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小吴 2024/5/12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是由【小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医学根底?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专业使用)Ⅰ前言由于社会体育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专业,在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教学中开设中医学课程十分必要,符合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根本要求,但在教材的选用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假设选用中医院校或西医院校本科生使用的中医学根底教材均不能到达因材施教。不符合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根本要求。因此根据本院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的要求,探索性的编写了这本?中医学根底?,本教材在编写中注意突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特点,强调以自然疗法为主体的中医学理论和方法在社会体育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在理论介绍时,我们既周密筹划,重视教材中各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又充分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参考了各版教材的优势和缺点,同时结合我们的教学经验,精心编排教材的内容,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的根本知识、根本理论、根本技能加以精选,提炼浓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防止大多数中医学教材中靠引用古典经文来阐述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本教材的系统学****能够熟悉和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内容以及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体育专业知识、现代医学根底知识的同时,了解祖国医学的渊源、历史传统与成绩,熟悉祖国医学的特点,根本理论,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解,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更好为今后从事社会体育事业打下根底。要求学生熟悉简单的中医根底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包括运动损伤的中医根底知识和诊疗方法〕,了解中药的作用及组方原那么,将学生引入中医学的门槛。通过学****传统的中医学,加深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于生命现象认知的差异,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加运动损伤诊疗知识和技术。讲解时结合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成就作一些启发式讲授,适当作两种理论的对照讲解,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局部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4学时,均为理论课。四教材:?中医学根底?,自编教材,秦建平,2024年。Ⅱ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熟悉中医学的根本特点;了解中医学的历史渊源与成绩。二教学要求了解中医学的根本概念及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开展的大体过程。熟悉中医根底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三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概念和形成标志。〔二〕中医根底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一教学目的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核心内容,了解其在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为以后学****其他根本理论和临床各科打下坚实的根底。二教学要求〔一〕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根本内容。〔二〕熟悉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了解阴阳五行的概念。三教学内容〔一〕阴阳的根本概念;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及其相对性。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二〕阴阳学说的根本内容。〔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四〕五行的根本概念。〔五〕五行学说的根本内容。〔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章藏象学说一教学目的藏象学说是中医根底理论的核心。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为学****中医诊断、中药、方剂打下必要的根底。二教学要求〔一〕脏腑1掌握脏腑学说的特点和各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系统连属。2熟悉藏象的含义和内容〔脏、腑、奇恒之腑的含义及其区别〕。3了解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和脏腑之间的关系。〔二〕精气血津液神1掌握精气血津液神功能。2熟悉精气血津液的概念、气的分类、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3了解精气血津液生成及运行。三教学内容〔一〕藏象学说的概述。〔二〕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系统连属。〔三〕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四〕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五〕脏腑之间的关系。〔六〕精的根本概念、生成及功能。〔七〕气的概念、生成、运动、分类及功能。〔八〕血的概念、生成、循行和功能。〔九〕津液的概念、生成输布排泄及功能。〔十〕神的根本概念、生成及作用。〔十一〕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章经络〔自学〕第五章病因病机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从病因病机两方面了解中医的病理观,理解中医致病因素及病因分类,六***致病的性质和特点,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外伤致病因素的特点、以及痰饮、瘀血的概念和致病特点,了解疾病发生的根本病机。二教学要求〔一〕了解病因的概念、分类及认识病因的方法。〔二〕了解六***的含义,掌握六***各病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了解七情内伤的概念、与脏腑气血的关系及致病特点。〔四〕了解饮食失宜及劳逸失常的病理。〔五〕了解痰饮、瘀血的根本概念、形成的原因;熟悉痰饮、瘀血的征候特征。〔六〕了解其他因素。〔七〕熟悉正邪概念;了解邪正相争病机规律及其内容〔八〕了解阴阳失调、气机失常病机规律及其内容。三教学内容〔一〕病因的概念。〔二〕六***的概念和六***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三〕七情内伤、痰饮、瘀血的含义、致病特点。〔四〕病机的概念。〔五〕虚实的概念及虚实的病机特点。邪正盛衰对疾病转归的影响。〔六〕阴阳偏胜、偏衰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特点。〔七〕气机失调的病机。第六章诊法一教学目的中医诊法是中医获取病人信息,提供诊断依据的核心渠道。通过对中医诊法的教学,要求熟悉望、闻、问、切四诊的根本技能及各种病理征象的意义,了解中医诊法的根本原理、诊法运用原那么等内容。二教学要求〔一〕熟悉中医诊法概念、望神技巧及得神、失神、少神和假神的鉴别要点、常色和各种病色所主病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二〕了解望形体、望姿态、望头面五官、望肢体皮肤、望二阴、望小儿指纹和望排出物的根本内容。〔三〕熟悉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了解舌诊原理。〔四〕了解呼吸、语言、呕吐等声音的上下、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临床意义;了解各种病室、病体气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五〕熟悉问诊的根本内容;了解问诊的意义、方法及本卷须知。〔六〕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了解脉诊的原理及诊脉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七〕熟悉正常脉象的特征及常见病脉〔浮、沉、迟、数、洪、细、弦、紧、滑、涩、濡、不规那么脉〕的特征与临床意义;了解相兼脉的主病规律。〔八〕了解按诊的意义、方法、按胸腹、按肌肤、按手足、伤科局部按诊、按腧穴的内容及意义。三教学内容〔一〕中医诊断的根本原理。〔二〕中医诊法的运用原那么。〔三〕各种神、色的临床辨识。〔四〕望舌苔、望舌质。〔五〕问诊的主要内容。〔六〕脉象形成的原理、寸口诊脉的方法,常脉的特征及客观变化,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第七章辨证一教学目的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根本原那么,也是中医学根本特点之一。中医辨证体系主要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通过对中医辨证体系的学****要求熟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常见证侯的临床表现、治法及代表方剂。初步学会运用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知识对临床典型病例进行辨证。二教学要求〔一〕熟悉八纲辨证的根本概念、一般证候的表现。熟悉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了解里证、实证各自包括的内容。掌握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的概念与证候表现。〔二〕掌握气血津液常见证的临床表现、治法、代表方剂;了解气血津液辨证的根本方法、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三〕掌握各脏腑常见证的临床表现、治法、代表方剂;了解脏腑辨证的根本方法、病变范围、病机特点。三教学内容〔一〕八纲辨证的根本概念,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辨证。〔二〕气血津液缺乏和运行障碍常见证的临床表现、治法、代表方。〔三〕心、肺、脾、肝、肾病常见证的临床表现、治法、代表方。第八章防治原那么一教学目的中医治疗学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预防、治那么和治法。学****本章应对预防、治那么和治法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二教学要求〔一〕了解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措施;熟悉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含义及内容。〔二〕了解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和三因制宜的含义和内容。〔三〕了解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的内容。三教学内容〔一〕预防的概念。〔二〕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的具体方法。〔三〕标本的概念;治标与治本的应用原那么。〔四〕扶正与袪邪。〔五〕调整阴阳。(六)三因制宜。第九章中药学概述一教学目的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根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了解中药的根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及临床应用,为学****方剂学及各专业课奠定根底。二教学要求〔一〕了解中药的含义、毒性、炮制目的、用药禁忌、用量的一般规律、中药的煎服法。〔二〕熟悉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理论。〔三〕了解中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的成效、临床应用。三教学内容〔一〕中药的概念。〔二〕中药的性能。〔三〕中药的应用。〔四〕各类常用中药的成效。第十章方剂学概述一教学目的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的根底课之一。通过方剂学的学****使学生掌握组方原那么和配伍规律,培养分析、运用方剂的能力。二教学要求〔一〕了解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二〕熟悉组方原那么和方剂的运用变化及其对方剂功能主治的影响。(三)了解各类常用方剂的组成成效、临床运用。三教学内容〔一〕治法与方剂〔二〕方剂的组成原那么及组成变化。Ⅲ教学组织与方法一实施机构:由第一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执行。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现代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应用。三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方法。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辅导讲义、课堂答疑。四考核方法:采用闭卷笔试,教学测量:理论考试占85%,平时成绩占15%。讲课内容教学手段时数绪论CAI2阴阳五行学说CAI4藏象CAI12病因病机CAI6诊法CAI8辨证CAI12防治原那么CAI2中药学概述CAI4方剂学概述CAI4合计54

最近更新

家长危害孩子的20个坏习惯 4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活动背景(十四篇) 73页

大学生毕业生自我鉴定800字(6篇)2 13页

大学生征文比赛主题13篇 35页

广东省各区2024年7月招聘教师题目22 5页

2024年关于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4篇 5页

女工特色活动方案 5页

2016年乡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8页

培优补强方案 4页

周一祝福语简短给领导(4篇) 18页

医疗器械购销协议(9篇) 43页

2024年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 149页

2024年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 149页

2024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62页

2024年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 149页

2024年浙江省兴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考.. 147页

2024年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 60页

2024年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 95页

2024年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 61页

2024年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 61页

2024年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库一.. 118页

2024年足球知识题库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12页

2024年工程劳务合同范本 14页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16篇】 30页

2022-2023学年英语周报高二第39期答案及试题 1页

军职在线运动与健康的答案 2页

2023北京医师定期考核内科试题及答案 13页

梭哈技巧大全经典 8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14页

茶叶出厂检验报告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