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2024年美术教案必备(7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美术教案必备(7篇).docx

上传人:mama1 2024/5/1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美术教案必备(7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美术教案必备(7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美术教案必备(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美术教案必备(7篇)美术教案篇1 1、引导幼儿学****团的技能来塑造汤圆。(重点) 2、通过情境化的泥塑环境让幼儿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各色面泥、盘子 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出示面泥 师:"今天,我们要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团出汤圆。激发幼儿一试身手的兴趣。 二、幼儿学****团汤圆 1、幼儿自主"变"汤圆。老师会变出汤圆,你们想变魔术吗?我们一人拿一块彩色面泥,自己变变,看谁能变出汤圆。 2、教师教幼儿团汤圆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1)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面泥娃娃 (2)边唱歌谣边团:"手心转呀转,团团团汤圆,我团的汤圆圆又圆,你团的汤圆圆不圆?" (3)幼儿基本完成,大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团成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三、幼儿练****团汤圆 1、教师边引导幼儿唱儿歌,边指导幼儿正确的团圆方法。 2、提醒幼儿团好一个汤圆就放到盘子里,比比谁团得多,团得圆。 四、送汤圆去展览幼儿将一盘盘汤圆送到邻居班,请他们参观,欣赏。最后将汤圆送到娃娃家。美术教案篇2 课型: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能够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2、通过学****活动,感受多种艺术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造型表现、欣裳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合作学****的乐趣。 3、通过学****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运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组合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探索以手形与身边熟悉事物的联系进行想。 教学难点: 探究手形的表现与组合。 教学资源: 、水粉色、彩纸、投影仪。 、彩纸、剪刀、胶水、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做一做)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你们会做吗?同桌的小朋友一起,大胆的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游戏,激发学生学****兴趣。) ,在光影下做“石头、剪子、布”手形。 师:你们看到这些影子想到了什么?你还能用手变成什么?(鼓励学生以小组活动为主,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手形和生活中那些事物相同,大胆的说一说这些手形像什么?) 二、欣赏感悟畅想 (一)、观察联想,主动探究。(说一说) 。(鼓励学生到投影前展示你的手形,让大家猜猜是什么?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手形联想到的事物在一起时,可能发生的事情。) ,手形的联想。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赏一赏)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把颜色涂在手形上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展开联想,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手形装饰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你能看出手形变成了什么?它是怎样变成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感受手形装饰画的美感,点、线、面形式美。) :欣赏了这些画在手上的手形画,你还能想到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说一说,欣赏后你又想到什么?) ,师:看一看,这里有手吗?它是怎样表现的?(欣赏小朋友的手形绘画作品,感受手形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点、线、面的运用所产生的美感。 :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手形画?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让学生谈一谈还想到的其它种表现方法) 6、欣赏部分学生作品,拓宽学生视野。 三、表现创新合作做画。(画一画) ,教师巡视指导。(对完成的作品,鼓励学生把作品介绍给其他同学。) 。 四、展示交流。(评一评) 板贴学生的作品,采取自评、互评、表演展示。(师:比一比看谁变得最好。) (1)你认为他们的画哪儿有意思,为什么? (2)请小作者来说一说想法。 (3)请为你的作业做个表演。(让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演,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教学: 主要采取自评、互评、他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 ,能对手形大胆地进行联想。 。 ,共同参与学****活动并能感受到合作带来的乐趣。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的,通过各种各样的手形的联想和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手的变化带给我们的丰富的联想和无穷的乐趣。 不足之处: 1、在学生联想的这一环节,我启发的还不够,让学生说的机会太少。 2、在给学生的奖励的时候,要多说一些赞美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的创作欲望,让学生有成就感。 3、最后结束的时候,随意性太强,课的节奏没有把握好。美术教案篇3 1、能使用正确的方法补洞洞。 2、发挥想象,尝试根据洞洞的形状添画出各种形象。 3、体验洞洞添画的乐趣。 1、油画棒、胶棒、记号笔 2、各种服装杂志、彩纸、彩色报纸等 3、PPT:教师登山照片;各种形象(动物、车、水果、人物等) 4、音乐:《撕报纸》、《森林狂想曲》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前几天放假,你们出去玩了吗?(去公园了、没出去···)你们猜我去哪了?(打开登山照片)对我去爬山了!爬山很开心。哎!只有一件事让我特别的郁闷,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几个洞,你们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 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呀?(缝一缝、补一补) 师:你们真聪明!(出示各种纸)假如这是一块布,。看洞洞补好了。怎么让洞洞看起来更漂亮?(在里面填上图案,装饰上花纹···) 二、游戏—撕洞洞。 师:你们说的很好!今天我把你们请来,就是想让你们帮我把这些洞洞设计一下。 1、提出设计要求:老师准备了各种T恤纸,但现在上面还没有洞,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把上面撕出各种形状的洞洞,然后再来设计。(记住:洞洞的形状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2、播放音乐《撕报纸》开始游戏。 三、尝试想象创作。 1、补洞洞。 师:现在T恤上有许多洞洞,你们把洞洞周围涂满胶,选一张喜欢的纸把洞洞补好。 2、添加想象。 师:洞洞补好了,我们看看洞洞能变成什么?(请个别幼儿示范)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儿开始创作! 四、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设计进行简单的介绍。 美术活动:设计邮票(大班) 活动目标:,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准备:、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美术教案篇4 美术课《童年》说课稿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一节美术欣赏课《童年》,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童年》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中的一课。《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童年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这节美术欣赏课向我们展示了六幅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关于童年的作品。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的画卷。从宋朝的《瑞阳婴戏图》、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这天的《金色童年》。表现形式涉及年画、雕塑、中国画、油画、摄影。其中不仅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景,一种透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情景。在那里,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童年鉴于此,我设计了以下童年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2)潜力目标 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状况,学会透过观察童年体裁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珍惜此刻,珍惜完美童年生活的情感。 2、教学重点 (1)透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雕塑、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给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资料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3、教学难点 童年,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二、说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和理解潜力,针对和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童年学生的学****用心性,把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三、说学法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形象是切入点,是关键,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提出问题,透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疑点难点师生一齐研究解决。从而让学生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 四、说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学****兴趣 学生边唱边做《丢手绢》的游戏,游戏之后每人拿出自己最珍贵的童年纪念品,给同桌讲讲童年的故事,并请一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童年的故事。 (这样设计是创设情景,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透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引发学生对童年完美时光的回忆,为后应对童年的深入理解做铺垫。) 2、初步感受,提出欣赏要求 教师针对童年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的童年生活是完美的、幸福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的童年景象。多媒体逐个出示教材中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那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