家家〞,就应该是深秋了。六、课堂演练〔生讨论,师点拨〕: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唐?诗?一?首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实宵。五更鼓角声悲注,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深刻地反映了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对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降级走上破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存在。……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标准可循,一切都是冲可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李白的天才作品确已到达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极峰。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那就是以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唐,其实那已不是盛唐之音了。(李泽厚?美的历程?选段)⑴?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⑵?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来答复。答:1、该诗为杜甫作品。因其具有杜诗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风格,同时又是严格工整的七律。?2?、从形式来说,杜诗李白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标准,即严格地凝聚在一定的形式、格律中,从而不再是一种天才美、自然美,而是一种人工美、世俗美,为后世提供了可以学到的范本;从内容来说,杜诗更多地关注国远民生,且充满忧患意识,不似李白那么飘逸洒脱,也明显地蕴含了这个阶级的停滞与走下破路。因而,李白与杜甫是两种风度,两种意境,两种风格,如果说李白是盛唐之音,那么杜甫就是另一种盛唐了。七、课堂小结:杜甫以“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苦心追求的精神;“毫发无遗憾〞、“新诗改罢自长吟〞,表现着诗人的辛苦锤炼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表现诗人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还具有渊博的知识修养。正是经过这样辛勤的努力,杜甫成为古典诗歌语言艺术的大师。八、作业:课下阅读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诗,体会其中的语言艺术板书设计:〔见方法指津〕教后反思: 1、杜甫是古典诗歌语言艺术的大师。有人提出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的说法,杜甫在诗歌语言艺术上的巨大努力绝非仅仅表达为"清词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之五〕,即广泛地借鉴、汲取古往今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的精华,而更表达为"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即在诗歌创作中自铸伟辞。2、杜甫在遣词造句时多方面地表达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由于字句是诗歌的最小语言单位,所以这使得杜诗艺术具有精微细致、玲珑透剔的优点。

最近更新

汽车涂装工艺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37页

互联网使用与公平感——基于CSS2019的实证分析.. 2页

云资源池网络安全策略的分析与设计 2页

汽车涂装工艺中的喷涂流量与工艺速度 27页

二手车工作总结文字版(8篇) 18页

中考备考会议主持稿(12篇) 49页

中学生的生命箴言(5篇) 9页

氧化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34页

氧化铝项目的地理位置优势研究 24页

六年级小学生的期末表现评语锦集三篇 16页

氧化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供应链风险与供应商.. 26页

毕业论文写作编写摘要与关键词的指导 29页

春节安山岳传统习俗中的庆祝活动 22页

中西部项目地区农村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 2页

中职语文“论述类文本”精准教学策略初探 2页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出口与国际贸易 23页

中考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探究 2页

中尺度集合预报对川渝地区“8.16”暴雨过程的.. 2页

妈妈下班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说说文案(50条) 26页

《工具酶和基因载体》课件 19页

《工程质量管理大纲》课件 26页

《市场调研概述》课件 26页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控制 23页

2024年杜蕾斯项目合作计划书 61页

膳食营养研究报告 6页

设备检修方案范本 5页

吞食天地2常山赵子龙传 69页

浙江10月自考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试题及答.. 3页

2022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答.. 4页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汇报材料 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