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2024年美术教案精选(4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美术教案精选(4篇).docx

上传人:mama1 2024/5/13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美术教案精选(4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美术教案精选(4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美术教案精选(4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美术教案精选(4篇)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培养观察、创造力 2、学****街头标识物的设计 教学重点及难点: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街头标识物(二) 二、欣赏一组街头标识物图片 1、讨论、发表自已觉得成功之处。 2、不足或自已觉得可改进之处。 三、谈一谈家乡的商店、宾馆和饮食娱乐业的标识物。 师:它们的设计有些什么问题和不足吗? 1、小组讨论 2、交流意见和建议 四、构思、想象心中的标识物 1、继续欣赏图片 师:这些设计简洁明确、新奇强烈的标识物是现代城市繁荣的标志,也给商业注入了艺术气息。 (1)家具店标识物 (2)汽车配件商店标识物 (3)鞋店标识物 2、学生构思 从色彩、形状上考虑,大胆创新 五、学生创作:为商店设计一个街头标识物。 要求:注意标识物的`实际大小和放置位置。 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观摩 观摩、交流大家的设计,看谁的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较有趣,同时能符合特定的商业服务要求。美术教案篇2 23、雾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复****九九歌》,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九九歌》。 2、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 3、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图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大地冰封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零下 淹没模糊雾凇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 (2)释词。 (3)指导读长句子。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4、学生完成****字册。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组词。 堤()俗()模()凝() 提()浴()摸()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 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 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理解“凇” 二、学****课文 1、欣赏雾凇,点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2、学****第一自然段: 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丽?为什么称它为“奇观”?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 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1、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2、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3、过于饱和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 4、这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 5、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指导朗读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 “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抓关键词)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笼罩着()。树木被()。(),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上全都是()。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观察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形容一下 过渡:十里江堤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你觉得恰当吗? 小练笔:多媒体出示,用诗词填空。 五、指导赏背 课文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体会祖国的美。 七、板书设计: 23雾凇 奇观 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美术教案篇3 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通过欣赏学****能够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并且能够设计塔的外形,进行简单的装饰。 能力:通过讨论,探究塔的结构及特征,研究表现方法。 情意:培养创造能力,了解塔的知识,培养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设计新颖,有新意。 学****材料: 各种塔的资料、图片、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塔的历史发展。 2、谈谈我们看过的塔。 3、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塔。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惯,以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欣赏感受: 1、相互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塔的图片。 2、欣赏书中各种塔的图片:(可以用课件) (1)、学生思考问题: 塔由几部分构成? 这几种他有什么不同之处? 你喜欢什么样的塔?为什么? (2)、我们大家一起看世界上的名塔。 思考: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 三座塔分别建造在什么时间? 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 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教学意图: 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塔的结构和材质,各种塔的造型;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塔的不同之处。并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感。从而为下一步创作塔的造型打下一个基础。 三、探讨研究: 1、欣赏书中塔的作品: 2、研究一下塔的表现方法: 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 教师提示:(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怎样让塔更美观? (3)、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 教学意图: 欣赏童稚的学生作品,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学生的不同的绘画步骤,主要表扬表现形式丰富,思路有创作的学生。 四、实践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