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普外科病人一般护理.ppt

格式:ppt   大小:3,049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外科病人一般护理.ppt

上传人:相惜 2024/5/14 文件大小:2.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外科病人一般护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普外科病人一般护理 】是由【相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普外科病人一般护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普外科病人一般护理1、术前护理〔1〕执行外科病人术前护理常规。〔2〕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做好心理护理。〔3〕协助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做好各项特殊检查的护理和健康教育。〔4〕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营养丰富的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不良。.2024/5/132〔5〕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6〕根据疾病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7〕急诊、危重病人立即配合医生抢救,并详细记录。〔8〕保证良好睡眠。根据病人需要适当应用镇静药。〔9〕对伴有疼痛者,协助取适当的卧位。遵医嘱给予解痉或止痛剂。〔10〕做好呼吸道准备。.2024/5/133〔11〕根据不同的手术要求给予不同的胃肠道准备。〔12〕指导病人活动的方法和技巧。〔13〕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防止切口感染。〔14〕根据需要留置胃管、导尿管等。.2024/5/1342、术后护理〔1〕执行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3〕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24h出入量。〔4〕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枯燥。〔5〕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颜色并记录。〔6〕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要给予氧气吸入。〔7〕根据手术和麻醉方式以及全身状况选择适宜的体位。.2024/5/135〔8〕维持病人的营养需求,促进切口愈合。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营养丰富的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9〕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10〕密切观察有无各种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11〕根据病情鼓励和协助病人早期活动。〔12〕根据病情指导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13〕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14〕、颈部疾病病人护理常规〔一〕甲状腺腺瘤病人护理常规〔1〕向病人讲解相关知识及本卷须知,做好心理护理。〔2〕协助完成各项术前检查。〔3〕每周测体重1次。〔4〕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5〕禁烟,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及有效咳嗽。〔6〕术前1周接受手术体位训练,仰卧、伸颈、垫高脊背,每日1-2次,以减轻术后头痛及不适。〔7〕皮肤准备。颈部皮肤皱折多,动作要轻柔,男性应剃除胡须。〔8〕术前12h禁食,4-6h禁水。1、、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2〕全麻清醒后,抬高头部30度。〔3〕床边备齐抢救器材,如吸痰器、氧气、气管切开盘等。〔4〕术后6h进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咽喉部疼痛时,可先进半流质,逐渐过度到软食等。〔5〕头痛的处理。可酌情使用去痛片,颈部垫软枕,讲解引起头痛的原因。〔6〕呕吐的处理。应协助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污物,并用清水漱口,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2024/5/138三、腹外疝病人护理常规〔一〕腹股沟疝病人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消除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术前两周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及时治疗咳嗽:保持大便通畅。〔2〕疝块较大者,多卧床休息,离床活动时使用疝带压住疝环口。〔3〕观察腹部情况。假设出现明显腹痛,伴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触痛明显,不能回纳腹腔,应高度警惕嵌顿疝发生的可能,需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紧急处理。〔4〕术前晚灌肠,手术前应排空小便。〔5〕嵌顿性及绞窄性疝的术前护理:禁食、输液、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并备血、抗感染。.2024/5/1392、术后护理〔1〕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次日改为半卧位。〔2〕术后6-12h假设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肠切除吻合术后应禁食,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方可进流质,再逐渐过渡为半流质、普食。〔3〕术后3-5天可考虑离床活动。采用无张力疝修补者可早期离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4〕防止腹内压升高。防止受凉而引起咳嗽;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给予通便药。〔5〕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6〕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枯燥;观察体温、脉搏变化及切口有无红、肿、疼痛,切口感染时应尽早处理。.2024/5/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