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册-部分题库与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40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册-部分题库与答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3 文件大小:4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册-部分题库与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册-部分题库与答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版--册-部分题库与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轨道上部较下部厚,上部冷却速度慢,而下部冷却速度快。因此,上部产生拉应力,下部产生压应力。。如图一底座铸铁零件,有两种浇注位置和分型面方案,请你选择一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方案(Ⅱ)最佳。。理由:方案(Ⅰ)是分模造型,上下铸件易错边,铸件尺寸精度差。方案(Ⅱ)是整模造型,铸件尺寸精度高。内腔无需砂芯成型,它是靠上、。下图为支架零件简图。材料HT200,单件小批量生产。(1)选择铸型种类(2)按模型分类应采用何种造型方法?(3)在图中标出分型面、浇注位置、加工余量(1)砂型铸造,(2)整模造型(3)分型面、浇注位置、加工余量:,支架两种结构设计。(1)从铸件结工艺构性方面分析,何种结较为构合理?简要说明理由。(2)在你认为合理的结图中标出铸造分型面和浇注位置。构(1)(b)结较为构合理。因为它可省去悬臂砂芯.(2)见图。分型面。浇注位置(说明:浇注位置上、下可对调)`?如不合理,请改正并说明理由。铸件上部太厚,易形成缩孔,壁厚不均匀易造成热应力。可减小上部壁厚,同时设加强筋。无结构圆角,拐弯处易应力、。3。某厂铸造一个Φ1500mm的铸铁顶盖,有图示两个设计方案,分析哪个方案的结工艺构性好,简述理由。(a)图合理(b)图结为构大的水平面,不利于金属液体的充填,易造成浇不足、冷隔等缺陷;不利于金属夹杂物和气体的排除,易造成气孔、夹渣缺陷;大平面型腔的上表面,因受高温金属液的长时间烘烤,易开裂使铸件产生夹砂结疤缺陷。,应选择哪一种较为合理?为什么?零件一:(b)合理。它的分型面是一平面,可减少造型工作量,:(a)合理。凸台便于起模,而a图所示的凸台需用活块或增加外部芯子才能起模。。并说明理由(a)图:铸件外形应力求简单,尽量不用活块和型芯。图a上凸台妨碍起模,需采用活块或型芯或三箱造型。将外凸改为内凸,有利于外形起模,且不影响内腔成形。(b)图:凸台结应构便于起模。图示的凸台需用活块或增加外部芯子才能起模。将凸台延长到分型面,。并说明理由(a)图:减少铸件分型面的数量,可以降低造型工时,减少错箱、偏芯等缺陷,提高铸件的尺寸精度。(b)图:设计时应尽量分散和减少热节,避免多条筋互相交叉,防止产生热应力和缩孔与缩松。。并说明理由(a)图:凸台结构应便于起模。图示的凸台需用活块或增加外部芯子才能起模。将凸台延长到分型面,省去了活块或芯。(b)图:铸件壁不宜过厚,否则易引起晶粒粗大,还会出现缩孔、缩松、偏析等缺陷,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过厚的铸件壁,还会造成金的属浪费。1。如图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阶梯轴,试确定锻造方法,定性地绘出锻件图(可就在原图基础上画),并指出需采用哪些工序才能锻成(原始坯料为圆钢)?自由锻下料、拔长、两端压肩、局部拔长、,单件生产。确定锻造方法及锻造工序(工步),绘制锻件简图.(所有面均加工)自由锻下料、镦粗、冲孔、扩孔。,(工步),并绘制锻件工艺简图.(所有面均加工)锤上模锻下料—终锻-切飞边—冲孔连皮分型面、加工余量、冲孔连皮、拔模斜度如图。9。,保证锻件顺利地从模膛取出;应使模膛深度最浅;锻件上所加的敷料最少;使上下模膛的轮廓相同;。(a)(b)(c)19。下图所示自由锻件的两种结构,哪一个合理?为什么?(1)(a)合理。自由锻无法锻出图(b)的锥体结构(2)(b)合理。自由锻无法锻出图(a)的加强筋。,哪一个合理?为什么?(1)(b)合理。几何体的交接处不应形成空间曲线(2)(a)、高筋、,在大批量生产时,其结构是否适于模锻的工艺要求?如有不当,请修改并简述理由。其结构不适于模锻的工艺要求。零件轮辐过于扁薄,薄壁部分金模属锻时容易冷却,。零件上与锤击方向平行的非加工表面,,并说明理由。(a)几何体的交接处不应形成空间曲线。(b)锻件的横截面积有急剧变化或形状较复杂时,应设计成由数个简单件构成的组合体,每个简单件锻制成形后,。改进下列自由锻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并说明理由.(a)几何体的交接处不应形成空间曲线。(b)锻件的横截面积有急剧变化或形状较复杂时,应设计成由数个简单件构成的组合体,每个简单件锻制成形后,再用机械联接方式构成整体零件。,并说明理由。(a)几何体的交接处不应形成空间曲线。(b)排样应合理,使废料最少。。为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下图焊件应采用何焊接顺序?如不采用此顺序可能会出现何种问题?焊接顺序:1-2-3—4-5-6—7—8。可减少角变形。(温度分布均衡,开始焊接时产生的便形可被后来焊接部位的变形所抵消)。?如不采用此顺序可能会出现何种问题?焊接顺序:1-2。如采用2-1,则焊1时,焊件Ⅰ、横Ⅱ向收缩收缩受阻产生应力,甚至造成焊缝交叉处产生裂纹。,拼焊板件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应怎样改变?其合理的焊接次序是什么?不合理。焊缝密集交叉,会造成金属过热,加大热影响区,使组织恶化;焊接应力大。焊缝布置如图焊接次序是:先焊垂直焊缝,然后焊两条水平焊缝。33。下图所示为低碳钢丁字梁焊接件,焊后会产生如图所示的弯曲变形,试分析产生弯曲变形的原因,如何矫正所产生的变形?原因:丁字梁焊缝集中在下部,焊缝分布不对称。焊后焊缝冷却收缩受到低温部分的阻碍。焊缝区纵向受拉应力,远离焊缝区受压应力。焊缝区产生压缩变形,远离焊缝区产生拉伸变形。矫正:。。在压力机上施加外力矫正。,并说明原因。列举矫正变形的工艺方法。变形方向如图虚线。T形梁焊缝集中在下部,焊缝分布不对称。焊后焊缝冷却收缩受到低温部分的阻碍。焊缝区纵向受拉应力,远离焊缝区受压应力。焊缝区产生压缩变形,:火焰矫正法。机械矫正法。35。下图所示的两种焊接结构中哪种比较合理?为什么?(a)结构合理。因为对接接头好于搭接接头。,哪一个合理?为什么?(1)(b)合理。焊缝应避开应力集中的转角位置,以防止焊接应力与外加应力相互叠加,造成过大的应力而开裂。(2)(b)合理。焊缝布置尽可能分散,,力学性能降低,甚至出现裂纹。焊缝位置尽可能对称分布,焊缝的对称布置可以使各条焊缝的焊接变形相抵消,对减小焊接变形有明显的效果。,何种较合理?简要分析其原因。(1)b合理焊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部位,以防止焊接应力与外加应力相互叠加,造成过大的应力而开裂。(b)a合理焊缝应尽量避开机械加工面,以避免焊接应力和变形对已加工表面精度的影响。,何种方案较合理?简要分析其原因。(1)b合理焊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部位,以防止焊接应力与外加应力相互叠加,造成过大的应力而开裂。(2)b合理焊缝尽可能分散布置,避免密集交叉。焊缝集中分布容易使接头过热,力学性能降低,甚至出现裂纹。39。如图焊接结构,何种较合理?简要分析其原因。(1)、保持熔融合金和熔渣;(2)a合理焊缝位置应考虑焊接所要的需施焊操作空间。手工电弧焊时考虑需留有一定焊接空间,,何种较合理?简要分析其原因.(1)a合理焊缝位置应考虑焊接所要的需施焊操作空间。点焊时应考虑电极安放.(2)a合理焊缝位置应考虑各焊接过程中对熔化金属的保护。气体保护焊时应考虑气体的保护效果。?为什么?若不合理,应如何改正?(a)不合理焊缝位置应考虑焊接所要的需施焊操作空间。手工电弧焊时考虑需留有一定焊接空间,以保证焊条的运行自如。(b)不合理焊缝应尽量避开机械加工面,以避免焊接应力和变形对已加工表面精度的影响。?为什么?若不合理,应如何改正?(a).(b)不合理焊缝应避开应力集中的转角位置,以防止焊接应力与外加应力相互叠加,造成过大的应力而开裂。下图所示焊接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若不合理,应如何改正?P165(a)手弧焊(b)电阻焊(c)焊接件(a)不合理。焊缝位置应便于操作(1分).改正后如下图(1分).(b)不合理。电极难以伸入(1分)。改正后如下图(1分)。(c)不合理。焊缝应尽量避开机械加工表面(1分)。改正后如下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