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小班音乐袋鼠教案6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班音乐袋鼠教案6篇.docx

上传人:办公资源 2024/5/14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班音乐袋鼠教案6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班音乐袋鼠教案6篇 】是由【办公资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班音乐袋鼠教案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班音乐袋鼠教案6篇小班音乐袋鼠教案篇1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对妈妈还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样每天呆在妈妈的袋袋里,与妈妈做游戏。《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幼儿喜闻乐见的动感教材。因此我设计了小班音乐:韵律《袋鼠》。本次活动我通过个人表演及集体表演,让幼儿切身感受妈妈和宝宝之间的爱。同时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和妈妈相亲相爱的样子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活动目标:1、按节拍学做蹦跳步,并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2、跟随音乐创编出与同伴不同的亲热动作。3、感受与同伴共同玩游戏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喜悦。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认识袋鼠,了解特征;幼儿已会唱《袋鼠》。物质材料准备:头饰(狼)。活动过程:一、复****歌曲,引起兴趣。宝宝们跟着袋鼠妈妈唱着歌去做游戏吧!二、学蹦跳步,创编动作。(一)有节奏地学做蹦跳步。谁来学一学袋鼠是怎样走路的?1、教师示范袋鼠走路(蹦跳步)。哦!袋鼠走路是一跳一跳,很有节奏的。2、听音乐,边唱歌边拍节奏。我们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拍小手。3、随音乐独自做蹦跳步。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去草地上玩一玩吧!(二)听音乐,两人一起来做蹦跳步。乖乖很依赖妈妈,请两只袋鼠手拉手面对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妈妈和宝宝跳的时候要动作一样,同时一下一下地跳。我们听着音乐来比比看哪一对袋鼠跳的最好看?(三)创编相亲相爱动作,完整表演。1、创编相亲相爱动作,并示范。袋鼠妈妈和乖乖的感情很好,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现相亲相爱呢?2、随音乐完整表演。三、集体游戏,体验快乐。1、教师讲解要求。正在袋鼠们玩得开心的时候,狼来了。袋鼠们赶紧躲到妈妈的袋子里,安静地蹲下,不能动哦!2、完整游戏,结束活动。教学反思:本次活动通过学唱《袋鼠》歌曲,让幼儿能按节拍协调做蹦跳步,再让幼儿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幼儿在这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我让幼儿肢体动作表现袋鼠走路的神态,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以各种各样的动作表现袋鼠蹦跳和袋着宝宝的神态,真是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这时,孩子们学****歌曲的兴趣激发了出来。孩子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已被歌曲深深吸引。“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幼儿自发地创编出和自己的妈妈亲昵的动作。小班音乐袋鼠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袋鼠和袋鼠的育儿袋,感受活动的快乐。2、能够情绪愉快的参加音乐游戏,体验相亲相爱的感觉。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材料大围裙、vcd、磁带或cd活动重难点重点:愉快的参加游戏难点:两个小朋友相互合作参加游戏活动过程一、看看说说自己知道的袋鼠,讨论袋鼠和其他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二、音乐游戏1、听歌曲《袋鼠妈妈》,初步熟悉歌曲2、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教师和一个小朋友进行表演。3、幼儿边表演边学唱歌曲4、幼儿自由组合进行《袋鼠妈妈》的音乐游戏。活动反思歌曲《袋鼠妈妈》,幼儿显得比较兴奋,本次活动的歌曲中歌词简短易懂,节奏明快,幼儿很快就能够记住,歌曲的旋律也比较好掌握,幼儿比较完整地把歌曲唱出来。但在目标1中,本来想让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出相亲相爱的动作,我发现部分孩子不能够边唱边做游戏,如果唱歌就忘了要做动作,做动作的就忘了唱歌,因此在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多加训练。在创编的过程中,幼儿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幼儿只是跟着老师做动作,在这点上还需要好好地反思。小班音乐袋鼠教案篇3目标:,模仿袋鼠跳时动作较合拍。“相亲相爱”的动作。。准备:《袋鼠妈妈》。,录制成音频资料,并配上提示语,保存于u盘中。音乐开始前的提示语:教师1:我是袋鼠宝宝。教师2:我是袋鼠妈妈。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唱、跳跳,相亲相爱!玩法说明:幼儿根据提示语,两两结伴分别扮演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一前一后面向同方向站立,“妈妈”双手扶住“宝宝”的肩膀,共同跟随歌曲录音边唱边有节奏地跳,最后一句做一个表现“相亲相爱”的动作,如互相拥抱、互相依偎等。一遍演唱结束后,幼儿交换角色再次演唱。指导要点:,教师要鼓励其向快速完成两两结伴的幼儿学****教师可引导幼儿知道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可以互相交换角色。,可鼓励其先扮演袋鼠妈妈,邀请合乐性较好的幼儿扮演袋鼠宝宝,合乐性较差的幼儿双手搭在合乐性较好的幼儿肩上时,可以在其带动下加强对旋律和节奏的感受力。“相亲相爱”动作的幼儿。小班音乐袋鼠教案篇4活动目标:1、通过反复感受,初步掌握音乐和动作的关系,音乐和角色形象的关系。2、会听音乐做游戏,体验角色游戏的快乐,能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录音磁带、袋鼠图片(大、小各一个)、钢琴、幼儿已会听“大灰狼”的音乐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练声a:1313∣5—∣5353∣1—‖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1234∣5—∣5432∣1—‖小猫怎样叫?喵呜喵呜喵!b:1313∣55。∣5353∣11。‖小猫怎样叫呀?喵呜喵呜喵呜!1234∣55。∣5432∣11。‖小猫怎样叫呀?喵呜喵呜喵呜!2、听音乐游戏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各种小动物快乐的自由游戏。b——低沉缓慢的旋律:幼儿扮演的各种小动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动。a——活泼快乐的旋律:幼儿学****各种小动物恢复快乐的自由游戏状态。3、出示袋鼠图片,激发活动兴趣“小朋友的'歌声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袋鼠)“还有谁来啦?”(袋鼠乖乖)4、引导孩子热情有礼貌地向袋鼠问好二、基本部分1、感受旋律(1)在录音磁带的背景音乐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问好,说明自己的来意。“我知道今天许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小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我和我的乖乖也想来玩一玩,你们欢迎我们吗?”“小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幼儿向袋鼠问好)(2)老师以袋鼠的身份范唱歌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袋鼠妈妈和她的乖乖还准备了见面礼呢?这个礼物是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想听吗?”(3)提问歌曲内容,幼儿泛说“歌曲里唱了些了什么?”(4)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感受歌曲。“歌曲里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说的那样的吗?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5)教师提问,教师用歌句总结回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a:袋鼠妈妈有个什么?b:袋袋里面装着什么?c:妈妈和乖乖怎样?(6)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唱歌,教师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提示幼儿歌词。2、歌表演(1)激发起幼儿扮演小袋鼠的兴趣“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哟,何老师也想来做一次袋鼠妈妈,可是谁来做我的乖乖呢?”(2)教师引导幼儿如何扮演袋鼠乖乖。(双手抱住老师的脖子,双腿环绕于老师的腰部)(3)引导幼儿在歌词“相亲相爱”处做一亲密动作表示乖乖对妈妈的爱。(如亲吻等动作)3、亲子游戏“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袋鼠妈妈和它的乖乖邀请你们一起游戏,请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4、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游戏的时候,何老师听见了一个声音,你们听见了吗?”(教师弹出低沉缓慢的旋律即听音乐游戏的旋律b)“大灰狼来了怎么办?”(蹲下不能动,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动)5、完整游戏——辨别不同的音乐并且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仔细听音乐旋律,大灰狼来了,千万不能动,否则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动”a:歌曲《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b:低沉缓慢的旋律——家长保护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动。a:回复《袋鼠》旋律,亲子快乐歌表演。三、结束部分带幼儿去室外游戏——活动结束“太阳公公也想和我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去太阳公公那吧。”教学反思: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活动目标:1、组织幼儿两人一组按节拍协调地做蹦跳步,并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2、启发幼儿创编与同伴不同的亲热动作。3、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协调一致地做动作,玩游戏。活动准备:1、袋鼠的图片,2、袋鼠妈妈的头饰一个,袋鼠的头饰若干,狼的头饰若干3、录音机和磁带活动过程:、教师出示图片你们看今天袋鼠妈妈来到我们小一班做客了!咦!袋鼠宝宝呢?(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乖乖喜欢妈妈吗?(喜欢!)对了,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