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文档名称:

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30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62KB   页数:6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30篇).docx

上传人:办公资源 2024/5/14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30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30篇) 】是由【办公资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30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30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精选30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篇1 设计思路: 开学已有将近一个月了,而本次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我是中国人”,从孩子的日常交谈中发现他们对祖国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如有的孩子会说:“中国的首都是北京。”“首都就是许多领导人开会的地方。”“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一天,陈曹缘突然说道:“国庆节快要到了,我要到海南岛玩了。”他的这句话马上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兴趣。有的说“我去过海南岛的”,有的说:“我爸爸妈妈也要带我出去旅游了。”而单芷馨告诉我们:“我的外公外婆去过北京。”“我知道北京有长城,你外公外婆有没有去过长城?”“去了,他们说长城很长的,我以后也要去长城。”“我也要去!”“我也要去!”一下子教室里热闹了起来。可是从交流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长城的认识还较少,于是,我决定以“长城”为着眼点,进行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万里长城是中国的古建筑。 2、在参与制作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3、增强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这几天我发现你们都在谈论长城,那你们有没有看到过长城? 2、观察长城的图片,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 (1)看图片交流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2)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3)长城是怎样建造的? (4)为什么要建长城? 3、幼儿活动。 (1)幼儿讨论:我们应怎样保护长城? (2)幼儿制作各种保护长城的标志。 4、教师点评。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动作灵活协调地合作抬轿子,练平地快走、走路时身体平衡等技能。 2、训练幼儿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让幼儿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箱制作的小花轿、呼啦圈音乐游戏光盘 【活动流程】 1、听音乐《八只小狗抬花轿》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音乐,我们跟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2、游戏规则 幼儿分成两队,两人为一组进行抬轿子,到达终点返回后轿子传给下一组幼儿,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一组幼儿最先完成者为胜 3、游戏开始 教师:瞧,这是老师做的轿子,这轿子是怎样玩的?我们请两个小朋友示范一下。 1、教师边讲解边请幼儿示范: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两个人方向是一致的,两手握住竹竿,一起向前走。 2、现在请你跟好朋友找一个空地方练****一下,注意不碰到别的小朋友。 3、全体幼儿练****4、教师小结刚才活动的情况。 4、游戏方法 1、两人两组合作,要走得又快又稳,到达终点后沿原路返回,传给下一组幼儿。传轿子时,两对幼儿必须一一对应,在对方接住轿子后才能放手。 2、请四个小朋友示范一下。 师:前面的小朋友出发了,后面的小朋友准备,其他小朋友站在后面。 【活动延伸】利用课间或回家后与小伙伴及爸爸妈妈做抬轿子的游戏。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篇3 活动内容五:好玩的番薯造型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番薯若干;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等。 2、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有趣的小动物、小饰物老师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二、启发思维。 1、教师随意地取出一个番薯,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个或几个番薯拼起来,可以做成什么? 三、讨论交流。 1、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我准备用_个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带来的作品,说说老师用几个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及时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五、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介绍。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师幼一起评出形象奖若干个。 活动内容六:大豆、扁豆、四季豆活动目标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盘子,盘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晒干的大豆若干。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天到了,豆宝宝们都成熟了,请大家来看看它们吧! 二、观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植株。 2、分别出示三种豆,让幼儿观察,将植株与果实一一配对。 让这三位豆宝宝找到妈妈。 3、说说各种豆的特征。 4、剥豆,认识豆荚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实。 5、观察三种豆豆荚的不同。 大豆豆荚小,绿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较硬、薄;扁豆的豆荚大、扁,有点紫色,摸上去较硬、较厚;四季豆的豆荚细长、绿色,摸上去厚、软。 6、观察比较三种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问:“你们喜欢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结:大豆剥了荚吃它的籽,大豆籽还可以晒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扁豆、四季豆的豆荚及豆籽都能吃,因为它们的豆荚很嫩。 3、教师小结。 大豆、扁豆、四季豆营养好,大家都喜欢吃。 四、师幼一起剥豆,然后将剥好的豆送到厨房。 活动内容七:粮食丰收了活动目标: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体会布局的变化。 2、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过水稻丰收的景象。 2、绘画用具:水彩笔,纸。 3、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师启发幼儿回忆在田野里看的粮食丰收的景象。“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二、讨论交流。 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粮食的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 2、师提出作画要求:粮食丰收的画面一定要画上粮食,可以重叠画景象,但可以不画人。 三、自由创作绘画。 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 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近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评价。 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 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 活动内容八:棉花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棉花,知道棉花的结构组成。 2、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棉花的用途与好处。 3、大胆运用棉花棒等作画工具,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棉花一株。 2、已剥好的棉花若干。 3、火柴若干,水彩颜料,颜料盒,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棉花。 1、教师出示一株实物棉花。“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株我们植物?(棉花)它是生长在哪里的?它长的怎样?引导幼儿从棉花的形状,颜色等方面回答) 2、师“请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棉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教师小结:哦,原来棉花是一株生长在地里,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它的果实的白色的…… 二、棉花的用途。 1、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棉花的结构,形状,颜色,那你们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吗?有我们好处吗? 2、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适时对幼儿的回答做补充说明。(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裤,穿着舒服,暖和,不会过敏,对身体好……) 3、师小结:“原来棉花的用处和好处有这么多,我们应该感谢农民伯伯种出这么多雪白的棉花来。 三、我用棉花来画画。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棉花,准备好了水彩颜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让你们用棉花来画一幅好看的图画。 2、教师示范作画:在火柴棒上绕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颜色,在画纸上画下来。 3、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用棉花做成棉签在纸上做画。 4、教师巡回观察,并及时对幼儿进行指导与帮助。 5、教师提醒幼儿要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内容九:黄豆爷爷找朋友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1、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2、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3)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