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0
文档名称:

工程常见质量隐患问题照片与防治措施.pptx

格式:pptx   大小:8,536KB   页数:3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常见质量隐患问题照片与防治措施.pptx

上传人:119060444 2024/5/14 文件大小:8.3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常见质量隐患问题照片与防治措施.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工程常见质量隐患问题照片与防治措施 】是由【11906044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工程常见质量隐患问题照片与防治措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编制单位: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主编人:钟运平、何明国广东省建筑业协会广东省建筑业协会 4 7 6 2 :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将使填土场地、地基在荷载下变形量增大,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或导致不均匀下沉。质量隐患: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塌陷等。标准依据:《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每层填筑厚度、辗迹重叠程度、含水量控制、回填土有机质含量、压实系数等。回填施工的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成因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及淤泥、淤泥质土和杂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率下的密实度要求。(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夯)实遍数不够,或机械碾压行驶速度太快。(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达不到影响深度要求,使密实度降低。纠偏措施:可采用注浆等方式进行回填密实。预防措施:(1)选择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回填。(2)填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工程性质来确定,一般用土的压实系数换算为干密度来控制。(3)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振动碾压为2km/h手足碾为3km/h),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使达到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4)加强对土料、含水量、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干密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边坡失稳(1)基槽(坑)坡顶土面出现裂缝或局部下沉。(2)边坡土方滑坡、坍塌。质量隐患: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并导致重大损失。标准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剥落或有浅层崩塌、滑落及掉块等影响边坡坡面的耐久性和正常使用,或可能威胁到人身和财产安全暨边坡环境保护要求时,应进行坡面防护。:边坡失稳成因分析:(1)边坡坡度值选用不当,坡度过陡。(2)对地表水没有采取截流和排除措施,导致土中含水率升高,抗剪强度降低。(3)开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方时,特别在易发生流砂条件区域施工时,不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施工方法。(4)边坡顶部附近堆放大量土方或材料、设备,或坡顶附近有振动设备作用。(5)选用不适当的开挖顺序和方法。(6)基槽(坑)土坡长期暴露,在日晒、雨淋或外力作用下造成坍塌。纠偏措施:可采用注浆等方式进行回填密实。预防措施:若发现基坑边坡出现裂缝,尽快进行加固处理。:边坡失稳预防措施:(1)基槽(坑)开挖、基础工程施工和土方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同时还应做好地面排水设施,避免边坡附近土体内积水,而造成边坡塌方。(2)挖方边坡不放坡作成直立壁并不加支撑时,要求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槽(坑)底面标高,挖土深度应符合规定。基槽(坑)土方开挖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按规定放坡或作成直立壁加支撑。(3)选用合适的边坡坡度。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槽(坑)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规定。(4)在软土地区开挖基槽(坑)时,必须事先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方可开挖。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成。:边坡失稳预防措施:(5)当建筑场地不允许放坡开挖而需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支撑必须牢固可靠,确保安全施工。(6)在基槽(坑)边坡顶上侧堆土或材料,或设置施工机械时,应与槽(坑)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或直立壁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7)开挖土方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地进行。禁止采用先挖坡脚的方法。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基坑(槽)泡水基坑(槽)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造成地基松软,承载力降低,地基下沉。质量隐患:基坑受积水浸泡,容易导致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标准依据:《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应检验基坑降排水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基坑(槽)泡水成因分析:(1)开挖基坑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排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纠偏措施:及时组织抽排水。预防措施:(1)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2)在潜水层内开挖基坑(槽)时,根据水位高度、潜水层厚度和涌水量,在潜水层标高最低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防止流入基坑。广东省建筑业协会