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pdf

格式:pdf   大小:45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3 文件大小:4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272003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英文名称:MedicalStatitic开课学期:学时/学分:60/4(其中实****学时:20)课程类型:专业课开课专业: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选用教材:马斌荣主编:《医学统计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三版主要参考书:1、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2、倪宗瓒主编:卫生统计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3、余松林主编: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4、徐勇勇主编:医学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执笔人:陶育纯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医学统计学是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公共卫生事业和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门科学,是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医学统计学也是该专业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医学相关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加强和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素养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很有益处。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医学统计方法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医学科研设计方法等。它需要较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及一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实****等形式进行,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严密统计逻辑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培养。采用提问、考试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医学统计方法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2、掌握常用的和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将来阅读医学专业书刊和从事临床医学相关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3、熟悉运用统计图表表达统计分析工作中的相关指标。4、了解医学科研设计常用的基本方法,熟悉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5、熟练掌握科学型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方法,了解统计软件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6、注重统计分析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统计逻辑思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培养。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同质和变异、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掌握教学内容第一节绪论外文专业术语:..tatitic,medicaltatitic,population,ample,parameter,tatitic,: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第二章平均水平(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熟悉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和用途,掌握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和百分位数的各自意义、计算方法及应用范围。教学内容第一节频数分布一、频数表二、直方图三、频数分布表的用途第二节平均数一、算术均数二、几何均数三、中位数和百分位数外文专业术语frequencyditributiontable,mean,geometricmean,median,:频数分布表的用途。理解: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2掌握: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和百分位数的各自意义、计算方法及应用范围。:..实****课(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一、电子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方法(教师讲授)第三章离散趋势的统计描述(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学生应掌握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各自意义、计算方法及应用范围,熟悉和理解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衡量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指标一、极差和四分位数间距二、离均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第二节正态分布及应用一、正态分布二、标准正态分布三、正态分布的应用第三节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二、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外文专业术语range,quartile,variance,tandarddeviation,coefficientofvariation,normalditribution,tandardnormalditribution,:..了解: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理解: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3掌握: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各自意义、计算方法及应用范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实****课(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一、总结和归纳(教师讲授)第四章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学生应理解抽样误差的意义,了解抽样误差的计算原理,掌握均数的标准误的计算方法,掌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计算方法,理解假设检验的意义,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教学内容第一节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第二节总体均数的估计一、可信区间的概念二、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计算第三节假设检验的意义和步骤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二、建立检验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三、选择检验方法和统计推断分析:..外文专业术语amplingerror,tandarderror,intervaletimation,confidenceinterval,hypotheitet,izeoftet,tettatitic,:抽样误差的计算原理。理解:抽样误差的意义和假设检验的意义。掌握:均数的标准误的计算方法,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计算方法,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4第五章t检验(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学生应了解t分布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概念,掌握单个样本的t检验、配对样本的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教学内容第一节t分布第二节单个样本的t检验第三节配对样本的t检验第四节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一、总体方差相等时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二、总体方差不等时的两样本t’检验:..三、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的t检验第五节t检验中的注意事项一、要有严密的抽样设计二、选用的检验方法必须符合其适用条件三、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四、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绝对化五、正确理解P值与差别有无统计意义六、假设检验和可信区间的关系第六节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一、I型错误二、II型错误外文专业术语ttet,pairedamplet-tet,twoindependentamplet-tet,homogeneity,typeIerror,:t分布的概念和特征,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概念。理解: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P值与差别有无统计意义,假设检验和可信区间的关系。掌握:单个样本的t检验、配对样本的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实****课(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