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换挡叉课程设计说明书.pdf

格式:pdf   大小:1,36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换挡叉课程设计说明书.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3 文件大小:1.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换挡叉课程设计说明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换挡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换挡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录72223:..1换挡叉的概括换挡叉头以孔套在变素差叉轴上,并用销钉经孔与变速叉轴联接,换挡叉脚则夹在双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控变速杆,变速操控机构就经过换挡叉头部的操控槽带动换挡叉与变速叉轴一同在变速箱中滑移,换挡叉脚拨动双联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变换档位,进而改变机器的运行速度。换挡叉在改变档位时要蒙受曲折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所以该部件应拥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换挡叉的工作条件。该部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换挡叉脚两头面、叉轴孔和锁销孔,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要点予以保证。换挡叉的技术要求换挡叉部件技术要求以下表尺寸及偏差公差及精度等表变粗拙度Ra/加工表面形位公差/mm/mm级m换挡叉头两头42IT13面换挡叉头部上21IT13端面换挡叉头部方14IT13槽双侧面换挡叉头部方IT14槽底面16孔IT8IT11换挡叉脚两头:..换挡叉脚内表IT10面该换挡叉形状特别、构造简单,属典型的叉杆类部件。为实现换挡、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所以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差脚两头面以及换挡叉头部方槽双侧面在工作中需蒙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淬火办理,硬度为55-63HRC;为保证换挡叉换挡时叉脚受力平均,。为保证换挡叉在叉轴上有正确0的地点,该换档位正确,换挡叉采纳螺栓螺纹连结定位。为保证整个部件的硬度和加工性能,要求对整个部件进行热办理、调质,硬度为18-25HRC。综上所述,该换挡叉部件的各项技术要求拟订的较为合理,切合该部件在变速箱中的功用。剖析换挡叉的工艺性剖析部件图可知,拨插头两头面和差脚两头面均要求切削加工,且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既减少里加工面积,又提升了换挡时叉脚端面的接触刚度;16mm孔的端面为平面,能够防备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此外,该部件除主要工作表面(换挡叉脚两头面、)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160经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能够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固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能够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纳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因而可知,该部件的工艺性较好。确立换挡叉的工艺种类设计要求该部件的生产种类为大量生产。2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换挡叉资料及毛坯制造方法:..韧度,获取纤维组织,毛坯采纳铸件,该换挡叉的轮廓尺寸不大,且生产种类属于中批生产,为提升生产率和铸件精度,以采纳砂型锻造方法制造毛坯。毛坯的拔模斜度为5°。确立毛坯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要确立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应先确立以下各项要素。[1]查表2-5得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F~H,取G级。因为铸件选择机器造型,资料为ZG45Ⅱ,生产种类为大量量,查表[1]2-1得铸件公差等级CT为8~12级,取10级。换挡叉铸件尺寸公差、加工余量和基本尺寸以下:公差等加工面基锻造尺寸机械加工余毛坯基加工表面RMA级本尺寸公差量公差等级本尺寸换挡叉头部上端面1021G换挡叉头部方槽两—————0侧面换挡叉头部方槽底—————0面换挡叉头部双侧面1042G螺纹孔端面1014G16孔—————0换挡叉脚两头面1082G换挡叉脚内表面10R43G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换挡叉脚两头面和内表面作为粗基准。依据该换挡叉部件的技术要乞降装置要求,,部件上的好多表面都能够采纳他们作基准进行加工,0即按照了“基准一致”原则。,采纳其做精基准定位加工换挡叉脚0两头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采纳换挡叉左端面作为精基准相同是按照了“基准重合”的原则,因为该换挡叉在轴方向的尺寸多以该端面作为设计基准;此外,因为换挡叉刚性较差,受力易产生曲折变形,为了避面在机械加工中产生加紧变形,依据夹紧力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面,并应作用在刚度较大部位的原则,夹紧力作用点不可以做用在叉杆上。采纳换挡叉头右端面作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换挡叉左端面上,加紧稳固靠谱。制定工艺路线工序1: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头面16工序2:钻mm孔。16工序3:拉mm孔至图样尺寸。16工序4:锪mm孔处倒角1×45o。工序5: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工序6:粗铣—精铣换挡叉头部方槽。工序7:粗铣—精铣—磨削换挡叉脚两头面。工序8:粗铣—精铣换挡叉脚内表面。工序9:粗铣螺纹孔端面。工序10:钻M10mm底孔Φ,倒角120o,攻螺纹M10mm。工序11:冲洗。:..12:终检。工序1: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头面工序2:钻16mm孔。工序3:拉16mm孔至图样尺寸。工序4:锪16mm孔处倒角1×45o。工序5:粗铣—精铣—磨削换挡叉脚两头面。工序6:粗铣—精铣换挡叉脚内表面。工序7: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工序8:粗铣—精铣换挡叉头部方槽。工序9:粗铣螺纹孔端面。工序10:钻M10mm底孔Φ,倒角120o,攻螺纹M10mm。工序11:冲洗。工序12:终检。上述两个方案的特色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换挡叉头部两头面及Φ16mm孔,再加工换挡叉头部方槽,再加工换挡叉脚部端面及内表面,最后加工M10mm螺纹孔。方案二是先加工换挡叉头部两头面及Φ16mm孔,再加工换挡叉脚部端面及内表面,再加工换挡叉头部方槽,最后加工M10mm螺纹孔。显然在加工换挡叉脚部端面及内表面以后在加工换挡叉头部方槽,较易保证方槽的加工精度和形位公差,所以方案二较合理。在综合考虑工序次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表4列出了换挡叉的工艺路线。表4换挡叉工艺路线及定位基准、设施的采纳工序号工序名称机床设施***定位基准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三面刃铣1卧式双面铣床叉脚左边边两头面刀麻花钻、扩叉脚内表面和叉顶2钻Φ16mm孔四周组合钻床孔钻部侧面3拉Φ16mm孔拉床拉刀叉脚内表面和叉顶:..锪Φ16mm孔处倒角1×叉脚内表面和叉顶4钻床锪钻45o部侧面粗铣—精铣换挡叉脚两三面刃铣Φ16mm孔,叉头部5卧式双面铣床端面刀右端面Φ16mm孔,叉脚外6粗铣—精铣叉脚内侧面立式铣床X51铣刀曲面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Φ16mm孔,叉脚内7立式铣床X51铣刀并粗铣、精铣方槽表面Φ16mm孔,叉脚内8粗铣螺纹孔端面立式铣床X51铣刀表面钻M10mm底孔Φ倒角麻花钻,锪Φ16mm孔,叉脚内9四周组合钻床120,攻M10mm螺纹钻表面,叉头右端面10去毛刺钳工台平锉11中检热办理—换挡叉脚双侧12面和方槽双侧面高频淬淬火机等火13校订换挡叉脚钳工台手锤平面磨床Φ16mm孔,叉头部14磨削换挡叉脚两头面砂轮M7120A右端面15冲洗冲洗机16终检:..工序1: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头面。该工序就一个工步,即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个端面。(1)背吃刀量确实定a()(2)进给量确实定由表5-7,按机床功率5~10kW、工件—夹具系统刚度为中等条件选用,该工件的每齿进给量f取为z。z(3)铣削速度计算由表5-9,按镶齿铣刀、d/z=80/10的条件选用,铣削速度v可取为min。由公式(5-1)n=1000v/πd可求得该工序铣刀转速,即n=1000×min/π×80=min,参照表4-15所列X51型立式铣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n=160r/min。再取此转速代入公式(5-1),可求出该工序的实质铣削速度v=nπd/1000=min。工序2:钻Φ16mm孔。(1)背吃刀量确实定由表2-28,a15mm。p(2)进给量确实定查表5-22,按钢件45刚查表得进给量取f=r。(3)切削速度确实定查表5-22得切削速度v=20m/:拉Φ16mm孔。(1)背吃刀量确实定a16151mm。p(2)进给量确实定查表5-33得拉削进给量f=zz(3)切削速度确实定查表5-34,取第2组切削速度,切削速度为v=4m/:锪Φ16mm孔两头倒角1×45o(1)(2)进给量确实定查表5-32,取进给量f=r.(3)切削速度确实定查表5-32,取切削速度v=14m/:粗铣—精铣换挡叉脚两头面本工序由两个工步构成,即工步1:同时粗铣换挡叉脚两头面;工步2:同时精铣换挡叉脚两头面。(1)背吃刀量确实定工步2的机械加工余量为1mm,所以工步1的背吃刀量:..。p1p2(2)进给量确实定工步1:查表5-7,取每齿进给量f=z;工步2:查表5-8,z进给量f=r。(3)铣削速度确实定工步1:铣削速度同工序1,即:v=min;工步2:铣削速1度同工步1,即v=:粗铣—精铣叉脚内侧面本工序由两个工步构成,即工步1:粗铣换挡叉脚内侧面;工步2:精铣换挡叉脚内侧面。(1)背吃刀量确实定工步2的机械加工余量为1mm,;工步2的背吃刀量a1mm。p1p2(2)进给量确实定工步1:查表5-7,取每齿进给量f=z;工步2:查表5-8,z进给量f=r。(3)铣削速度确实定工步1:铣削速度同工序1,即:v=min;工步2:铣削速度1同工步1,即v=min2工序7: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并粗铣、精铣方槽本工序共有三道工步,即工步1: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工步2:粗铣方槽;工步3:精铣方槽。(1)背吃刀量确实定工步1:;工步2:因为精加工余量为1mm,p1所以a11110mm;工步3:该工步进给量包含方槽纵向背吃刀量p2和左边及右边横向背吃刀量,三个背吃刀量相同,即a1mm。p3(2)进给量确实定工步1和工步2的进给量相同,;z1z2工步3的进给量为f=r。(3)铣削速度确实定三个工步的切削速度相同,即v=min。工序8:粗铣螺纹孔端面(1)。p:..2)进给量确实定。f=zz(3)铣削速度确实定v=min。工序9:钻M10mm底孔Φ,倒角120,攻M10mm螺纹本工序包含三道工步,即工步1:用Φ的麻花钻钻削底孔;工步2:用锪钻钻削120倒角;工步3:攻M10mm螺纹。(1)背吃刀量确实定工步1:;工步2:a=;工步3:。p1(2)进给量确实定工步1:查表5-22,按钢件45刚查表得进给量取ff=r;12工步3:因为攻螺纹的进给量就是被加工螺纹的螺距,取本螺纹的螺距为1mm,所以本工步的进给量f=1mm。3(3)切削速度确实定工步1:查表5-22得切削速度v=20m/min;工步2:查表5-32,取切削速度v=14m/min。工步3:由表5-37差得攻螺纹的切削速度v=3~8m/min,暂取v=3m/min。由公式(5-1)求该工步的主轴转速vn4-9,取转速44r/min。,又由立式钻床主轴转速表d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5-1)可求出该工步的实质切削速度vnd/。工序10:钻通孔Φ2mm(1)背吃刀量确实定a2mm。p(2)进给量确实定f=。(3)切削速度确实定v=20m/min。工序1: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头面按表5-43,取2)l=22mm,(dda(1~3)(806400484),:钻Φ16mm孔:..5-41,取Dd151l=42mm,lcot(1~2),:拉Φ16mm孔设拉刀长度为400mm,则工序5:粗铣—精铣换挡叉脚两头面2)l=19mm,(dda(1~3)(806400361),:粗铣—精铣叉脚内侧面2)l=26mm,(dda(1~3)(806400676),: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并粗铣、精铣方槽(1)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时所用基本工时计算:2)l=42mm,(dda(1~3)(8064001764),(2)粗铣方槽所用基本工时为2)l=12mm,(dda(1~3)(806400144),(3)精铣方槽双侧面所用基本工时为2)l=12mm,(dda(1~3)(806400144),:..8:粗铣螺纹孔端面2)l=14mm,(dda(1~3)(806400196),:钻M10mm底孔Φ,攻M10mm螺纹(1)钻M10mm底孔Φ所用基本工时为l=8mm,d1cotlD(1~2),(2)攻M10mm螺纹所用基本工时为l=8mm,l(1~3)p212mm,l(2~3)p212mm11工序10:钻通孔Φ2mmd1cotl=29mm,lD(1~2),,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形成大量量生产,往常需要设计专用夹具。经过选择课题和指导老师的帮助,决定设计槽14铣床夹具。本夹具将用于卧式铣床,***为三面刃铣刀,对工件的两头面同时进行铣削。夹具设计因为加工19、20两头面,所以起码要拘束Z轴的平移、X轴旋转和Y轴的旋转。因为只要拘束三个自由度,所以设计为小圆面、支撑板和大圆柱销定位构造来限制自由度,详见右图。工件在竖直平面内最大转角偏差:..TT==;HgT为支撑板上偏差;HzL为两者之间距离。3000*100FFRJk=×N=25kN。*604课程设计总结此方案固然也存在不足之处,但整体上能够知足要求,并且操作和经济性都很方便。汽车家产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家产,汽车生产商不停增强在汽车研发上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投入。拨叉作为汽车上不行缺乏的部件,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汽车的传输动力效率,提升拨叉的技术水平易合理性是汽车在研发部门的重中之重。在设计过程中,与同组的其余人员有异同的地方,比如换挡叉的工艺路线,工序过程,经过我们的频频议论和剖析,再依据我们在设计拨叉时所采纳的车型不一样,最后我们采纳了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在不停改正的过程中,使我们在设计时考虑问题更为周密,设计出来的产品更为合理。本设计还存在好多不足之处,一是因为自己对CAXA绘图软件的掌握还不够好,二是自己对调档叉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的不够娴熟,在设计过程中不可以全面地考虑问题,造成走很多弯路,设计速度迟缓,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进一步实践来解决。5参照文件[1]赵丽娟,[M]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一版社,2010.[2]孙***.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M]北京:冶金工业第一版社,2002.[3]李凤平,[M]沈阳:东北大学第一版社,2003.[4][M]北京:***第一版社,2010.:..[5].工程资料与成型工艺[M]北京:冶金工业第一版社,2010.[6]孙志礼,[M]沈阳:东北大学,2000.[7][M]北京:高等教育第一版社,2008.[8]吴拓,[M]北京:***第一版社,2006.[9][M]北京:化学工业第一版社,2007.[10]孙恒,[M]北京:高等教育第一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