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九年级下册语文学霸笔记.pdf

格式:pdf   大小:87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年级下册语文学霸笔记.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3 文件大小:8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年级下册语文学霸笔记.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九年级下册语文学霸笔记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九年级下册语文学霸笔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九年级下册语文学霸笔记古诗文鉴赏篇教学目标考点1:理清古诗词知识点考点2:掌握赏析名句的方法考点3:学会鉴赏诗歌,体会用字之妙教学过程一、考点突破知识梳理一、古诗歌按体裁和内容划分按体裁分《古诗十九首》:古代文人五言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你不停的走啊走啊走,硬生生地拉开了我们距离......)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春眠不觉晓七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七言律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绝句与律诗的区别::..①起源不同:律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②字句数不同: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有几字就是几言绝句;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③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绝句不一定要对仗对偶。按内容分考点1:诗歌知识梳理二、意象和意境意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思乡,怀人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九年级上《水调歌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军直到夜郎西。七年级上《夜雨寄北》——清高人格的写照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高洁人格的写照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尤依然。——清白、坚贞和纯洁;爱的象征周敦颐的《爱莲说》、唐初王勃《采莲曲》中“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凄凉悲伤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高洁,悲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思乡怀亲,羁旅之悲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离情依依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离恨“芳草”意象的运用,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是香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以香草自喻,抒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苍茫沉郁之情。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或表现苦闷、愁苦、不得志。14、羌笛凄切之音,边疆战争意境“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构思技巧等的使用。(1)表达方式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直接(正面)、间接(侧面)、工笔(细描)、白描、肖像、动作、心理、景物描写等,还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有即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借景(事)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怀古伤今等。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相关任务、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时情感直露,感情强烈,节奏紧张。可以使感情表达的朴实真切,震撼人心。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表达,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正面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所以又叫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出所写人物、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人物,即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来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所以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白描白描则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2)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象征、映衬(正衬、反衬、陪衬、动静互衬)、对比、比兴、铺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远近高低结合、联想、想象等。渲染烘托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北”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象征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反衬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与之进行对照。常见的反衬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如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人”貌似人多,但更能反衬“独酌”的孤独寂寞。虚实结合这是古人评论诗文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在写到较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这样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李白《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动静、远近、高低结合动和静这对矛盾,在诗歌中常表现为相辅相成、互相转化、对立统一。由于一些诗人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山水诗在表现某种山林野趣时,常有追求清幽静谧、远僻尘俗的意境。在表现那种清净境界时,作者往往捕捉某种细微的动态物象或声像来作反衬,以更显出此境之清净。其实,诗中的清净之境乃是诗人恬淡安静的心境的载体,也是诗人刻意追求的那种审美境界。盛唐山水诗人王维后期的山水诗,“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就是这种审美境界。他善于调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来突现种种静境,运用细微的动态物象来表现就是其一。比兴“比”就是打比方,即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朱熹所说的“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则会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以小见大即通过描写一件小事情,写出大境界,表现大主题。有以小景传大景之情,如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江中一帆顺江而下可以想到江流滔滔不尽的壮观;有以小事表现重大社会内容,如杜牧《赤壁》;还有的是以有限空间写无限空间。想象联想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中所存储的已有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联想,是另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就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种事物。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具体,联想,想到就可以。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两句,诗人不写自己思念家人,却想象家人谈论自己、挂念自己的情景,从而将自己的思乡怀亲之情表现的更深切感人。:..(3)修辞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通感、排比、反复等,其中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往往使描绘的对象生动形象,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有增强语气、突出强调的作用。比喻诗歌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再如,古人在写行役之苦、思乡之恨、怀人之情时,常以月亮传情达意,但又很少直接写月,而常用借喻,如“玉轮”“冰轮”“银盆”“玉环”“玉盘”等。比拟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或者赋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为动作,从而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却嫌”“故穿”四字通过拟人、拟物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夸张夸张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读者。如:风往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后两句兼用比喻和夸张,承上句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把抽象的愁思化为具体的形象,既写出了愁思的深重,又富有新意。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尽可能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思想的发展轨迹,围绕具体诗作的字词句篇中所透露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做出中肯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重点。要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涉及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古诗按题材可分为:(1)山水田园诗东晋陶渊明等人的诗形成田园诗派,南朝谢灵运、谢脁等人的诗形成山水诗派,唐朝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形成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或以农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借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淳朴勤劳的农人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其思想内容往往是:①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如王维《山居秋暝》;②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③厌恶***,向往隐逸生活,如陶渊明《归园田居》;④抒发一种宁静闲适、悠然自得的心境。(2)边塞征战诗边塞诗,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内容或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边塞诗多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戍边将士深重:..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孤寂惆怅;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惊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间风俗。(3)咏物抒怀诗这种诗往往是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即诗人对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绘,使其具有美感,并寄寓了作者的情怀和志向。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作者借梅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即孤高不群和矢志不移的品质。(4)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一般来讲,咏史怀古诗不仅是叙古事,而且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曲折地反映对现实的关注,或者怀古伤今,描绘昔盛今衰之景,或者怀人伤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5)赠友送别诗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重要题材。“黯然***者,唯别而已”,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诗情。赠友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思念,或对友人的劝勉、祝福,表达分别时的离情别绪、依依不舍,想象分别后的孤寂、惆怅、落寞。(6)羁旅思乡诗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探亲访友,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往往表达羁旅之难、行役之苦、宦游之艰,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枫桥夜泊》、马致远《秋思》等。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游子吟》、温庭筠《商山早行》等。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登高》、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等。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征人怨》等。,使用规范的“内行话”。①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弘、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等。②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③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衬、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④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⑤反映诗人情感方面的: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五、常考题型鉴赏考点1:意向意境方法指导:所谓“意象”,“意”即诗人的情感或态度;“象”即诗歌中塑造的景物形象或人物形象。而“意境”则是一组“意象”组合而营造的氛围。赏析诗歌意象意境一般要结合主观情感和客观物形分析,步骤如下:第一步: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并阅读诗句,找出诗句中的典型意象。第二步概括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步:分析作者思想情感。“意象”的选用即是为形象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因此要结合诗句内容和常见意象表达的一般情感分析。考点2:炼字方法指导:,把该字放入原句中。解释该字在原句中的意思。。①从修辞(表现)手法切入,指出运用的手法(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并且分析其带来的效果。②从词性角度切入。常见的有叠词(增强语言的音韵美: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动词(强调过程及变化,使语言生动形象,赋予画面动态感)、形容词(从形、声、色、光等方面描绘意象的性质、状态)、数词(表现数量,巧用夸张凸显表达效果)。。结合诗文,对该字出现的句子进行翻译,并体会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题规范]x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炼字类别主要作用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试问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考点3:句子赏析总结解题步骤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步骤二: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步骤三: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意境)。:..考点4:内容理解方法指导: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直接提取。第二步,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对于熟悉的作者可以直接联系生平,对于不熟悉的,看注释。通过注释可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而得知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题中诗词。如:2018长沙“诗人为什么说‘应共冤魂语’”,由题干知要分析李白与“冤魂”共语的原因,结合注释“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和“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即可得出答案:因为二人均为被冤枉的。第三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是整体感知的切入点,古诗词的题目往往能揭示古诗词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信息。考点5:诗歌情感方法指导:。即从题目看题材,看诗词写的是什么。。注释一般会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等,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思想感情。。某些意象表达的情感已趋于稳定,可先把握诗中意象的一般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答题规范】通过写……(内容)/描写……(景色/情景)+表达了……情感。六、,把握诗风“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诗歌的写作背景;“人”即作者,也就是作者的一些情况。鉴赏诗歌,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经历,尤其是常见的名家和课内名篇作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从诗歌表现的不同内容上把握如: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王昌龄的边塞诗;曹操、鲍照、杜甫、李商隐的咏史咏怀诗;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的爱国诗等。:..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的写实诗;李白、杜牧、李贺的浪漫诗;苏轼、黄庭坚、辛弃疾、陈亮的豪放词;柳永、李清照、李煜、姜夔的婉约词等。,最后两句往往能体现诗歌的情感。

最近更新

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宣传部招聘3人历年高.. 88页

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政务服务中心招聘3人历年高.. 88页

2024年广东省连州市事业单位招聘历年高频难、.. 89页

2024年广东粤剧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招聘历年高.. 90页

2024年广州乐昌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67名专业人.. 90页

2024年广州市荔湾区东漖街扬航社会工作服务社.. 89页

2024年广州市黄埔区文冲街招聘“村改居”社区.. 90页

2024年广西交通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5人历年高频.. 89页

2024年广西北海市邮政管理局招聘2人历年高频难.. 87页

2024年广西南宁市事业单位招聘5人历年高频难、.. 88页

2024年广西南宁市吴圩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招.. 89页

2024年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自然资源局招聘4人历年.. 89页

2024年广西崇左市凭祥综合保税区招聘3人历年高.. 90页

2024年广西崇左市江州区财政局事业单位招聘5人.. 88页

2024年广西来宾市事业单位招聘918人历年高频难.. 88页

2024年广西来宾市群众艺术馆招聘2人历年高频难.. 89页

2024年广西桂林市事业单位招聘1082人历年高频.. 87页

2024年广西桂林市本级直接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9.. 88页

2024年广西桂林市象山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招聘10.. 90页

2024年广西梧州岑溪市人才引进49人历年高频难.. 87页

2024年广西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招聘4人历年高.. 89页

2024年广西河池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招聘1人历年高.. 90页

2024年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 147页

2024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乙卷) 5页

对立统一规律一百例 5页

国际贸易5000字论文 14页

《伤逝》剧本--精选文档 4页

QJLY J7110779B-2014 乘用车电气电子零部件电.. 34页

意识的能量级别由振动频率决定 19页

检伤分类王连艳PPT课件 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