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雨污泵站一般规定.pdf

格式:pdf   大小:97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污泵站一般规定.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3 文件大小:9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污泵站一般规定.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雨污泵站一般规定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雨污泵站一般规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水泵机组可按近期规模配置。。,必须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应满足规划、消防和环保部门的要求。泵站的地面建筑物造型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泵站内应绿化。,并符合规划部门要求;~;易受洪水淹没地区的泵站,;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在入口处设置闸槽等临时防洪措施。。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宜采用自灌式泵站。,其中一个应能满足最大设备或部件的进出。,特别重要地区的泵站,应按一级负荷设计。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合流污水泵站,应设置除臭装置。。,应设隔声值班室并有通讯设施。对远离居民点的泵站,应根据需要适当设置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确定。,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流量计算确定。当立交道路设有盲沟时,其渗流水量应单独计算。,应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1泵站后设污水截流装置时,按本标准公式()计算;2泵站前设污水截流装置时,雨水局部和污水局部分别按本标准公式(-1)和(-2)计算。1〕雨水局部Qp=Qs-noQdr(-1)2〕污水局部Qp=(no+1)Qdr(-2)式中:Qp—泵站设计流量〔m3/s〕;Qs—雨水设计流量〔m3/s〕;Qdr—旱流污水设计流量〔m3/s〕;no—截流倍数。,应根据设计流量时的集水池水位与受纳水体平均水位差和水泵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确定。,应根据设计流量时的集水池水位与出水管渠水位差和水泵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以及平安水头确定。,应根据设计流量、水泵能力和水泵工作情况等因素确定。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z.:..-1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注:如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6次。2雨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3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4污泥泵房集水池的容积,应按一次排入的污泥量和污泥泵抽送能力计算确定。活性污泥泵房集水池的容积,应按排入的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量和污泥泵抽送能力计算确定。,应按管网系统中调压塔原理复核。。,应与进水管管顶相平。当设计进水管道为压力管时,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可高于进水管管顶,但不得使管道上游地面冒水。,应按进水管充满度计算。,应满足所选水泵吸水头的要求。自灌式泵房尚应满足水泵叶轮浸没深度的要求。,应考虑改善水泵吸水管的水力条件,减少滞流或涡流。,应设置闸门或闸槽;泵站宜设置事故排出口,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设置事故排出口应报有关部门批准。。,倾向坑的坡度不宜小于10%。,宜设清泥设施。.z.:..-,且应符合以下要求:1水泵宜选用同一型号,台数不应少于2台,不宜大于8台。当水量变化很大时,可配置不同规格的水泵,但不宜超过两种,或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或采用叶片可调式水泵。2污水泵房和合流污水泵房应设备用泵,当工作泵台数不大于4台时,备用泵宜为1台。工作泵台数不小于5台时,备用泵宜为2台;潜水泵房备用泵为2台时,可现场备用1台,库存备用1台。雨水泵房可不设备用泵。立交道路的雨水泵房可视泵房重要性设置备用泵。;在最高工作扬程与最低工作扬程的整个工作范围内应能平安稳定运行。2台以上水泵并联运行合用一根出水管时,应根据水泵特性曲线和管路工作特性曲线验算单台水泵工况,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应考虑级间调整的影响。~。~。,并均宜设备用。小型水泵可设底阀或真空引水设备。。,应满足机电设备安装、运行和操作的要求,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z.:..-;;;4配电箱前面通道宽度,,。当采用在配电箱后面检修时,;5有电动起重机的泵房内,应有吊运设备的通道。,应根据水泵机组、电气设备、起吊装置、安装、运行和检修等因素确定。。起重量不大于3t,宜选用手动或电动葫芦;起重量大于3t,宜选用电动单梁或双梁起重机。,应按水泵要求配置,。,应设中间轴承和轴承支架,水泵油箱和填料函处应设操作平台等设施。,并应设置栏杆。平台的设置应满足管理人员通行和不阻碍水泵装拆。。,应根据需要设置跨越设施。假设架空敷设时,不得跨越电气设备和阻碍通道,。,楼板应设吊物孔,其位置应在起吊设备的工作范围内。。。、润滑和密封等需要的冷却用水可接自泵站供水系统,其水量、.z.:..-水压、管路等应按设备要求设置。当冷却水量较大时,应考虑循环利用。,每台水泵的出水管上均应设置闸阀,并在闸阀和水泵之间设置止回阀。当污水泵出水管与压力管或压力井相连时,出水管上必须安装止回阀和闸阀等防倒流装置。雨水泵的出水管末端宜设防倒流装置,其上方宜考虑设置起吊设施。,所受压力由计算确定。水泵出水压力井必须设透气筒,筒高和断面根据计算确定。,应满足水体最高水位时开泵形成的高水位,或水泵骤停时水位上升的高度。敞开局部应有平安防护措施。,出水井通向河道一侧应安装出水闸门或考虑临时封堵措施。,应避让桥梁等水中构筑物,出水口和护坡构造不得影响航道,水流不得冲刷河道和影响航运平安,,并取得航运、水利等部门的同意。泵站出水口处应设警示装置。,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规划的要求,并应根据以下因素综合确定:1在城镇水体的下游。2便于处理后出水回用和平安排放。3便于污泥集中处理和处置。.z.:..-4在城镇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6少拆迁,少占地,根据环境评价要求,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7有扩建的可能。8厂区地形不应受洪涝灾害影响,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有良好的排水条件。9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应按工程总规模控制,并作出分期建立的安排,合理确定近期规模,近期工程投入运行一年内水量宜到达近期设计规模的60%。,结合厂址地形、气候和地质条件,优化运行本钱,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拟确定。,节省材料,选材适当,并应使建筑物和构筑物群体的效果与周围环境协调。,其位置和朝向应力求合理,并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紧凑、合理,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标准的要求,并应满足各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和埋设各种管道以及养护、维修和管理的要求。、竖向设计宜充分利用地形,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方的要求。、贮气罐、污泥气压缩机房、污泥气发电机房、.z.:..-污泥气燃烧装置、污泥气管道、污泥干化装置、污泥燃烧装置及其他危险品仓库等的位置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标准的要求。,在适当地点设置堆放材料、备件、燃料和废渣等物料及停车的场地。,通道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并应有回车道;~;~;4通向高架构筑物的扶梯倾角一般宜采用30°,不宜大于45°;;6车道、通道的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标准要求,并应符合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并应另设运输废渣的侧门。,各处理构筑物系统间宜设可切换的连通管渠。,防止相互干扰。管道复杂时宜设置管廊。处理构筑物间输水、输泥和输气管线的布置应使管渠长度短、损失小、流行通畅、不易堵塞和便于清通。各污水处理构筑物间的管渠连通,在条件适宜时,应采用明渠。.z.:..-管廊内宜敷设仪表电缆、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给水管、污水管、污泥管、再生水管、压缩空气管等,并设置色标。管廊内应设通风、照明、播送、、火警及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独立的排水系统、吊物孔、人行通道出入口和维护需要的设施等,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标准要求。。,排出水应回流处理。。、再生水系统严禁与处理装置直接连接。,应按二级负荷设计,重要的污水厂宜按一级负荷设计。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应根据污水厂的规模,工艺流程,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水平和管理体制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本着节约的原则确定,并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规定。,应有保温防冻措施。,宜在厂区适当地点设置配电箱、照明、联络、冲洗水栓、浴室、厕所等设施。,防滑梯等平安措施,高架处理构筑物还应设置避雷设施。、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确定。.z.:..污水厂的处理效率,。〔%〕SSBOD5一级沉淀法沉淀〔自然沉淀〕40~5520~30二级生物膜法初次沉淀、生物膜反响、二次沉淀60~9065~90活性污泥法初次沉淀、活性污泥反响、二次沉淀70~9065~95注:1表中SS表示悬浮固体量,BOD5表示五日生化需氧量。2活性污泥法根据水质、工艺流程等情况,可不设置初次沉淀池。〔或〕水量变化大的污水厂,宜设置调节水质和〔或〕水量的设施。,应按分期建立的情况分别计算。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校核管渠配水能力。生物反响池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生物反响池类型和曝气时间确定。曝气时间较长时,设计流量可酌情减少。,除应按本章有关规定设计外,尚应考虑截流雨水进入后的影响,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1提升泵站、格栅、沉砂池,按合流设计流量计算;2初次沉淀池,一般按旱流污水量设计,用合流设计流量校核,校核的沉淀时间不宜小于30min;3二级处理系统,按旱流污水量设计,必要时考虑一定的合流水量;4污泥浓缩池、湿污泥池和消化池的容积,以及污泥脱水规模,.:..10%~20%计算;5管渠应按合流设计流量计算。〔格〕数不应少于2个〔格〕,并应按并联设计。。。.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