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火灾扑救方案.pdf

格式:pdf   大小:1,28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火灾扑救方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3 文件大小:1.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火灾扑救方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火灾扑救方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火灾扑救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报警早,损失小“报警早,损失小”,这是人们在与火灾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因为火灾发展很快,当发现初起火灾时,在积极组织扑救的同时,应尽快用火警报警装置、电话等向消防队报警。但不论火势大小,自己有无能力将火灾扑灭,报警都是必要的,是与自救同时进行的行为。其目的是调动足够的力量,主要包括公安消防队、本单位(地区)专职和志愿消防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火灾扑救,并进行配合疏散物资及抢救人员。火灾的发展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如某些原因导致火势突然扩大、扑救方法不当、对起火物品性质不了解以及灭火器材效能有限等,都会使灭火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因为报警延误错过了扑救初起火灾的有利时机,消防队到场也费时费力,即便扑灭也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尤其是当火势已发展到猛烈阶段,消防队也只能控制其不再蔓延,损失和危害已成定局。起火之后不报警酿成恶果的事例不胜枚举,主要原因有:存在侥幸心理,以为自己能灭火;不会报警;错误地认为消防队灭火要收费,怕花钱;平时无演****关键时刻惊慌失措、乱了阵脚,忘记报警;企、事业单位发生火灾怕影响评先进和发奖金,怕消防车拉警报影响声誉,怕追究责任或受经济处罚;有的单位甚至做出不成文的规定,报警必须经领导批准等。《消防法》第44条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注意报警要沉着冷静,及时准确,要说清楚起火的单位部门和部位,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若是拨叫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还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电话号码,同时指派人员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并且主动及时地介绍燃烧物的性质和火场内部情况以便于迅速组织扑救。报警除采用119火警电话报警,通知公安消防队前来扑救外,还可采取多种方法,向失火地点周围人员及本单位专职及志愿消防队报警,召集他们前来参加扑救:①有手动报警设施的可以使用该报警设施;②使用单位警铃、汽笛或者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如敲钟打锣等;:..③通过有线广播报警;④直接派人去附近的消防队(室)报警;⑤大声呼喊报警。在报警的同时,向本单位职工群众发出警报,做好疏散准备。尤其是公共场所、宾馆、旅馆,要向旅客报警,组织疏散。随着电信工业的发展,无线移动电话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而且可在各个角落发挥作用,非常方便。但是,在用无线移动电话报火警时,除注意以上几点要求外,还必须注意在报警后不要关机,以便听取消防队回唤问话,保持联系。在任何电话上打119电话报警均是免费的,磁卡或者投币电话不用插卡或投币即可直接拨打。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报警要正确认识、严肃对待,不得有意隐瞒火灾或阻拦他人向消防队报警,否则公安机关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追究责任。《消防法》第44条、62条和64条规定:严禁谎报火警,阻拦报警或者不及时报警的,处警告、罚款或者拘留。(2)边报警,边扑救在报警的同时要及时扑灭初起之火。火灾一般要经过初起阶段,发展阶段,最后到下降和熄灭阶段的发展过程。在火灾的初起阶段,因为燃烧面积小,燃烧强度弱,放出的辐射热量少,所以是扑救的最有利时机。这种初起火灾一经发现,只要不错过时机,可以用很少的灭火器材,如一桶黄沙、一只灭火器或者少量水就可以扑灭。因此,就地取材、不失时机地扑灭初起火灾是极其重要的。(3)灵活运用灭火战术、技术,先控制、后灭火火场瞬间万变,必须灵活运用灭火战术、技术,在消防队没有到达火场前必须采取先控制、后灭火的原则。避免火势蔓延,具备灭火条件的坚决消灭火灾。在扑救可燃气体、液体火灾时,可燃气体、液体如果从容器及管道中源源不断地喷散出来,应首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然后争取灭火一次成功。若在未切断可燃气体、液体来源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盲目灭火,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做法。由于火焰一旦被扑灭,而可燃物继续向外喷散,尤其是比空气重的液化石油气外溢,易沉积在低洼处,不易很快消散,遇明火或炽热物体等火源还会引起复燃。若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甚至还能引起爆炸,容易导致严重的伤害事故。所以,在气体、液体火灾的可燃物来源未切断之前,扑救应以冷却保护为主,积极设法将可燃物来源切断,然后集中力量将火灾扑灭。:..(4)救人第一,先救人,后救物在发生火灾时,若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和物相比,人是主要的,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人和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先救人后疏散物资。要首先组织人力和工具,尽早、尽快地把被困人员抢救出来。在组织主要力量抢救人员的同时,部署一定的力量疏散物资、扑救火灾。在组织抢救工作时,应注意先将受到火灾威胁最严重的人员抢救出来,抢救时要做到稳妥、准确、果断、勇敢,以保证抢救的成功和安全。(5)防中毒,防窒息许多化学物品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烟雾。一些有毒物品燃烧时,若使用的灭火剂不当,也会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救人员如不注意极易发生中毒。有大量烟雾或使用二氧化碳等窒息法灭火时,火场附近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可能引起窒息。所以,在化工企业扑救火灾时还应特别注意防中毒、防窒息。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剂,以防止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救时人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在必要时要佩戴防毒面具,以防发生中毒或窒息。(6)听指挥,莫惊慌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动用周围的物质进行灭火,由于慌乱中可能会把可燃物质当做灭火的水来使用,反而会导致火势迅速扩大;也可能会因没有正确使用而白白消耗掉现场灭火器材,变得束手无策,只能等待救援。所以,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正确措施扑灭初起火灾。这就要求在平时加强防火灭火知识学****制订周密的灭火计划,积极参加消防演练,才能做到一旦发生火灾时不会惊慌失措。此外,因为火灾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发生的火灾在消防队赶到后还未被扑灭时,为了卓有成效地扑救火灾,必须服从公安消防火场指挥员的指挥,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完成扑救任务。《消防法》第44条第3款规定: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这就要求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单位领导及消防安全管理干部除了有立即组织本单位专职、志愿消防员扑救火灾的责任及义务外,也要组织邻近单位消防队员参与灭火,作为邻近单位,在相邻单位发生火灾时,也有支援灭火的义务。总之,要根据积极抢救人命,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的基本要求,及时、正确和有效地扑救火灾。:..(1)化工企业火灾扑救扑救化工企业火灾,一定要弄清起火单位的设备与工艺流程、是否发生泄漏现象、着火物品的性质、有无发生爆炸、中毒的危险、有无安全设备或消防设备等。由于化工单位情况比较复杂,扑救难度大,起火单位的职工及工程技术人员要主动指导和帮助消防队员一起灭火。①,消除爆炸危险。火场上遇有爆炸危险,应依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各种防爆措施。例如,疏散或者冷却爆炸物品或有关设备、容器,打开反应器上的放空阀或驱散可燃蒸气或气体,关闭输送管道的阀门等,以避免发生爆炸。,控制火势发展。首先消灭设备外围或者附近建筑的燃烧,保护受火势威胁的设备、车间,对重要设备要加强保护,阻止火势蔓延扩大,然后向火源直接进攻,逐步缩小燃烧面积,最后消灭火灾。,可以组织突击小组,配备必要数量的水枪,冷却掩护战斗员接近火源,采取将阀门关闭或用覆盖窒息等方法扑灭火焰。必要时,也可以用水枪的密集射流来扑灭火焰。,筑堤堵截。扑救反应器或者管道上的火焰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冷却用水。为了防止燃烧着的液体流散,有时可以用砂土筑堤,加以堵截。。由于化工企业的原料、半成品(中间体)以及成品性质不同,生产设备所处状态也不同,必须选用合适的灭火剂,在准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及灭火器材后,选择适当时机灭火以取得应有的效果。避免由于灭火剂选用不当而延误战机,甚至发生爆炸等事故。②、防烧伤、防中毒以及防腐蚀等安全保护工作。深入第一线的灭火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具(主要是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以及防火隔热服和手套等),在灭火战斗行动中注意利用掩体,尽可能避开下风方向。必要时应划出危险区,禁止非指定人员随意进入。。可燃气体或者液体泄漏后发生火灾,不要急于灭火,等关阀堵漏工作就绪,再一举灭火。在此之前,除采取冷却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外,:..可以让其稳定燃烧,避免在灭火后继续漏料,造成爆炸或复燃。(2)油池、油桶垛火灾扑救①油池火灾扑救技术油池多是工厂及车间用来给物件淬火和燃料储备用的,有些油池还是油田用于产品周转的。淬火油池和燃料储备油池大多同建筑物毗连,着火后威胁性很大,易引起建筑物火灾,周转油池火灾面积比较大,着火后火势猛烈。对油池火灾,多采用空气泡沫或者干粉进行灭火。对原油、残渣油或者沥青等油池火灾,也可以用喷雾水或直流水进行扑救。扑救时,要将阵地部署在油池上风方向,按照油池面积和宽度确定泡沫枪(炮)和水枪数量。灭火所需水枪数量,应以顺风横推火焰,使得火势不回窜为最低标准。用水扑救原油及残渣油火灾,开始射水时水会被高温迅速分解,火势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增强,但坚持射水一段时间,使燃烧区温度下降以后,火势就会减弱而被扑灭。油池通常位置较低,火灾辐射热比地上油罐大。在灭火中,必须将防护工作搞好,一般应穿着防火隔热服,必要时对接近火源的管枪手及水枪手用喷雾水进行掩护。②油桶垛火灾扑救技术油桶垛火灾燃烧猛,发展快,容易发生爆炸。油桶在火焰直接烘烤下,经过3~5min就有可能发生爆炸。爆炸前,桶顶鼓起,并发出声响。油桶爆炸之后,火焰飞腾而起,可高达二三十米;然后呈焰火状四散落下,导致火势扩大。有时油桶也会被爆炸的气浪抛向空中。油桶爆炸的突破点与油桶形状有关,卧式油桶的突破位置多位于桶两端的上侧;立式油桶的突破位置多在桶的上端咬合处等比较薄弱的部位。在扑救油桶堆垛火灾时,要注意防止油桶爆炸。扑救人员应迅速冷却桶垛,并依据桶垛及火势情况,采取边灭火边疏散油桶的办法。使用泡沫可以扑灭桶垛周围地面的燃烧,但要注意避免在桶垛空隙出现死角。必要时,要搬开油桶喷射泡沫或用沙土埋压。利用干粉扑灭桶垛火灾效果非常明显,但要注意消灭残火,及时冷却降温,避免复燃。油漆桶垛起火时,可以直接用水扑救。对大量流散的油品,要采取筑堤堵截等办法,避免火势蔓延扩大。在冷却、疏散或者灭火时,在场人员要尽量避开油桶可能发生爆炸时的突破方向,使用水(管)枪的人员要尽可能借助地形地物进行掩护。:..(3)液化石油气瓶火灾扑救民用液化石油气瓶为15kg,也有10kg的,还有的单位用液化石油气瓶为40kg、50kg,工业用液化石油气瓶有100kg、175kg,因为容积不同,工作压力、工作温度也不同。单个气瓶大多在瓶体与角阀、角阀与调压器之间的连接处起火,呈横向或者纵向喷射性燃烧。瓶内液化气愈多,喷射压力愈大,同时会发出“呼呼”的喷射声。若瓶体没有受到火焰燃烧烘烤,气瓶逐渐泄压,通常不会发生爆炸。扑救这类火灾时,如果角阀没坏,要首先关闭阀门,切断气源,可以戴上隔热手套或持湿抹布等,按顺时针方向关闭角阀,火就熄灭了。瓶体温度很高时,要向瓶体浇水冷却,降低温度,可以向气瓶喷火部位喷射或者抛撒干粉将火扑灭,也可用水枪对射的方法灭火。压力不大的气瓶火灾,还可以用湿被褥覆盖瓶体将火熄灭。火焰熄灭之后,要及时将阀门关闭。当液化石油气瓶的角阀损坏,无法关闭时,不要轻易把火扑灭,可以把燃烧气瓶拖到安全的地点,对气瓶进行冷却让其自然烧尽。若必须灭火,一定要熄灭周围火种,并冷却被火焰烤热的物品和气瓶。将火熄灭后,要迅速用雾状水流将气瓶喷出的气体驱散。当液化石油气瓶及室内物品同时燃烧时,气瓶受热泄压的速度会加快,气瓶喷出的火焰会加剧建筑和物品的燃烧。扑救时,应一面迅速扑灭建筑及室内物品的燃烧,一面设法将燃烧的气瓶疏散至安全地点。在室内燃烧未扑灭前,不能扑灭气瓶的燃烧,当房屋或者室内物品起火,并直接烘烤液化石油气瓶时,气瓶可能在几分钟内发生爆炸。在扑救时,一定要设法将气瓶疏散出去;如果气瓶一时疏散不了,要先用水流冷却保护,并迅速将周围火焰对气瓶的威胁消除。当居民用液化石油气瓶大量漏气,尚未发生火灾时,不要轻易将门窗打开排气,首先要迅速通知周围邻居熄灭一切火种,然后才能通风排气,并用湿棉被等把气瓶堵漏后搬到室外。(4)仓库火灾扑救仓库是物资财富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损失。所以,物资仓库历来是消防保卫重点单位,单位保卫部门应加强调查研究,掌握责任区内仓库的物资、建筑、道路以及水源等情况,制订灭火作战计划和物资疏散方案,以利于及时有效地扑灭仓库火灾。:..①,蔓延迅速。由于仓库可燃物质多,跨度大,空气供给充足,发生火灾之后,燃烧发展较快。尤其是当仓库房盖烧穿或打开库房门窗时,燃烧强度会急剧增大,火势蔓延更加迅速,有些库房在较短的时间里发生倒塌。露天物质堆垛起火之后,火势会沿堆垛表面迅速蔓延,在刮风时往往出现大量飞火,导致多处起火。。可燃物资堆垛、货架或者空心墙发生火灾时,火焰能沿堆垛与货架表面向堆垛和货架的缝隙发展。在扑救过程中,有时表面燃烧虽然停止,但是内部阴燃还会持续较长时间,而且不易发现,如不仔细检查及彻底扑灭,还会复燃成灾。,能产生大量烟雾,尤其是储存有化工、农药、医药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库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爆炸物品仓库及一些化工仓库起火后,可能发生爆炸,威胁人员安全。②,弄清火场情况。扑救仓库火灾,要以保护物资为重点。依据仓库的建筑特点、储存物资的性质以及火势等情况,灵活地运用灭火战术。为此,必须将火情侦察搞好,在只见烟不见火的情况下,不能盲目行动,必须迅速查明下列情况。(a)储存物资的性质、火源和火势蔓延的途径。(b)为了灭火及疏散物资是否需要破拆。(c)临近火源的物资是否已受到火势威胁,是否需要采取紧急疏散措施。(d)是否为烟雾弥漫而必须采取排烟措施。(e)库房内有无爆炸、剧毒物品,火势对其威胁程度如何,是否需要采取保护及疏散措施等。,迅速消灭火灾。当爆炸、有毒物品或者贵重物资受到火势威胁时,应采取重点突破的方法扑救,选择火势较弱或者能进能退的有利地形,集中数支水枪,强行打开通路、掩护抢救人员,深入燃烧区将这类物品抢救出来,转移至安全地点。对无法疏散的爆炸物品,应用水枪进行冷却保护。在烟雾弥漫或者有毒气体妨碍灭火时,要进行排烟通风。消防人员进入库房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排烟通风时,要做好射水灭火准备,避免在通风情况下火势扩大。扑救有爆炸危险的物品时,要密切注视火场变化情况,组织精干的灭火力量,争取速战速决。若发现有爆炸征兆,则应迅速地将灭火人员撤出来。。扑救露天堆垛火灾,应集中主要扑救力量,采取下风堵截、两侧夹击的战术,避免火势向下风方向蔓延,并派出力量或组织职工群众监视与扑打飞火。当火势被控制住以后,应组织对燃烧堆垛的进攻,如把几个物资堆垛的燃烧分割开,逐垛将火扑灭。扑救棉花、化学纤维、纸张及杂草等堆垛火灾,要采取边拆边射水灭火方法,对于疏散出来的棉花及化学纤维等物资,还要拆包检查,消除阴燃。(5)化学危险物品火灾扑救扑救化学危险物品火灾,若灭火方法不恰当,就有可能使火灾扩大,甚至造成爆炸、中毒事故。因此,必须注意运用正确的灭火方法和选择正确的灭火剂。①易燃和可燃液体火灾扑救技术液体火灾尤其是易燃液体火灾发展迅速而猛烈,有时甚至会发生爆炸。这类物品发生火灾主要根据它们的密度大小、是否能溶于水和哪一种方法对灭火有利来确定扑救方法。一般来说,对于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如***、苯、汽油以及轻柴油等的火灾,可用泡沫或干粉扑救。当初起火灾,燃烧面积不大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以用二氧化碳或1211灭火器扑救。但不能用水扑救,因为当用水扑救时,由于液体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随水流淌而扩大火灾。能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液体,如甲醇、乙醇等醇类,乙酸乙酯以及乙酸丁酯等酯类,***、丁***等***类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或抗溶性泡沫、干粉等灭火器扑救。当初起火或者燃烧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扑救。若使用化学泡沫灭火时,泡沫强度必须比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大3~5倍。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比如二硫化碳等着火时,可以用水扑救,但覆盖在液体表面的水层必须有一定厚度,方能压住火焰。敞口容器内易燃可燃液体着火,不能用砂土扑救。由于砂土非但不能覆盖液体表面,反而会沉积于容器底部,造成液面上升以致溢出,导致火灾蔓延扩展。②易燃固体火灾扑救技术:..易燃固体发生火灾时,通常都能用水、砂土、石棉毯、泡沫、二氧化碳以及干粉等灭火器材扑救。但粉状固体,如铝粉、镁粉、闪光粉等,不能直接用水、二氧化碳扑救,以防止粉尘被冲散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可能发生爆炸,若用水扑救,则必须先用砂土、石棉毯覆盖后才能进行。磷的化合物、硝基化合物以及硫黄等易燃固体着火,燃烧时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扑救时人要站在上风向,防止中毒。③遇水燃烧物品和自燃物品火灾扑救技术遇水燃烧物品,比如金属钠等的共同特点是遇水后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而引起燃烧及爆炸。这种场所消防器材的种类及灭火方法由建筑设计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商解决配置。其他人员应注意在扑救该类物品火灾时应用干砂土、干粉等,禁止用水、泡沫灭火器扑救。自燃物品起火时,除三乙基铝和铝铁溶剂不能用水扑救外,通常可用大量的水进行灭火,也可以用砂土、二氧化碳以及干粉灭火器灭火。由于三乙基铝遇水产生乙烷,铝铁溶剂燃烧时温度极高,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发生爆炸,所以,灭火不能用水。④氧化剂火灾扑救技术大部分氧化剂火灾都能用水扑救,但是对过氧化物和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应用干砂土或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扑救,不能用水及泡沫扑救。这是因为过氧化物遇水反应能放出氧,加速燃烧,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通常相对密度都小于1,如用水扑救时,会浮在水上面流淌而扩大火势。粉状氧化剂火灾应用雾状水进行扑救。⑤毒害物品和腐蚀物品火灾扑救技术通常毒害物品着火时,可用水及其他灭火剂灭火,但毒害物品中的***化物、硒化物以及磷化物着火时,因其遇酸能产生剧毒和易燃气体,如***化氢、磷化氢、硒化氢等,只能用雾状水或者二氧化碳等灭火。腐蚀性物品着火时,可用雾状水、干砂土、泡沫以及干粉等扑救。硫酸、***等酸类腐蚀物品不能用加压密集水流扑救,由于密集水流使酸液发热甚至沸腾,四处飞溅而伤害扑救人员。当用水扑救化学危险物品,尤其是扑救毒害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火灾时,还应:..同时注意尽可能使灭火后的污水流入污水管道。由于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灭火污水四处溢流会污染环境,甚至会污染水源。同时,减少水量还可减少物品的水渍损失。()电气火灾扑救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为防止触电事故,一般都在将电源切断后才进行扑救。①断电灭火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或者引燃附近可燃物时,首先要切断电源。,要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要将整个车间或整个建筑物电源切断时,可在变电所、配电室断开主开关。在自动空气开关或者油断路等主开关没有断开前,不能随便拉隔离开关,防止产生电弧发生危险。,用闸刀开关将电源切断时,由于闸刀开关在发生火灾时受潮或烟熏,其绝缘强度会降低,切断电源时,最好使用绝缘工具操作。,应先用按钮开关停电,然后再将闸刀开关断开,防止带负荷操作产生电弧伤人。,只用作隔离电源而不用作切断负荷电流的闸刀开关或者瓷插式熔断器,叫总开关或电源开关。将电源切断时,应先用电动机的控制开关切断电动机回路的负荷电流,停止各个电动机的运转,再用总开关将配电盘的总电源切断。,用各种电气开关切断电源已经比较困难,或已经不可能时,可以在上一级变配电所切断电源,这样要影响比较大范围的供电。在处于生活居住区的杆上变电台供电时,有时需要采取剪断电气线路的方法来切断电源。如需剪断对地电压在250V以下的线路时,可以穿戴绝缘手套,用断电剪剪断电线。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剪断的位置应在电源方向即来电方向的支持物附近,避免导线剪断后掉落在地上造成接地短路触电伤人。对三相线路的非同相电线应在不同部位剪断。在剪断扭缠在一起的合股线时,要避免两股以上合剪,否则易造成短路事故。,多用跌开式熔断器保护。如果需要切断变压器的电源时,可以用电工专用的绝缘杆将熔断器的鸭嘴拉开,熔丝管就会跌落下来,达到断电的目的。:..容器或电缆已经切断电源,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仍不能直接接触或搬动电缆和电容器,避免发生触电事故。电源切断后,扑救方法与一般火灾扑救相同。。发电机及电动机等电气设备都属于旋转电机类,这类设备的特点是绝缘材料比较少,这是和其他电气设备比较而言的,而且有较为坚固的外壳,如果附近没有其他可燃易燃物质,且扑救及时,就可防止火灾扩大蔓延。因为可燃物质数量比较少,可用二氧化碳、1211等灭火器扑救。大型旋转电机燃烧猛烈时,可以用水蒸气和喷雾水扑救。实践证明,用喷雾水扑救的效果更好。旋转电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要用砂土扑救,防止硬性杂质落入电机内,使电机的绝缘及轴承等受到损坏而造成严重后果。。变压器及油断路器等充油电气设备发生燃烧时,将电源切断后的扑救方法与扑救可燃液体火灾相同。如果油箱已经破裂,大量变压器油燃烧,火势凶猛时,切断电源后可用喷雾水或泡沫扑救。流散的油火,可借助喷雾水或泡沫扑救。流散油量不多时,也可用砂土压埋。。变配电设备,有许多瓷质绝缘套管,这些套管在高温条件下遇急冷或不均匀冷却时,容易爆裂而损坏设备,可能导致一些不应有的损失。如果是有绝缘油的套管,套管爆裂后还会造成绝缘油流散,使火势进一步扩大蔓延,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用喷雾水灭火,并注意均匀冷却设备。。封闭式电烘干箱内的被烘干物质燃烧时,将电源切断后,由于烘干箱内的空气不足,燃烧不能继续,温度下降,燃烧会逐渐被窒息。所以,发现电烘箱冒烟时,应立即将烘干箱的电源切断,并且不要打开烘干箱。不然,由于进入空气,反而会使火势扩大,如果错误地往烘干箱内泼水,会使电炉丝、隔热板等遭受损坏而导致不应有的损失。如果是车间内的大型电烘干室内发生燃烧,应尽快将电源切断。当可燃物质的数量比较多,且有蔓延扩大危险时,应根据烘干物质情况,采用喷雾水枪或者直流水枪扑救,在没有做好灭火准备工作时,不应把烘干室的门打开,避免火势扩大。:..有时在危急的情况下,如等待切断电源之后再进行扑救,会有使火势蔓延扩大的危险,或者断电后会严重影响到生产。这时为取得扑救的主动权,扑救就需要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带电灭火时应注意下列几点。,应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1211、1301以及干粉等进行灭火。不能直接用导电的灭火剂,如直射水流、泡沫等进行喷射,否则会导致触电事故。、1211、1301以及干粉灭火器灭火时由于其射程较近,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水枪喷嘴安装接地线情况下,可以采用喷雾水灭火。,则要避免跨步电压触电,扑救人员需要进入灭火时,必须穿上绝缘鞋。此外,有油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油开关着火时,可以用干燥的黄沙盖住火焰,使火熄灭。(6)人身着火扑救方法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由于奔跑时,会形成一股小风,大量新鲜空气冲到着火人的身上,就像是给炉子扇风一样,火就会越烧越旺。着火的人乱跑,还会将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点。身上着火,通常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帽脱掉,如果一时来不及,可将衣服撕碎扔掉,脱去身上衣、帽,身上的火也就灭了。衣服在身上烧,不仅会烧伤,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抢救治疗增加困难,烧伤者在治疗时,首先要将烧剩的布片除去,给受伤者带来很大痛苦。尤其是化纤服装,受高温熔融后会与皮肉粘连,而且还有一定的毒性,更会使伤势恶化。身上着火,如果来不及***,也可以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灭。倘若有其他人在场,可用湿麻袋、毯子等把身上着火的人包裹起来,就能使火扑灭,或向着火人身上浇水,或帮助将烧着的衣服撕下。但是,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这是因为多数灭火器内所装的药剂会使烧伤者的创口产生感染。:..来不及***服,旁边又没有其他人协助灭火,则可以跳入附近池塘及小河等的水中熄灭身上的火。虽然这样做可能对后来的烧伤治疗不利,但是,至少可能减轻烧伤程度及面积。.火灾扑救中的现场保护火灾现场是查证火灾原因、提取痕迹物证的重要场所。保护好火灾现场能够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做好火灾调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消防法》第51条规定: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1)人人都有保护火灾现场的义务火灾现场保护工作应当由发现起火时开始,不要等消防队或火灾调查人员到达后才开始。因此,能够最早到达火场和发现起火的人员、专职消防队员、治保人员以及单位负责人等都有责任保护现场,广大的干部群众都有义务及权利协助保护好火灾现场。(2)火灾扑救中应注意保护火灾现场应将扑救火灾的过程也视为火灾现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单位自救时还是公安消防队到场后,火场指挥人员在灭火行动中都应充分注意这一点。在火势被控制后扑灭残火时或者对火场实行检查时,不宜用直流水直射重点保护区,以尽量避免破坏现场或者移动物证。在检查火灾现场时,应尽量不移动室内物品及电器(开关、电闸)、机器设备,防止踩踏破坏物品,对可能盛有危险品的容器不宜随便触摸和挪动,以免破坏上面可能留有的指纹痕迹。当灭火过程中所使用的动力设备(如链锯、便携式发动机以及手抬机动泵等)需要加油时应在火场以外的地点进行,防止溢出的汽油污染作为物证的危险品。例如,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火灾调查人员还未到达火场之前火已被扑灭,失火单位应当积极安排人员把火灾现场保护起来,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火灾调查人员到场后,应将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把火灾现场保护工作移交给他们。(3)正确划定火灾现场保护范围火灾现场保护范围的划定,应依据着火物质的性质和燃烧的特点等不同情况来决定。在确保能够查清火灾原因的条件上,应尽量把保护范围缩小到最小的限:..如在建筑群中起火的建筑物只有一幢,那么需要保护的现场通常也只限于起火的那一幢。如果着火的部位只是一个房间,则需要保护的火灾现场也应限定在起火的房间内。在一般情况之下,建筑物火灾在被烧建筑物墙外之内,露天火灾在被烧物质范围外1m之内均应划为现场保护区。但是,当起火部位不明显,对起火位置看法有分歧或者初步认定的起火点与火场遗留痕迹不一致时,其保护范围还应根据现场条件及勘查工作需要扩大。当起火原因被怀疑是电气设备故障所致时,凡属与火场用电设备有关的线路、电器(总配电盘、开关、灯座以及插座)、设备(电机、机动设备)及其通过和安装的场所都应划入被保护范围。若起火点与故障点不一致,甚至相距很远时,其保护范围还应扩大到发生故障的那个场所。对于爆炸火灾现场,除应将抛出物的着地点列入保护范围外,同时还应把爆炸破坏或者影响波及的建筑物也列入保护范围。火灾现场保护时间应从发现起火到失去保护价值时止。火灾现场保护的撤销,应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立案机关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