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2年).pdf

格式:pdf   大小:41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2年).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3 文件大小:4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2年).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2年)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2年)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2年)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相关技术的进步、临床医学相关诊疗技术的发展、法规和标准的不断更新,本指导原则还会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修订。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原材料(通常需要进行化学交联)制成的,最终可被人体完全吸收的面部注射填充材料。其他成分或具有特殊设计(如添加不可降解成分等)的面部注射填充材料需参考本指导原则适用的部分,并结合产品自身特点另行设计其临床试验。在本指导原则,临床试验的设计是以中纠正鼻唇沟皱纹为预期用途的产品作为范例进行的。对于拟用于其他预期用途的产品,临床试验需单独设计,适用的部分需遵循本指导原则。(二)临床试验总体设计以申请首次注册上市为目的的该类产品临床试验需是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需采用已上市同类产品作为对照医疗器械,优先选择与试验医疗器械成分、性能相似的对照医疗器械。根据设计预期的临床意义及试验医疗器械的性能选择合适的试验类型(优效/等效/非劣效)。需考虑采用适当的对照方式以保证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的一致性,如受试者随机分组对照等。(三)产品适用范围本部分仅对于预期用途为纠正鼻唇沟皱纹的产品进行讨论。在产品的适用范围还需明中确具体的注射层次(如:真皮组织浅层、真皮组织中层至深层、真皮组织深层至皮下浅层等)。表1评价鼻唇沟皱纹严重程度参考量表(示例)分级评价特征描述1无没有可见的折纹;只见连续的皮肤纹线。2轻度皱褶浅,但可见,呈轻微的凹痕;面部折纹细小。3中度比较深的皱褶;面部折纹清晰;在一般情况下折纹可见。但当伸展时折纹消失。4重度非常长而深的皱褶;面部折纹显著;伸展时有小于2mm的可见折纹。5极度极其深而长的皱褶,严重损害面容;伸展时有2—4mm的清晰可见的V形折纹。、受试者对全局美容效果的评价、除主要有效性评价观察时间点外其他时间点的皱纹严重程度的评价等。表2提供了全局美容效果评价分级的一个示例。表2全局美容效果分级参考量表(示例)(如硬结、瘙痒、疼痛、红肿、瘀青、淤血、瘀斑、感染、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瘢痕、结节、肉芽肿、过敏等)、不良事件、基本生命体征、注射前和注射后主要有效性评价时间点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等。、含量存在差异的,需在临床试验中设置相应的功能性指标进行评价。(五)临床试验持续时间及观察时间点临床试验的注射后观察时间需根据产品维持有效性的时间和观察产品安全性所需的时间确定。观察时间点的设定应至少包括注射前、注射后即刻、观察短期安全性的时间点(注射后1周或2周)、观察疗效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时间点,以及观察长期安全性的时间点。建议收集受试者在注射后14天内的局部反应日志。若存在补充注射的情况(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应从补充注射之日起开始计算观察时间点。一般,未经交联的透明质酸钠产品临床试验注射后的持续观察时间需不短于6个月。经交联的透明质酸钠凝胶产品临床试验注射后的持续观察时间需不短于1年。如果申请人所宣称的效果保持时间长于上述时间,则需观察到所宣称的效果保持时间。如果申请人所宣称的效果保持时间短于上述时间,则超过所宣称的效果保持时间后主要进行安全性评价。(六)试验样本量样本量的确定需按照试验目的、试验类型(优效、非劣效、等效)、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对照组的情况确定并符合统计学要求。此外,还需考虑受试者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脱落/失访,按照预估的脱落/失访率进一步扩大初始样本量。临床方案中需明确样本量统计计算公式涉及参数的确定依据及具体计算过程。计算样本量时的参数选择建议:1.Ⅰ();2.Ⅱ(即把握度至少达到80%);,当试验产品与对照产品的设计相似,预期具有相似的有效性时,非劣效界值建议不低于-10%。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样本量的计算是基于纠正鼻唇沟皱纹的预期用途。若申报产品的预期用途超出以上范围,则需另外考虑样本量的计算。另外,对于产品中添加药物成分或其他功能性成分的,需以相应的功能性指标计算样本量,并与以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计算的样本量进行比较,取两者之中较大的样本量以保证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和功能性指标的临床试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确定样本量时,还需考虑要有充足的临床证据支持产品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数患者注射该产品后可维持有效的时间。(七)入选/排除标准临床试验方案中需有明确的入选/排除标准。入选标准需针对产品预期用途制订。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入选/排除标准需统一。(八),明确所有受试者是否全部完成随,完成随访的受试者是否均访纳入统计。对于因违背研究方案而被剔除的以及没能完成研究中途脱落/失访的受试者需明确剔除或脱落/失访的具体原因。需在临床试验报告中提供注射用量、产品型号规格、注射针规格等信息。若存在补充注射的情况(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需在报告中体现相关受试者比例及两次注射时间间隔等相关信息。(FAS):需包括所有入组实施了注射并至少进行过一次有效性评价的受试者,无论其是否违背方案。FAS集对于缺失的数据建议采用保守的填补方法并论证其保守性,不建议采用末次观测值结转法(LOCF)。符合方案集(PP):需包括所有入组实施了注射、完成主要指标的随并访无严重违背方案的受试者。安全集(SS):需包括所有入组并至少进行过一次安全性评价的受试者。、公认的统计方法、计算公式、统计软件(如:SAS、SPSS、SYSTAT)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如果基线变量存在组间差异,需分析基线的不均衡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基线组间均衡性分析一般在FAS集的基础上进行。基线数据一般包括受试者年龄、性别、体重、皱纹严重程度分级值等变量。(优效/等效/非劣效)是否成立。建议通过计算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值的双侧95%可信区间完成相应的统计比较(例如:对非劣效检验,应于将上述可信区间的下限与非劣效界值进行比较,而不是仅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差异性的检验)。需有充足的临床证据支持产品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数患者注射该产品后可维持有效的时间。对于产品中添加药物成分或功能性成分与已上市器械中的有关成分种类、含量存在差异的,需在临床试验中对相应的功能性指标进行假设检验。对次要评价指标于也需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另外,考虑到此类产品的可吸收性,建议依据各观察时间点上的皱纹严重程度分级数值绘制曲线图以评价产品临床效果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一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两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性检验。需要对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的变量进行讨论,无论是使用器械前后的差异,还是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需分析其临床意义以及与所使用器械的相关性。需在临床试验报告中报告所有注射后发生的副反应/并发症(无论是否预期发生)和不良事件(无论是否认为与试验器械有关)。报告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原因、详细内容和严重程度,并分析其与产品的关系。对于所采取的措施、持续时间和最终结果需予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